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修改自此处;原许可:CC BY-SA 3.0[网站升级迁移])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未显示3个用户的4个中间版本)

第3行: 第3行:
现有82个专科分会,43万余名会员,设有办事机构15个,建有医学图书馆1个,法人实体机构2个。
现有82个专科分会,43万余名会员,设有办事机构15个,建有医学图书馆1个,法人实体机构2个。


中华医学会的主要业务包括:开展医学学术交流;编辑出版医学期刊及书籍、音像制品;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开展国际间学术交流;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等。<ref>{{cite web |url=http://www.cma.org.cn/ArtShowContent.asp?ArticleID=90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09-09-11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1004150456/http://www.cma.org.cn/ArtShowContent.asp?ArticleID=90 |archivedate=2009-10-04 }}</ref>
中华医学会的主要业务包括:开展医学学术交流;编辑出版医学期刊及书籍、音像制品;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开展国际间学术交流;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等。<ref>{{cite web |url=http://www.cma.org.cn/ArtShowContent.asp?ArticleID=90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09-09-11 }}</ref>
== 历史 ==
== 历史 ==
1910年,[[伍连德]]发起成立中华医学会,1913年中华医学会在北京创立,但只是个地方性组织。
1910年,[[伍连德]]发起成立中华医学会,1913年中华医学会在北京创立,但只是个地方性组织。
第13行: 第13行:
1932年4月15日,“中华博医会”并入中华医学会。
1932年4月15日,“中华博医会”并入中华医学会。


1886年,传教士医生在上海成立中国教会医学联合(China Medical Missionary Association,中文简称'''博医会'''),并于1887年出版发行英文版《博医会报》(China Medical Missionary Journal)。规定正规医学院校毕业,具有证书,服务应宗教团体的医师可成为正式会员;毕业于欧美医学院校的非宗教团体的医生可成为名誉会员。1890年5月,博医会在上海举行第一届会员大会,译述西医书籍时有很多名词和术语的统一问题是会议的中心议题。这次大会决定成立一个名词委员会负责统一医学名词的工作委员会。由嘉约翰任主席,成员有:威尔逊(WmWilson)、亨特、多斯怀特(A·W·Douthwaite)波特(H·P·Porter)高似兰(P·B·Cousland)。1894年出版了《疾病名词词汇》、1898年出版了《眼科名词》和[[温天谋]]编辑的《疾病词汇》、此外还有惠特尼的《解剖学词汇》和波特的《生理学名词》等。1901年名词委员会首次会议审定通过了的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药理学和药物名词。1904年,名词委员会举行第二次会议,讨论、审定了病理学、内科、外科和妇产科的名词,校定和增补了1901年编辑的名词。同年12月,委员会举行第三次会议,讨论药物学和细菌学名词。名词委员会参与了科技术语委员会审定元素和化学名词的工作,并曾致函[[中国教育会]](Education Association of China),要求加快物理学名词的审定,由于物理学名词不统一也将直接影响到医学教育,如教育会提不出标准的物理学名词,博医会将编辑自己的物理学词汇,使之能与医学教科书相统一。同时博医会也要求[[中国教育会|教育会]]和[[广学会]](The Diffusion Society)在它们的出版物中,凡涉及医学的名词,都应采用博医会审定的标准名词。依据审定的名词翻译出版了一批教科书,如《格氏解剖学》、《哈氏治疗学》、《欧氏内科学》等。1908年5月,名词委员会在统一了医学各科名词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英汉医学词典》和中文的《医学字典》,并提呈教育部。<ref>{{Cite web |url=http://www.sohu.com/a/156995888_324186 |title=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院长张大庆:“中国博医会:早期医学名词统一工作”,发表于《中华医史》杂志,1994年第一期 |accessdate=2020-01-11 |archive-date=2020-02-03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203122233/http://www.sohu.com/a/156995888_324186 |dead-url=no }}</ref>1910年东北鼠疫大规模流行时,清政府曾通过英国驻京使馆的医员葛莱向博医会寻求帮助。
1886年,传教士医生在上海成立中国教会医学联合(China Medical Missionary Association,中文简称'''博医会'''),并于1887年出版发行英文版《博医会报》(China Medical Missionary Journal)。规定正规医学院校毕业,具有证书,服务应宗教团体的医师可成为正式会员;毕业于欧美医学院校的非宗教团体的医生可成为名誉会员。1890年5月,博医会在上海举行第一届会员大会,译述西医书籍时有很多名词和术语的统一问题是会议的中心议题。这次大会决定成立一个名词委员会负责统一医学名词的工作委员会。由嘉约翰任主席,成员有:威尔逊(WmWilson)、亨特、多斯怀特(A·W·Douthwaite)波特(H·P·Porter)高似兰(P·B·Cousland)。1894年出版了《疾病名词词汇》、1898年出版了《眼科名词》和[[温天谋]]编辑的《疾病词汇》、此外还有惠特尼的《解剖学词汇》和波特的《生理学名词》等。1901年名词委员会首次会议审定通过了的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药理学和药物名词。1904年,名词委员会举行第二次会议,讨论、审定了病理学、内科、外科和妇产科的名词,校定和增补了1901年编辑的名词。同年12月,委员会举行第三次会议,讨论药物学和细菌学名词。名词委员会参与了科技术语委员会审定元素和化学名词的工作,并曾致函[[中国教育会]](Education Association of China),要求加快物理学名词的审定,由于物理学名词不统一也将直接影响到医学教育,如教育会提不出标准的物理学名词,博医会将编辑自己的物理学词汇,使之能与医学教科书相统一。同时博医会也要求[[中国教育会|教育会]]和[[广学会]](The Diffusion Society)在它们的出版物中,凡涉及医学的名词,都应采用博医会审定的标准名词。依据审定的名词翻译出版了一批教科书,如《格氏解剖学》、《哈氏治疗学》、《欧氏内科学》等。1908年5月,名词委员会在统一了医学各科名词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英汉医学词典》和中文的《医学字典》,并提呈教育部。<ref>{{Cite web |url=http://www.sohu.com/a/156995888_324186 |title=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院长张大庆:“中国博医会:早期医学名词统一工作”,发表于《中华医史》杂志,1994年第一期 |accessdate=2020-01-11 }}</ref>1910年东北鼠疫大规模流行时,清政府曾通过英国驻京使馆的医员葛莱向博医会寻求帮助。


从1922年起,[[非基督教运动]]冲击下,1923年博医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决定把名称中的Missionary一词删除。<!-- removed_ref site50 by Njzjzbot -->
从1922年起,[[非基督教运动]]冲击下,1923年博医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决定把名称中的Missionary一词删除。<!-- removed_ref site50 by Njzjzbot -->


== 历届大会<ref>{{cite web |url=http://www.cma.org.cn/ArtShowContent.asp?ArticleID=95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09-09-11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1004150501/http://www.cma.org.cn/ArtShowContent.asp?ArticleID=95 |archivedate=2009-10-04 }}</ref>==
== 历届大会<ref>{{cite web |url=http://www.cma.org.cn/ArtShowContent.asp?ArticleID=95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09-09-11 }}</ref>==


{|style="width:99.9%" border="1"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style="width:99.9%" border="1"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第25行: 第25行:
!width=10%| 地点
!width=10%| 地点
!width=20%| 当选会长
!width=20%| 当选会长
!width=20%| 會長照片
!width=20%| 会长照片
!width=20%| 大會圖
!width=20%| 大会图
!width=10%| 備註
!width=10%| 备注
|-
|-
|成立大会||1915年2月||上海||[[颜福庆]]||[[File:.jpg|100px]]||||
|成立大会||1915年2月||上海||[[颜福庆]]||[[File:.jpg|100px]]||||
|-
|-
|第一届||1916年2月7日-2月12日||上海市青年殉道堂||[[伍连德]]||[[File:伍德2.jpg|100px]]||[[File:中華醫學會第一.jpg|200px]]||
|第一届||1916年2月7日-2月12日||上海市青年殉道堂||[[伍连德]]||[[File:伍德2.jpg|100px]]||[[File:中华医学会第一.jpg|200px]]||
|-
|-
|第二届||1917年1月21日-27日||[[广州]]||伍连德||[[File:伍德2.jpg|100px]]||[[File:中華醫學會第二.jpg|200px]]||
|第二届||1917年1月21日-27日||[[广州]]||伍连德||[[File:伍德2.jpg|100px]]||[[File:中华医学会第二.jpg|200px]]||
|-
|-
|第三届||1920年2月||[[北平]]||[[俞凤宾]]||[[File:俞鳳賓.jpg|100px]]||[[File:中華醫學會第三.jpg|200px]]||
|第三届||1920年2月||[[北平]]||[[俞凤宾]]||[[File:俞凤宾.jpg|100px]]||[[File:中华医学会第三.jpg|200px]]||
|-
|-
|第四届||1922年1月||上海||[[刁信德]]||[[File:刁信德.jpg|100px]]||[[File:中華醫學會第四.jpg|200px]]||
|第四届||1922年1月||上海||[[刁信德]]||[[File:刁信德.jpg|100px]]||[[File:中华医学会第四.jpg|200px]]||
|-
|-
|第五届||1924年2月||[[南京]]||[[牛惠霖]]||[[File:牛惠霖.jpg|100px]]||[[File:中華醫學會第五.jpg|200px]]||
|第五届||1924年2月||[[南京]]||[[牛惠霖]]||[[File:牛惠霖.jpg|100px]]||[[File:中华医学会第五.jpg|200px]]||
|-
|-
|第六届||1926年2月||上海||[[刘瑞恒]]||[[File:.jpg|100px]]||[[File:中華醫學會第六.jpg|200px]]||
|第六届||1926年2月||上海||[[刘瑞恒]]||[[File:.jpg|100px]]||[[File:中华医学会第六.jpg|200px]]||
|-
|-
|第七届||1928年1月||北平||[[林可胜]]||[[File:林可3.jpg|100px]]||[[File:中華醫學會第七.jpg|200px]]||
|第七届||1928年1月||北平||[[林可胜]]||[[File:林可3.jpg|100px]]||[[File:中华医学会第七.jpg|200px]]||
|-
|-
|第八届||1930年2月||上海||[[牛惠生]]||[[File:牛惠生2.jpg|100px]]||[[File:中華醫學會第八.jpg|200px]]||
|第八届||1930年2月||上海||[[牛惠生]]||[[File:牛惠生2.jpg|100px]]||[[File:中华医学会第八.jpg|200px]]||
|-
|-
|第九届||1932年9月29-10月5日||[[上海市]]路李斯德醫學研究院大堂||牛惠生||[[File:牛惠生2.jpg|100px]]||[[File:中華醫學會併後第一.jpg|200px]]||合併後第一
|第九届||1932年9月29-10月5日||[[上海市]]路李斯德医学研究院大堂||牛惠生||[[File:牛惠生2.jpg|100px]]||[[File:中华医学会并后第一.jpg|200px]]||合并后第一
|-
|-
|第十届||1934年3月31日-4月7日||南京市||[[林宗扬]]||[[File:林宗揚.jpg|100px]]||||合併後第二
|第十届||1934年3月31日-4月7日||南京市||[[林宗扬]]||[[File:林宗揚.jpg|100px]]||||合并后第二
|-
|-
|第十一届||1935年11月2日-4月8日||[[广州市]]博濟醫院||[[朱恒璧]]||[[File:朱璧2.jpg|100px]]||||合併後第三
|第十一届||1935年11月2日-4月8日||[[广州市]]博济医院||[[朱恒璧]]||[[File:朱璧2.jpg|100px]]||||合并后第三
|-
|-
|第十二届||1937年4月1日-4月8日||[[上海市]]立上海醫學院||[[金宝善]]||[[File:金善.jpg|100px]]||[[File:中華醫學會第四會攝影.jpg|200px]]||合併後第四
|第十二届||1937年4月1日-4月8日||[[上海市]]立上海医学院||[[金宝善]]||[[File:金善.jpg|100px]]||[[File:中华医学会第四会摄影.jpg|200px]]||合并后第四
|-
|-
|第十三届||1940年4月2日-4月5日||[[昆明市]]金碧公華醫院新址||金宝善||[[File:金善.jpg|100px]]||||合併後第五
|第十三届||1940年4月2日-4月5日||[[昆明市]]金碧公华医院新址||金宝善||[[File:金善.jpg|100px]]||||合并后第五
|-
|-
|第十四届||1943年5月11日-15日||[[重庆市]]歌山中央實驗堂||[[沈克非]]||[[File:沈克非.jpg|100px]]||[[File:中華醫學會在重行大.jpg|200px]]||合併後第六
|第十四届||1943年5月11日-15日||[[重庆市]]歌山中央实验堂||[[沈克非]]||[[File:沈克非.jpg|100px]]||[[File:中华医学会在重行大.jpg|200px]]||合并后第六
|-
|-
|rowspan=2|第十五届||1947年5月5日-10日||[[南京市]]中央實驗院||[[朱章赓]]||[[File:朱章賡2.jpg|100px]]||||合併後第七
|rowspan=2|第十五届||1947年5月5日-10日||[[南京市]]中央实验院||[[朱章赓]]||[[File:朱章賡2.jpg|100px]]||||合并后第七
|-
|-
||||||[[姚克方]]||[[File:姚克方.jpg|100px]]||||
||||||[[姚克方]]||[[File:姚克方.jpg|100px]]||||
|-
|-
|第十六届||1950年8月23日-26日||[[北京]]||[[傅连暲]]||[[File:Fu_Lianzhang.jpg|100px]]||||時稱華醫學會第八
|第十六届||1950年8月23日-26日||[[北京]]||[[傅连暲]]||[[File:Fu_Lianzhang.jpg|100px]]||||时称华医学会第八
|-
|-
|第十七届||1952年12月||北京||[[傅连暲]]||[[File:Fu_Lianzhang.jpg|100px]]||||時稱華醫學會第九
|第十七届||1952年12月||北京||[[傅连暲]]||[[File:Fu_Lianzhang.jpg|100px]]||||时称华医学会第九
|-
|-
|rowspan=4|第十八届||1956年7月||北京||[[傅连暲]]||[[File:Fu_Lianzhang.jpg|100px]]||||時稱華醫學會第十
|rowspan=4|第十八届||1956年7月||北京||[[傅连暲]]||[[File:Fu_Lianzhang.jpg|100px]]||||时称华医学会第十
|-
|-
||||||[[贺彪]]||<!--案不存在[[File:彪.jpg|100px]]-->||||
||||||[[贺彪]]||<!--案不存在[[File:彪.jpg|100px]]-->||||
|-
|-
||||||[[信忠]]||[[File:信忠.jpg|100px]]||||
||||||[[信忠]]||[[File:信忠.jpg|100px]]||||
|-
|-
||||||[[白希清]]||<!--案不存在[[File:白希清.jpg|100px]]-->||||
||||||[[白希清]]||<!--案不存在[[File:白希清.jpg|100px]]-->||||
|-
|-
|第十九届||1984年2月||北京||[[吴阶平]]||[[File:Wu_Jieping_in_1937_in_Yenching_University.jpg|100px]]||||
|第十九届||1984年2月||北京||[[吴阶平]]||[[File:Wu_Jieping_in_1937_in_Yenching_University.jpg|100px]]||||
|-
|-
|第二十届||1989年2月||北京||[[陈敏章]]||<!--案不存在[[File:敏章.jpg|100px]]-->||||
|第二十届||1989年2月||北京||[[陈敏章]]||<!--案不存在[[File:敏章.jpg|100px]]-->||||
|-
|-
|第二十一届||1994年3月||北京||陈敏章||<!--案不存在[[File:敏章.jpg|100px]]-->||||
|第二十一届||1994年3月||北京||陈敏章||<!--案不存在[[File:敏章.jpg|100px]]-->||||
|-
|-
|第二十二届||1999年4月||北京||[[张文康]]||<!--案不存在[[File:文康.jpg|100px]]-->||||
|第二十二届||1999年4月||北京||[[张文康]]||<!--案不存在[[File:文康.jpg|100px]]-->||||
|-
|-
|第二十三届||2005年4月||北京||[[钟南山]]||[[File:Zhong_Nanshan_(cropped).jpg|100px]]||||
|第二十三届||2005年4月||北京||[[钟南山]]||[[File:Zhong_Nanshan_(cropped).jpg|100px]]||||
第91行: 第91行:
|第二十六届||2021年5月||北京||[[赵玉沛]]||||||
|第二十六届||2021年5月||北京||[[赵玉沛]]||||||
|}
|}


== 参考文献 ==
== 参考文献 ==
{{Reflist}}
{{Reflist}}


== 外部链接 ==
== 外部链接 ==
* [http://www.cma.org.cn/ 中华医学会官方网站]{{Wayback|url=http://www.cma.org.cn/ |date=20201115105409 }}
* [http://www.cma.org.cn/ 中华医学会官方网站]


== 参见 ==
== 参见 ==
* [[中國醫學史]]
* [[中国医学史]]
* [[中国医科学会列表]]
* [[中国医科学会列表]]
* [[中国医学科学院]]
* [[中国医学科学院]]
第110行: 第108行:
[[Category:中华医学会| ]]
[[Category:中华医学会| ]]
[[Category: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学会]]
[[Category: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学会]]
[[Category:1915年中建立]]
[[Category:1915年中建立]]
[[Category:1915年建立的組織]]
[[Category:1915年建立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