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办公楼: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机器人:替换来源列表模板参数)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未显示5个用户的5个中间版本)

第5行: 第5行:
全国政协办公楼是在全国政协原有办公地址即[[清朝]][[顺承郡王府]]拆迁兴建。原有办公地址位于[[全国政协礼堂]]北侧,与西南方的锦什坊小学、文化餐厅及北面的宿舍等等过去均属顺承郡王府旧址。顺承郡王府经[[中华民国]]时期[[张作霖]]购买作为宅邸时的翻修及后来各种新建和改建等等,王府旧址在全国政协办公楼兴建前已与1750年《[[乾隆]]京城全图》相比面目全非<ref name=liang/>。
全国政协办公楼是在全国政协原有办公地址即[[清朝]][[顺承郡王府]]拆迁兴建。原有办公地址位于[[全国政协礼堂]]北侧,与西南方的锦什坊小学、文化餐厅及北面的宿舍等等过去均属顺承郡王府旧址。顺承郡王府经[[中华民国]]时期[[张作霖]]购买作为宅邸时的翻修及后来各种新建和改建等等,王府旧址在全国政协办公楼兴建前已与1750年《[[乾隆]]京城全图》相比面目全非<ref name=liang/>。


全国政协自成立后,40多年来一直在顺承郡王府旧址办公,办公条件困难。政府有关部门决定将顺承郡王府旧址迁至[[朝阳公园]]内重建,以解决兴建全国政协办公楼的用地问题。新建的全国政协办公楼用地面积约1238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000平方米。1993年7月,[[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建设部建筑设计院]]配合业主立项与功能用房策划开始了设计前期工作,1993年12月中取得了[[国家计委]]立项通知,12月31日报送设计方案。经多轮调整,1994年3月初,在有关部门已大致同意修改方案的情况下,由建设部建筑设计院提供基本槽外廓图先行开工。1994年4月完成初步设计(当时已完成主楼桩基与地下室防水的施工),8月中旬完成基本施工图纸(当时已经施工到主楼五层)并完成室内装修方案设计及审查修改。1995年9月底,全国政协办公楼竣工,10月初在新建的常委会议厅召开了全国政协常委会第八届十四次会议<ref name=liang>梁应添,全国政协办公楼的环境设计,建筑学报1996(6):10-13</ref>。
全国政协自成立后,40多年来一直在顺承郡王府旧址办公,办公条件困难。政府有关部门决定将顺承郡王府旧址迁至[[朝阳公园(北京)|朝阳公园]]内重建,以解决兴建全国政协办公楼的用地问题。新建的全国政协办公楼用地面积约1238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000平方米。1993年7月,[[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建设部建筑设计院]]配合业主立项与功能用房策划开始了设计前期工作,1993年12月中取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计委]]立项通知,12月31日报送设计方案。经多轮调整,1994年3月初,在有关部门已大致同意修改方案的情况下,由建设部建筑设计院提供基本槽外廓图先行开工。1994年4月完成初步设计(当时已完成主楼桩基与地下室防水的施工),8月中旬完成基本施工图纸(当时已经施工到主楼五层)并完成室内装修方案设计及审查修改。1995年9月底,全国政协办公楼竣工,10月初在新建的常委会议厅召开了全国政协常委会第八届十四次会议<ref name=liang>梁应添,全国政协办公楼的环境设计,建筑学报1996(6):10-13</ref>。


全国政协办公楼总建筑面积45000平方米,地下2层,地上14层,建筑总高度52米。地上建筑由常委会议楼、分组会议楼、首长办公楼、常务办公楼、多功能花园广场5个部分组成,花园广场将4座独立的建筑连为有机整体,具备办公、会议、接待、健身、休息、娱乐等功能。工程基础形式采用的是大直径人工挖孔扩底灌注桩,局部片筏基础,主体是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楼板采用的是无粘结预应力后张拉结构体系,其中32米大跨度屋顶采用的是螺栓球节点钢网架结构。外檐装饰全部是锈石[[花岗岩]]和黑色铝合金框[[玻璃幕墙]]<ref>全国政协办公楼,建筑工人2001(2)</ref>。新建筑与原有的全国政协礼堂形式协调统一。在设计中,保留了用地范围内的10棵古树,将古树分为三块室外花园,呈品字形布置建筑物,花园均被建筑物环抱<ref name=zhjsh/>。
全国政协办公楼总建筑面积45000平方米,地下2层,地上14层,建筑总高度52米。地上建筑由常委会议楼、分组会议楼、首长办公楼、常务办公楼、多功能花园广场5个部分组成,花园广场将4座独立的建筑连为有机整体,具备办公、会议、接待、健身、休息、娱乐等功能。工程基础形式采用的是大直径人工挖孔扩底灌注桩,局部片筏基础,主体是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楼板采用的是无粘结预应力后张拉结构体系,其中32米大跨度屋顶采用的是螺栓球节点钢网架结构。外檐装饰全部是锈石[[花岗岩]]和黑色铝合金框[[玻璃幕墙]]<ref>全国政协办公楼,建筑工人2001(2)</ref>。新建筑与原有的全国政协礼堂形式协调统一。在设计中,保留了用地范围内的10棵古树,将古树分为三块室外花园,呈品字形布置建筑物,花园均被建筑物环抱<ref name=zhjsh/>。


全国政协办公楼的设计1996年获得国家质量奖“[[鲁班奖]]”,1998年获得建设部直管单位优秀建筑设计奖 一等奖,1996年获得[[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佳作奖”<ref name=zhjsh>{{Cite web |url = http://www.cadri.cn/cn/project/detail/1 |title = 全国政协办公楼 |author = |date = |publisher = 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language = |accessdate = 2018-02-10 |quote = |archive-url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1102221835/http://cadri.cn/cn/project/detail/1 |archive-date = 2017-11-02 |dead-url = yes }}</ref>。
全国政协办公楼的设计1996年获得国家质量奖“[[鲁班奖]]”,1998年获得建设部直管单位优秀建筑设计奖 一等奖,1996年获得[[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佳作奖”<ref name=zhjsh>{{Cite web |url = http://www.cadri.cn/cn/project/detail/1 |title = 全国政协办公楼 |author = |date = |publisher = 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language = |accessdate = 2018-02-10 |quote = }}</ref>。


全国政协办公楼院内立有一块奠基石,右侧上款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办公楼”,中央两个大字“奠基”,左侧下款是“一九九四年三月”。
全国政协办公楼院内立有一块奠基石,右侧上款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办公楼”,中央两个大字“奠基”,左侧下款是“一九九四年三月”。
第38行: 第38行:


[[Category: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Category: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Category: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建筑物 (北京)]]
[[Category: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