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学煜: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Edit via IPE))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第15行: 第15行:
}}
}}


'''侯学煜'''({{bd|1912年|4月2日|1991年|4月16日}}),[[安徽]][[和县]][[历阳镇]]人,中国[[生态学]]家。<ref name=cas>{{Cite web |url=http://sourcedb.cas.cn/sourcedb_ad_cas/zw2/ysxx/ygysmd/ |title=中国科学院学部与院士·院士信息·已故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学部与院士,于2013-05-12查阅 |accessdate=2012-04-26 |||}}</ref><ref name=lish>{{Cite web |url=http://www.todayonhistory.com/4/16/ShengTaiXueJiaHouXueYuShiShi.html |title=生态学家侯学煜逝世,历史上的今天,于2013-05-12查阅 |accessdate=2013-05-11 |||}}</ref>
'''侯学煜'''({{bd|1912年|4月2日|1991年|4月16日}}),[[安徽]][[和县]][[历阳镇]]人,中国[[生态学]]家。<ref name=cas>{{Cite web |url=http://sourcedb.cas.cn/sourcedb_ad_cas/zw2/ysxx/ygysmd/ |title=中国科学院学部与院士·院士信息·已故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学部与院士,于2013-05-12查阅 |accessdate=2012-04-26 }}</ref><ref name=lish>{{Cite web |url=http://www.todayonhistory.com/4/16/ShengTaiXueJiaHouXueYuShiShi.html |title=生态学家侯学煜逝世,历史上的今天,于2013-05-12查阅 |accessdate=2013-05-11 }}</ref>


== 生平 ==
== 生平 ==
1937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随后回到家乡,任[[和县]]初级中学中学教员。不久,任[[中央地质调查所|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练习生、调查员、研究员。1945年至1949年,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研究院,获硕士和博士学位。<ref name=cas/><ref name=hou>{{Cite web |url=http://edu.anhuinews.com/system/2012/08/24/005167961.shtml |title=校友:侯学煜,中安教育网,2012年8月24日 |access-date=2013年5月11日 |||}}</ref>
1937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随后回到家乡,任[[和县]]初级中学中学教员。不久,任[[中央地质调查所|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练习生、调查员、研究员。1945年至1949年,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研究院,获硕士和博士学位。<ref name=cas/><ref name=hou>{{Cite web |url=http://edu.anhuinews.com/system/2012/08/24/005167961.shtml |title=校友:侯学煜,中安教育网,2012年8月24日 |access-date=2013年5月11日 }}</ref>


1950年,侯学煜回到中国,任职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在所内创建了中国首个植物生态研究室,任该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并兼任[[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地植物学、植被制图、植物生态学等研究工作。侯学煜历任[[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土壤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理事、植物生态学会和植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林学会]]森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态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协]]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国家人和生物圈委员会委员、[[国际土壤学会]]会员,并且历任《植物生态学地质物学丛刊》、《土壤学报》、《地理学报》、《自然资源》等刊物的编委。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来曾任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ref name=cas/><ref name=hou/>
1950年,侯学煜回到中国,任职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在所内创建了中国首个植物生态研究室,任该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并兼任[[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地植物学、植被制图、植物生态学等研究工作。侯学煜历任[[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土壤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理事、植物生态学会和植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林学会]]森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态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协]]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国家人和生物圈委员会委员、[[国际土壤学会]]会员,并且历任《植物生态学地质物学丛刊》、《土壤学报》、《地理学报》、《自然资源》等刊物的编委。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来曾任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ref name=cas/><ref name=hou/>


1980年代,侯学煜参加[[三峡工程]]专题论证,任生态与环境论证组顾问。侯学煜指出,三峡库区的“陆地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在1988年的论证中,侯学煜指出:“建坝后,沿江两岸的密集人口,势必要扩大到山坡上找出路,于是毁林开荒、陡坡种植、有增无减,随之土壤侵蚀,贫瘠化的现象加重,水土流失面积扩大,强度加剧,泥石流、滑坡、干涝灾害也日益加重。”侯学煜是生态与环境论证组仅有的两位拒绝在最后的论证结论上签字的人之一。<ref name=fhw>{{Cite web |url=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1_05/24/6586565_0.shtml |title=三峡工程论证20年闪回 9位专家拒绝签字,凤凰网,2011年5月24日 |accessdate=2013年5月11日 |||}}</ref>
1980年代,侯学煜参加[[三峡工程]]专题论证,任生态与环境论证组顾问。侯学煜指出,三峡库区的“陆地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在1988年的论证中,侯学煜指出:“建坝后,沿江两岸的密集人口,势必要扩大到山坡上找出路,于是毁林开荒、陡坡种植、有增无减,随之土壤侵蚀,贫瘠化的现象加重,水土流失面积扩大,强度加剧,泥石流、滑坡、干涝灾害也日益加重。”侯学煜是生态与环境论证组仅有的两位拒绝在最后的论证结论上签字的人之一。<ref name=fhw>{{Cite web |url=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1_05/24/6586565_0.shtml |title=三峡工程论证20年闪回 9位专家拒绝签字,凤凰网,2011年5月24日 |accessdate=2013年5月11日 }}</ref>


1991年4月16日,侯学煜在北京病逝。<ref name=lish/><ref name=hou/>
1991年4月16日,侯学煜在北京病逝。<ref name=lish/><ref name=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