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3103: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机器人:删除2个模板:WebCite、​Webarchive)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未显示3个用户的5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ISO 3103'''是一由[[國際標組織]](通ISO)所制準,其中詳細明了一種標準化的泡[[茶]]方法,源自1980年由[[英國標協會]](BSI)所制定的準BS 6008:1980。此準是由ISO的第34技員會(食品)中的第8子委員會(茶)所制定。
'''ISO 3103'''是一由[[国际标组织]](通ISO)所制準,其中詳細明了一种标準化的泡[[茶]]方法,源自1980年由[[英国标协会]](BSI)所制定的準BS 6008:1980。此準是由ISO的第34技员会(食品)中的第8子委员会(茶)所制定。


其摘要如下:
其摘要如下:


{{quote|此法包涵以[[沸]]的[[水]],[[瓷]]或[[陶]]中的乾燥茶萃取出[[溶解性|可溶性]]的[[物]],並將所得的液注入[[白色]]瓷或陶的碗,以能檢驗泡煮的茶[[葉]]的[[感器|感器官]]性,以及加入或不加[[牛奶]]或者的感器官性。}}
{{quote|此法包涵以[[沸]]的[[水]],[[瓷器|瓷]]或[[陶]]中的乾燥茶萃取出[[溶解性|可溶性]]的[[物]],并将所得的液注入[[白色]]瓷或陶的碗,以能检验泡煮的茶[[葉|叶]]的[[感器|感器官]]性,以及加入或不加[[牛乳|牛奶]]或者的感器官性。}}


準的意不是了制定泡茶的適當方法,而是紀錄泡茶的步驟,使得感器官上的比較變得可行。比如個廠牌可以使用這種方法作品茶測試,以決定在每個採收季中茶的混合比例,保沖泡好的品口味上的一致性。
準的意不是了制定泡茶的适当方法,而是纪录泡茶的步驟,使得感器官上的比较变得可行。比如个厂牌可以使用这种方法作品茶测试,以決定在每个采收季中茶的混合比例,保沖泡好的品口味上的一致性。


[[搞笑諾貝爾獎者列表#1999年|1999年搞笑諾貝爾獎]]學獎授予BS 6008準。
[[搞笑诺贝尔奖者列表#1999年|1999年搞笑诺贝尔奖]]学奖授予BS 6008準。


== 細 ==
== 細 ==
持一致的果,此準所提供的建如下:
持一致的果,此準所提供的建如下:
* 茶是白色的瓷器或上了[[釉]]的陶器,有部份鋸狀的邊緣。[[子]]必符合內側,不要太緊。
* 茶是白色的瓷器或上了[[釉]]的陶器,有部份鋸齿狀的边缘。[[子]]必符合内侧,不要太緊。
* 如果使用大的茶,它的最大容量必是310[[毫升|ml]] (±8ml),重量必是200g (±10g)。
* 如果使用大的茶,它的最大容量必是310[[毫升|ml]] (±8ml),重量必是200g (±10g)。
* 如果使用小的茶,它的最大容量必是150ml (±4ml),重量必是118g (±10g)。
* 如果使用小的茶,它的最大容量必是150ml (±4ml),重量必是118g (±10g)。
* 置入中的茶,每2[[公克]](量精準到差±2%)需使用100ml的水。
* 置入中的茶,每2[[克|公克]](量精準到差±2%)需使用100ml的水。
* 用燒好的水在壺緣4~6mm的範圍內處注入中。
* 用燒好的水在壶缘4~6mm的范围内处注入中。
* 泡茶的水之水相似於該茶被用的水。
* 泡茶的水之水相似于该茶被用的水。
* 沖泡時間為六分
* 沖泡时间为六分
* 接著泡好的茶注入一白色的瓷碗或上了釉的陶碗。
* 接著泡好的茶注入一白色的瓷碗或上了釉的陶碗。
* 如果使用大的碗,它的容量必是380ml,重量必是200g (±20g)。
* 如果使用大的碗,它的容量必是380ml,重量必是200g (±20g)。
* 如果使用小的碗,它的容量必是200ml,重量必是105g (±20g)。
* 如果使用小的碗,它的容量必是200ml,重量必是105g (±20g)。
* 如果測試內容包涵牛奶,可以加在已泡好的茶中,倒茶前或倒茶
* 如果测试内容包涵牛奶,可以加在已泡好的茶中,倒茶前或倒茶
* 在液溫於65~80 °C之間時牛奶注入茶中,味最佳。
* 在液温于65~80 °C之间时牛奶注入茶中,味最佳。
* 大的碗使用5ml的牛奶,小的碗使用2.5ml的牛奶。
* 大的碗使用5ml的牛奶,小的碗使用2.5ml的牛奶。


== 競爭標準 ==
== 竞争标準 ==
2003年,[[英皇家化學會]](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簡稱RSC)表了一稿,標題為「如何泡一杯完美的茶<ref>{{cite web| url=http://www.rsc.org/pdf/pressoffice/2003/tea.pdf| title=How to make a Perfect Cup of Tea| format=PDF| year=2003| publisher=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access-date=2009-08-30|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811033029/http://www.rsc.org/pdf/pressoffice/2003/tea.pdf| archive-date=2014-08-11| dead-url=yes}}</ref>。
2003年,[[英皇家化学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简称RSC)表了一稿,标题为“如何泡一杯完美的茶<ref>{{cite web| url=http://www.rsc.org/pdf/pressoffice/2003/tea.pdf| title=How to make a Perfect Cup of Tea| format=PDF| year=2003| publisher=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access-date=2009-08-30}}</ref>。


== 料 ==
== 料 ==
{{reflist}}
{{reflist}}
== 外部链接 ==

== 外部連結 ==
* [http://www.iso.org/iso/iso_catalogue/catalogue_tc/catalogue_detail.htm?csnumber=8250 iso.org上的ISO 3103]
* [http://www.iso.org/iso/iso_catalogue/catalogue_tc/catalogue_detail.htm?csnumber=8250 iso.org上的ISO 3103]
* [http://www.iso.org/iso/iso_catalogue/catalogue_tc/catalogue_tc_browse.htm?commid=47918&published=on iso.org上其他茶相的文件]{{Wayback|url=http://www.iso.org/iso/iso_catalogue/catalogue_tc/catalogue_tc_browse.htm?commid=47918&published=on |date=20110606172848 }}
* [http://www.iso.org/iso/iso_catalogue/catalogue_tc/catalogue_tc_browse.htm?commid=47918&published=on iso.org上其他茶相的文件]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1007080007/http://sub.spc.org/san/docs/BS6008.pdf BS6008]
* [http://sub.spc.org/san/docs/BS6008.pdf BS6008]


{{ISO}}
{{ISO}}
{{茶}}
{{茶}}


[[Category:茶]]
[[Category:茶]]
[[Category:ISO準|#03103]]
[[Category:ISO準|#0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