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國佛教: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标签消歧义链接
(机器人:更改已重定向的分类 各国佛教各国家或地区佛教
 

(未显示2个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第2行: 第2行:
[[File:Somapura Mahavihara (পাহাড়পুর বৌদ্ধ বিহার).jpg|缩略图|[[索玛普利大寺]]是孟加拉國最古老的佛教寺廟]]
[[File:Somapura Mahavihara (পাহাড়পুর বৌদ্ধ বিহার).jpg|缩略图|[[索玛普利大寺]]是孟加拉國最古老的佛教寺廟]]


'''佛教''',是[[孟加拉國]]第三大宗教,大約佔全國人口0.7%,主要信仰[[上座部佛教]]<ref>{{Cite web|url=http://www.banbeis.gov.bd/bd_pro.htm|title=Bangladesh : AT A GLANCE|publisher=|accessdate=27 February 2015|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706132048/http://www.banbeis.gov.bd/bd_pro.htm|archivedate=2011-07-06|df=}}</ref>。65%佛教徒是集中在[[吉大港山區]]的[[藏缅語族]]地([[查克瑪人]]、[[若開人]]、{{tsl|en|Marma people|瑪爾馬人}})、[[巴魯阿]]社區({{tsl|en|Barua (Bangladesh)|巴魯阿族}}),而35%的人口則是[[孟加拉族]]。佛教團體也分布在不同的城市,特別是吉大港和[[達卡]]。
'''佛教''',是[[孟加拉國]]第三大宗教,大約佔全國人口0.7%,主要信仰[[上座部佛教]]<ref>{{Cite web|url=http://www.banbeis.gov.bd/bd_pro.htm|title=Bangladesh : AT A GLANCE|publisher=|accessdate=27 February 2015||||df=}}</ref>。65%佛教徒是集中在[[吉大港山區]]的[[藏缅語族]]地([[查克瑪人]]、[[若開人]]、{{tsl|en|Marma people|瑪爾馬人}})、[[巴魯阿]]社區({{tsl|en|Barua (Bangladesh)|巴魯阿族}}),而35%的人口則是[[孟加拉族]]。佛教团体也分布在不同的城市,特別是吉大港和[[達卡]]。


== 史 ==
== 史 ==
在佛教史上,孟加拉發揮特殊的作用。孟加拉到十二世紀是佛教在印度仍然生存的地方,也是[[密宗]]高度發展的地方。
在佛教史上,孟加拉發揮特殊的作用。孟加拉到十二世紀是佛教在印度仍然生存的地方,也是[[密宗]]高度發展的地方。


傳說[[釋迦牟尼]]來到該地傳播佛教,有人推測,一兩人成為[[比丘]]跟隨他的腳步。不過,在釋迦牟尼的一生佛教並沒有獲得多大的支持。直到[[孔雀王朝]]時[[阿育王]]統治下的佛教在這地方獲得了立足點。
傳說[[釋迦牟尼]]來到該地傳播佛教,有人推測,一兩人成為[[比丘]]跟隨他的腳步。不過,在釋迦牟尼的一生佛教並沒有獲得多大的支持。直到[[孔雀王朝]]時[[阿育王]]統治下的佛教在這地方獲得了立足點。


佛教以各種形式生存至十三世纪,直到[[突厥]][[穆斯林]]入侵。他們摧毀多的寺院和[[那爛陀寺]],佛教迅速瓦解,信徒大多改宗[[印度教]]與[[伊斯蘭教]],但沒有被完全征服。在隨後的幾個世紀中,幾乎所有剩餘的佛教徒居住在吉大港周圍地。他們的宗教似乎是部落宗教和佛教教義的混合物。據1981年人口普查,在孟加拉國共有約538,000佛教徒,佔不到1%的人口。
佛教以各種形式生存至十三世纪,直到[[突厥]][[穆斯林]]入侵。他們摧毀多的寺院和[[那爛陀寺]],佛教迅速瓦解,信徒大多改宗[[印度教]]與[[伊斯蘭教]],但沒有被完全征服。在隨後的幾個世紀中,幾乎所有剩餘的佛教徒居住在吉大港周圍地。他們的宗教似乎是部落宗教和佛教教義的混合物。據1981年人口普查,在孟加拉國共有約538,000佛教徒,佔不到1%的人口。


== 註釋 ==
== 註釋 ==
第19行: 第19行:
[[Category:孟加拉国佛教]]
[[Category:孟加拉国佛教]]
[[Category:孟加拉國宗教]]
[[Category:孟加拉國宗教]]
[[Category:各国佛教]]
[[Category:各国家或地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