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第35行: 第35行:
== 历史 ==
== 历史 ==
[[File:Dalton John desk.jpg|缩略图|130px|约翰·道尔顿]]
[[File:Dalton John desk.jpg|缩略图|130px|约翰·道尔顿]]
分子的概念最早是由意大利的[[阿莫迪欧·阿伏伽德罗]]提出,他于1811年发表了分子学说 ,认为:“原子是参加化学反应的最小质点,分子则是在游离状态下单质或化合物能够独立存在的最小质点。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单质分子由相同元素的原子组成,化合物分子由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在化学变化中,不同物质的分子中各种原子进行重新结合。”<ref>{{cite book|title=自然科学概论||year=1996|publisher=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isbn=978-957-11-1185-8|pages=171–|access-date=2014-05-05|||}}</ref>
分子的概念最早是由意大利的[[阿莫迪欧·阿伏伽德罗]]提出,他于1811年发表了分子学说 ,认为:“原子是参加化学反应的最小质点,分子则是在游离状态下单质或化合物能够独立存在的最小质点。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单质分子由相同元素的原子组成,化合物分子由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在化学变化中,不同物质的分子中各种原子进行重新结合。”<ref>{{cite book|title=自然科学概论||year=1996|publisher=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isbn=978-957-11-1185-8|pages=171–|access-date=2014-05-05}}</ref>


在阿伏伽德罗之前,化学家[[约翰·道尔顿]]在1803年及1811年提出的[[定比定律]]及[[倍比定律]],也支持分子学说<ref>{{cite web |url=http://content.edu.tw/senior/chemistry/tp_sc/content1/number1/2/2-1.htm |language=zh |title=亚佛加厥定律 |publisher=教育部数位教学资源入口网 |accessdate=2014-05-09 |||}}</ref>,因此许多化学家接受分子学说。可是许多[[邏辑实证主义]]者及像[[恩斯特·马赫]]、[[路德维希·波茲曼]]、[[詹姆斯·马克士威]]、[[约西亚·吉布斯]]等物理学家不接受分子学说,认为分子只是一种方便处理的数学结构,不是实际存在的物质。一直到[[让·佩兰]]在[[布朗运动]]相关的研究中,才证实了分子学说。
在阿伏伽德罗之前,化学家[[约翰·道尔顿]]在1803年及1811年提出的[[定比定律]]及[[倍比定律]],也支持分子学说<ref>{{cite web |url=http://content.edu.tw/senior/chemistry/tp_sc/content1/number1/2/2-1.htm |language=zh |title=亚佛加厥定律 |publisher=教育部数位教学资源入口网 |accessdate=2014-05-09 }}</ref>,因此许多化学家接受分子学说。可是许多[[邏辑实证主义]]者及像[[恩斯特·马赫]]、[[路德维希·波茲曼]]、[[詹姆斯·马克士威]]、[[约西亚·吉布斯]]等物理学家不接受分子学说,认为分子只是一种方便处理的数学结构,不是实际存在的物质。一直到[[让·佩兰]]在[[布朗运动]]相关的研究中,才证实了分子学说。


== 特性 ==
== 特性 ==
=== 分子大小 ===
=== 分子大小 ===
大部分的分子无法藉由电子显微鏡看见,最小的分子是H<sub>2</sub>,其[[鍵长]]为0.74 [[埃格斯特朗|Å]]<ref>{{cite book||page=199|title=Chemical structure and bonding|author=Roger L. DeKock, Harry B. Gray|publisher=University Science Books|year=1989|isbn=0-935702-61-X}}</ref>。有机合成中常用到的分子大小约从数Å至数十Å。曾经制造过直径1000 Å(100&nbsp;nm){{link-en|介孔氧化硅|Mesoporous silica}},是最大的分子<ref>{{Cite web |url=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ac303274w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14-05-05 |||}}</ref>。
大部分的分子无法藉由电子显微鏡看见,最小的分子是H<sub>2</sub>,其[[鍵长]]为0.74 [[埃格斯特朗|Å]]<ref>{{cite book||page=199|title=Chemical structure and bonding|author=Roger L. DeKock, Harry B. Gray|publisher=University Science Books|year=1989|isbn=0-935702-61-X}}</ref>。有机合成中常用到的分子大小约从数Å至数十Å。曾经制造过直径1000 Å(100&nbsp;nm){{link-en|介孔氧化硅|Mesoporous silica}},是最大的分子<ref>{{Cite web |url=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ac303274w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14-05-05 }}</ref>。
一般分子虽无法由电子显微鏡看见,但利用在特定环境下可以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甚至可以观察到一些[[小分子]]及一些原子的外观,而像[[DNA]]是[[高分子化合物]],就可以用[[电子显微鏡]]看见。
一般分子虽无法由电子显微鏡看见,但利用在特定环境下可以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甚至可以观察到一些[[小分子]]及一些原子的外观,而像[[DNA]]是[[高分子化合物]],就可以用[[电子显微鏡]]看见。


第103行: 第103行:
[[分子间作用力]]是指电中性的分子在空间中的作用力,会随着分子的极性而不同,其作用力相当复杂,一直到了[[量子力学]]出现后才对分子间作用力有进一步的了解。
[[分子间作用力]]是指电中性的分子在空间中的作用力,会随着分子的极性而不同,其作用力相当复杂,一直到了[[量子力学]]出现后才对分子间作用力有进一步的了解。


两个极性分子(总偶极矩不为零的分子)之间会有分子间作用力<ref name=Intermolecular>{{cite web |url=http://highscope.ch.ntu.edu.tw/wordpress/?p=48196 |language=zh |title=分子间作用力(Intermolecular force) |publisher=国科会高瞻自然科学教学资源平台 |date=2013-10-01 |accessdate=2014-05-09 |||}}</ref>,可能会使分子相吸或是排斥,若分子的偶极矩沒有互相抵消,其作用力会变强。
两个极性分子(总偶极矩不为零的分子)之间会有分子间作用力<ref name=Intermolecular>{{cite web |url=http://highscope.ch.ntu.edu.tw/wordpress/?p=48196 |language=zh |title=分子间作用力(Intermolecular force) |publisher=国科会高瞻自然科学教学资源平台 |date=2013-10-01 |accessdate=2014-05-09 }}</ref>,可能会使分子相吸或是排斥,若分子的偶极矩沒有互相抵消,其作用力会变强。


若是一个极性分子和一个非极性分子,会有产生誘导性的分子间作用力<ref name=Intermolecular/>。极性分子会极化非极性分子,若极性分子的负电荷较靠近非极性分子,会誘导非极性分子,使其正电荷较靠近极性分子。
若是一个极性分子和一个非极性分子,会有产生誘导性的分子间作用力<ref name=Intermolecular/>。极性分子会极化非极性分子,若极性分子的负电荷较靠近非极性分子,会誘导非极性分子,使其正电荷较靠近极性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