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蓬子: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综合治理:文革加引号)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第1行: 第1行:
'''姚蓬子'''({{bd|1905年||1969年|}}),原名'''方仁''',字'''裸人''',后改名'''杉尊''',笔名'''丁爱'''、'''小莹'''、'''姚梦生'''、'''梦业'''、'''慕容梓''',[[浙江]][[诸暨]]姚公埠人,中国文学家、翻译家、诗人。<ref name=sht>{{Cite web |url=http://www.shtong.gov.cn/newsite/node2/node2245/node4521/node31943/node63920/node63922/userobject1ai54771.html |title=姚蓬子(1905~1969),上海通,于2012-5-23查阅 |accessdate=2019-04-15 |||}}</ref>
'''姚蓬子'''({{bd|1905年||1969年|}}),原名'''方仁''',字'''裸人''',后改名'''杉尊''',笔名'''丁爱'''、'''小莹'''、'''姚梦生'''、'''梦业'''、'''慕容梓''',[[浙江]][[诸暨]]姚公埠人,中国文学家、翻译家、诗人。<ref name=sht>{{Cite web |url=http://www.shtong.gov.cn/newsite/node2/node2245/node4521/node31943/node63920/node63922/userobject1ai54771.html |title=姚蓬子(1905~1969),上海通,于2012-5-23查阅 |accessdate=2019-04-15 }}</ref>


== 生平 ==
== 生平 ==
第6行: 第6行:
[[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1938年3月,他加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同年5月,与[[老舍]]合编该协会《[[抗战文艺]]》三日刊。1938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他赴[[重庆]],1940年9月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1942年,他在重庆创办[[作家书屋]],又与[[老舍]]、[[赵铭彝]]等创刊《[[文坛小报]]》。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迁作家书屋至[[上海]]继续营业,并出版《北方文丛》等。<ref name=sht/>
[[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1938年3月,他加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同年5月,与[[老舍]]合编该协会《[[抗战文艺]]》三日刊。1938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他赴[[重庆]],1940年9月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1942年,他在重庆创办[[作家书屋]],又与[[老舍]]、[[赵铭彝]]等创刊《[[文坛小报]]》。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迁作家书屋至[[上海]]继续营业,并出版《北方文丛》等。<ref name=sht/>


1954年[[公私合营]],作家书屋并入[[上海教育出版社]],姚蓬子、周修文夫妇同入[[上海教育出版社]]任职员。1955年姚蓬子因卷入[[潘汉年]]、[[杨帆]]反党小集团案而被捕,同年被释放后成为[[自由职业者]],以译著和写作为生。1963年后,任教于[[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ref name=sht/><ref name=sw>{{Cite web |url=http://big5.ycwb.com/culture/2010-08/26/content_2629105.htm |title=王炳毅,姚蓬子与徐恩曾在南京的特殊交往,书屋2006年第8期 |accessdate=2012-05-23 |||}}</ref>
1954年[[公私合营]],作家书屋并入[[上海教育出版社]],姚蓬子、周修文夫妇同入[[上海教育出版社]]任职员。1955年姚蓬子因卷入[[潘汉年]]、[[杨帆]]反党小集团案而被捕,同年被释放后成为[[自由职业者]],以译著和写作为生。1963年后,任教于[[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ref name=sht/><ref name=sw>{{Cite web |url=http://big5.ycwb.com/culture/2010-08/26/content_2629105.htm |title=王炳毅,姚蓬子与徐恩曾在南京的特殊交往,书屋2006年第8期 |accessdate=2012-05-23 }}</ref>


1969年,姚蓬子在上海病逝。<ref name=sht/><ref name=sw/>
1969年,姚蓬子在上海病逝。<ref name=sht/><ref name=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