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子庙: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top:​没事看看, replaced: 貝 → 贝, 廟 → 庙
标签手工回退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标签Unicode不可见字符
 

(未显示2个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第18行: 第18行:
|m=
|m=
|k=
|k=
|
|pushpin_map =
|latd = | latm = | lats = | latNS =
|latd = | latm = | lats = | latNS =
|longd= | longm= | longs =| longEW =
|longd= | longm= | longs =| longEW =
第57行: 第57行:
}}
}}


'''贝子庙'''({{mong|m=ᠪᠡᠢᠢᠰᠡ ᠶᠢᠨ<br>ᠰᠦᠮ᠎ᠡ|k=|Ppp=Beisiin suem}}),[[蒙古语]]俗名“'''阿日雅·章隆·班智达葛根庙'''”({{mong|m=ᠠᠷᠶᠠ<br>ᠵ‍ᠠ‍᠊ᠯ‍ᠠ‍‍ᠠ‍‍ᠠ‍ᠣ<br>ᠪᠠᠨᠳᠢᠳᠠ<br>ᠭᠡᠭᠡᠨ<br>ᠬᠡᠶᠢᠳ|k=|Ppp=}}),清廷赐名“'''崇善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ref name=nmgly>{{Cite web |url=http://www.nmg.gov.cn/nmgly/lyjd/xm_06.htm |title=贝子庙,内蒙古旅游,于2013-07-20查阅 |access-date=2013-07-20 |||}}</ref>
'''贝子庙'''({{mong|m=ᠪᠡᠢᠢᠰᠡ ᠶᠢᠨ<br>ᠰᠦᠮ᠎ᠡ|k=|Ppp=Beisiin suem}}),[[蒙古语]]俗名“'''阿日雅·章隆·班智达葛根庙'''”({{mong|m=ᠠᠷᠶᠠ<br>ᠵ‍ᠠ‍᠊ᠯ‍ᠠ‍‍ᠠ‍‍ᠠ‍ᠣ<br>ᠪᠠᠨᠳᠢᠳᠠ<br>ᠭᠡᠭᠡᠨ<br>ᠬᠡᠶᠢᠳ|k=|Ppp=}}),清廷赐名“'''崇善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ref name=nmgly>{{Cite web |url=http://www.nmg.gov.cn/nmgly/lyjd/xm_06.htm |title=贝子庙,内蒙古旅游,于2013-07-20查阅 |access-date=2013-07-20 }}</ref>


== 历史 ==
== 历史 ==
贝子庙位于[[锡林浩特市]]北部“额尔敦陶力盖”敖包南坡下,原为[[清朝]][[阿巴哈纳尔左翼旗]]“贝子庙”。贝子庙始建于[[清朝]][[乾隆]]八年(1743年),直到[[光绪]]年间扩建,历经前后七世活佛六次大规模扩建而成,共耗白银174多万两。<ref name=nmgly/><ref name=xlglxww>{{Cite web |url=http://xilinguole.nmgnews.com.cn/system/2010/06/08/010449354.shtml |title=贝子庙,锡林郭勒新闻网,2010-06-08 |accessdate=2013-07-20 |||}}</ref>当时,贝子庙所在地区较为闭塞,建庙所用木石及佛像、经卷等物均从[[多伦县|多伦]]、[[张家口]]、[[北京]]、[[西藏]]等地运来,依靠的交通工具较为原始,故建庙十分艰难。<ref name=xlglxww/>
贝子庙位于[[锡林浩特市]]北部“额尔敦陶力盖”敖包南坡下,原为[[清朝]][[阿巴哈纳尔左翼旗]]“贝子庙”。贝子庙始建于[[清朝]][[乾隆]]八年(1743年),直到[[光绪]]年间扩建,历经前后七世活佛六次大规模扩建而成,共耗白银174多万两。<ref name=nmgly/><ref name=xlglxww>{{Cite web |url=http://xilinguole.nmgnews.com.cn/system/2010/06/08/010449354.shtml |title=贝子庙,锡林郭勒新闻网,2010-06-08 |accessdate=2013-07-20 }}</ref>当时,贝子庙所在地区较为闭塞,建庙所用木石及佛像、经卷等物均从[[多伦县|多伦]]、[[张家口]]、[[北京]]、[[西藏]]等地运来,依靠的交通工具较为原始,故建庙十分艰难。<ref name=xlglxww/>


贝子庙由清朝[[阿巴哈纳尔左翼旗]]第四代[[札萨克]][[固山贝子]][[班珠尔多尔济]](1717年至1764年在任)在[[西藏]]高僧、本寺第一世章隆·班智达[[巴拉珠尔伦德布]]的建议下,于[[乾隆]]八年(1743年)创建。当时兴建了一座六十根柱子的楼阁式大经堂,其外有大围墙。<ref name=nmgly/><ref name=xlglxww/>
贝子庙由清朝[[阿巴哈纳尔左翼旗]]第四代[[札萨克]][[固山贝子]][[班珠尔多尔济]](1717年至1764年在任)在[[西藏]]高僧、本寺第一世章隆·班智达[[巴拉珠尔伦德布]]的建议下,于[[乾隆]]八年(1743年)创建。当时兴建了一座六十根柱子的楼阁式大经堂,其外有大围墙。<ref name=nmgly/><ref name=xlglxww/>


阿巴哈纳尔左翼旗第五代札萨克固山贝子[[达克丹朋苏克]](1764年至1792年在任)时,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对该庙进行大规模扩建。此次扩建时兴建的建筑有金刚殿两座,十六罗汉殿、药王殿、观音殿、菩萨殿、龙王殿、钟鼓楼寺、山门殿、饮膳殿、僧侣住宅等等。此外,当时还扩建了起初兴建的大经堂,增加了三十二根柱子。各殿内有大量反映蒙古族历史及生活的壁画。扩建之后,清廷赐寺名“崇善寺”。贝子庙此次扩建后的建筑规模,基本保持至[[文化大革命]]前。<ref name=nmgly/>
阿巴哈纳尔左翼旗第五代札萨克固山贝子[[达克丹朋苏克]](1764年至1792年在任)时,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对该庙进行大规模扩建。此次扩建时兴建的建筑有金刚殿两座,十六罗汉殿、药王殿、观音殿、菩萨殿、龙王殿、钟鼓楼寺、山门殿、饮膳殿、僧侣住宅等等。此外,当时还扩建了起初兴建的大经堂,增加了三十二根柱子。各殿内有大量反映蒙古族历史及生活的壁画。扩建之后,清廷赐寺名“崇善寺”。贝子庙此次扩建后的建筑规模,基本保持至[[文化大革命]]前。<ref name=nmgly/>


在贝子庙建成后的百余年时间内,贝子庙香火极盛。<ref name=nmgly/>鼎盛时期,贝子庙与[[五当召]]、[[锡拉木伦庙]]、[[百灵庙]]是内蒙古中西部四大藏传佛教寺庙。<ref name=xlglxww/>
在贝子庙建成后的百余年时间内,贝子庙香火极盛。<ref name=nmgly/>鼎盛时期,贝子庙与[[五当召]]、[[锡拉木伦庙]]、[[百灵庙]]是内蒙古中西部四大藏传佛教寺庙。<ref name=xlglxww/>
第72行: 第72行:
[[解放战争]]时期,贝子庙是[[中共锡察巴乌工委]]所在地。中国共产党在此培养了大批干部,成为内蒙古的革命根据地及[[乌兰夫]]亲自领导下的[[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内蒙古自治运动]]发祥地。<ref name=xlglxww/>
[[解放战争]]时期,贝子庙是[[中共锡察巴乌工委]]所在地。中国共产党在此培养了大批干部,成为内蒙古的革命根据地及[[乌兰夫]]亲自领导下的[[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内蒙古自治运动]]发祥地。<ref name=xlglxww/>


[[文化大革命]]中,贝子庙遭受严重破坏。<ref name=nmgly/>
[[文化大革命]]中,贝子庙遭受严重破坏。<ref name=nmgly/>


贝子庙历史上主要有七座大殿,分别为朝克钦殿、明干殿、却日殿、珠都巴殿、甘珠尔殿、丁克尔殿、额日特图殿。到2010年前后,留存的大殿仅剩朝克钦殿、明干殿、却日殿、珠都巴殿、甘珠尔殿五座,分别位于四个院落中,而且分属宗教、文物、旅游这三个不同的政府部门管辖。因管辖部门不同,故原来完全是宗教场所的贝子庙的很大一部分已被分割成为历史展览馆、旅游商品交易场所等等。<ref name=minzujianzhu>{{Cite web |url=http://www.naic.org.cn/chs/article.php?id=2394 |title=白雪、张鹏举、额尔德穆图,关于锡林郭勒盟藏传佛教寺庙实地调研的情况,中国民族建筑网,2011-08-16 |access-date=2013-07-20 |||}}</ref>
贝子庙历史上主要有七座大殿,分别为朝克钦殿、明干殿、却日殿、珠都巴殿、甘珠尔殿、丁克尔殿、额日特图殿。到2010年前后,留存的大殿仅剩朝克钦殿、明干殿、却日殿、珠都巴殿、甘珠尔殿五座,分别位于四个院落中,而且分属宗教、文物、旅游这三个不同的政府部门管辖。因管辖部门不同,故原来完全是宗教场所的贝子庙的很大一部分已被分割成为历史展览馆、旅游商品交易场所等等。<ref name=minzujianzhu>{{Cite web |url=http://www.naic.org.cn/chs/article.php?id=2394 |title=白雪、张鹏举、额尔德穆图,关于锡林郭勒盟藏传佛教寺庙实地调研的情况,中国民族建筑网,2011-08-16 |access-date=2013-07-20 }}</ref>


== 建筑 ==
== 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