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克·舍伍德·罗兰: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替换{{reflist}}等模板参数;替换裸露的<references />)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第6行: 第6行:
|caption = 于2008年5月在[[世界科学节]]开幕式上
|caption = 于2008年5月在[[世界科学节]]开幕式上
|birth_date = {{Birth date|1927|6|28}}
|birth_date = {{Birth date|1927|6|28}}
|birth_place = {{USA}}[[俄亥俄州]][[德拉瓦 (俄亥俄州)|德拉瓦]]<ref name="autobio">{{cite web | language =en | publisher =[[诺贝尔基金会]] | title =自传 | url =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chemistry/laureates/1995/rowland-autobio.html | accessdate =2008-12-30 | | | }}</ref>
|birth_place = {{USA}}[[俄亥俄州]][[德拉瓦 (俄亥俄州)|德拉瓦]]<ref name="autobio">{{cite web | language =en | publisher =[[诺贝尔基金会]] | title =自传 | url =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chemistry/laureates/1995/rowland-autobio.html | accessdate =2008-12-30 }}</ref>
|death_date = {{death date and age|2012|3|10|1927|6|28}}
|death_date = {{death date and age|2012|3|10|1927|6|28}}
|death_place = {{USA}}[[加利福尼亚州]][[纽波特比奇 (加利福尼亚州)|纽波特比奇]]
|death_place = {{USA}}[[加利福尼亚州]][[纽波特比奇 (加利福尼亚州)|纽波特比奇]]
第32行: 第32行:


== 传记 ==
== 传记 ==
罗兰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小城——[[特拉华市]]。他的父亲在他出生前一年来到该城的[[俄亥俄卫斯里昂大学|俄亥俄卫斯理大学]]担任教授和[[数学]]-{系}-系主任。他们全家也因此迁入该城。他16岁(1943年)就考入俄亥俄卫斯理大学。当他快要完成学业时,因为[[太平洋战争]]于1945年加入[[美国海军]]。他于1946年退役并重返校园,于1948年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然后,他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化学系,于1951获得[[硕士]]学位,1952年获得[[博士]]学位。罗兰在芝加哥大学的导师是以[[放射性碳定年法]]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威拉得·利比]]教授。他先后工作于[[普林斯顿大学]](1952~1956)和[[堪萨斯大学]](1956~1964)。<ref name="autobio"/>他于1964年来到[[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创建了化学系,并担任该系教授和系主任。<ref name="uci">{{cite web | language =en | publisher =OCMetro magazine | title =A modern Galileo:How UCI chemist F. Sherwood Rowland saved the world | url =http://www.today.uci.edu/features/profile_detail.asp?key=90 | author =Steve Thomas | date =2000-05-18 | accessdate =2008-12-30 | | | }}</ref>罗兰于1978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于1993年担任[[美国科学促进协会]](AAAS)主席。<ref name="EBonline">{{cite web | language =en | publisher =[[大英百科全书]]网络版 | title =F. Sherwood Rowland | url =http://www.britannica.com/EBchecked/topic/511095/F-Sherwood-Rowland|accessdate =2008-12-30 }}</ref>
罗兰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小城——[[特拉华市]]。他的父亲在他出生前一年来到该城的[[俄亥俄卫斯里昂大学|俄亥俄卫斯理大学]]担任教授和[[数学]]-{系}-系主任。他们全家也因此迁入该城。他16岁(1943年)就考入俄亥俄卫斯理大学。当他快要完成学业时,因为[[太平洋战争]]于1945年加入[[美国海军]]。他于1946年退役并重返校园,于1948年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然后,他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化学系,于1951获得[[硕士]]学位,1952年获得[[博士]]学位。罗兰在芝加哥大学的导师是以[[放射性碳定年法]]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威拉得·利比]]教授。他先后工作于[[普林斯顿大学]](1952~1956)和[[堪萨斯大学]](1956~1964)。<ref name="autobio"/>他于1964年来到[[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创建了化学系,并担任该系教授和系主任。<ref name="uci">{{cite web | language =en | publisher =OCMetro magazine | title =A modern Galileo:How UCI chemist F. Sherwood Rowland saved the world | url =http://www.today.uci.edu/features/profile_detail.asp?key=90 | author =Steve Thomas | date =2000-05-18 | accessdate =2008-12-30 }}</ref>罗兰于1978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于1993年担任[[美国科学促进协会]](AAAS)主席。<ref name="EBonline">{{cite web | language =en | publisher =[[大英百科全书]]网络版 | title =F. Sherwood Rowland | url =http://www.britannica.com/EBchecked/topic/511095/F-Sherwood-Rowland|accessdate =2008-12-30 }}</ref>


罗兰的最著名的研究成果是发现了[[氯氟碳化合物]]对地球[[臭氧层]]的破坏。他的理论表明,[[氯氟碳化合物]]等人造有机化合物的气体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在平流层分解产生游离的[[氯]][[原子]]和ClO[[自由基]],然后这两种产物可大量消耗[[平流层]]的[[臭氧]][[分子]]。[[马里奥·莫利纳]]于1973年加入他的研究小组,开始合作研究[[氯氟碳化合物]](CFCs)。罗兰和[[马里奥·莫利纳|莫利纳]]于1974年将这一成果发表在《[[自然 (期刊)|自然]]》杂志上。<ref name="nature">{{citeweb|language=en|author=Mario Molina and FS Rowland |title=Stratospheric Sink for Chlorofluoromethanes: Chlorine Atom-Catalysed Destruction of Ozone | publisher= Nature 249 | date= 28 June 1974 | pages = 810-2 | url=http://dx.doi.org/10.1038/249810a0 | doi=10.1038/249810a0 }}</ref>该论文引发了美国国家科学院对此问题的科学调查。该调查赞同了他们的发现,从而促使从1978年开始禁止在美国生产添加任何氯氟碳化合物的[[喷雾罐]]。<ref name="EBonline"/>
罗兰的最著名的研究成果是发现了[[氯氟碳化合物]]对地球[[臭氧层]]的破坏。他的理论表明,[[氯氟碳化合物]]等人造有机化合物的气体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在平流层分解产生游离的[[氯]][[原子]]和ClO[[自由基]],然后这两种产物可大量消耗[[平流层]]的[[臭氧]][[分子]]。[[马里奥·莫利纳]]于1973年加入他的研究小组,开始合作研究[[氯氟碳化合物]](CFCs)。罗兰和[[马里奥·莫利纳|莫利纳]]于1974年将这一成果发表在《[[自然 (期刊)|自然]]》杂志上。<ref name="nature">{{citeweb|language=en|author=Mario Molina and FS Rowland |title=Stratospheric Sink for Chlorofluoromethanes: Chlorine Atom-Catalysed Destruction of Ozone | publisher= Nature 249 | date= 28 June 1974 | pages = 810-2 | url=http://dx.doi.org/10.1038/249810a0 | doi=10.1038/249810a0 }}</ref>该论文引发了美国国家科学院对此问题的科学调查。该调查赞同了他们的发现,从而促使从1978年开始禁止在美国生产添加任何氯氟碳化合物的[[喷雾罐]]。<ref name="EBonline"/>
第38行: 第38行:
罗兰和[[马里奥·莫利纳|莫利纳]]因为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在1995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在[[加州大学尔湾分校]]所工作的物理科学大楼也在同年以他的名字命名(Rowland Hall)。<ref name="uci"/>
罗兰和[[马里奥·莫利纳|莫利纳]]因为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在1995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在[[加州大学尔湾分校]]所工作的物理科学大楼也在同年以他的名字命名(Rowland Hall)。<ref name="uci"/>


2012年3月10日,罗兰在其[[纽波特比奇 (加利福尼亚州)|纽波特比奇]]的家中罹[[栢金逊症]]离世,终年84岁。<ref name=irvine>{{cite web|author=Janet Wilson, University Communications|title=UCI loses the legendary F. Sherwood Rowland|url=http://www.uci.edu/features/2012/03/feature_rowlandobit_120311.php|publisher=加州大学尔湾分校|accessdate=2012-03-12|||}}</ref>
2012年3月10日,罗兰在其[[纽波特比奇 (加利福尼亚州)|纽波特比奇]]的家中罹[[栢金逊症]]离世,终年84岁。<ref name=irvine>{{cite web|author=Janet Wilson, University Communications|title=UCI loses the legendary F. Sherwood Rowland|url=http://www.uci.edu/features/2012/03/feature_rowlandobit_120311.php|publisher=加州大学尔湾分校|accessdate=2012-03-12}}</ref>


== 榮誉 ==
== 榮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