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机器人:修正重定向)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未显示2个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杨振宁]]和[[李政道]],理由是“他们对所谓的[[宇称不守恒|宇称不守恒定律]]的敏锐地研究,该定律导致了有关[[基本粒子]]的许多重大发现”<ref>{{Cite web|title=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57|url=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physics/1957/summary/|accessdate=2021-01-09|work=NobelPrize.org|language=en-US|||}}</ref>。评审委员会于1957年10月31日宣布获奖者。他们是首个具有[[中国国籍]]的诺贝尔奖得主,因此引发了海峡两岸的重视<ref name=cold>{{Cite journal|title=李政道杨振宁遭遇冷处理 六十多年前中国人第一次获诺奖|author=华新民|author2=王作跃|url=https://ie.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KXWP202001001&dbcode=XHDN_XNYJ&dbname=XNYTLKCJFDLAST2020&v=|journal=科学文化评论|issue=1|doi=|others=|year=2020|volume=|page=|pmid=|access-date=2021-01-09|||}}</ref>。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杨振宁]]和[[李政道]],理由是“他们对所谓的[[宇称不守恒|宇称不守恒定律]]的敏锐地研究,该定律导致了有关[[基本粒子]]的许多重大发现”<ref>{{Cite web|title=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57|url=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physics/1957/summary/|accessdate=2021-01-09|work=NobelPrize.org|language=en-US}}</ref>。评审委员会于1957年10月31日宣布获奖者。他们是首个具有[[中国国籍]]的诺贝尔奖得主,因此引发了海峡两岸的重视<ref name=cold>{{Cite journal|title=李政道杨振宁遭遇冷处理 六十多年前中国人第一次获诺奖|author=华新民|author2=王作跃|url=https://ie.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KXWP202001001&dbcode=XHDN_XNYJ&dbname=XNYTLKCJFDLAST2020&v=|journal=科学文化评论|issue=1|doi=|others=|year=2020|volume=|page=|pmid=|access-date=2021-01-09}}</ref>。


== 海峡两岸反应 ==
== 海峡两岸反应 ==
1957年10月31日,[[中国物理学会]]向二人发去贺电<ref name=yang>{{Cite journal|title=李政道杨振宁获诺贝尔奖的相关情况|author=杨振宁|author2=何祚庥|url=|journal=科学文化评论|issue=4|doi=|others=|year=2020|volume=|page=|pmid=}}</ref>台湾地区叶公超、张其昀和[[蒋廷黻]]亦向二人发去贺电<ref name=cold/>。
1957年10月31日,[[中国物理学会]]向二人发去贺电<ref name=yang>{{Cite journal|title=李政道杨振宁获诺贝尔奖的相关情况|author=杨振宁|author2=何祚庥|url=|journal=科学文化评论|issue=4|doi=|others=|year=2020|volume=|page=|pmid=}}</ref>台湾地区叶公超、张其昀和[[蒋廷黻]]亦向二人发去贺电<ref name=cold/>。


《[[人民日报]]》11月1日第五版刊载[[新华社]]电讯,报道两人获奖,次日于头版报道中国物理学会的贺电。《[[中央日报]]》11月1日头版刊载[[美联社]]和[[台湾“中央通讯社”|中央社]]的电讯,之后几日跟进报道。台北《[[新生报]]》对李政道家属进行了专访<ref name=cold/>。
《[[人民日报]]》11月1日第五版刊载[[新华社]]电讯,报道两人获奖,次日于头版报道中国物理学会的贺电。《[[中央日报]]》11月1日头版刊载[[美联社]]和[[台湾“中央通讯社”|中央社]]的电讯,之后几日跟进报道。台北《[[新生报]]》对李政道家属进行了专访<ref name=cold/>。
第8行: 第8行:
中国物理学家[[张文裕]]从[[北京市|北京]]出发,乘[[苏联]]飞机转道[[莫斯科]],前去[[斯德哥尔摩]]祝贺。12月8日,杨李二人抵达斯德哥尔摩机场,[[张文裕]]、[[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瑞典大使馆]]文化参赞[[徐中夫]],[[瑞典外交部]]、瑞典科学院及诺贝尔奖金委员会代表赴机场欢迎。杨李二人在典礼结束后邀请张文裕参加庆祝晚宴<ref name=cold/>。
中国物理学家[[张文裕]]从[[北京市|北京]]出发,乘[[苏联]]飞机转道[[莫斯科]],前去[[斯德哥尔摩]]祝贺。12月8日,杨李二人抵达斯德哥尔摩机场,[[张文裕]]、[[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瑞典大使馆]]文化参赞[[徐中夫]],[[瑞典外交部]]、瑞典科学院及诺贝尔奖金委员会代表赴机场欢迎。杨李二人在典礼结束后邀请张文裕参加庆祝晚宴<ref name=cold/>。


“[[文化大革命]]”时期,宇称不守恒理论因“打破了静止”,被[[四人帮]]利用;1978年5月13日,《[[光明日报]]》发表[[何祚庥]]文章《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从宇称不守恒的发现说起》,批驳了四人帮的观点<ref>{{Cite web|title=宇称不守恒理论在中国的曲折遭遇_私家历史_澎湃新闻-The Paper|url=http://www.thepaper.cn/baidu.jsp?contid=1522193|accessdate=2021-01-09|work=www.thepaper.cn|||}}</ref>。
“[[文化大革命]]”时期,宇称不守恒理论因“打破了静止”,被[[四人帮]]利用;1978年5月13日,《[[光明日报]]》发表[[何祚庥]]文章《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从宇称不守恒的发现说起》,批驳了四人帮的观点<ref>{{Cite web|title=宇称不守恒理论在中国的曲折遭遇_私家历史_澎湃新闻-The Paper|url=http://www.thepaper.cn/baidu.jsp?contid=1522193|accessdate=2021-01-09|work=www.thepaper.cn}}</ref>。


== 注释 ==
== 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