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澜: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noteTA 跳过, replaced: 輔 → 辅, 呂 → 吕)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整理源码)
 

(未显示2个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File:Fan wen lan in 1969.jpg||180px|缩略图|范文澜]]
[[File:Fan wen lan in 1969.jpg|right|180px|thumb|范文澜]]
[[File:Former Residence of Fan Wenlan 02 1017-05.jpg||260px|缩略图|绍兴[[范文澜故居]]]]
[[File:Former Residence of Fan Wenlan 02 1017-05.jpg|right|260px|thumb|绍兴[[范文澜故居]]]]
'''范文瀾'''({{bd|1893年||1969年|7月29日|catIdx=F范}}),[[表字|字]]'''芸台''',后改[[表字|字]]'''仲沄''',男,[[浙江]][[绍兴]]人,中国[[历史学家]]。五四运动以后被称为史学界的“马列五老”之一,与[[郭沫若]]、[[吕振羽]]、[[侯外庐]]、[[翦伯赞]]并称为当时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代表人物。<ref>中国人民大学. 书报资料中心,1999,《历史学》</ref>
'''范文瀾'''({{bd|1893年||1969年|7月29日|catIdx=F范}}),[[表字|字]]'''芸台''',后改[[表字|字]]'''仲沄''',男,[[浙江]][[绍兴]]人,中国[[历史学家]]。五四运动以后被称为史学界的“马列五老”之一,与[[郭沫若]]、[[吕振羽]]、[[侯外庐]]、[[翦伯赞]]并称为当时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代表人物。<ref>中国人民大学. 书报资料中心,1999,《历史学》</ref>


== 生平 ==
== 生平 ==
1913年,范文澜考入北京大学文预科,次年进入文科国学门。1917年,范文澜毕业,获学士学位。1921年起天津[[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辅仁大学]]等地教授[[中国文学]]。1925年发表了对中国最早的文学评论著作《[[文心雕龙]]》的注释书。<ref>{{cite web|title=范文澜|url=http://jds.cass.cn/Item/15047.aspx|publisher=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人事处|accessdate=2014-06-16|archive-date=2017-01-07|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107153848/http://jds.cass.cn/Item/15047.aspx|dead-url=no}}</ref>
1913年,范文澜考入北京大学文预科,次年进入文科国学门。1917年,范文澜毕业,获学士学位。1921年起天津[[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辅仁大学]]等地教授[[中国文学]]。1925年发表了对中国最早的文学评论著作《[[文心雕龙]]》的注释书。<ref>{{cite web|title=范文澜|url=http://jds.cass.cn/Item/15047.aspx|publisher=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人事处|accessdate=2014-06-16}}</ref>


之后范文澜转向历史学的研究。1935年因为支持华北抗日运动遭到逮捕,释放后在1940年奔赴[[延安]],任马列学院历史研究室主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兼历史研究室主任等职。1941年编写了中国共产党干部的教材《中国通史简编》,1945年执笔《[[中国近代史]]》(上册),成为中国历史学界的重要学者。1948年担任华北人民政府委员和[[河南中原大学|中原大学]]校长。
之后范文澜转向历史学的研究。1935年因为支持华北抗日运动遭到逮捕,释放后在1940年奔赴[[延安]],任马列学院历史研究室主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兼历史研究室主任等职。1941年编写了中国共产党干部的教材《中国通史简编》,1945年执笔《[[中国近代史]]》(上册),成为中国历史学界的重要学者。1948年担任华北人民政府委员和[[河南中原大学|中原大学]]校长。


在延安整风运动中,范文澜为前一阶段中央研究院出现的以王实味为代表的自由化思潮严重泛滥的局面而深感痛心。范文澜谴责自己“高唱民主,忽视集中,形成放任自流的‘领导’”,声称这是“难以忘怀的一件痛苦经验”,他对此“衷心抱疚”。<ref>{{Cite web|title=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的来龙去脉|url=http://lz.book.sohu.com/chapter-716408.html|accessdate=|work=|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723232935/http://lz.book.sohu.com/chapter-716408.html|archivedate=2015-07-23|dead-url=no}}</ref>
在延安整风运动中,范文澜为前一阶段中央研究院出现的以王实味为代表的自由化思潮严重泛滥的局面而深感痛心。范文澜谴责自己“高唱民主,忽视集中,形成放任自流的‘领导’”,声称这是“难以忘怀的一件痛苦经验”,他对此“衷心抱疚”。<ref>{{Cite web|title=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的来龙去脉|url=http://lz.book.sohu.com/chapter-716408.html|accessdate=|work=}}</ref>


1950年范文澜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历史研究所]]第三所所长等职务。1951年7月28日,[[中国史学会]]正式在北京成立。1954年,中国史学会公布第一届理事会名单,[[郭沫若]]担任主席,[[吴玉章]]、范文澜担任副主席<ref>{{Cite book|title=观点 历史2004|last=[[钱蓉]]主编|publisher=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year=2005.06|isbn=7-211-05020-9|pages=6}}</ref>,同时产生43名理事、7名常委理事<ref>{{Cite book|title=邵循正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 续编|last=[[戴学稷]],徐如编|year=2009.11|pages=301}}</ref><ref>{{Cite book|title=1955人民手册|last=[[张蓬舟]],[[张仪郑]]编辑|publisher=大公报社|year=1955.01|pages=417}}</ref>。史学会成立后,即着手编辑《[[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由[[徐特立]]、范文澜、[[翦伯赞]]、[[陈垣]]、[[郑振铎]]、[[向达]]、[[胡绳]]、[[吕振羽]]、[[华岗]]、[[邵循正]]、[[白寿彝]]为总编辑委员<ref>{{Cite book|title=中国通史 第11卷 近代前编(1940-1919) 上|last=白寿彝总主编|publisher=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year=2004.07|isbn=7-208-04997-1|pages=68-69}}</ref><ref>{{Cite book|title=中国通史 19 第11卷 近代前编 1840-1919 上|last=白寿彝总主编;[[周远廉]],[[龚书铎]]主编|publisher=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year=2015.06|isbn=978-7-208-13000-5|pages=56-57}}</ref>。1954年,他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9月,他出席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宪法草案]],期间并发言<ref>{{Cite book|title=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建史|last=[[张希坡]]著|publisher=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year=2009.08|isbn=978-7-5098-0341-7|pages=657}}</ref>。党内职务方面,1956年成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1969年在[[中共九大]]上被选为第九届中央委员。后任[[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1969年7月2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
1950年范文澜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历史研究所]]第三所所长等职务。1951年7月28日,[[中国史学会]]正式在北京成立。1954年,中国史学会公布第一届理事会名单,[[郭沫若]]担任主席,[[吴玉章]]、范文澜担任副主席<ref>{{Cite book|title=观点 历史2004|last=[[钱蓉]]主编|publisher=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year=2005.06|isbn=7-211-05020-9|pages=6}}</ref>,同时产生43名理事、7名常委理事<ref>{{Cite book|title=邵循正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 续编|last=[[戴学稷]],徐如编|year=2009.11|pages=301}}</ref><ref>{{Cite book|title=1955人民手册|last=[[张蓬舟]],[[张仪郑]]编辑|publisher=大公报社|year=1955.01|pages=417}}</ref>。史学会成立后,即着手编辑《[[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由[[徐特立]]、范文澜、[[翦伯赞]]、[[陈垣]]、[[郑振铎]]、[[向达]]、[[胡绳]]、[[吕振羽]]、[[华岗]]、[[邵循正]]、[[白寿彝]]为总编辑委员<ref>{{Cite book|title=中国通史 第11卷 近代前编(1940-1919) 上|last=白寿彝总主编|publisher=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year=2004.07|isbn=7-208-04997-1|pages=68-69}}</ref><ref>{{Cite book|title=中国通史 19 第11卷 近代前编 1840-1919 上|last=白寿彝总主编;[[周远廉]],[[龚书铎]]主编|publisher=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year=2015.06|isbn=978-7-208-13000-5|pages=56-57}}</ref>。1954年,他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9月,他出席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宪法草案]],期间并发言<ref>{{Cite book|title=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建史|last=[[张希坡]]著|publisher=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year=2009.08|isbn=978-7-5098-0341-7|pages=657}}</ref>。党内职务方面,1956年成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1969年在[[中共九大]]上被选为第九届中央委员。后任[[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1969年7月2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
第19行: 第19行:


== 学术贡献 ==
== 学术贡献 ==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第一编上册)多次重印出版,至1978年又易名为《中国通史》分十册陆续出版,与郭沫若主编的另一种《中国史稿》(人民出版社),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人民出版社)、[[尚钺]]主编的《中国历史纲要》(人民出版社)、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并称“五朵金花”。<ref>{{Cite web |url=http://www.gmw.cn/02blqs/2003-10/07/07-7ABE655666DA5B9B48256E190032B49C.htm |title=一个走进延安的红色历史学家 |access-date=2012-08-03 |archive-date=2006-03-26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0326081221/http://www.gmw.cn/02blqs/2003-10/07/07-7ABE655666DA5B9B48256E190032B49C.htm |dead-url=no }}</ref>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第一编上册)多次重印出版,至1978年又易名为《中国通史》分十册陆续出版,与郭沫若主编的另一种《中国史稿》(人民出版社),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人民出版社)、[[尚钺]]主编的《中国历史纲要》(人民出版社)、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并称“五朵金花”。<ref>{{Cite web |url=http://www.gmw.cn/02blqs/2003-10/07/07-7ABE655666DA5B9B48256E190032B49C.htm |title=一个走进延安的红色历史学家 |access-date=2012-08-03 }}</ref>


== 著作 ==
== 著作 ==
第35行: 第35行:
== 参考文献 ==
== 参考文献 ==
{{reflist}}
{{reflist}}

{{马克思主义史学五老}}
{{马克思主义史学五老}}
{{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院士}}
{{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院士}}
第43行: 第42行:
{{中国史学会第一届理事会}}
{{中国史学会第一届理事会}}
}}
}}




{{DEFAULTSORT:Fan范}}
{{DEFAULTSORT:Fan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