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電視廣播標準列表: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机器人:移除1个参考文献)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未显示3个用户的3个中间版本)

第3行: 第3行:
|2=zh-hans:数字;zh-hant:數字;zh-tw:數位;zh-hk:數碼;zh-mo:數碼;
|2=zh-hans:数字;zh-hant:數字;zh-tw:數位;zh-hk:數碼;zh-mo:數碼;
}}
}}
本列表是'''彩色電視標準列表''',右方的其他排列可提供合適的查詢方法,列舉世界上[[主权国家]]彩色電視播的標準。總共包含普遍承認與未被普遍承的主權家,共有199個。
本列表是'''彩色電視广标准列表''',右方的其他排列可提供合適的查詢方法,列舉世界上[[主权国家]]彩色電視广播的标准。總共包含普遍承认与未被普遍承的主權家,共有199個。


世界各地之電視系統規格差異極大,所做一個歸類。 <ref>{{cite web|title=臺灣師範大教育學院工教系 莊謙本先生的報告|url=http://140.122.100.145/ntnuj/j31/j31.asp?appl=j31-9.pdf}}{{dead link|date=2018年2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ref>
世界各地之電視系統規格差異極大,所做一個歸類。 <ref>{{cite web|title=臺灣師範大教育學院工教系 莊謙本先生的報告|url=http://140.122.100.145/ntnuj/j31/j31.asp?appl=j31-9.pdf}}{{dead link|date=2018年2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ref>
<ref group="參">{{cite web|title=臺灣師範大 師大報|url=http://www.ntnu.edu.tw/acad/pub/j31/j31-9.htm|||}}</ref>
<ref group="參">{{cite web|title=臺灣師範大 師大報|url=http://www.ntnu.edu.tw/acad/pub/j31/j31-9.htm}}</ref>


世界上主要有五種格式,第一是類比電視系統;第二種是數位地面播電視系統;第三種是數位有線電視系統;第四種是衛星電視系統;第五種是網路協定電視。
世界上主要有五種格式,第一是類比電視系統;第二種是數位地面广播電視系統;第三種是數位有線電視系統;第四種是衛星電視系統;第五種是網路協定電視。


== 類比電視系統 ==
== 類比電視系統 ==
除一個類比電視系統外,其他所有系統都是從黑白系統開始的。每個家面對當地的政治、技術和經濟問題,都採用了彩色電視系統,並將其嫁接到現有的單色系統上。系統,使用視頻頻譜中的間隙(如下所述)以使顏色傳輸信息適合分配的現有頻道。將色彩傳輸標準嫁接到現有的單色系統上,使得在轉換到彩色電視之前的現有單色電視接收器可以繼續作為單色電視運行。由於此兼容性要求,顏色標準將第二個信號添加到基本單色信號中,該信號承載顏色信息。顏色信息稱為帶有符C的色度,而黑白信息稱為亮度。帶有符Y。單色電視接收器僅顯示亮度,而彩色接收器處理兩個信號。管從理論上講,任何單色系統都可以用作彩色系統,但實際上,某些原始的單色系統被證明不適合於色彩,並在轉向彩色播時被放棄了。所有家/地都使用三種顏色系統之一:NTSC,PAL或SECAM。
除一個類比電視系統外,其他所有系統都是從黑白系統開始的。每個家面對當地的政治、技術和經濟問題,都採用了彩色電視系統,並將其嫁接到現有的單色系統上。系統,使用視頻頻譜中的間隙(如下所述)以使顏色傳輸信息適合分配的現有頻道。將色彩傳輸标准嫁接到現有的單色系統上,使得在轉換到彩色電視之前的現有單色電視接收器可以繼續作為單色電視運行。由於此兼容性要求,顏色标准將第二個信號添加到基本單色信號中,該信號承載顏色信息。顏色信息稱為帶有符C的色度,而黑白信息稱為亮度。帶有符Y。單色電視接收器僅顯示亮度,而彩色接收器處理兩個信號。管從理論上講,任何單色系統都可以用作彩色系統,但實際上,某些原始的單色系統被證明不適合於色彩,並在轉向彩色广播時被放棄了。所有家/地都使用三種顏色系統之一:NTSC,PAL或SECAM。
=== 國際電聯標準 ===
=== 国际電聯标准 ===
1961年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一次國際會議上,[[國際電信盟]]指定了播電視系統的標準。<ref>[http://www.itu.int/dms_pub/itu-r/opb/act/R-ACT-RRC.1-1961-PDF-E.pdf Final acts of the European Broadcasting Conference in the VHF and UHF bands. Stockholm, 1961.]</ref>
1961年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一次国际會議上,[[国际電信盟]]指定了广播電視系統的标准。<ref>[http://www.itu.int/dms_pub/itu-r/opb/act/R-ACT-RRC.1-1961-PDF-E.pdf Final acts of the European Broadcasting Conference in the VHF and UHF bands. Stockholm, 1961.]</ref>


忽略色彩,所有電視系統基本上都以相同的方式工作。相機看到的單色圖像(後來稱為彩色圖像的亮度分量)被分成水平掃描線,其中一些掃描線組成一個圖像或一幀。單色圖像在理論上是連續的,因此水平分辨率不受限制,但是要使電視實用化,必須對電視信號的帶寬進行限制,這最終可能會限制水平分辨率。當引入顏色時,這種限制的必要性變得固定了。所有模擬電視系統都是隔行掃描的:依次傳輸幀的交替行,然後依次傳輸其餘行。幀的每一半稱為視頻場,傳輸場的速率是視頻系統的基本參數之一。它涉及到公用事業頻率處的電力分配系統的操作,以從所得避免閃爍節拍在電視屏幕偏轉系統之間及附近產生的磁場電源。所有數字或“固定像素”顯示器均具有逐行掃描功能,必須進行隔行掃描隔行掃描源。在價格較低的平板顯示器價格較高的平板顯示器(等離子顯示器,LCD等)之間,典型的區別是使用廉價的去隔行硬件。
忽略色彩,所有電視系統基本上都以相同的方式工作。相機看到的單色圖像(后来稱為彩色圖像的亮度分量)被分成水平掃描線,其中一些掃描線組成一個圖像或一幀。單色圖像在理論上是連續的,因此水平分辨率不受限制,但是要使電視實用化,必須對電視信號的帶寬進行限制,這最終可能會限制水平分辨率。當引入顏色時,這種限制的必要性變得固定了。所有模擬電視系統都是隔行掃描的:依次傳輸幀的交替行,然後依次傳輸其餘行。幀的每一半稱為視頻場,傳輸場的速率是視頻系統的基本參數之一。它涉及到公用事業頻率處的電力分配系統的操作,以從所得避免閃爍節拍在電視屏幕偏轉系統之間及附近產生的磁場電源。所有數字或“固定像素”顯示器均具有逐行掃描功能,必須進行隔行掃描隔行掃描源。在價格較低的平板顯示器價格較高的平板顯示器(等離子顯示器,LCD等)之間,典型的區別是使用廉價的去隔行硬件。


必須使用電視影將每秒以24幀拍攝的所有影和其他影材料轉換為視頻幀速率,以防止出現嚴重的運動抖動效果。通常,對於25幀/秒格式(歐洲以及其他使用50 Hz主電源的家/地),其內容為PAL加速,而一稱為“ 3:2 pulldown ”的技術用於30幀/秒格式(北美等(市電頻率為60 Hz的家/地),以使影片幀速率視頻幀速率匹配,而不會加快播放速度。
必須使用電視影將每秒以24幀拍攝的所有影和其他影材料轉換為視頻幀速率,以防止出現嚴重的运动抖動效果。通常,對於25幀/秒格式(歐洲以及其他使用50 Hz主電源的家/地),其內容為PAL加速,而一稱為“ 3:2 pulldown ”的技術用於30幀/秒格式(北美等(市電頻率為60 Hz的家/地),以使影片幀速率視頻幀速率匹配,而不會加快播放速度。


=== NTSC、PAL、SECAM三大電視系統之比較 ===
=== NTSC、PAL、SECAM三大電視系統之比較 ===
第39行: 第39行:
|-
|-
!聲音載波
!聲音載波
|4.5 MHz (System-M)||歐洲 5.5 MHz (System-BG)<br />英 6.0 MHz (System-I)<br />中 6.5 MHz (System-D)||6.5 MHz (System-DK)
|4.5 MHz (System-M)||歐洲 5.5 MHz (System-BG)<br />英 6.0 MHz (System-I)<br />中 6.5 MHz (System-D)||6.5 MHz (System-DK)
|-
|-
!色信號
!色信號
第66行: 第66行:
|-
|-
!轉換特性
!轉換特性
|PAL容易、SECAM較難||NTSC、SECAM均容易||PAL容易、NTSC較難
|PAL容易、SECAM較難||NTSC、SECAM均容易||PAL容易、NTSC較難
|-
|-
!衛星通信
!衛星通信
第84行: 第84行:
|-
|-
!代表
!代表
|美、日本||西歐、中、印度||前蘇聯、東歐、法、阿拉伯
|美、日本||西歐、中、印度||前蘇聯、東歐、法、阿拉伯
|-
|-
|}
|}
第90行: 第90行:
=== PAL ===
=== PAL ===
參考於<ref name="自动生成1">[http://www.dvb.org/about_dvb/dvb_worldwide/index.xml DVB.org] , Official information taken from the DVB website</ref>
參考於<ref name="自动生成1">[http://www.dvb.org/about_dvb/dvb_worldwide/index.xml DVB.org] , Official information taken from the DVB website</ref>
[[File:PAL-NTSC-SECAM.svg|缩略图|260px|採用PAL制的家(藍色)<br/>採用NTSC制的家(綠色)<br/>採用SECAM制的家(橙色)]]
[[File:PAL-NTSC-SECAM.svg|缩略图|260px|採用PAL制的家(藍色)<br/>採用NTSC制的家(綠色)<br/>採用SECAM制的家(橙色)]]
* Phase Alternative Between Line[[西德]]開發,於1967年成立。
* Phase Alternative Between Line[[西德]]开发,於1967年成立。
* 除了北美,東亞部分地使用NTSC制式,中、法及東歐採用SECAM制式以外,世界上大部份地都是採用PAL。
* 除了北美,东亚部分地使用NTSC制式,中、法及東歐採用SECAM制式以外,世界上大部份地都是採用PAL。
* 有PAL、PAL-B、PAL-D、PAL-G、PAL-H、PAL-I、PAL-K、PAL-K1、PAL-N、PAL-M,10種格式。
* 有PAL、PAL-B、PAL-D、PAL-G、PAL-H、PAL-I、PAL-K、PAL-K1、PAL-N、PAL-M,10種格式。


=== NTSC ===
=== NTSC ===
* 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美国開發,於1953年成立。
* 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美国开发,於1953年成立。
* 美、加拿大、墨西哥等大部分美洲家以及臺灣、日本、韓國、菲律賓等均採用這種制式。
* 美、加拿大、墨西哥等大部分美洲家以及臺灣、日本、韓國、菲律賓等均採用這種制式。
* 有 NTSC、NTSC-C、NTSC -J、NTSC -M、NTSC -U、NTSC -Us,6種格式。<ref>[https://web.archive.org/web/20041230091501/http://www.ebu.ch/en/technical/trev/trev_255-portrait.pdf M.I. Krivocheev – an engineer's engineer, EBU's technical review.]</ref>
* 有 NTSC、NTSC-C、NTSC -J、NTSC -M、NTSC -U、NTSC -Us,6種格式。<ref>[http://www.ebu.ch/en/technical/trev/trev_255-portrait.pdf M.I. Krivocheev – an engineer's engineer, EBU's technical review.]</ref>


=== SECAM ===
=== SECAM ===
* Se'quential Co'uleur A Me'moire[[法]]開發,於1967年成立。
* Se'quential Co'uleur A Me'moire[[法]]开发,於1967年成立。
* 採用SECAM制的家主要為俄斯、法、埃及以及非洲的一些法家等等。
* 採用SECAM制的家主要為俄斯、法、埃及以及非洲的一些法家等等。
* 有 SECAM、SECAM -B、SECAM -D、SECAM -G、SECAM -K、SECAM -L,6種格式。
* 有 SECAM、SECAM -B、SECAM -D、SECAM -G、SECAM -K、SECAM -L,6種格式。


第108行: 第108行:
===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系統 ===
===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系統 ===
主條目:1940年之前的電視系統
主條目:1940年之前的電視系統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許多實驗和播系統都經了測試。第一個是基於機械的,分辨率很低,有時沒有聲音。後來的電視系統是電子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許多實驗和广播系統都經了測試。第一個是基於機械的,分辨率很低,有時沒有聲音。后来的電視系統是電子的。


UK 405線系統是第一個分配了ITU系統字母名稱的系統。<ref>[https://medium.com/@ReflectiveObserver/from-russia-with-television-a3d02007e22a?source=friends_link&sk=0444e5644ae2622c83e21e5c22fb6bec Where did 625-line TV come from?]</ref>
UK 405線系統是第一個分配了ITU系統字母名稱的系統。<ref>[https://medium.com/@ReflectiveObserver/from-russia-with-television-a3d02007e22a?source=friends_link&sk=0444e5644ae2622c83e21e5c22fb6bec Where did 625-line TV come from?]</ref>


== 數位地面播電視系統 ==
== 數位地面广播電視系統 ==
[[File:Digital broadcast standards.svg|缩略图|260px|世界採用數位電視規格圖]]
[[File:Digital broadcast standards.svg|缩略图|260px|世界採用數位電視規格圖]]


* 為數位電視節目地面整合式數位播有四個系統使用中。<ref name="自动生成1" />
* 為數位電視節目地面整合式數位广播有四個系統使用中。<ref name="自动生成1" />
* 中(包括香港和澳) 選擇了 DTMB (Digital Terrestrial Multimedia Broadcast) 當 DTV 標準
* 中(包括香港和澳) 選擇了 DTMB (Digital Terrestrial Multimedia Broadcast) 當 DTV 标准
* 在日本ISDB-T ([[地面電視|地面播電視)]] 系統由[[電波產業會]]標準化 (Association of Radio Industries and Businesses) (ISDB formats).
* 在日本ISDB-T ([[地面電視|地面广播電視)]] 系統由[[電波產業會]]标准化 (Association of Radio Industries and Businesses) (ISDB formats).
* A system which uses an [[8 VSB]] modulation (8 水平殘邊帶) for terrestrial broadcasting, standardized by ATSC, has been realized in the USA ([[ATSC 制式]]).
* A system which uses an [[8 VSB]] modulation (8 水平殘邊帶) for terrestrial broadcasting, standardized by ATSC, has been realized in the USA ([[ATSC 制式]]).
* The DVB Project has been realized in Europe by EBU (歐洲盟)、ETSI (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 and the CENELEC (European Committee for Electrotechnical Standardization) (DVB formats MPEG-2/H.264 AVC). For terrestrial broadcasting the DVB-T (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 Terrestrial) standard is used.
* The DVB Project has been realized in Europe by EBU (歐洲广盟)、ETSI (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 and the CENELEC (European Committee for Electrotechnical Standardization) (DVB formats MPEG-2/H.264 AVC). For terrestrial broadcasting the DVB-T (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 Terrestrial) standard is used.
* 美規 ATSC 8-VSB 用於 6MHz 電視頻道。
* 美規 ATSC 8-VSB 用於 6MHz 電視頻道。
* 歐規 DVB-T COFDM 用於 6/7/8 MHz 電視頻道,目前台灣採用的是歐規 DVB-T 6MHz 。
* 歐規 DVB-T COFDM 用於 6/7/8 MHz 電視頻道,目前台灣採用的是歐規 DVB-T 6MHz 。
第127行: 第127行:
{| class="wikitable" border="1"
{| class="wikitable" border="1"
|-
|-
!系統||解
!系統||解
|-
|-
|DVB-T||目前在使用[[DVB-T]]系統的地家。
|DVB-T||目前在使用[[DVB-T]]系統的地家。
|-
|-
|DVB-T 1||可能會使用[[DVB-T]]系統的地家。
|DVB-T 1||可能會使用[[DVB-T]]系統的地家。
|-
|-
|DVB-T 2||目前試播[[DVB-T]]系統的地家。
|DVB-T 2||目前試播[[DVB-T]]系統的地家。
|-
|-
|[[RRC06]]||根據國際電訊盟(ITU)2006年區域無線電通信大會的共識,在將來改用數碼播時直接採納[[DVB-T]]系統的家。
|[[RRC06]]||根據国际電訊盟(ITU)2006年區域無線電通信大會的共識,在將來改用數碼广播時直接採納[[DVB-T]]系統的家。
|-
|-
|ATSC||目前在使用[[ATSC]]系統的地家。
|ATSC||目前在使用[[ATSC]]系統的地家。
|-
|-
|ATSC 1||可能會使用[[ATSC]]系統的地家。
|ATSC 1||可能會使用[[ATSC]]系統的地家。
|-
|-
|ATSC 2||目前試播[[ATSC]]系統的地家。
|ATSC 2||目前試播[[ATSC]]系統的地家。
|-
|-
|ISDB-T||目前在使用[[ISDB]]-T系統的地家。
|ISDB-T||目前在使用[[ISDB]]-T系統的地家。
|-
|-
|ISDB-T 1||可能會使用[[ISDB]]-T系統的地家。
|ISDB-T 1||可能會使用[[ISDB]]-T系統的地家。
|-
|-
|ISDB-T 2||目前試播[[ISDB]]-T系統的地家。
|ISDB-T 2||目前試播[[ISDB]]-T系統的地家。
|-
|-
|DTMB||目前在使用[[DTMB]]系統的地家。
|DTMB||目前在使用[[DTMB]]系統的地家。
|-
|-
|DTMB 1||可能會使用[[DTMB]]系統的地家。
|DTMB 1||可能會使用[[DTMB]]系統的地家。
|-
|-
|DTMB 2||目前試播[[DTMB]]系統的地家。
|DTMB 2||目前試播[[DTMB]]系統的地家。
|-
|-
!-!!尚未確定的地家。
!-!!尚未確定的地家。
|}
|}


第164行: 第164行:
== 衛星電視系統 ==
== 衛星電視系統 ==


2017年11月17日,美聯邦通信委員會以3票對2票贊成授權自願部署ATSC 3.0(該ATSC是最初的ATSC“ 1.0”的後繼品),並為此發布了一份報告和命令。如果全電站決定部署ATSC 3.0服務,則必須在ATSC 1.0兼容的信號上保持其頻道的同播。<ref>{{Cite web|url=https://www.fcc.gov/document/fcc-authorizes-next-gen-tv-broadcast-standard|title=FCC Authorizes Next Gen TV Broadcast Standard|website=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access-date=2017-11-18|||}}</ref>
2017年11月17日,美聯邦通信委員會以3票對2票贊成授權自願部署ATSC 3.0(該ATSC是最初的ATSC“ 1.0”的後繼品),並為此發布了一份報告和命令。如果全電站決定部署ATSC 3.0服務,則必須在ATSC 1.0兼容的信號上保持其頻道的同播。<ref>{{Cite web|url=https://www.fcc.gov/document/fcc-authorizes-next-gen-tv-broadcast-standard|title=FCC Authorizes Next Gen TV Broadcast Standard|website=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access-date=2017-11-18}}</ref>


== 網路協定電視 ==
== 網路協定電視 ==


== 彩色電視標準表 ==
== 彩色電視广标准表 ==
{| class="wikitable"
{| class="wikitable"
|
|
* 1.'''[[#洲|洲]]'''
* 1.'''[[#洲|洲]]'''
** 1.1.[[#東亞|東亞]]
** 1.1.[[#东亚|东亚]]
** 1.2.[[#|]]
** 1.2.[[#|]]
** 1.3.[[#南亞地|南亞地]]
** 1.3.[[#南亞地|南亞地]]
** 1.4.[[#中|中]]
** 1.4.[[#中|中]]
** 1.5.[[#西亞地|西亞地]]
** 1.5.[[#西亞地|西亞地]]
|
|
* 2.'''[[#歐洲|歐洲]]'''
* 2.'''[[#歐洲|歐洲]]'''
** 2.1.[[#西歐地|西歐地]]
** 2.1.[[#西歐地|西歐地]]
** 2.2.[[#北歐地|北歐地]]
** 2.2.[[#北歐地|北歐地]]
** 2.3.[[#中歐地|中歐地]]
** 2.3.[[#中歐地|中歐地]]
** 2.4.[[#東歐地|東歐地]]
** 2.4.[[#東歐地|東歐地]]
** 2.5.[[#南歐地|南歐地]]
** 2.5.[[#南歐地|南歐地]]
|
|
* 3.'''[[#非洲|非洲]]'''
* 3.'''[[#非洲|非洲]]'''
** 3.1.[[#北非地|北非地]]
** 3.1.[[#北非地|北非地]]
** 3.2.[[#東非地|東非地]]
** 3.2.[[#東非地|東非地]]
** 3.3.[[#西非地|西非地]]
** 3.3.[[#西非地|西非地]]
** 3.4.[[#中非地|中非地]]
** 3.4.[[#中非地|中非地]]
** 3.5.[[#南非地|南非地]]
** 3.5.[[#南非地|南非地]]
|
|
* 4.'''[[#北美洲|北美洲]]'''
* 4.'''[[#北美洲|北美洲]]'''
** 4.1.[[#北美地|北美地]]
** 4.1.[[#北美地|北美地]]
** 4.2.[[#中美地|中美地]]
** 4.2.[[#中美地|中美地]]
** 4.3.[[#加勒比地|加勒比地]]
** 4.3.[[#加勒比地|加勒比地]]
* 5.'''[[#南美洲|南美洲]]'''
* 5.'''[[#南美洲|南美洲]]'''
* 6.'''[[#大洋洲|大洋洲]]'''
* 6.'''[[#大洋洲|大洋洲]]'''
第202行: 第202行:
|}
|}


=== 洲 ===
=== 洲 ===
==== 東亞 ====
==== 东亚 ====
{| class="wikitable" width="65%"
{| class="wikitable" width="65%"
|-
|-
! width="15%"|國名/地
! width="15%"|國名/地
! width="10%"|類比格式
! width="10%"|類比格式
! width="10%"|數位格式
! width="10%"|數位格式
! width="15%"|轉換為數位播日期
! width="15%"|轉換為數位广播日期
! width="3%"|備註
! width="3%"|備註
|-
|-
|{{中国大陸}}||PAL D/K||[[DMB-T/H|DTMB]]||2021年4月1日||
|{{中国大陸}}||PAL D/K||[[DMB-T/H|DTMB]]||2021年4月1日||
|-
|-
|{{HK}}、{{Macau}}||PAL I||DTMB||2020年11月30日(香港)||<ref group="參">{{cite web|title=終止模擬電視播工作目標日期延至2015年底|url=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106/22/P201106220282.htm|accessdate=2012-05-02|||}}</ref>
|{{HK}}、{{Macau}}||PAL I||DTMB||2020年11月30日(香港)||<ref group="參">{{cite web|title=終止模擬電視广播工作目標日期延至2015年底|url=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106/22/P201106220282.htm|accessdate=2012-05-02}}</ref>
|-
|-
|{{TWN}}||NTSC J/M||DVB-T||2012年6月30日||<!-- removed_ref site152 by WaitSpring-bot (template) -->
|{{TWN}}||NTSC J/M||DVB-T||2012年6月30日||<!-- removed_ref site152 by WaitSpring-bot (template) -->
第228行: 第228行:
|}
|}


==== ====
==== ====
{| class="wikitable" width="65%"
{| class="wikitable" width="65%"
|-
|-
! width="15%"|國名/地
! width="15%"|國名/地
! width="10%"|類比格式
! width="10%"|類比格式
! width="10%"|數位格式
! width="10%"|數位格式
! width="15%"|轉換為數位播日期
! width="15%"|轉換為數位广播日期
! width="3%"|備註
! width="3%"|備註
|-
|-
第251行: 第251行:
|{{PHI}}||NTSC M||ISDB-T || ||
|{{PHI}}||NTSC M||ISDB-T || ||
|-
|-
|{{SIN}}||PAL B/G/D/K||DVB-T||2019年1月2日||<ref>[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9268190/?p=1 新傳媒有關全面轉為數碼播的宣導片]</ref>
|{{SIN}}||PAL B/G/D/K||DVB-T||2019年1月2日||<ref>[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9268190/?p=1 新傳媒有關全面轉為數碼广播的宣導片]</ref>
|-
|-
|{{THA}}||PAL B||DVB-T 2||||
|{{THA}}||PAL B||DVB-T 2||||
第260行: 第260行:
|}
|}


==== 南亞地 ====
==== 南亞地 ====
{| class="wikitable" width="65%"
{| class="wikitable" width="65%"
|-
|-
! width="15%"|國名/地
! width="15%"|國名/地
! width="10%"|類比格式
! width="10%"|類比格式
! width="10%"|數位格式
! width="10%"|數位格式
! width="15%"|轉換為數位播日期
! width="15%"|轉換為數位广播日期
! width="3%"|備註
! width="3%"|備註
|-
|-
第286行: 第286行:
|}
|}


==== 中 ====
==== 中 ====
{| class="wikitable" width="65%"
{| class="wikitable" width="65%"
|-
|-
! width="15%"|國名/地
! width="15%"|國名/地
! width="10%"|類比格式
! width="10%"|類比格式
! width="10%"|數位格式
! width="10%"|數位格式
! width="15%"|轉換為數位播日期
! width="15%"|轉換為數位广播日期
! width="3%"|備註
! width="3%"|備註
|-
|-
第307行: 第307行:
|}
|}


==== 西亞地 ====
==== 西亞地 ====
{| class="wikitable" width="65%"
{| class="wikitable" width="65%"
|-
|-
! width="15%"|國名/地
! width="15%"|國名/地
! width="10%"|類比格式
! width="10%"|類比格式
! width="10%"|數位格式
! width="10%"|數位格式
! width="15%"|轉換為數位播日期
! width="15%"|轉換為數位广播日期
! width="3%"|備註
! width="3%"|備註
|-
|-
第360行: 第360行:
=== 歐洲 ===
=== 歐洲 ===


==== 西歐地 ====
==== 西歐地 ====
{| class="wikitable" width="65%"
{| class="wikitable" width="65%"
|-
|-
! width="15%"|國名/地
! width="15%"|國名/地
! width="10%"|類比格式
! width="10%"|類比格式
! width="10%"|數位格式
! width="10%"|數位格式
! width="15%"|轉換為數位播日期
! width="15%"|轉換為數位广播日期
! width="3%"|備註
! width="3%"|備註
|-
|-
第387行: 第387行:
|{{UK}}([[海峽群島]])||PAL I,SECAM L||*||*||
|{{UK}}([[海峽群島]])||PAL I,SECAM L||*||*||
|-
|-
|{{IMN}}([[英]])||*||*||*||
|{{IMN}}([[英]])||*||*||*||
|-
|-
|}
|}


==== 北歐地 ====
==== 北歐地 ====
{| class="wikitable" width="65%"
{| class="wikitable" width="65%"
|-
|-
! width="15%"|國名/地
! width="15%"|國名/地
! width="10%"|類比格式
! width="10%"|類比格式
! width="10%"|數位格式
! width="10%"|數位格式
! width="15%"|轉換為數位播日期
! width="15%"|轉換為數位广播日期
! width="3%"|備註
! width="3%"|備註
|-
|-
第414行: 第414行:
|}
|}


==== 中歐地 ====
==== 中歐地 ====
{| class="wikitable" width="65%"
{| class="wikitable" width="65%"
|-
|-
! width="15%"|國名/地
! width="15%"|國名/地
! width="10%"|類比格式
! width="10%"|類比格式
! width="10%"|數位格式
! width="10%"|數位格式
! width="15%"|轉換為數位播日期
! width="15%"|轉換為數位广播日期
! width="3%"|備註
! width="3%"|備註
|-
|-
第441行: 第441行:
|}
|}


==== 東歐地 ====
==== 東歐地 ====
{| class="wikitable" width="65%"
{| class="wikitable" width="65%"
|-
|-
! width="15%"|國名/地
! width="15%"|國名/地
! width="10%"|類比格式
! width="10%"|類比格式
! width="10%"|數位格式
! width="10%"|數位格式
! width="15%"|轉換為數位播日期
! width="15%"|轉換為數位广播日期
! width="3%"|備註
! width="3%"|備註
|-
|-
第463行: 第463行:
|}
|}


==== 南歐地 ====
==== 南歐地 ====
{| class="wikitable" width="65%"
{| class="wikitable" width="65%"
|-
|-
! width="15%"|國名/地
! width="15%"|國名/地
! width="10%"|類比格式
! width="10%"|類比格式
! width="10%"|數位格式
! width="10%"|數位格式
! width="15%"|轉換為數位播日期
! width="15%"|轉換為數位广播日期
! width="3%"|備註
! width="3%"|備註
|-
|-
第515行: 第515行:


=== 非洲 ===
=== 非洲 ===
==== 北非地 ====
==== 北非地 ====
{| class="wikitable" width="65%"
{| class="wikitable" width="65%"
|-
|-
! width="15%"|國名/地
! width="15%"|國名/地
! width="10%"|類比格式
! width="10%"|類比格式
! width="10%"|數位格式
! width="10%"|數位格式
! width="15%"|轉換為數位播日期
! width="15%"|轉換為數位广播日期
! width="3%"|備註
! width="3%"|備註
|-
|-
第540行: 第540行:
|}
|}


==== 東非地 ====
==== 東非地 ====


==== 西非地 ====
==== 西非地 ====


==== 中非地 ====
==== 中非地 ====
{| class="wikitable" width="65%"
{| class="wikitable" width="65%"
|-
|-
! width="15%"|國名/地
! width="15%"|國名/地
! width="10%"|類比格式
! width="10%"|類比格式
! width="10%"|數位格式
! width="10%"|數位格式
! width="15%"|轉換為數位播日期
! width="15%"|轉換為數位广播日期
! width="3%"|備註
! width="3%"|備註
|-
|-
第569行: 第569行:
|}
|}


==== 南非地 ====
==== 南非地 ====


=== 北美洲 ===
=== 北美洲 ===
==== 北美地 ====
==== 北美地 ====
{| class="wikitable" width="65%"
{| class="wikitable" width="65%"
|-
|-
! width="15%"|國名/地
! width="15%"|國名/地
! width="10%"|類比格式
! width="10%"|類比格式
! width="10%"|數位格式
! width="10%"|數位格式
! width="15%"|轉換為數位播日期
! width="15%"|轉換為數位广播日期
! width="3%"|備註
! width="3%"|備註
|-
|-
第588行: 第588行:
|}
|}


==== 中美地 ====
==== 中美地 ====
{| class="wikitable" width="65%"
{| class="wikitable" width="65%"
|-
|-
! width="15%"|國名/地
! width="15%"|國名/地
! width="10%"|類比格式
! width="10%"|類比格式
! width="10%"|數位格式
! width="10%"|數位格式
! width="15%"|轉換為數位播日期
! width="15%"|轉換為數位广播日期
! width="3%"|備註
! width="3%"|備註
|-
|-
第613行: 第613行:
|}
|}


==== 加勒比地 ====
==== 加勒比地 ====
{| class="wikitable" width="65%"
{| class="wikitable" width="65%"
|-
|-
! width="15%"|國名/地
! width="15%"|國名/地
! width="10%"|類比格式
! width="10%"|類比格式
! width="10%"|數位格式
! width="10%"|數位格式
! width="15%"|轉換為數位播日期
! width="15%"|轉換為數位广播日期
! width="3%"|備註
! width="3%"|備註
|-
|-
第655行: 第655行:
{| class="wikitable" width="65%"
{| class="wikitable" width="65%"
|-
|-
! width="15%"|國名/地
! width="15%"|國名/地
! width="10%"|類比格式
! width="10%"|類比格式
! width="10%"|數位格式
! width="10%"|數位格式
! width="15%"|轉換為數位播日期
! width="15%"|轉換為數位广播日期
! width="3%"|備註
! width="3%"|備註
|-
|-
第706行: 第706行:
{| class="wikitable" width="65%"
{| class="wikitable" width="65%"
|-
|-
! width="15%"|國名/地
! width="15%"|國名/地
! width="10%"|類比格式
! width="10%"|類比格式
! width="10%"|數位格式
! width="10%"|數位格式
! width="15%"|轉換為數位播日期
! width="15%"|轉換為數位广播日期
! width="3%"|備註
! width="3%"|備註
|-
|-
第756行: 第756行:
{{refbegin}}
{{refbegin}}
; 书籍
; 书籍
* 畢厚杰,《新一代視頻壓縮編碼標準:H.264/AVC(第二版)》,中,人民郵電出版社,ISBN 9787115214362
* 畢厚杰,《新一代視頻壓縮編碼标准:H.264/AVC(第二版)》,中,人民郵電出版社,ISBN 9787115214362
* 天津大電視研究室,《電視原理》,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81
* 天津大電視研究室,《電視原理》,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81
* 《電視工程》,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ISBN 9576551684
* 《電視工程》,科技图书股份有限公司,ISBN 9576551684
* 陳俊宇,《現代電視原理檢修》,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ISBN 9572107585 / ISBN 9789572107584
* 陳俊宇,《現代電視原理檢修》,全華图书股份有限公司,ISBN 9572107585 / ISBN 9789572107584
* 陰家龍,《模擬數字電視原理檢修》,北京郵電大出版社,ISBN 9787563521111 / ISBN 7563521119
* 陰家龍,《模擬數字電視原理檢修》,北京郵電大出版社,ISBN 9787563521111 / ISBN 7563521119
* 黃慶元,《彩色電視接收機原理維修》,陝西師範大,1991,ISBN 7-5613-0374-4
* 黃慶元,《彩色電視接收機原理維修》,陝西師範大,1991,ISBN 7-5613-0374-4
* 高一心,《如何參加國外展覽》,中對外貿易協會,1995,ISBN 957-98663-0-9
* 高一心,《如何參加國外展覽》,中對外貿易协会,1995,ISBN 957-98663-0-9


; 期刊文章
; 期刊文章
* 李偉,《淺談數字電視的現狀和展前景》,《有線電視技術》,2003 10(7) -13-15
* 李偉,《淺談數字電視的現狀和展前景》,《有線電視技術》,2003 10(7) -13-15
* 張文軍,《數字電視地面播技術傳輸標準》,《電視技術》,2001(1) -5-7、29
* 張文軍,《數字電視地面广播技術傳輸标准》,《電視技術》,2001(1) -5-7、29
* 張波濤,《技術與標準:中如何跑贏數字電視全球馬拉松》,《資訊空間》,2003 12 –88-92
* 張波濤,《技術与标准:中如何跑贏數字電視全球馬拉松》,《資訊空間》,2003 12 –88-92
{{refend}}
{{refend}}


== 外部連結 ==
== 外部連結 ==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0308082748/http://www.high-techproductions.com/pal.htm The P A L Video System]
* [http://www.high-techproductions.com/pal.htm The P A L Video System]
* http://www.action.com.tw/tech/tv/tv-system.pdf{{dead link|date=2018年2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
* http://www.action.com.tw/tech/tv/tv-system.pdf{{dead link|date=2018年2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
* [http://www.istis.sh.cn/list/list.aspx?id=958&st=N 世界三大數字電視標準簡介]
* [http://www.istis.sh.cn/list/list.aspx?id=958&st=N 世界三大數字電視标准簡介]


{{广播}}
{{广播}}
{{Video formats}}
{{Video form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