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琪翔: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noteTA|ja|jpn|-{|}-跳过, replaced: 討 → 讨, 黃 → 黄 (68), 鄧 → 邓 (8))
(综合治理:文革加引号)
 

(未显示另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24行: 第24行:
}}
}}


'''黄琪翔'''({{bd|1898年|7月17日|1970年|12月10日|catIdx=Huang黄}}),字'''御行''',[[广东]][[梅州市|嘉应]](今[[梅州市]][[梅县区]])人,中国军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加上将,[[国民革命军北伐|北伐]]、抗战时名将。1931年起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即第三党)之领导,曾参加发动[[闽变]]。[[抗战]]时先后任[[国民革命军]]集团军司令、[[中国远征军]]副总司令,获授[[青天白日勳章]]。战后第三党改成为“[[中国工民主党]]”,曾担任[[秘书长]]、副主席。1949年回[[北京]]参加[[政协]] ,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1957年鸣放时公开批评[[苏联]],[[反右]]开始即被划为[[右派]],遭受迫害。[[文革]]时再受残酷人身攻击。1970年逝世。
'''黄琪翔'''({{bd|1898年|7月17日|1970年|12月10日|catIdx=Huang黄}}),字'''御行''',[[广东]][[梅州市|嘉应]](今[[梅州市]][[梅县区]])人,中国军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加上将,[[国民革命军北伐|北伐]]、抗战时名将。1931年起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即第三党)之领导,曾参加发动[[闽变]]。[[抗战]]时先后任[[国民革命军]]集团军司令、[[中国远征军]]副总司令,获授[[青天白日勳章]]。战后第三党改成为“[[中国工民主党]]”,曾担任[[秘书长]]、副主席。1949年回[[北京]]参加[[政协]] ,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1957年鸣放时公开批评[[苏联]],[[反右]]开始即被划为[[右派]],遭受迫害。[[文革]]时再受残酷人身攻击。1970年逝世。


== 生平 ==
== 生平 ==
第68行: 第68行:
1949年9月参加中共召开之第一届政协。年底,黄琪翔再被[[中国工民主党]]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政初期黄历任中央政法委员会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南区司法部长,国家体委副主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全国人大]]代表。
1949年9月参加中共召开之第一届政协。年底,黄琪翔再被[[中国工民主党]]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政初期黄历任中央政法委员会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南区司法部长,国家体委副主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全国人大]]代表。


1957年被选为[[中国工民主党]]副主席。同年在鸣放运动中批评中共之学习对象苏联缺乏民主,乃一独裁政权。[[反右]]时被划为右派,被迫公开自我批评,1959年摘帽。[[文革]]时倍受冲击,精神、肉体皆受摧折。1966年8月底,红卫兵衝进黄宅毆打黄琪翔夫妇,将夫妻二人打伤并抄家,又将二人驅赶到工民主党宿舍居住。之后,黄琪翔同样受到机关红卫兵、[[造反派]]的批斗,他每天早上七点必须到达机关,跟其它“右派份子”一起,打扫院子,清洁厕所。然后当著满街群众的面,向[[毛主席]]“请罪”,接著便被关进一间小屋里反省,写检查,有时还要接受“群众”批斗或陪斗,同时拳打脚踢。1970年初,郭秀仪投书給邓穎超,5月,[[周恩来]]总理就派人去看望,之后黄琪翔夫妇搬到了[[建国门]]外[[灵通观]]居住,生活环境有所改善,但黄琪翔已因在精神上、肉体上长期受尽折磨和煎熬而积郁成疾。12月初,黄琪翔因感冒发燒住进“[[北京医院]]”,1970年12月10日凌晨,因心肌梗病逝,终年72岁。郭秀仪将这一消息报告周恩来后,周立即派军代表去慰问家属,并指示[[全国政协]]特予举行告别仪式,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人民日报]]》发表消息。周送花圈表示哀悼。1980年,郭秀仪致信[[邓小平]],要求为黄琪翔彻底平反。在邓小平的指示下,黄琪翔被划为“[[右派分子]]”的錯案平反。1988年,中国工民主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黄琪翔诞辰90周年的活动,邓穎超致送花篮到会场,并亲自参加纪念活动并接见黄琪翔夫妇的家属<ref>[http://www.hoplite.cn/templates/hpjhkz0076.html 爱国抗日将领黄琪翔史略]</ref>。
1957年被选为[[中国工民主党]]副主席。同年在鸣放运动中批评中共之学习对象苏联缺乏民主,乃一独裁政权。[[反右]]时被划为右派,被迫公开自我批评,1959年摘帽。[[文革]]时倍受冲击,精神、肉体皆受摧折。1966年8月底,红卫兵衝进黄宅毆打黄琪翔夫妇,将夫妻二人打伤并抄家,又将二人驅赶到工民主党宿舍居住。之后,黄琪翔同样受到机关红卫兵、[[造反派]]的批斗,他每天早上七点必须到达机关,跟其它“右派份子”一起,打扫院子,清洁厕所。然后当著满街群众的面,向[[毛主席]]“请罪”,接著便被关进一间小屋里反省,写检查,有时还要接受“群众”批斗或陪斗,同时拳打脚踢。1970年初,郭秀仪投书給邓穎超,5月,[[周恩来]]总理就派人去看望,之后黄琪翔夫妇搬到了[[建国门]]外[[灵通观]]居住,生活环境有所改善,但黄琪翔已因在精神上、肉体上长期受尽折磨和煎熬而积郁成疾。12月初,黄琪翔因感冒发燒住进“[[北京医院]]”,1970年12月10日凌晨,因心肌梗病逝,终年72岁。郭秀仪将这一消息报告周恩来后,周立即派军代表去慰问家属,并指示[[全国政协]]特予举行告别仪式,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人民日报]]》发表消息。周送花圈表示哀悼。1980年,郭秀仪致信[[邓小平]],要求为黄琪翔彻底平反。在邓小平的指示下,黄琪翔被划为“[[右派分子]]”的錯案平反。1988年,中国工民主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黄琪翔诞辰90周年的活动,邓穎超致送花篮到会场,并亲自参加纪念活动并接见黄琪翔夫妇的家属<ref>[http://www.hoplite.cn/templates/hpjhkz0076.html 爱国抗日将领黄琪翔史略]</ref>。


== 参考文献 ==
== 参考文献 ==
=== 引用 ===
=== 引用 ===
{{reflist}}
{{reflist}}

=== 来源 ===
=== 来源 ===
; 书籍
; 书籍
第98行: 第97行:
{{中国农工民主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会}}
{{中国农工民主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会}}
{{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
{{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


{{DEFAULTSORT:Huang黄琪翔}}
{{DEFAULTSORT:Huang黄琪翔}}
[[Category:黄姓|Qi琪翔]]
[[Category:黄姓|Qi琪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