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龙碑遗址: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自动去除排序字(按拼音排序))
(机器人:删除1个模板:Coord;整理源码)
 

(未显示另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coord|32|16|31|N|112|56|13|E|scale:10000|display=title}}
{{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保护单位
| 级别 = 全国
| 级别 = 全国
第14行: 第13行:
雕龙碑遗址于1957年被发现,1990~1992年正式发掘。总面积约45000平方米,文化层厚0.6~2米,有三个时期的堆积,分属[[仰韶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发掘房基20余座,有单间半地穴式、双间、圆形单间和长方形三至四间地面建筑等,并发现有迄今所见最古老的推拉门。另发掘土坑墓70余座,均为长方形竖穴式,人骨保存较好。出土石器有锛、斧、凿、铲、纺轮,骨器有锥、镞,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泥质黑陶次之,以及少量泥质灰陶,器形有鼎、罐、盆、钵、豆、盘、杯、碗、瓮等。<ref>{{Cite book |title=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至第五批(第Ⅱ卷) |publisher=文物出版社 |year=2004 |isbn=7-5010-1525-2 |pages=533 }}</ref>
雕龙碑遗址于1957年被发现,1990~1992年正式发掘。总面积约45000平方米,文化层厚0.6~2米,有三个时期的堆积,分属[[仰韶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发掘房基20余座,有单间半地穴式、双间、圆形单间和长方形三至四间地面建筑等,并发现有迄今所见最古老的推拉门。另发掘土坑墓70余座,均为长方形竖穴式,人骨保存较好。出土石器有锛、斧、凿、铲、纺轮,骨器有锥、镞,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泥质黑陶次之,以及少量泥质灰陶,器形有鼎、罐、盆、钵、豆、盘、杯、碗、瓮等。<ref>{{Cite book |title=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至第五批(第Ⅱ卷) |publisher=文物出版社 |year=2004 |isbn=7-5010-1525-2 |pages=533 }}</ref>


[[File:Xiangyang Museum 2013.08.23 12-47-13.jpg|300px|缩略图|新石器时代石斧,1980年枣阳雕龙碑遗址出土,现藏[[襄阳市博物馆]]]]
[[File:Xiangyang Museum 2013.08.23 12-47-13.jpg|300px|thumb|新石器时代石斧,1980年枣阳雕龙碑遗址出土,现藏[[襄阳市博物馆]]]]


== 参考文献 ==
== 参考文献 ==
{{reflist}}
{{reflist}}

{{湖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湖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