鄭經: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我来啦, replaced: 東 → 东 (37), 員 → 员 (3), 內 → 内 (2), 貴 → 贵 (2), 壯 → 壮, 國 → 国 (32), 婦 → 妇 (3), 開 → 开 (8), 學 → 学 (3), 參 → 参 (2), 會 → 会 (5), 長 → 长 (5), 與 → 与 (27), 軍 → 军 (45), 間 → 间 (8), 處 → 处 (3), 務 → 务 (3), 師 → 师 (6), 龍 → 龙 (5), 隊 → 队 (5), 導 → 导 (2), 漢 → 汉 (10), 語 → 语, 華 → 华 (3), 作戰 → 作战 (2), 灣 → 湾 (73), 鴻 → 鸿, 馮 → 冯 (5), 風 → 风 (5), 賣 → 卖, 陸 → 陆 (4), 恆 → 恒, 縣 → 县 (3), 雙 → 双 (4), 鄭 → 郑 (256), 無 → 无 (10), 盡 → 尽 (3), 構 → 构, 彈 → 弹, 興 → 兴, 關 → 关 (6), 監 → 监 (3), 將 → 将 (33), 領 → 领 (15), 劉 → 刘 (9), 舊 → 旧, 張…)
标签消歧义链接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整理源码)
 

(未显示3个用户的3个中间版本)

第2行: 第2行:
{{东亚男性历史人物
{{东亚男性历史人物
|名称=郑经<br><small>Tīnn King</small>
|名称=郑经<br><small>Tīnn King</small>
|身份=[[南明]][[延平王]]<br>[[台湾统治者]]
|身份=[[南明]][[延平王]]<br>[[中国台湾统治者]]
|延平王代数=3
|延平王代数=3
|图片名称= 郑经.jpg
|图片名称= 郑经.jpg
第8行: 第8行:
|继任=[[郑克塽]]
|继任=[[郑克塽]]
|最高职务 =[[延平王]]<br /><small>1663年-1681年</small>
|最高职务 =[[延平王]]<br /><small>1663年-1681年</small>
|年号=[[永 (南明)|永]](沿用[[永帝]]年号)
|年号=[[永 (南明)|永]](沿用[[永帝]]年号)
|名諱=郑经
|名諱=郑经
|封号=[[延平王]]<br>[[世子]]
|封号=[[延平王]]<br>[[世子]]
第27行: 第27行:
|母亲=[[董王妃 (东宁)|潮武王妃董友]]
|母亲=[[董王妃 (东宁)|潮武王妃董友]]
|正室=[[唐王妃 (东宁)|延平王妃唐氏]]
|正室=[[唐王妃 (东宁)|延平王妃唐氏]]
|侧室=[[和娘]]<br>[[陈昭娘]]<br>赖氏<br>李氏<br>许氏<br>柯氏<br>冯氏<br>赵氏<br>张氏<br>刘氏
|侧室=[[和娘]]<br>[[陈昭娘]]<br>赖氏<br>李氏<br>许氏<br>柯氏<br>冯氏<br>赵氏<br>张氏<br>刘氏
|兄弟=[[郑聰]]<br>[[郑明 (郑成功子)|郑明]]<br>[[郑睿]]<br>[[郑智 (郑成功子)|郑智]]<br>[[郑宽]]<br>[[郑裕 (郑成功子)|郑裕]]<br>[[郑温 (郑成功子)|郑温]]<br>[[郑柔]]<br>[[郑发]]
|兄弟=[[郑聰]]<br>[[郑明 (郑成功子)|郑明]]<br>[[郑睿]]<br>[[郑智 (郑成功子)|郑智]]<br>[[郑宽]]<br>[[郑裕 (郑成功子)|郑裕]]<br>[[郑温 (郑成功子)|郑温]]<br>[[郑柔]]<br>[[郑发]]
|姊妹=郑氏(适柯良)<br>郑氏(适甘孟煜)<br>郑氏(适洪允中)<br>郑氏(适明鲁王世子朱弘桓)
|姊妹=郑氏(适柯良)<br>郑氏(适甘孟煜)<br>郑氏(适洪允中)<br>郑氏(适明鲁王世子朱弘桓)
第40行: 第40行:
|嫡子=
|嫡子=
|庶子=[[监国]][[世子]][[郑克𡒉]]<br>[[延平王|潮王]][[郑克塽]]<br>恭謹侯[[郑克壆]]<br>[[郑克均]]<br>[[郑克拔]]<br>[[郑克商]]<br>[[郑克圻]]<br>[[郑克塙]]
|庶子=[[监国]][[世子]][[郑克𡒉]]<br>[[延平王|潮王]][[郑克塽]]<br>恭謹侯[[郑克壆]]<br>[[郑克均]]<br>[[郑克拔]]<br>[[郑克商]]<br>[[郑克圻]]<br>[[郑克塙]]
|庶女=郑氏(适[[肇隆]])<br>郑氏(适[[肇燦]])<br>郑氏(适[[陈逢泰]])<br>郑氏(适[[甘纯仁]])<br>郑氏(适[[赵继麟]])<br>郑氏
|庶女=郑氏(适[[肇隆]])<br>郑氏(适[[肇燦]])<br>郑氏(适[[陈逢泰]])<br>郑氏(适[[甘纯仁]])<br>郑氏(适[[赵继麟]])<br>郑氏
|注释=
|注释=
}}
}}
'''郑经'''({{bd|1642年|10月25日|1681年|3月17日|catIdx=Zheng郑}}),因其父被赐姓朱,又名'''朱经'''<ref>《清史纪事本末/卷九》:“十三年,春三月,明嗣延平郡王朱经出师,取泉、漳、潮三郡之地。先是嗣靖南王耿精忠据福建反正,乞援于台湾,许以漳、泉二府酬之,经乃亲率师渡海而西,与精忠合兵攻广东。继而精忠背约,经怒,遂自取泉、取漳、取潮。”</ref>,[[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福建]][[泉州府]][[南安]]人,[[明郑王朝]]君主,一名'''锦''',字'''贤之'''、'''元之''',号'''式天''',[[暱称]]“'''锦[[舍人|舍]]'''”,[[郑成功]]之[[嫡长子]],与叔[[郑袭 (明郑)|郑袭]]争位胜利后,在无[[明朝皇帝|大明皇帝]]的册封之下,自行[[蔭袭|袭]]封了父王之“[[延平王]]”爵位,并封“'''仁德将军'''”<ref>《朝鲜显宗大王实录》:“本南蠻地,蠻人甲必丹主之。其后寢弱,故明之遺民,多入居之。[[大樊|大樊国]]遣游击柯贵主之。大樊国乃郑锦舍所主也。[[隆武帝|隆武]]时有郑成功者,赐国姓,封镇国大将军。与清兵战,清人累败。未几死,其子锦舍继封仁德将军,逃入大樊,有衆数十万。其地在福建海外,方千餘里。”</ref>。在位十九年(1663-1681),[[諡号]]“'''潮文王'''”<ref name=minhaijiyao>[[夏琳]]《[[闽海纪要]]》卷下:“(辛酉[[康熙]]二十年、明[[永 (南明)|永]]三十五年四月)[[郑克塽]]上招大将军[[[延平王]]晉[[潮王]]国姓成功[[諡]],曰武;嗣位世子经諡,曰文。初,永封成功为延平王,寻晉潮王;成功让不敢当,终身祗称大将军。至是,克塽拜表,请諡为武王,并世子諡为文王。”</ref><ref name=cxtwstz>《重修台湾省通志‧卷九 人物志》,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8年,第80-81页:“是月(永历三十五年四月),上王成功諡曰潮武王;祀位世子经为文王。”</ref>。在[[英国]]商馆的債务纪录中,以“'''本藩'''”({{lang-en|Ponpoan}};{{lang-nan|Pún-phoan}})与“'''台湾国王'''”({{lang|en|King of Tywan}})称呼郑经。<ref name="郑英通商">{{cite web |url=http://www.laijohn.com/works/articles/wa1.pdf |title=台湾郑氏与英国的通商关系史 |accessdate= |last= |first= |author=赖永祥 |coauthors= |date=1965年 |work= |publisher=《台湾文献》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402101237/http://www.laijohn.com/works/articles/wa1.pdf |archive-date=2020-04-02 |dead-url=yes }}</ref>
'''郑经'''({{bd|1642年|10月25日|1681年|3月17日|catIdx=Zheng郑}}),因其父被赐姓朱,又名'''朱经'''<ref>《清史纪事本末/卷九》:“十三年,春三月,明嗣延平郡王朱经出师,取泉、漳、潮三郡之地。先是嗣靖南王耿精忠据福建反正,乞援于台湾,许以漳、泉二府酬之,经乃亲率师渡海而西,与精忠合兵攻广东。继而精忠背约,经怒,遂自取泉、取漳、取潮。”</ref>,[[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福建]][[泉州府]][[南安]]人,[[明郑王朝]]君主,一名'''锦''',字'''贤之'''、'''元之''',号'''式天''',[[暱称]]“'''锦[[舍人|舍]]'''”,[[郑成功]]之[[嫡长子]],与叔[[郑袭 (明郑)|郑袭]]争位胜利后,在无[[明朝皇帝|大明皇帝]]的册封之下,自行[[蔭袭|袭]]封了父王之“[[延平王]]”爵位,并封“'''仁德将军'''”<ref>《朝鲜显宗大王实录》:“本南蠻地,蠻人甲必丹主之。其后寢弱,故明之遺民,多入居之。[[大樊|大樊国]]遣游击柯贵主之。大樊国乃郑锦舍所主也。[[隆武帝|隆武]]时有郑成功者,赐国姓,封镇国大将军。与清兵战,清人累败。未几死,其子锦舍继封仁德将军,逃入大樊,有衆数十万。其地在福建海外,方千餘里。”</ref>。在位十九年(1663-1681),[[諡号]]“'''潮文王'''”<ref name=minhaijiyao>[[夏琳]]《[[闽海纪要]]》卷下:“(辛酉[[康熙]]二十年、明[[永 (南明)|永]]三十五年四月)[[郑克塽]]上招大将军[[[延平王]]晉[[潮王]]国姓成功[[諡]],曰武;嗣位世子经諡,曰文。初,永封成功为延平王,寻晉潮王;成功让不敢当,终身祗称大将军。至是,克塽拜表,请諡为武王,并世子諡为文王。”</ref><ref name=cxtwstz>《重修台湾省通志‧卷九 人物志》,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8年,第80-81页:“是月(永历三十五年四月),上王成功諡曰潮武王;祀位世子经为文王。”</ref>。在[[英国]]商馆的債务纪录中,以“'''本藩'''”({{lang-en|Ponpoan}};{{lang-nan|Pún-phoan}})与“'''台湾国王'''”({{lang|en|King of Tywan}})称呼郑经。<ref name="郑英通商">{{cite web |url=http://www.laijohn.com/works/articles/wa1.pdf |title=台湾郑氏与英国的通商关系史 |accessdate= |last= |first= |author=赖永祥 |coauthors= |date=1965年 |work= |publisher=《台湾文献》 }}</ref>


郑经既擅长[[文学]]诗赋,著有《[[东壁楼集]]》(1664年-1674年间所著的古典诗集),又擅长[[骑射]]。他待人誠懇并礼敬[[明朝]]宗室,在继位十九年间仅以“[[延平王]][[世子]]”自称,从不使用“本王”等称呼,并奉行明为正朔([[永 (南明)|永]])。但[[三藩之乱|西进失败]]后,就耽溺酒色怠于政事,不再打算“[[反清复明]]”<ref name="海纪1">《海纪辑要卷三》:“世子諱经,字贤之;工诗赋、善弓马,推誠待人,礼敬明室遺宗。嗣王位十九年,虽得七府、雄据一方,而终身称世子,奉明正朔不少变;輿论称之。惜性柔懦,怠于政事;自廈门败归,溺于酒色,无复[[反清复明|西意]],而[[东宁]]之业遂衰。至是,殂于[[承天府 (台湾)|承天府]]行台。时年四十,为正月二十八日。侍卫将军[[冯锡范]]与诸公子共废监国[[郑克𡒉|克𡒉]],縊杀之。”</ref>。
郑经既擅长[[文学]]诗赋,著有《[[东壁楼集]]》(1664年-1674年间所著的古典诗集),又擅长[[骑射]]。他待人誠懇并礼敬[[明朝]]宗室,在继位十九年间仅以“[[延平王]][[世子]]”自称,从不使用“本王”等称呼,并奉行明为正朔([[永 (南明)|永]])。但[[三藩之乱|西进失败]]后,就耽溺酒色怠于政事,不再打算“[[反清复明]]”<ref name="海纪1">《海纪辑要卷三》:“世子諱经,字贤之;工诗赋、善弓马,推誠待人,礼敬明室遺宗。嗣王位十九年,虽得七府、雄据一方,而终身称世子,奉明正朔不少变;輿论称之。惜性柔懦,怠于政事;自廈门败归,溺于酒色,无复[[反清复明|西意]],而[[东宁]]之业遂衰。至是,殂于[[承天府 (台湾)|承天府]]行台。时年四十,为正月二十八日。侍卫将军[[冯锡范]]与诸公子共废监国[[郑克𡒉|克𡒉]],縊杀之。”</ref>。


郑经在位期间,在政治上重用辅弼大臣[[陈永华 (明朝将领)|陈永华]],赐其官[[諮议参军]]与[[东宁总制]]以行宰相之职统领[[六部|六官]],将汉官制导入[[台湾]];在教育方面,郑经除了建[[孔庙|文庙]]祭祀[[孔子]]外,更设立[[太学]]、将汉人之[[四书五经]]以及[[科举制度]]导入台湾,使台湾正式步入了[[汉文化]]、[[汉字文化圈]]的范围内。
郑经在位期间,在政治上重用辅弼大臣[[陈永华 (明朝将领)|陈永华]],赐其官[[諮议参军]]与[[东宁总制]]以行宰相之职统领[[六部|六官]],将汉官制导入[[台湾]];在教育方面,郑经除了建[[孔庙|文庙]]祭祀[[孔子]]外,更设立[[太学]]、将汉人之[[四书五经]]以及[[科举制度]]导入台湾,使台湾正式步入了[[汉文化]]、[[汉字文化圈]]的范围内。
第54行: 第54行:
{{main|郑经嗣位之争}}
{{main|郑经嗣位之争}}


[[南明]][[延平王]]郑成功令[[世子]]郑经驻防[[厦门市|廈门]],但郑经与其五弟郑智的乳母[[陈昭娘]][[私通]],后纳为妾,生下[[郑克𡒉]]<ref>《裨海纪游·郑逸事·陈烈妇传》:“民妇为经诸弟乳母者,经皆通焉。有昭娘者,遂纳为妾,有寵。经妻唐氏无出,昭娘首生[[郑克𡒉|欽舍]],当时流言昭娘假娠乞养,实屠者李某子;独郑经谓生时目睹,不之信,族人窃誹之。未几,昭娘以众嫉死矣。</ref>。[[世子妃]][[唐王妃 (东宁)|唐氏]]祖父[[唐显悅]]气憤地[[奏折|上奏]][[郑成功]]世子[[乱伦]]之事<ref>《[[台湾外纪]]》卷12:“三父八母,乳母亦居其一。令郎狎而生子,不闻飭责,反加齎赏。此治家不正,安治国乎?”</ref>。
[[南明]][[延平王]]郑成功令[[世子]]郑经驻防[[厦门市|廈门]],但郑经与其五弟郑智的乳母[[陈昭娘]][[私通]],后纳为妾,生下[[郑克𡒉]]<ref>《裨海纪游·郑逸事·陈烈妇传》:“民妇为经诸弟乳母者,经皆通焉。有昭娘者,遂纳为妾,有寵。经妻唐氏无出,昭娘首生[[郑克𡒉|欽舍]],当时流言昭娘假娠乞养,实屠者李某子;独郑经谓生时目睹,不之信,族人窃誹之。未几,昭娘以众嫉死矣。</ref>。[[世子妃]][[唐王妃 (东宁)|唐氏]]祖父[[唐显悅]]气憤地[[奏折|上奏]][[郑成功]]世子[[乱伦]]之事<ref>《[[台湾外纪]]》卷12:“三父八母,乳母亦居其一。令郎狎而生子,不闻飭责,反加齎赏。此治家不正,安治国乎?”</ref>。


郑成功聽闻后十分憤怒,下令[[洪旭]]等驻廈将领处死[[董王妃 (东宁)|董王妃]]、[[世子|王世子]]郑经、[[陈昭娘]]与[[庶出|庶]]王孙[[郑克𡒉]]。然而,诸将并未从王命,唯一遵从王命的[[周全斌]]亦遭[[洪旭]]捉拿。诸将抗命之事随后传回“[[承天府 (台湾)|东都]]”,也开始了[[台海]]两岸内部緊张对立的局面。
郑成功聽闻后十分憤怒,下令[[洪旭]]等驻廈将领处死[[董王妃 (东宁)|董王妃]]、[[世子|王世子]]郑经、[[陈昭娘]]与[[庶出|庶]]王孙[[郑克𡒉]]。然而,诸将并未从王命,唯一遵从王命的[[周全斌]]亦遭[[洪旭]]捉拿。诸将抗命之事随后传回“[[承天府 (台湾)|东都]]”,也开始了[[台海]]两岸内部緊张对立的局面。


南明[[永 (南明)|永]]十六年五月初八(1662年6月),郑成功病逝<ref>《台湾外纪》卷12:“成功偶感风寒……嘆曰:『吾有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也!』以两手抓其面而逝。”</ref>,在台诸将遂推举郑成功之弟[[郑袭 (明郑)|郑袭]]为“[[护理]]”,以定军心。郑袭部下[[蔡云]]、[[李应清]]、[[曹从龙]]、[[张驥]]等四人拉拢[[昭]]及[[蕭拱宸]]等驻台将领,立郑袭为“[[承天府 (台湾)|东都]]主”。
南明[[永 (南明)|永]]十六年五月初八(1662年6月),郑成功病逝<ref>《台湾外纪》卷12:“成功偶感风寒……嘆曰:『吾有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也!』以两手抓其面而逝。”</ref>,在台诸将遂推举郑成功之弟[[郑袭 (明郑)|郑袭]]为“[[护理]]”,以定军心。郑袭部下[[蔡云]]、[[李应清]]、[[曹从龙]]、[[张驥]]等四人拉拢[[昭]]及[[蕭拱宸]]等驻台将领,立郑袭为“[[承天府 (台湾)|东都]]主”。


同年十一月初一,郑经先至[[澎湖群岛|澎湖]],与[[昭]]、[[蕭拱宸]]等人协商不成后,率军东征“[[承天府 (台湾)|东都]]”(后郑经改之为“[[东宁 (台湾古名)|东宁]]”)。郑经亲自率军渡海于[[鹿耳门]]登陆,而驻军[[承天府 (台湾)|东都]]的[[右虎卫]][[安 (明郑)|安]]亦率军前来世子郑经会师。郑经派人至东都[[承天府 (台湾)|承天府]]譴责[[昭|]]、[[蕭拱宸|蕭]]二人,以自己为[[延平王]]正统自居,要求台湾军助战。<ref>《台湾外纪》卷12:“叔姪至亲,并无间言。因、蕭二賊阴谋不轨,乘[[郑成功|先王]][[宾天]],遂从中构釁,假造遺言,离间骨肉,煽惑军心。尔诸将士悉受先王数十年拳养,豈有相从作此背逆?明系胁逼之故,余自当相諒。亟宜悔过倒戈,生擒二賊!共扶王室,名垂竹帛。”</ref>昭聽闻消息后,率军至潦港与世子军对战,起先虽佔优势,但昭本人中流箭身亡,全军败退。昭死后,诸将皆降。
同年十一月初一,郑经先至[[澎湖群岛|澎湖]],与[[昭]]、[[蕭拱宸]]等人协商不成后,率军东征“[[承天府 (台湾)|东都]]”(后郑经改之为“[[东宁 (台湾古名)|东宁]]”)。郑经亲自率军渡海于[[鹿耳门]]登陆,而驻军[[承天府 (台湾)|东都]]的[[右虎卫]][[安 (明郑)|安]]亦率军前来世子郑经会师。郑经派人至东都[[承天府 (台湾)|承天府]]譴责[[昭|]]、[[蕭拱宸|蕭]]二人,以自己为[[延平王]]正统自居,要求台湾军助战。<ref>《台湾外纪》卷12:“叔姪至亲,并无间言。因、蕭二賊阴谋不轨,乘[[郑成功|先王]][[宾天]],遂从中构釁,假造遺言,离间骨肉,煽惑军心。尔诸将士悉受先王数十年拳养,豈有相从作此背逆?明系胁逼之故,余自当相諒。亟宜悔过倒戈,生擒二賊!共扶王室,名垂竹帛。”</ref>昭聽闻消息后,率军至潦港与世子军对战,起先虽佔优势,但昭本人中流箭身亡,全军败退。昭死后,诸将皆降。


[[郑经嗣位之争]]得胜后,郑经入主[[承天府 (台湾)|东都]][[赤崁社|明京]]“[[安平古堡|安平王城]]”,[[郑袭 (明郑)|郑袭]]为保全性命,将责任全推給几位心腹身上。<ref>《台湾外纪》卷12:“几为奸人离间。”</ref>随后[[蔡云]][[自縊]],蕭拱宸、张驥、李应清以及曹从龙等人于[[承天府 (台湾)|承天府]]遭[[斬首]]示众,族人[[流放]]。郑袭遭禁錮于[[廈门]]。
[[郑经嗣位之争]]得胜后,郑经入主[[承天府 (台湾)|东都]][[赤崁社|明京]]“[[安平古堡|安平王城]]”,[[郑袭 (明郑)|郑袭]]为保全性命,将责任全推給几位心腹身上。<ref>《台湾外纪》卷12:“几为奸人离间。”</ref>随后[[蔡云]][[自縊]],蕭拱宸、张驥、李应清以及曹从龙等人于[[承天府 (台湾)|承天府]]遭[[斬首]]示众,族人[[流放]]。郑袭遭禁錮于[[廈门]]。


南明[[永 (南明)|永]]十七年(1663年),郑袭畏惧被杀,半夜率领[[官吏]]二百二十四人,[[士兵|士卒]]一百二十人及[[南明货币|银钱]]、[[船只]]、[[枪械]]等物,投奔[[清朝|大清国]]。<ref>《郑氏关系文书》,頁1-8。以及《制作福尔摩沙》,頁202</ref>
南明[[永 (南明)|永]]十七年(1663年),郑袭畏惧被杀,半夜率领[[官吏]]二百二十四人,[[士兵|士卒]]一百二十人及[[南明货币|银钱]]、[[船只]]、[[枪械]]等物,投奔[[清朝|大清国]]。<ref>《郑氏关系文书》,頁1-8。以及《制作福尔摩沙》,頁202</ref>


=== 清荷联军 ===
=== 清荷联军 ===


[[永 (南明)|永]]十七年(1663年)正月,郑经发现[[郑泰 (明朝)|郑泰]]和清暗中联絡,和清朝谈判又是由郑泰负责,郑经开始怀疑他的忠誠,遂监禁郑泰,郑泰的弟弟和儿子遂投靠清朝。不久[[康熙帝]]拒绝了郑经条件,便拉拢[[荷兰东印度公司|荷兰人]]组成[[清荷联军|联军]]对抗郑经。十月十九(11月18日),“清荷联军”进攻[[金门]]、[[廈门]],郑军不敵而弃守,退往[[东山岛|铜山]]。战后人心开始不稳,连大将[[周全斌]]也降[[清朝|清]],郑经遂退往台湾<ref>《海纪緝要》,頁35</ref>。
[[永 (南明)|永]]十七年(1663年)正月,郑经发现[[郑泰 (明朝)|郑泰]]和清暗中联絡,和清朝谈判又是由郑泰负责,郑经开始怀疑他的忠誠,遂监禁郑泰,郑泰的弟弟和儿子遂投靠清朝。不久[[康熙帝]]拒绝了郑经条件,便拉拢[[荷兰东印度公司|荷兰人]]组成[[清荷联军|联军]]对抗郑经。十月十九(11月18日),“清荷联军”进攻[[金门]]、[[廈门]],郑军不敵而弃守,退往[[东山岛|铜山]]。战后人心开始不稳,连大将[[周全斌]]也降[[清朝|清]],郑经遂退往台湾<ref>《海纪緝要》,頁35</ref>。


=== [[东宁王国]] ===
=== [[东宁王国]] ===


[[永 (南明)|永]]十八年(1664年、清康熙三年)三月郑经不敵清、荷联军攻势,遂弃金、廈退守台湾。又明朝[[永帝]]业已被[[吴三桂]]所弒。郑经乃謹守藩封,废“[[东都]]”,以“[[东宁]]”称全[[台湾]],并以“东宁国王”自称,但仍然使用“[[招大将军]]”的印信,奉“[[永 (南明)|永]]”年号,在与清廷大臣[[纳兰明珠|明珠]]的书信中,也自称“[[建国东宁]]”。
[[永 (南明)|永]]十八年(1664年、清康熙三年)三月郑经不敵清、荷联军攻势,遂弃金、廈退守台湾。又明朝[[永帝]]业已被[[吴三桂]]所弒。郑经乃謹守藩封,废“[[东都]]”,以“[[东宁]]”称全[[台湾]],并以“东宁国王”自称,但仍然使用“[[招大将军]]”的印信,奉“[[永 (南明)|永]]”年号,在与清廷大臣[[纳兰明珠|明珠]]的书信中,也自称“[[建国东宁]]”。


十九年(1665年)四月,清荷联军进攻[[澎湖]],卻遇到[[颱风]]无功而返。清朝因此放弃进攻台湾,恢复和郑氏王朝谈判。
十九年(1665年)四月,清荷联军进攻[[澎湖]],卻遇到[[颱风]]无功而返。清朝因此放弃进攻台湾,恢复和郑氏王朝谈判。


郑经曾写信給其舅[[董班]],称台湾“幅员数千里,糧食数十年,四夷效顺,百货流通,生聚教训,足以自强。又何慕于藩封?何羨于中土哉?””<ref>《康熙统一台湾档案史料选辑》頁69</ref>。
郑经曾写信給其舅[[董班]],称台湾“幅员数千里,糧食数十年,四夷效顺,百货流通,生聚教训,足以自强。又何慕于藩封?何羨于中土哉?””<ref>《康熙统一台湾档案史料选辑》頁69</ref>。
第90行: 第90行:
[[英国东印度公司]]也因郑经的邀请前来台湾,双方于1672年签订通商条约<ref name="炮兵">《台湾史》,頁204-205</ref>。郑经因此透过[[英国]]获得[[火药]]和[[兵器]],英国人也帮助郑军训练[[炮兵]],郑经还借用[[英军]]炮兵作战<ref name="郑英通商"/><ref name="炮兵"/>。
[[英国东印度公司]]也因郑经的邀请前来台湾,双方于1672年签订通商条约<ref name="炮兵">《台湾史》,頁204-205</ref>。郑经因此透过[[英国]]获得[[火药]]和[[兵器]],英国人也帮助郑军训练[[炮兵]],郑经还借用[[英军]]炮兵作战<ref name="郑英通商"/><ref name="炮兵"/>。


军事上,郑经在永二十四与二十五年(1670年与1671年)两次准备舰队以征[[马尼拉]]。然而这期间,明郑的屯墾队与[[大肚王国]]的原住民,由于耕地爆发衝突,将领[[刘国轩]]率部夷平了[[大肚社]]、[[沙轆社]],郑经也亲征斗尾龙岸社,是为“[[沙轆社之役]]”。
军事上,郑经在永二十四与二十五年(1670年与1671年)两次准备舰队以征[[马尼拉]]。然而这期间,明郑的屯墾队与[[大肚王国]]的原住民,由于耕地爆发衝突,将领[[刘国轩]]率部夷平了[[大肚社]]、[[沙轆社]],郑经也亲征斗尾龙岸社,是为“[[沙轆社之役]]”。


二十八年(1674年),[[三藩之乱]]爆发,郑经提前数月率舰队西渡澎湖,以支援[[福建]]的[[耿精忠]],马尼拉远征计划也随之擱置。
二十八年(1674年),[[三藩之乱]]爆发,郑经提前数月率舰队西渡澎湖,以支援[[福建]]的[[耿精忠]],马尼拉远征计划也随之擱置。


=== 渡海西征 ===
=== 渡海西征 ===
[[永 (南明)|永]]二十八年三月十六(1674年4月21日),[[耿精忠]]响应吴三桂发起的[[三藩之乱|三藩事变]],提供战船給郑经,换取出兵,郑经答应。五月,郑经从台湾出发,抵达廈门,要求耿精忠将[[漳州]]、[[泉州]]交給自己<ref>《郑成功传》,頁36</ref>。耿精忠这时已经拥有整个[[福建]],认为郑经兵力太少,早已取消和他共同作战<ref>《海纪緝要》,頁40</ref>,拒绝郑经的要求。郑经于是佔领[[海澄]]、[[同安]],耿精忠则以断绝和郑经[[贸易]]作为报复<ref>《靖海志》,頁75</ref>,双方开始交恶。
[[永 (南明)|永]]二十八年三月十六(1674年4月21日),[[耿精忠]]响应吴三桂发起的[[三藩之乱|三藩事变]],提供战船給郑经,换取出兵,郑经答应。五月,郑经从台湾出发,抵达廈门,要求耿精忠将[[漳州]]、[[泉州]]交給自己<ref>《郑成功传》,頁36</ref>。耿精忠这时已经拥有整个[[福建]],认为郑经兵力太少,早已取消和他共同作战<ref>《海纪緝要》,頁40</ref>,拒绝郑经的要求。郑经于是佔领[[海澄]]、[[同安]],耿精忠则以断绝和郑经[[贸易]]作为报复<ref>《靖海志》,頁75</ref>,双方开始交恶。


但是[[泉州]]、[[漳州]]、[[潮州]]陆续投靠郑经,耿精忠见郑经声势逐渐高漲,向他交涉,希望将泉州交还,郑经不允许。耿精忠決定用武力夺回泉州,郑经派[[刘国轩]]于涂岭(今[[泉港区]][[涂岭镇]])击退耿军,接著又为了争夺[[漳浦]]而发生战斗。直到永廿九年(1675年)正月,耿精忠履行之前的约定,提供5艘战船給郑经,并以楓亭(今[[仙游县]][[楓亭镇]])为界线,北方属耿精忠、南方属郑经,双方才停止斗争。
但是[[泉州]]、[[漳州]]、[[潮州]]陆续投靠郑经,耿精忠见郑经声势逐渐高漲,向他交涉,希望将泉州交还,郑经不允许。耿精忠決定用武力夺回泉州,郑经派[[刘国轩]]于涂岭(今[[泉港区]][[涂岭镇]])击退耿军,接著又为了争夺[[漳浦]]而发生战斗。直到永廿九年(1675年)正月,耿精忠履行之前的约定,提供5艘战船給郑经,并以楓亭(今[[仙游县]][[楓亭镇]])为界线,北方属耿精忠、南方属郑经,双方才停止斗争。


郑经虽于之前两次击退[[广东]]的清军,仍然有[[潮州府]]的辖县不肯服从。与耿精忠和解之后,郑经打算南征潮州,他先派[[刘国轩]]击败[[尚之信]],自己率军抵达[[海澄]]。这时[[漳州]]守将[[芳度]]私底下和清朝联系,郑经怀疑他的忠誠,要他出城和自己见面、或者是派兵一同进攻,这两项命令芳度都不服从,并于[[六月]]举兵反抗。郑经亲自包围漳州,于[[十月初六]](11月22日)将漳州攻陷,迫使芳度投井[[自杀]]。为了报复[[梧]]破坏郑家[[祖先|祖]][[墳]],郑经[[车裂]]梧、芳度的[[屍体]]<ref>《台湾外记》,頁298。以及《清圣祖实录选辑》,頁55</ref>,芳度留在漳州的族人都被处死。
郑经虽于之前两次击退[[广东]]的清军,仍然有[[潮州府]]的辖县不肯服从。与耿精忠和解之后,郑经打算南征潮州,他先派[[刘国轩]]击败[[尚之信]],自己率军抵达[[海澄]]。这时[[漳州]]守将[[芳度]]私底下和清朝联系,郑经怀疑他的忠誠,要他出城和自己见面、或者是派兵一同进攻,这两项命令芳度都不服从,并于[[六月]]举兵反抗。郑经亲自包围漳州,于[[十月初六]](11月22日)将漳州攻陷,迫使芳度投井[[自杀]]。为了报复[[梧]]破坏郑家[[祖先|祖]][[墳]],郑经[[车裂]]梧、芳度的[[屍体]]<ref>《台湾外记》,頁298。以及《清圣祖实录选辑》,頁55</ref>,芳度留在漳州的族人都被处死。


三十年(1676年)[[尚之信]]再次遭郑军击败,只得加入[[三藩之乱|三藩]]反[[清]]阵营,并将[[惠州]]割让給郑经。这时郑经已经拥有[[漳州]]、[[泉州]]、[[潮州]]、[[惠州]]四座[[首府]],但附近都是盟友,沒有清朝的领土让他夺取,因此容易因领土争夺和盟友起衝突。五月,[[耿精忠]]打算会合[[吴三桂]]进攻[[江南]],征召[[汀州]][[总兵]][[刘应麟]]出师,刘应麟不愿派兵<ref name="毀盟">《海纪緝要》,頁50</ref>,暗中联絡郑经<ref name="毀盟"/>,攻下汀州。
三十年(1676年)[[尚之信]]再次遭郑军击败,只得加入[[三藩之乱|三藩]]反[[清]]阵营,并将[[惠州]]割让給郑经。这时郑经已经拥有[[漳州]]、[[泉州]]、[[潮州]]、[[惠州]]四座[[首府]],但附近都是盟友,沒有清朝的领土让他夺取,因此容易因领土争夺和盟友起衝突。五月,[[耿精忠]]打算会合[[吴三桂]]进攻[[江南]],征召[[汀州]][[总兵]][[刘应麟]]出师,刘应麟不愿派兵<ref name="毀盟">《海纪緝要》,頁50</ref>,暗中联絡郑经<ref name="毀盟"/>,攻下汀州。


这件事造成郑、耿同盟再次破裂,耿精忠面临郑、清包围,只好向清朝[[投降]]。少了耿精忠,郑经必须直接对抗清军主力,他先派3万人进攻[[福州府|福州]],卻于十月十五(11月20日)<ref>战斗日期及郑军人数,参见:《清圣祖实录选辑》,頁63</ref>在[[乌龙江]]被清军击败,其他领地也相继失守,郑经只得退回[[厦门市|廈门]]。
这件事造成郑、耿同盟再次破裂,耿精忠面临郑、清包围,只好向清朝[[投降]]。少了耿精忠,郑经必须直接对抗清军主力,他先派3万人进攻[[福州府|福州]],卻于十月十五(11月20日)<ref>战斗日期及郑军人数,参见:《清圣祖实录选辑》,頁63</ref>在[[乌龙江]]被清军击败,其他领地也相继失守,郑经只得退回[[厦门市|廈门]]。
第108行: 第108行:
郑经战败后,试图坚守[[厦门市|廈门]]。他派出将领防守[[福建]]、[[粵]]东、[[浙]]南沿海的岛屿<ref>《靖海志》,頁82</ref>,稳定军心,等到[[刘国轩]]返回廈门,郑经任命他统帅大军,準备反攻[[闽南]]。1677年和谈中,清朝康亲王[[杰书]]向郑经许诺,如果郑军撤离大陆沿海岛屿,退守台湾,就答应台湾变为藩属,与台湾“通商贸易,永无嫌猜”<ref>《台湾外志》卷二十</ref>。
郑经战败后,试图坚守[[厦门市|廈门]]。他派出将领防守[[福建]]、[[粵]]东、[[浙]]南沿海的岛屿<ref>《靖海志》,頁82</ref>,稳定军心,等到[[刘国轩]]返回廈门,郑经任命他统帅大军,準备反攻[[闽南]]。1677年和谈中,清朝康亲王[[杰书]]向郑经许诺,如果郑军撤离大陆沿海岛屿,退守台湾,就答应台湾变为藩属,与台湾“通商贸易,永无嫌猜”<ref>《台湾外志》卷二十</ref>。


[[永 (南明)|永]]三十二年二月十八(1678年3月10日)郑经派遣[[刘国轩]]先攻下[[虎渡桥]],切断[[漳州]]、[[泉州]]的联系,经过约3个月的包围,于六月初十(7月28日)攻陷[[海澄]],但接下来在[[漳州]]、[[泉州]]一带的战斗,都沒取得決定性的胜利,战況出现僵局。是年的和谈中,清朝将领[[赖塔]]給郑经信称,如果郑军肯退守台湾,则“本朝何惜海外一弹丸之地”,郑氏可永据台湾,“从此不必登岸,不必剃髮,不必易衣冠。称臣纳贡可也,不称臣,不纳贡亦可也。以台湾为[[箕子]]之[[朝鲜]],为[[徐福]]之日本”。<ref>[[魏源]]《[[圣武记]]》巻八</ref>。
[[永 (南明)|永]]三十二年二月十八(1678年3月10日)郑经派遣[[刘国轩]]先攻下[[虎渡桥]],切断[[漳州]]、[[泉州]]的联系,经过约3个月的包围,于六月初十(7月28日)攻陷[[海澄]],但接下来在[[漳州]]、[[泉州]]一带的战斗,都沒取得決定性的胜利,战況出现僵局。是年的和谈中,清朝将领[[赖塔]]給郑经信称,如果郑军肯退守台湾,则“本朝何惜海外一弹丸之地”,郑氏可永据台湾,“从此不必登岸,不必剃髮,不必易衣冠。称臣纳贡可也,不称臣,不纳贡亦可也。以台湾为[[箕子]]之[[朝鲜]],为[[徐福]]之日本”。<ref>[[魏源]]《[[圣武记]]》巻八</ref>。


十二月<ref>换算成阳,已经是1679年1月到2月</ref>(1679年),清朝再度恢复[[迁界令]],[[北]]从[[福州]]、[[南]]到[[詔安]]的沿海都设立[[要塞]]<ref name="海禁">《台湾史》,頁184</ref>,并且盖围墙当作界线<ref name="海禁"/>,使得郑氏的商业活动大受打击,无法再透过賄賂清将进行交易<ref name="海禁"/>。经过多年的征战,明郑的财务已经严重透支<ref name="海禁"/>,军队又缺乏补給<ref>《靖海志》,頁91</ref>,郑经只得放弃东南沿海的所有据点,于永三十四年三月十二(1680年4月10日)退回台湾,并将国事都交給儿子[[郑克𡒉]]处理。
十二月<ref>换算成阳,已经是1679年1月到2月</ref>(1679年),清朝再度恢复[[迁界令]],[[北]]从[[福州]]、[[南]]到[[詔安]]的沿海都设立[[要塞]]<ref name="海禁">《台湾史》,頁184</ref>,并且盖围墙当作界线<ref name="海禁"/>,使得郑氏的商业活动大受打击,无法再透过賄賂清将进行交易<ref name="海禁"/>。经过多年的征战,明郑的财务已经严重透支<ref name="海禁"/>,军队又缺乏补給<ref>《靖海志》,頁91</ref>,郑经只得放弃东南沿海的所有据点,于永三十四年三月十二(1680年4月10日)退回台湾,并将国事都交給儿子[[郑克𡒉]]处理。


三十四年(1680年),郑经于台南建造园亭“[[开元寺 (台南市)|北园别馆]]”,为其在台湾的行馆,以及安养母亲[[董友|董王太妃]]之所,1960年改建为“海会寺”,亦名[[台南开元寺]],至今已有将近三百年的历史,历经几次修建,在建筑风格上保有“[[伽蓝]]格局”,为典型佛寺的形制,为中国[[台湾古迹列表#国定古迹#1997年4月以前公告为二级古迹者(省属部分)|国家二级古迹]]。
三十四年(1680年),郑经于台南建造园亭“[[开元寺 (台南市)|北园别馆]]”,为其在台湾的行馆,以及安养母亲[[董友|董王太妃]]之所,1960年改建为“海会寺”,亦名[[台南开元寺]],至今已有将近三百年的历史,历经几次修建,在建筑风格上保有“[[伽蓝]]格局”,为典型佛寺的形制,为中国[[台湾古迹列表#国定古迹#1997年4月以前公告为二级古迹者(省属部分)|国家二级古迹]]。


南明永三十五年正月廿八(1681年3月17日),郑经去世,享年40[[虚岁|岁]]。郑经之死于夏琳《海纪辑要》记为“明朔永历三十五年春、正月壬午,明延平王招大将军世子薨”<ref>{{cite book |author=|title=海纪辑要 |year= |publisher=夏琳 |location= |isbn=|page=卷二,頁63 }}</ref>,在阮锡閔《海上见闻录》则记为“正月二十八日,世藩殂于承天府行台”<ref>{{cite book |author=阮锡閔|title=海上见闻录 |year= |publisher= |location= |isbn=|page=卷二,頁59 }}</ref>。死因的记载[[江日昇]]《[[台湾外记]]》云:“经因縱慾过度,痔瘡暴脹,大肠緊闭,医治无效……徐而脹痛难堪,叫喊遂卒……”<ref>{{cite book |author=江日昇|title=台湾外记|year= |publisher= |location= |isbn=|page= }}</ref>,[[姚启圣]]奏书中则称:“又本年四月二十四日,据漳州府龙溪县送到官廖康方稟称……藩于正月二十五日夜中风不语,至二十八夜丑时身故……”等不同说法<ref>{{cite book |author=台湾史料集成编辑委员会|title=台湾史料集成“明清台湾档案彙编”第八册|year= |publisher= |location= |isbn=|page=365}}</ref>。
南明永三十五年正月廿八(1681年3月17日),郑经去世,享年40[[虚岁|岁]]。郑经之死于夏琳《海纪辑要》记为“明朔永历三十五年春、正月壬午,明延平王招大将军世子薨”<ref>{{cite book |author=|title=海纪辑要 |year= |publisher=夏琳 |location= |isbn=|page=卷二,頁63 }}</ref>,在阮锡閔《海上见闻录》则记为“正月二十八日,世藩殂于承天府行台”<ref>{{cite book |author=阮锡閔|title=海上见闻录 |year= |publisher= |location= |isbn=|page=卷二,頁59 }}</ref>。死因的记载[[江日昇]]《[[台湾外记]]》云:“经因縱慾过度,痔瘡暴脹,大肠緊闭,医治无效……徐而脹痛难堪,叫喊遂卒……”<ref>{{cite book |author=江日昇|title=台湾外记|year= |publisher= |location= |isbn=|page= }}</ref>,[[姚启圣]]奏书中则称:“又本年四月二十四日,据漳州府龙溪县送到官廖康方稟称……藩于正月二十五日夜中风不语,至二十八夜丑时身故……”等不同说法<ref>{{cite book |author=台湾史料集成编辑委员会|title=台湾史料集成“明清台湾档案彙编”第八册|year= |publisher= |location= |isbn=|page=365}}</ref>。


== 诗作 ==
== 诗作 ==
第157行: 第157行:
* 母亲:[[董友|潮武王妃董友]]
* 母亲:[[董友|潮武王妃董友]]
=== 弟 ===
=== 弟 ===
[[File:藩府二郑公子墓.JPG|250px|缩略图|藩府二郑公子墓。为少数未被清朝迁回中国大陆的明郑古墓。]]
[[File:藩府二郑公子墓.JPG|250px|thumb|藩府二郑公子墓。为少数未被清朝迁回中国大陆的明郑古墓。]]
* [[郑聰]],字哲顺,号怡堂。康熙二十二年,授三品之职。
* [[郑聰]],字哲顺,号怡堂。康熙二十二年,授三品之职。
* 郑明,字哲熙,号熙之。康熙二十二年,授四品之职。
* 郑明,字哲熙,号熙之。康熙二十二年,授四品之职。
第174行: 第174行:
* 李氏
* 李氏
* 赖氏
* 赖氏
* [[和娘]]:郑经侧室
* [[和娘]]:郑经侧室


=== 子女 ===
=== 子女 ===
第184行: 第184行:
| <center>1 || <center>[[世子]]、[[监国]] || <center>[[郑克𡒉]] || <center>1664年 || <center>1681年 || <center>[[陈昭娘]] || <center>[[陈妃 (台湾)|世子妃陈氏]] || 死于[[东宁之变]]。
| <center>1 || <center>[[世子]]、[[监国]] || <center>[[郑克𡒉]] || <center>1664年 || <center>1681年 || <center>[[陈昭娘]] || <center>[[陈妃 (台湾)|世子妃陈氏]] || 死于[[东宁之变]]。
|-
|-
| <center>2 || <center>[[延平王]] || <center>[[郑克塽]] || <center>1670年 || <center>1707年 || <center>[[和娘]] || <center>[[冯王妃 (东宁)|王妃冯氏]] || [[东宁之变]]后登基。
| <center>2 || <center>[[延平王]] || <center>[[郑克塽]] || <center>1670年 || <center>1707年 || <center>[[和娘]] || <center>[[冯王妃 (东宁)|王妃冯氏]] || [[东宁之变]]后登基。
|-
|-
| <center>3 || <center>恭謹侯 || <center>[[郑克壆]] || || || <center>未知 || <center>夫人许氏 || 有一子郑安畿。
| <center>3 || <center>恭謹侯 || <center>[[郑克壆]] || || || <center>未知 || <center>夫人许氏 || 有一子郑安畿。
第204行: 第204行:
! 排行 !! 封号 !! 名 !! 生年 !! 卒年 !! 生母 !! 配偶 !! 备注
! 排行 !! 封号 !! 名 !! 生年 !! 卒年 !! 生母 !! 配偶 !! 备注
|-
|-
| <center>1 || <center> || 郑氏 || || || || <center>适[[肇隆]] ||
| <center>1 || <center> || 郑氏 || || || || <center>适[[肇隆]] ||
|-
|-
| <center>2 || <center> || 郑氏 || || || || <center>适[[肇燦]] ||
| <center>2 || <center> || 郑氏 || || || || <center>适[[肇燦]] ||
|-
|-
| <center>3 || <center> || 郑氏 || || || || <center>适[[陈逢泰]] ||
| <center>3 || <center> || 郑氏 || || || || <center>适[[陈逢泰]] ||
第218行: 第218行:


=== 后裔 ===
=== 后裔 ===
明郑灭亡之后的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康熙皇帝将郑克塽与其兄弟子姪、大部分族人等,从福建迁往北京并编入[[正旗]],又封郑经三子[[郑克壆]]等为[[佐领]]給予俸祿;雍正年间郑氏一族改隶[[正红旗]]。<ref>{{Cite web |url=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posterity-of-koxinga/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20-01-15 |archive-date=2020-01-1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114141948/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posterity-of-koxinga/ |dead-url=no }}</ref>有清一代,郑经的前七子的直系后代先后断绝,只有第八子郑克塙留下后裔;在清朝中后期,在北京的郑氏族人多有跟随[[满族姓氏]]习俗,称名不称姓。而郑氏佐领历经十三任,传承直到清朝灭亡。<ref name="shifu">{{cite journal |author1=郑喜夫 |title=郑延平之世系与井江郑氏人物杂述 |journal=台湾文献季刊 |date=1990 |volume=43 |issue=3 |pages=243-245 |accessdate=2020-01-14}}</ref><ref name="Lu">{{cite journal |author1=卢正恒 |title=旗与民:清朝郑氏家族与泉州郑氏宗族初探 |journal=季风亚洲研究 |date=2016 |volume=2 |issue=1 |pages=115-151 |accessdate=2020-01-14}}</ref>
明郑灭亡之后的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康熙皇帝将郑克塽与其兄弟子姪、大部分族人等,从福建迁往北京并编入[[正旗]],又封郑经三子[[郑克壆]]等为[[佐领]]給予俸祿;雍正年间郑氏一族改隶[[正红旗]]。<ref>{{Cite web |url=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posterity-of-koxinga/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20-01-15 }}</ref>有清一代,郑经的前七子的直系后代先后断绝,只有第八子郑克塙留下后裔;在清朝中后期,在北京的郑氏族人多有跟随[[满族姓氏]]习俗,称名不称姓。而郑氏佐领历经十三任,传承直到清朝灭亡。<ref name="shifu">{{cite journal |author1=郑喜夫 |title=郑延平之世系与井江郑氏人物杂述 |journal=台湾文献季刊 |date=1990 |volume=43 |issue=3 |pages=243-245 |accessdate=2020-01-14}}</ref><ref name="Lu">{{cite journal |author1=卢正恒 |title=旗与民:清朝郑氏家族与泉州郑氏宗族初探 |journal=季风亚洲研究 |date=2016 |volume=2 |issue=1 |pages=115-151 |accessdate=2020-01-14}}</ref>
{{郑成功家族世系}}
{{郑成功家族世系}}


第226行: 第226行:
== 参考文献 ==
== 参考文献 ==
=== 引用 ===
=== 引用 ===
{{Reflist|2}}
{{reflist}}


=== 书籍 ===
=== 书籍 ===
第265行: 第265行:


{{台湾汉诗诗人}}
{{台湾汉诗诗人}}

[[Category:延平王]]
[[Category:延平王]]
[[Category:郑氏王朝君主]]
[[Category:郑氏王朝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