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顿村之战: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第10行: 第10行:
李成桂拿起士兵的弓向城中射七十餘箭,百发百中。高安慰抛弃家属缒城夜遁。次日元军头目二十餘人率其衆投降。其他地区元军望风而降。高丽得户万餘。所获牛二千餘头马数百餘匹全部归还老百姓,老百姓大量迁往高丽。东至皇城北至东宁府([[辽阳]])西至于海南至鸭绿为之一空。<ref>[[高丽史]]42卷-世家42</ref>
李成桂拿起士兵的弓向城中射七十餘箭,百发百中。高安慰抛弃家属缒城夜遁。次日元军头目二十餘人率其衆投降。其他地区元军望风而降。高丽得户万餘。所获牛二千餘头马数百餘匹全部归还老百姓,老百姓大量迁往高丽。东至皇城北至东宁府([[辽阳]])西至于海南至鸭绿为之一空。<ref>[[高丽史]]42卷-世家42</ref>


李成桂俘虏元樞密副使拜住及东宁府李原景、李伯顔、李长寿、李天祐、玄多士、金阿、鲁丁等三百餘户。李成桂入亏罗时,听到毁垣中有哭声,使人查看,有一人裸立而泣曰: "我元朝壮元及第拜住也。贵国李仁复,吾同年。"李成桂给他披上衣服,给他马骑,带到高丽,恭愍王赐拜住名韩复。后来忠诚于李成桂<ref>{{Cite web |url=http://sillok.history.go.kr/id/kaa_000047 |title=朝鲜王朝太祖实录 |accessdate=2016-01-25 |||}}</ref>。
李成桂俘虏元樞密副使拜住及东宁府李原景、李伯顔、李长寿、李天祐、玄多士、金阿、鲁丁等三百餘户。李成桂入亏罗时,听到毁垣中有哭声,使人查看,有一人裸立而泣曰: "我元朝壮元及第拜住也。贵国李仁复,吾同年。"李成桂给他披上衣服,给他马骑,带到高丽,恭愍王赐拜住名韩复。后来忠诚于李成桂<ref>{{Cite web |url=http://sillok.history.go.kr/id/kaa_000047 |title=朝鲜王朝太祖实录 |accessdate=2016-01-25 }}</ref>。


== 后续 ==
== 后续 ==
当年明军攻克应昌,农历八月高丽又下令出击东宁府。十一月(一说十二月)李成桂、池龙寿等至[[义州]]造浮桥渡鸭绿江,元将处明坚决抵抗,李成桂展示箭法,先射处明的头盔,又射脚,最后威胁射他的脸,处明恐惧投降,元军矢下如雨, 又杂以木石, 高丽步兵冒矢石,薄城急攻,己丑日攻克遼城。擒[[外哈刺波豆]]金伯顔、[[达鲁花赤]]德左不花高、大都摠管等大小头目,奇赛因帖木儿逃跑。
当年明军攻克应昌,农历八月高丽又下令出击东宁府。十一月(一说十二月)李成桂、池龙寿等至[[义州]]造浮桥渡鸭绿江,元将处明坚决抵抗,李成桂展示箭法,先射处明的头盔,又射脚,最后威胁射他的脸,处明恐惧投降,元军矢下如雨, 又杂以木石, 高丽步兵冒矢石,薄城急攻,己丑日攻克遼城。擒[[外哈刺波豆]]金伯顔、[[达鲁花赤]]德左不花高、大都摠管等大小头目,奇赛因帖木儿逃跑。


李成桂张牓致[[纳哈出]]、[[也山不花]]的信,要求遣送奇赛因帖木儿,否则本次战争就是前车之鉴。又张牓金、复州,称高丽与[[尧]]竝立,[[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赐之履西至于[[遼河]],故遼河以东为高丽疆域, 大小头目官等速来高丽朝拜,否则武力解决<ref>{{Cite web |url=http://sillok.history.go.kr/id/waa_000049 |title=동북면을 공격하고 나하추 등이 있는 곳에 방을 붙여 기새인첩목아의 행방을 탐문하다 |accessdate=2016-05-02 |||}}</ref>。次日高丽军离城西十里。遇赤气射营熾如火,班师野宿,士卒各作溷厕、马廐。纳哈出追击二日不敢战,曰: "作厕与廐, 师行整齐,不可袭也。"时中国人说: "攻城必取,未有如高丽者也。"
李成桂张牓致[[纳哈出]]、[[也山不花]]的信,要求遣送奇赛因帖木儿,否则本次战争就是前车之鉴。又张牓金、复州,称高丽与[[尧]]竝立,[[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赐之履西至于[[遼河]],故遼河以东为高丽疆域, 大小头目官等速来高丽朝拜,否则武力解决<ref>{{Cite web |url=http://sillok.history.go.kr/id/waa_000049 |title=동북면을 공격하고 나하추 등이 있는 곳에 방을 붙여 기새인첩목아의 행방을 탐문하다 |accessdate=2016-05-02 }}</ref>。次日高丽军离城西十里。遇赤气射营熾如火,班师野宿,士卒各作溷厕、马廐。纳哈出追击二日不敢战,曰: "作厕与廐, 师行整齐,不可袭也。"时中国人说: "攻城必取,未有如高丽者也。"


因后勤不济,高丽军撤退。
因后勤不济,高丽军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