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clean up, replaced: 中国 → 中国, 明代 → 明朝, 唐代 → 唐朝)
标签消歧义链接
(机器人:自动替换格式;整理源码)
 

(未显示3个用户的4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File:Guwen Guanzhi 1934.JPG||250px|缩略图|1934年出版的线装《古文观止》]]
[[File:Guwen Guanzhi 1934.JPG|right|250px|thumb|1934年出版的线装《古文观止》]]


《'''古文止'''》,是[[清朝|清]]人[[吴乘权|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两人选编和注释的一部[[文言文|文言]][[散文]]选集,編選的目的是“正蒙而裨後學”,作家塾本,也是清以来最流行的散文选本之一。古文观止成书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付印问世以来,流传甚广,雅俗共赏,影响非常广泛。书中选编了上启[[东周]]下至[[明朝]]的二百二十二篇散文作品,其中绝大多数为[[古文 (文)|古文]],个别为[[骈文]]中的经典作品,作品题材涉及史传、策论、游记、书信、笔记等,由于古文观止入选作品题材广泛、代表性强、语言簡潔易明,篇幅短小精髓,言辞优美,因而一经出版便非常流行,成为文言文教学的经典教材,至今在中国中[[文言文]]教材中,仍有很多篇章由此書輯錄
《'''古文止'''》,是[[清朝|清]]人[[吴乘权|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两人选编和注释的一部[[文言文|文言]][[散文]]选集,编选的目的是“正蒙而裨后学”,作家塾本,也是清以来最流行的散文选本之一。古文观止成书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付印问世以来,流传甚广,雅俗共赏,影响非常广泛。书中选编了上启[[东周]]下至[[明朝]]的二百二十二篇散文作品,其中绝大多数为[[古文 (文)|古文]],个别为[[骈文]]中的经典作品,作品题材涉及史传、策论、游记、书信、笔记等,由于古文观止入选作品题材广泛、代表性强、语言简洁易明,篇幅短小精髓,言辞优美,因而一经出版便非常流行,成为文言文教学的经典教材,至今在中国中[[文言文]]教材中,仍有很多篇章由此书辑录


== 编 ==
== 编 ==
康熙十五年(1676年),[[]]在福州教授學習古文。除參與選編《古文止》外,同周之炯、周之燦一起用朱熹《通鑒綱目》例,編過個歷史普及本——《[[綱鑒易知]]》。[[]],字調侯,也是嗜古而才器人。一生的主要經歷,是在家同叔父一道教。二吳編撰《古文止》費時有年。初只是給童子授古文了一些講義後來逐年授,古文解越越深,講義越精,以致好事者手錄」而去,「鄉先生」讀後「觀之歎,們「付之剞劂以公之這樣,他「輯平日之所課業者若干首」為稿,即寄往化(今呼和浩特市)[[吳興祚]]閱。祚,字伯成,留村,伯父。他官至兩廣總督,漢軍副都。他披閱數過」,書於古文者大有益。
康熙十五年(1676年),[[]]在福州教授学习古文。除参与选编《古文止》外,同周之炯、周之燦一起用朱熹《通鉴纲目》例,编过个历史普及本——《[[纲鉴易知]]》。[[]],字侯,也是嗜古而才器人。一生的主要经历,是在家同叔父一道教。二吴编撰《古文止》费时有年。初只是給童子授古文了一些讲义后来逐年授,古文解越越深,讲义越精,以致好事者手录”而去,“乡先生”读后“观之歎,们“付之剞劂以公之这样,他“辑平日之所课业者若干首”为稿,即寄往化(今呼和浩特市)[[吴兴祚]]閱。祚,字伯成,留村,伯父。他官至两广总督,汉军副都。他披閱数过”,书于古文者大有益。


康熙三十四年端午(1695年6月16日),吳興為書做序,且亟命付梨棗」,因此就有了《古文止》最早的刻本。
康熙三十四年端午(1695年6月16日),吴兴为书做序,且亟命付梨棗”,因此就有了《古文止》最早的刻本。


== 释名 ==
== 释名 ==
'''古文'''出自[[唐朝]]文人[[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是与[[六朝]]时期流行的“今文”即骈文相对的概念。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两汉流行的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的文风,愈又提出有道即有文[[文以道]]的思想,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极大影响。后来古文成为文言文的代称。古文观止虽然以古文为名号,但并不排斥骈文,一些精彩的骈文如《[[阿房宫赋]]》等也收录在文集中。
'''古文'''出自[[唐朝]]文人[[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是与[[六朝]]时期流行的“今文”即骈文相对的概念。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两汉流行的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的文风,愈又提出有道即有文[[文以道]]的思想,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极大影响。后来古文成为文言文的代称。古文观止虽然以古文为名号,但并不排斥骈文,一些精彩的骈文如《[[阿房宫赋]]》等也收录在文集中。


'''观止'''典出《[[左传]]》的“季札观周乐”一节:[[吴国]][[公子]]季札在[[鲁国]]观《韶箫》之后,赞叹道:“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意指韶箫是音乐水平的顶峰,欣赏过之后便不再欣赏其他音乐了。
'''观止'''典出《[[左传]]》的“季札观周乐”一节:[[吴国]][[公子]]季札在[[鲁国]]观《韶箫》之后,赞叹道:“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意指韶箫是音乐水平的顶峰,欣赏过之后便不再欣赏其他音乐了。
第16行: 第16行:


== 版本 ==
== 版本 ==
* 《古文止》,楚材、吳調編選,清康熙三十四年乙亥[1695]鐫版。
* 《古文止》,楚材、吴调编选,清康熙三十四年乙亥[1695]鐫版。
* 《古文止》,王文濡校勘,上海中華書局,民五年[1916]。
* 《古文止》,王文濡校勘,上海中华书局,民五年[1916]。
* 《言文一古文止》一二卷,上海文明局,民十年三月初版,二十一年八月十三版。
* 《言文一古文止》一二卷,上海文明局,民十年三月初版,二十一年八月十三版。
* 《增批古文止》,上海文明局,民十四年[1925]。
* 《增批古文止》,上海文明局,民十四年[1925]。
* 《新體廣註古文止》一二卷,黃巖、蘇註釋,上海世界局石印本,民二十一年(1932)<ref>按:拉圭贈與國圖書館</ref>
* 《新体广注古文止》一二卷,黃巖、苏注释,上海世界局石印本,民二十一年(1932)<ref>按:拉圭贈与国图书馆</ref>
* 《言文照詳細解古文止》12卷,曹國鋒譯註,香港 : 象,民三十三年[1944]。
* 《言文照詳細解古文止》12卷,曹国锋译注,香港 : 象,民三十三年[1944]。
* 《攷正古文止》,姚稚翔譯註,上海 : 春明店,民三十七年一月。
* 《攷正古文止》,姚稚翔译注,上海 : 春明店,民三十七年一月。
* 《考正古文止》,重市:復亞,蓉版民三十六年[1947]。
* 《考正古文止》,重市:复亚,蓉版民三十六年[1947]。
* 《古文止》,上海國學研究社出版,民三十六年[1947]。
* 《古文止》,上海国学研究社出版,民三十六年[1947]。
* 《古文止》,香港:萬眾出版,民三十八年[1949]。
* 《古文止》,香港:万众出版,民三十八年[1949]。
* 《廣語註譯古文止》12卷,宋晶如註譯北世界局,1953年[1953]。
* 《广语注译古文止》12卷,宋晶如注译北世界局,1953年[1953]。
* 《言文照詳細解古文止》12卷,曹國鋒譯註北 : 大中國圖書,1959年[1959]。
* 《言文照詳細解古文止》12卷,曹国锋译注北 : 大中国图书,1959年[1959]。
* 《古文止》,北京中華書局出版 :新店北京发行所发行, 新1版,1959年
* 《古文止》,北京中华书局出版 :新店北京发行所发行, 新1版,1959年
* 《新古文止》十二卷,冰瑩等註譯孝裕注音 ,北三民局1971年[1971]。
* 《新古文止》十二卷,冰瑩等注译孝裕注音 ,北三民局1971年[1971]。
* 《古文观止》,[[岳麓书社]]出版 ,1982年。
* 《古文观止》,[[岳麓书社]]出版 ,1982年。


第41行: 第41行:
! scope="col" width="180" | 篇目
! scope="col" width="180" | 篇目
! scope="col" width="60" | 作者
! scope="col" width="60" | 作者
! scope="col" width="180" | 出
! scope="col" width="180" | 出
! scope="col" width="400" | 名句
! scope="col" width="400" | 名句
! scope="col" width="120" | 備註
! scope="col" width="120" | 备注
|-
|-
|一
|一
|《[[鄭莊公|伯]]克[[共叔段|段]]于[[鄢]]》
|《[[郑庄公|伯]]克[[共叔段|段]]于[[鄢]]》
|[[左丘明]]
|[[左丘明]]
|《[[左]]‧公元年》
|《[[左]]‧公元年》
|多行不必自斃。<br />
|多行不必自斃。<br>
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也融融。姜出而賦:「大隧之外,其也泄泄。<br />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也泄泄。<br>
不及黃泉,也。
不及黃泉,也。
|[[共叔段之]]
|[[共叔段之]]
|-
|-
|二
|二
|《[[周]]》
|《[[周]]》
|左丘明
|左丘明
|《左公三年》
|《左公三年》
|信不由中,質無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雖無,誰能之?苟有明信:澗溪沼沚之毛,蘩薀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汙行潦之水,可薦於鬼神,可羞王公。而況君子之信,行之以,又焉用?《》有〈采蘩〉、〈采〉,《雅》有〈行葦〉、〈泂酌〉〉,昭忠信也。
|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虽无,誰能之?苟有明信:澗溪沼沚之毛,蘩薀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汙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王公。而況君子之信,行之以,又焉用?《》有〈采蘩〉、〈采〉,《雅》有〈行葦〉、〈泂酌〉〉,昭忠信也。
|
|
|-
|-
第64行: 第64行:
|《[[石碏]]諫寵[[州吁]]》
|《[[石碏]]諫寵[[州吁]]》
|左丘明
|左丘明
|《左公三年》
|《左公三年》
|子,教之以方,弗納於邪。
|子,教之以方,弗纳于邪。
|
|
|-
|-
|四
|四
|《[[臧僖伯]]諫觀魚
|《[[臧僖伯]]諫观鱼
|左丘明
|左丘明
|《左公五年》
|《左公五年》
|
|
|
|
|-
|-
|五
|五
|《[[鄭莊公]]戒飭守臣》
|《[[郑庄公]]戒飭守臣》
|左丘明
|左丘明
|《左公十一年》
|《左公十一年》
|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嗣者也。許無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之,量力而行之,相人,可矣。
|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嗣者也。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之,量力而行之,相人,可矣。
|
|
|-
|-
|六
|六
|《[[臧哀伯]]諫[[郜国|郜]]鼎》
|《[[臧哀伯]]諫[[郜国|郜]]鼎》
|左丘明
|左丘明
|《左‧桓公二年》
|《左‧桓公二年》
|
|
|
|
|-
|-
|七
|七
|《[[季梁]]諫追楚
|《[[季梁]]諫追楚
|左丘明
|左丘明
|《左‧桓公六年》
|《左‧桓公六年》
|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
|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
|
|
|-
|-
|八
|八
|《[[曹劌]]論戰
|《[[曹劌]]论战
|左丘明
|左丘明
|《左公十年》
|《左公十年》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再而衰,三而竭。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再而衰,三而竭。
|[[勺之]]
|[[勺之]]
|-
|-
|九
|九
|《[[桓公]]伐[[楚|楚]]盟[[屈完]]》
|《[[桓公]]伐[[楚|楚]]盟[[屈完]]》
|左丘明
|左丘明
|《左‧僖公四年》
|《左‧僖公四年》
|君北海,寡人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
|君北海,寡人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
|
|-
|-
|十
|十
|《[[之奇]]諫假道》
|《[[之奇]]諫假道》
|左丘明
|左丘明
|《左‧僖公五年》
|《左‧僖公五年》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假道伐虢]]
|[[假道伐虢]]
|-
|-
|十一
|十一
|《[[桓公|桓]]下拜受胙》
|《[[桓公|桓]]下拜受胙》
|左丘明
|左丘明
|《左‧僖公九年》
|《左‧僖公九年》
|
|
|
|
|-
|-
|十二
|十二
|《[[飴甥]][[秦穆公|秦伯]]》
|《[[飴甥]][[秦穆公|秦伯]]》
|左丘明
|左丘明
|《左‧僖公十五年》
|《左‧僖公十五年》
|
|
|
|
|-
|-
|十三
|十三
|《[[子]]論戰
|《[[子]]论战
|左丘明
|左丘明
|《左‧僖公二十二年》
|《左‧僖公二十二年》
|
|
|
|
|-
|-
|十四
|十四
|《[[寺人披]][[晉文公|文公]]》
|《[[寺人披]][[晉文公|文公]]》
|左丘明
|左丘明
|《左‧僖公二十四年》
|《左‧僖公二十四年》
|
|
|
|
第150行: 第150行:
|《[[介之推]]不言祿》
|《[[介之推]]不言祿》
|左丘明
|左丘明
|《左‧僖公二十四年》
|《左‧僖公二十四年》
|
|
|
|
|-
|-
|十六
|十六
|《[[展喜]]犒
|《[[展喜]]犒
|左丘明
|左丘明
|《左‧僖公二十六年》
|《左‧僖公二十六年》
|
|
|
|
|-
|-
|十七
|十七
|《[[燭之武]]退秦
|《[[燭之武]]退秦
|左丘明
|左丘明
|《左‧僖公三十年》
|《左‧僖公三十年》
|臣之也,不如人;今老矣,也已。
|臣之也,不如人;今老矣,也已。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不知;以易整,不武。吾其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不知;以易整,不武。吾其也。
|[[秦]][[晉]][[崤之]]
|[[秦]][[晉]][[崤之]]
|-
|-
|十八
|十八
|《[[蹇叔]]哭
|《[[蹇叔]]哭
|左丘明
|左丘明
|《左‧僖公三十二年》
|《左‧僖公三十二年》
|「勞師襲遠,非所也。師勞力竭,之,乃不可乎?之所必知之。勤而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誰不知?」
|“劳师袭远,非所也。师劳力竭,之,乃不可乎?之所必知之。勤而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誰不知?”
|秦晉[[崤之]]
|秦晉[[崤之]]
|}
|}


第184行: 第184行:
! scope="col" width="180" | 篇目
! scope="col" width="180" | 篇目
! scope="col" width="60" | 作者
! scope="col" width="60" | 作者
! scope="col" width="180" | 出
! scope="col" width="180" | 出
! scope="col" width="400" | 名句
! scope="col" width="400" | 名句
! scope="col" width="120" | 備註
! scope="col" width="120" | 备注
|-
|-
|一
|一
|《[[公子归生|子家]]告[[宣子]]》
|《[[公子归生|子家]]告[[宣子]]》
|左丘明
|左丘明
|《[[左]]‧文公十七年》
|《[[左]]‧文公十七年》
|
|
|
|
|-
|-
|二
|二
|《[[王孫滿]][[楚庄王|楚子]]》
|《[[王孙满]][[楚庄王|楚子]]》
|左丘明
|左丘明
|《左‧宣公三年》
|《左‧宣公三年》
|在德不在鼎。
|在德不在鼎。
|'''鼎中原'''的典故
|'''鼎中原'''的典故
|-
|-
|三
|三
|《[[佐]]不辱命》
|《[[佐]]不辱命》
|左丘明
|左丘明
|《左‧成公二年》
|《左‧成公二年》
|
|
|
|
|-
|-
|四
|四
|《楚晉[[知罃]]》
|《楚晉[[知罃]]》
|左丘明
|左丘明
|《左‧成公三年》
|《左‧成公三年》
|
|
|
|
|-
|-
|五
|五
|《[[相]]秦》
|《[[相]]秦》
|左丘明
|左丘明
|《左‧成公十三年》
|《左‧成公十三年》
|
|
|
|
|-
|-
|六
|六
|《[[支]]不屈晉》
|《[[支]]不屈晉》
|左丘明
|左丘明
|《左‧襄公十四年》
|《左‧襄公十四年》
|
|
|
|
|-
|-
|七
|七
|《[[祁奚]]免[[叔向]]》
|《[[祁奚]]免[[叔向]]》
|左丘明
|左丘明
|《左‧襄公二十一年》
|《左‧襄公二十一年》
|
|
|
|
|-
|-
|八
|八
|《[[子]]告[[范宣子]]輕幣
|《[[子]]告[[范宣子]]轻币
|左丘明
|左丘明
|《左‧襄公二十四年》
|《左‧襄公二十四年》
|
|
|
|
|-
|-
|九
|九
|《[[晏子]]不死[[齊後莊公|君]]
|《[[晏子]]不死[[齐后庄公|君]]
|左丘明
|左丘明
|《左‧襄公二十五年》
|《左‧襄公二十五年》
|
|
|
|
|-
|-
|十
|十
|《[[季札]]
|《[[季札]]
|左丘明
|左丘明
|《左‧襄公二十九年》
|《左‧襄公二十九年》
|
|
|
|
|-
|-
|十一
|十一
|《子產壞垣》
|《子产坏垣》
|左丘明
|左丘明
|《左‧襄公三十一年》
|《左‧襄公三十一年》
|
|
|
|
|-
|-
|十二
|十二
|《子產論[[尹何]]邑》
|《子产论[[尹何]]邑》
|左丘明
|左丘明
|《左‧襄公三十一年》
|《左‧襄公三十一年》
|
|
|
|
|-
|-
|十三
|十三
|《子卻楚逆女以兵》
|《子卻楚逆女以兵》
|左丘明
|左丘明
|《左‧昭公元年》
|《左‧昭公元年》
|
|
|
|
|-
|-
|十四
|十四
|《[[子革]][[楚王|王]]》
|《[[子革]][[楚王|王]]》
|左丘明
|左丘明
|《左‧昭公十二年》
|《左‧昭公十二年》
|
|
|
|
|-
|-
|十五
|十五
|《子產論猛》
|《子产论猛》
|左丘明
|左丘明
|《左‧昭公二十年》
|《左‧昭公二十年》
|
|
|
|
|-
|-
|十六
|十六
|《[[吳國|]][[越|越]]成》
|《[[吴国|]][[越|越]]成》
|左丘明
|左丘明
|《左‧哀公元年》
|《左‧哀公元年》
|
|
|[[吳國攻越]]、[[夫差]]、[[勾踐]]、[[越國滅吳國]](句踐復國)
|[[吴国攻越]]、[[夫差]]、[[勾踐]]、[[越国灭吴国]](句踐复国)
|}
|}


=== 卷三 周文 ===
=== 卷三 周文 ===
* 卷之三:周文,录《[[國語 ()|國語]]》、《[[公羊]]》、《[[穀梁]]》各篇章
* 卷之三:周文,录《[[国语 ()|国语]]》、《[[公羊]]》、《[[穀梁]]》各篇章


{|class=wikitable
{|class=wikitable
!篇次!!篇目!!作者!!出!!名句!!備註
!篇次!!篇目!!作者!!出!!名句!!备注
|-
|-
|一
|一
|《[[祭公谋父|祭公]]諫征犬戎》
|《[[祭公谋父|祭公]]諫征犬戎》
|
|
|《[[國語 ()|國語]]》
|《[[国语 ()|国语]]》
|
|
|
|
第317行: 第317行:
|《[[召穆公|召公]]諫厲王止謗》
|《[[召穆公|召公]]諫厲王止謗》
|
|
|《國語
|《国语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
|
|-
|-
|三
|三
|《[[周襄王|襄王]]不許請隧》
|《[[周襄王|襄王]]不许请隧》
|
|
|《國語
|《国语
|
|
|
|
|-
|-
|四
|四
|《[[单襄公|子]]知必亡》
|《[[单襄公|子]]知必亡》
|
|
|《國語
|《国语
|
|
|
|
|-
|-
|五
|五
|《[[展禽]]祀爰居》
|《[[展禽]]祀爰居》
|
|
|《國語
|《国语
|
|
|
|
|-
|-
|六
|六
|《[[里革]]罟匡君》
|《[[里革]]罟匡君》
|
|
|《國語
|《国语
|
|
|
|
|-
|-
|七
|七
|《[[敬姜]]論勞逸》
|《[[敬姜]]论劳逸》
|
|
|《國語
|《国语
|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
|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
|
|
|-
|-
|八
|八
|《[[叔向]]貧》
|《[[叔向]]貧》
|
|
|《國語
|《国语
|
|
|
|
|-
|-
|九
|九
|《[[王圉]]
|《[[王圉]]
|
|
|《國語
|《国语
|
|
|
|
|-
|-
|十
|十
|《稽郢行成於吳
|《稽郢行成于吴
|
|
|《國語
|《国语
|
|
|
|
|-
|-
|十一
|十一
|《申胥諫越成》
|《申胥諫越成》
|
|
|《國語
|《国语
|
|
|
|
第387行: 第387行:
|《春王正月》
|《春王正月》
|[[公羊高]]
|[[公羊高]]
|《[[公羊]]》
|《[[公羊]]》
|
|
|
|
第394行: 第394行:
|《宋人及楚人平》
|《宋人及楚人平》
|公羊高
|公羊高
|《公羊
|《公羊
|君子人之厄矜之;小人人之厄幸之。
|君子人之厄矜之;小人人之厄幸之。
|
|
|-
|-
|十四
|十四
|《子使札聘》
|《子使札聘》
|公羊高
|公羊高
|《公羊
|《公羊
|
|
|
|
|-
|-
|十五
|十五
|《伯克段于鄢》
|《伯克段于鄢》
|[[穀梁子]]
|[[穀梁子]]
|《[[穀梁]]》
|《[[穀梁]]》
|
|
|
|
|-
|-
|十六
|十六
|《虞師滅
|《虞师灭
|穀梁子
|穀梁子
|《穀梁
|《穀梁
|脣亡則齒寒。
|脣亡则齿寒。
|
|
|-
|-
|十七
|十七
|《[[晉公]]世子[[申生]]》
|《[[晉公]]世子[[申生]]》
|
|
|《[[禮記]]·檀弓》
|《[[礼记]]·檀弓》
|
|
|
|
第429行: 第429行:
|《曾子易簀》
|《曾子易簀》
|
|
|《禮記·檀弓》
|《礼记·檀弓》
|
|
|
|
第436行: 第436行:
|《[[有子]]之言似[[孔子|夫子]]》
|《[[有子]]之言似[[孔子|夫子]]》
|
|
|《禮記·檀弓》
|《礼记·檀弓》
|
|
|
|
|-
|-
|二十
|二十
|《公子[[重耳]]秦客》
|《公子[[重耳]]秦客》
|
|
|《禮記·檀弓》
|《礼记·檀弓》
|
|
|
|
第450行: 第450行:
|《[[杜簣]]揚觶》
|《[[杜簣]]揚觶》
|
|
|《禮記·檀弓》
|《礼记·檀弓》
|
|
|
|
|-
|-
|二十二
|二十二
|《晉[[赵武|文子]]成室》
|《晉[[赵武|文子]]成室》
|
|
|《禮記·檀弓》
|《礼记·檀弓》
|美哉焉!美哉奐焉!
|美哉焉!美哉奐焉!
|[[武]]、[[氏孤]]、[[下]]
|[[武]]、[[氏孤]]、[[下]]
|}
|}


=== 卷四 秦文、楚 ===
=== 卷四 秦文、楚 ===


* 卷之四:[[秦朝|秦]]文、楚辞,录《[[战国策]]》、《[[楚辞]]》各篇章
* 卷之四:[[秦朝|秦]]文、楚辞,录《[[战国策]]》、《[[楚辞]]》各篇章


{|class=wikitable
{|class=wikitable
!篇次!!篇目!!作者!!出!!名句!!備註
!篇次!!篇目!!作者!!出!!名句!!备注
|-
|-
|一
|一
|《[[秦]]以[[橫]]秦》
|《[[秦]]以[[橫]]秦》
|
|
|《[[戰國策]]》
|《[[战国策]]》
|“貧窮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人生世上,位富厚,可忽乎哉!”
|“貧窮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人生世上,位富厚,可忽乎哉!”
|[[縱橫家]]、[[合縱橫]]
|[[縱橫家]]、[[合縱橫]]
|-
|-
|二
|二
|《[[司錯]]伐蜀》
|《[[司錯]]伐蜀》
|
|
|《戰國策》
|《战国策》
|“欲富者,務廣其地;欲兵者,富其民;欲王者,博其德。”
|“欲富者,务广其地;欲兵者,富其民;欲王者,博其德。”
|
|
|-
|-
|三
|三
|《[[范雎]]秦王》
|《[[范雎]]秦王》
|
|
|《戰國策》
|《战国策》
|
|
|[[交近攻]]
|[[交近攻]]
|-
|-
|四
|四
|《[[忌]]諷諫》
|《[[忌]]諷諫》
|
|
|《戰國策》
|《战国策》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我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我也。”
|
|
|-
|-
|五
|五
|《[[斶]]說齊王》
|《[[斶]]说齐王》
|
|
|《戰國策》
|《战国策》
|晚食以肉,安步以當車罪以當貴,清真正以自虞。
|晚食以肉,安步以当车罪以当贵,清真正以自虞。
|
|
|-
|-
|六
|六
|《[[諼]]客[[孟嘗君]]》
|《[[諼]]客[[孟嘗君]]》
|
|
|《戰國策》
|《战国策》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
|[[孟嘗君]]、[[諼]]、狡兔三窟
|[[孟嘗君]]、[[諼]]、狡兔三窟
|-
|-
|七
|七
|《[[威后]]問齊使》
|《[[威后]]问齐使》
|
|
|《戰國策》
|《战国策》
|
|
|
|
|-
|-
|八
|八
|《[[辛]]幸臣》
|《[[辛]]幸臣》
|
|
|《戰國策》
|《战国策》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
|
|-
|-
|九
|九
|《[[讋]]說趙太后》
|《[[讋]]说赵太后》
|
|
|《戰國策》
|《战国策》
|
|
|今本改'''[[觸龍]]'''
|今本改'''[[触龙]]'''
|-
|-
|十
|十
|《[[]]不帝秦》
|《[[]]不帝秦》
|
|
|《戰國策》
|《战国策》
|
|
|
|
|-
|-
|十一
|十一
|《[[共公]]言》
|《[[共公]]言》
|
|
|《戰國策》
|《战国策》
|
|
|
|
|-
|-
|十二
|十二
|《[[唐雎]][[信陵君]]》
|《[[唐雎]][[信陵君]]》
|
|
|《戰國策》
|《战国策》
|
|
|
|
第556行: 第556行:
|《唐雎不辱使命》
|《唐雎不辱使命》
|
|
|《戰國策》
|《战国策》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
|
|-
|-
|十四
|十四
|《[[毅]][[燕惠王|燕王]]
|《[[毅]][[燕惠王|燕王]]
|
|
|《戰國策》
|《战国策》
|
|
|
|
|-
|-
|十五
|十五
|《[[諫逐客]]》
|《[[諫逐客]]》
|[[李斯]]
|[[李斯]]
|
|
|“今逐客以民以益讎,而外於諸侯,求危不可得也。”
|“今逐客以民以益讎,而外于诸侯,求危不可得也。”


“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第581行: 第581行:
|
|
|
|
|[[楚]]
|[[楚]]
|-
|-
|十七
|十七
|《宋玉楚王
|《宋玉楚王
|[[宋玉]]
|[[宋玉]]
|
|
|
|
|[[楚]]
|[[楚]]
|}
|}


=== 卷五 文 ===
=== 卷五 文 ===


* 卷之五:[[朝|汉]]文,录《[[史记]]》篇章
* 卷之五:[[朝|汉]]文,录《[[史记]]》篇章


{|class=wikitable
{|class=wikitable
!篇次!!篇目!!作者!!出!!width=60%|名句!!備註
!篇次!!篇目!!作者!!出!!width=60%|名句!!备注
|-
|-
|一
|一
|《[[五帝]][[本]]
|《[[五帝]][[本]]
|[[司馬遷]]
|[[司马迁]]
|《[[史]]》
|《[[史]]》
|“非好深思,心知其意,固難為淺見道也。”
|“非好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道也。”
|
|
|-
|-
|二
|二
|《[[羽]]本紀贊
|《[[羽]]本纪赞
|司馬遷
|司马迁
|《史
|《史
|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
|
|-
|-
|三
|三
|《秦楚之月表》
|《秦楚之月表》
|司馬遷
|司马迁
|《史
|《史
|
|
|
|
第621行: 第621行:
|四
|四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司馬遷
|司马迁
|《史
|《史
|
|
|
|
|-
|-
|五
|五
|《孔子世家
|《孔子世家
|司馬遷
|司马迁
|《史
|《史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仡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仡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
|
第635行: 第635行:
|六
|六
|《外戚世家序》
|《外戚世家序》
|司馬遷
|司马迁
|《史
|《史
|
|
|
|
|-
|-
|七
|七
|《[[伯夷]]列
|《[[伯夷]]列
|司馬遷
|司马迁
|《史
|《史
|
|
|
|
|-
|-
|八
|八
|《[[管仲|管]][[晏婴|晏]]列
|《[[管仲|管]][[晏婴|晏]]列
|司馬遷
|司马迁
|《史
|《史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
|
|-
|-
|九
|九
|《屈原列
|《屈原列
|司馬遷
|司马迁
|《史
|《史
|“世皆濁我清,人皆醉我醒,是以放。”
|“世皆濁我清,人皆醉我醒,是以放。”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赴湘流,葬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埃乎!」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赴湘流,葬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埃乎!”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楚]]》
|《[[楚]]》
|-
|-
|十
|十
|《[[酷吏]]列序》
|《[[酷吏]]列序》
|司馬遷
|司马迁
|《史
|《史
|
|
|
|
|-
|-
|十一
|十一
|《[[游俠]]列序》
|《[[游俠]]列序》
|司馬遷
|司马迁
|《史
|《史
|
|
|
|
|-
|-
|十二
|十二
|《滑稽列
|《滑稽列
|司馬遷
|司马迁
|《史
|《史
|“乐极则悲,万事尽然。”
|“乐极则悲,万事尽然。”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第689行: 第689行:
|-
|-
|十三
|十三
|《殖列序》
|《殖列序》
|司馬遷
|司马迁
|《史
|《史
|
|
|
|
第697行: 第697行:
|十四
|十四
|《太史公自序》
|《太史公自序》
|司馬遷
|司马迁
|《史
|《史
|“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
|
|-
|-
|十五
|十五
|《[[任少卿]]》
|《[[任少卿]]》
|司馬遷
|司马迁
|
|
|“士为知己用,女为说己容。”
|“士为知己用,女为说己容。”
第710行: 第710行:
“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
“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


“人固有一死,死或重泰山,或轻鸿毛,用之所趣异也。”
“人固有一死,死或重泰山,或轻鸿毛,用之所趣异也。”


“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第720行: 第720行:
|}
|}


=== 卷六 文 ===
=== 卷六 文 ===


* 卷之六:汉文,录[[晁错]]、[[司马相如]]、[[李陵]]、[[诸葛亮]]等人文章
* 卷之六:汉文,录[[晁错]]、[[司马相如]]、[[李陵]]、[[诸葛亮]]等人文章


{|class=wikitable
{|class=wikitable
!篇次!!篇目!!作者!!名句!!備註
!篇次!!篇目!!作者!!名句!!备注
|-
|-
|一
|一
|《高帝求詔》
|《高帝求詔》
|[[高祖]]
|[[高祖]]
|蓋聞王者莫高周文,伯者莫高於齊桓,皆待人而成名。
|盖闻王者莫高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人而成名。
|
|
|-
|-
|二
|二
|《文帝佐百姓詔》
|《文帝佐百姓詔》
|[[文帝]]
|[[文帝]]
|
|
|
|
|-
|-
|三
|三
|《景帝令二千石修詔》
|《景帝令二千石修詔》
|[[景帝]]
|[[景帝]]
|
|
|
|
|-
|-
|四
|四
|《武帝求茂才等詔》
|《武帝求茂才等詔》
|[[武帝]]
|[[武帝]]
|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俗之累而立功名。
|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俗之累而立功名。
|
|
|-
|-
|五
|五
|《[[|上]]》
|《[[|上]]》
|[[賈誼]]
|[[賈誼]]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仁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仁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
|-
|-
第766行: 第766行:
|-
|-
|七
|七
|《論貴粟疏》
|《论贵粟疏》
|[[晁錯]]
|[[晁錯]]
|貧生不足,不足生,不農則不地著,不地著則離鄉輕家,民如鳥獸有高城深池,法重刑,不能禁也。
|貧生不足,不足生不,不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有高城深池,法重刑,不能禁也。
|
|
|-
|-
|八
|八
|《獄中上梁王
|《獄中上梁王
|[[鄒陽]]
|[[邹阳]]
|
|
|
|
|-
|-
|九
|九
|《上
|《上
|[[司相如]]
|[[司相如]]
|
|
|
|
|-
|-
|十
|十
|《答
|《答
|舊題[[李陵]]撰
|旧题[[李陵]]撰
|人之相知,相知心。
|人之相知,相知心。
|
|
|-
|-
|十一
|十一
|《尚德緩刑
|《尚德緩刑
|[[路舒]]
|[[路舒]]
|
|
|
|
|-
|-
|十二
|十二
|《報孫會
|《报孙会
|[[惲]]
|[[惲]]
|故道不同,不相為謀
|故道不同,不相为谋
|
|
|-
|-
|十三
|十三
|《光武帝耿弇》
|《光武帝耿弇》
|[[光武帝]]
|[[光武帝]]
|“有志者事竟成。”
|“有志者事竟成。”
|
|
|-
|-
|十四
|十四
|《诫兄子
|《诫兄子
|[[援]]
|[[援]]
|“画虎不成反类狗。”
|“画虎不成反类狗。”
|
|
|-
|-
|十五
|十五
|《[[前出表]]》
|《[[前出表]]》
|[[葛亮]]
|[[葛亮]]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臣本布衣,躬耕,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臣本布衣,躬耕,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第824行: 第824行:
|-
|-
|十六
|十六
|《[[表]]》
|《[[表]]》
|葛亮
|葛亮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明清文人認為此文是偽造的。
|明清文人认为此文是偽造的。
|}
|}


=== 卷七 六朝唐文 ===
=== 卷七 六朝唐文 ===
* 卷之七:[[六朝]][[唐朝|唐]]文录[[陶渊明]]、[[魏]]、[[韩愈]]、[[王勃]]等人文章
* 卷之七:[[六朝]][[唐朝|唐]]文录[[陶渊明]]、[[魏]]、[[韩愈]]、[[王勃]]等人文章


{|class=wikitable
{|class=wikitable
!篇次!!篇目!!作者!!width=70%|名句!!備註
!篇次!!篇目!!作者!!width=70%|名句!!备注
|-
|-
|-
|-
| 一||《[[情表]]》||[[李密 (西晉)|李密]]||“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 一||《[[情表]]》||[[李密 (西晉)|李密]]||“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烏鳥私情,終養。”
乌鸟私情,终养。”


“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第847行: 第847行:
||
||
|-
|-
| 二||《[[亭集序]]》||[[王羲之]]||“夫人之相,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趣舍殊,躁不同,其欣所遇,暫得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至。”||
| 二||《[[亭集序]]》||[[王羲之]]||“夫人之相,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趣舍殊,躁不同,其欣所遇,暫得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至。”||
|-
|-
| 三||《來辭》||[[陶淵明]]||“兮,田園將蕪胡不?既自以心形役,奚惆悵而悲?悟已往之不諫,知者之可追。迷途其未今是而昨非。”
| 三||《来辞》||[[陶淵明]]||“兮,田园将芜胡不?既自以心形役,奚惆悵而悲?悟已往之不諫,知者之可追。迷途其未今是而昨非。”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第857行: 第857行:
||
||
|-
|-
| 四||《[[桃花源]]》||陶淵明||“今是何世,乃不知有無論魏晉。”||
| 四||《[[桃花源]]》||陶淵明||“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无论魏晉。”||
|-
|-
| 五||《五柳先生》||陶淵明||“好讀書,不求甚解,毎有意,便欣然忘食。”
| 五||《五柳先生》||陶淵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毎有意,便欣然忘食。”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第866行: 第866行:
| 六||《北山移文》||[[孔稚珪]]||||
| 六||《北山移文》||[[孔稚珪]]||||
|-
|-
| 七||《諫太宗十思疏》||[[魏]]||“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舟覆舟,所宜深慎,奔巧索,其可忽乎!”||
| 七||《諫太宗十思疏》||[[魏]]||“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舟覆舟,所宜深慎,奔巧索,其可忽乎!”||
|-
|-
| 八||《徐敬討武曌檄》||[[駱王]]||“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託?”
| 八||《徐敬討武曌檄》||[[駱王]]||“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託?”


“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
||
|-
|-
| 九||《[[滕王序]]》||[[王勃]]||“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 九||《[[滕王序]]》||[[王勃]]||“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落霞孤鶩齊飛,秋水共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落霞孤鶩齐飞,秋水共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第884行: 第884行:
||
||
|-
|-
| 十||《與韓荊州》||[[李白]]||“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 十||《与韩荊州》||[[李白]]||“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白,隴西布衣,流落楚、。十五好劍術,徧干侯;三十成文章,抵卿相。雖長滿七尺,而心雄夫。”
“白,隴西布衣,流落楚、。十五好剑术,徧干侯;三十成文章,抵卿相。虽长七尺,而心雄夫。”
||
||
|-
|-
| 十一||《春夜宴桃李序》||[[李白]]||“夫天地者,物之逆旅;光者,百代之客。而浮生若為歡幾何?”||
| 十一||《春夜宴桃李序》||[[李白]]||“夫天地者,物之逆旅;光者,百代之客。而浮生若为欢几何?”||
|-
|-
| 十二||《弔古戰場文》||[[李]]||“无贵无贱,同为枯骨。”
| 十二||《弔古战场文》||[[李]]||“无贵无贱,同为枯骨。”


“降矣哉,终身夷狄;战矣哉,暴骨沙砾。鸟无声兮山寂寂,夜正长兮风淅淅。魂魄结兮天沉沉,鬼神聚兮云幂幂。”
“降矣哉,终身夷狄;战矣哉,暴骨沙砾。鸟无声兮山寂寂,夜正长兮风淅淅。魂魄结兮天沉沉,鬼神聚兮云幂幂。”


蒼蒼蒸民,誰父母?提攜捧,畏其不。誰兄弟?如足如手。誰?如如友。生也何恩?之何咎?其存其歿,家莫知。人或有言,疑。悁悁心目,寢寐之。布奠傾觴,哭望天涯。天地愁,草木淒悲。弔祭不至,精魂何依?”
苍苍蒸民,誰父母?提攜捧,畏其不寿。誰兄弟?如足如手。誰?如如友。生也何恩?之何咎?其存其歿,家莫知。人或有言,疑。悁悁心目,寢寐之。布奠傾觴,哭望天涯。天地愁,草木淒悲。弔祭不至,精魂何依?”
||
||
|-
|-
| 十三||《陋室》||[[]]||“山不在高,有仙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 十三||《陋室》||[[]]||“山不在高,有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
| 十四||《[[阿房宮賦]]》||[[杜牧]]||“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三百餘里,隔天日。驪山北而西折,直走咸。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十步一。廊腰縵回,簷牙高啄。各抱地,鉤心角。”
| 十四||《[[阿房宫赋]]》||[[杜牧]]||“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三百餘里,隔天日。驪山北而西折,直走咸。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十步一。廊腰縵回,簷牙高啄。各抱地,鉤心角。”


者,六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者,六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秦人不暇自哀,而使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
“秦人不暇自哀,而使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
||
||
|-
|-
| 十五||《原道》||[[愈]]||“博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道,足乎己,外之德。仁與義為定名,道為虛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
| 十五||《原道》||[[愈]]||“博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道,足乎己,外之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
|-
|-
| 十六||《原毀》||愈||“古之君子,其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
| 十六||《原毀》||愈||“古之君子,其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
|-
|-
| 十七||《麟解》||愈||麟之所以麟者,以德不以形。||
| 十七||《麟解》||愈||麟之所以麟者,以德不以形。||
|-
|-
| 十八||《雜說一》||愈||||
| 十八||《杂说一》||愈||||
|-
|-
| 十九||《雜說四》||愈||“世有伯,然有千里。千里常有,而伯不常有。”||
| 十九||《杂说四》||愈||“世有伯,然有千里。千里常有,而伯不常有。”||
|}
|}


第921行: 第921行:
* 卷之八:唐文,录[[韩愈]]文章
* 卷之八:唐文,录[[韩愈]]文章
{|class=wikitable
{|class=wikitable
!篇次!!篇目!!作者!!width=70%|名句!!備註
!篇次!!篇目!!作者!!width=70%|名句!!备注
|-
|-
| 一||《[[師說]]》||[[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 一||《[[师说]]》||[[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第929行: 第929行:
“圣人无常师。”
“圣人无常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
||
|-
|-
| 二||《[[進學解]]》||[[愈]]||“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 二||《[[进学解]]》||[[愈]]||“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第943行: 第943行:
||
||
|-
|-
| 三||《[[圬者王承福]]》||[[愈]]||||
| 三||《[[圬者王承福]]》||[[愈]]||||
|-
|-
| 四||《[[諱]]》||[[愈]]||||
| 四||《[[諱]]》||[[愈]]||||
|-
|-
| 五||《[[]]》||[[愈]]||||
| 五||《[[]]》||[[愈]]||||
|-
|-
| 六||《[[十九日上宰相]]》||[[愈]]||||
| 六||《[[十九日上宰相]]》||[[愈]]||||
|-
|-
| 七||《[[廿九日上宰相]]》||[[愈]]||||
| 七||《[[廿九日上宰相]]》||[[愈]]||||
|-
|-
| 八||《[[于襄陽書]]》||[[愈]]||||
| 八||《[[于襄阳书]]》||[[愈]]||||
|-
|-
| 九||《[[與陳給事]]》||[[愈]]||||
| 九||《[[与陈給事]]》||[[愈]]||||
|-
|-
| 十||《[[科目時與]]》||[[愈]]||||
| 十||《[[科目时与]]》||[[愈]]||||
|-
|-
| 十一||《[[送孟野序]]》||[[愈]]||“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 十一||《[[送孟野序]]》||[[愈]]||“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
||
|-
|-
| 十二||《[[送李愿歸盤谷序]]》||[[愈]]||||
| 十二||《[[送李愿归盘谷序]]》||[[愈]]||||
|-
|-
| 十三||《[[送董邵南序]]》||[[愈]]||||
| 十三||《[[送董邵南序]]》||[[愈]]||||
|-
|-
| 十四||《[[送少尹序]]》||[[愈]]||||
| 十四||《[[送少尹序]]》||[[愈]]||||
|-
|-
| 十五||《[[送石士序]]》||[[愈]]||||
| 十五||《[[送石士序]]》||[[愈]]||||
|-
|-
| 十六||《[[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愈]]||||
| 十六||《[[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愈]]||||
|-
|-
| 十七||《[[祭十二郎文]]》||[[愈]]||“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 十七||《[[祭十二郎文]]》||[[愈]]||“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第978行: 第978行:
||
||
|-
|-
| 十八||《[[祭鱷文]]》||[[愈]]||||
| 十八||《[[祭鱷文]]》||[[愈]]||||
|-
|-
| 十九||《[[柳子厚墓誌銘]]》||[[愈]]||||
| 十九||《[[柳子厚墓志铭]]》||[[愈]]||||
|}
|}


第987行: 第987行:


{|class=wikitable
{|class=wikitable
!篇次!!篇目!!作者!!width=60%|名句!!備註
!篇次!!篇目!!作者!!width=60%|名句!!备注
|-
|-
| 一||《[[駁]]》||[[柳宗元]]||不忘讎,孝也;不死,也。||
| 一||《[[駁]]》||[[柳宗元]]||不忘讎,孝也;不死,也。||
|-
|-
| 二||《[[桐封弟辨]]》||[[柳宗元]]||||
| 二||《[[桐封弟辨]]》||[[柳宗元]]||||
|-
|-
| 三||《[[箕子碑]]》||[[柳宗元]]||||
| 三||《[[箕子碑]]》||[[柳宗元]]||||
|-
|-
| 四||《[[捕蛇者]]》||[[柳宗元]]||“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 四||《[[捕蛇者]]》||[[柳宗元]]||“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
||
|-
|-
| 五||《[[種樹郭橐駝]]》||[[柳宗元]]||||[[永革新]]
| 五||《[[种树郭橐駝]]》||[[柳宗元]]||||[[永革新]]
|-
|-
| 六||《[[梓人]]》||[[柳宗元]]||||
| 六||《[[梓人]]》||[[柳宗元]]||||
|-
|-
| 七||《[[愚溪序]]》||[[柳宗元]]||||
| 七||《[[愚溪序]]》||[[柳宗元]]||||
|-
|-
| 八||《[[永州使君新堂]]》||[[柳宗元]]||||
| 八||《[[永州使君新堂]]》||[[柳宗元]]||||
|-
|-
| 九||《[[鈷鉧潭西小丘]]》||[[柳宗元]]||||[[永州八]]
| 九||《[[鈷鉧潭西小丘]]》||[[柳宗元]]||||[[永州八]]
|-
|-
| 十||《[[小石城山]]》||[[柳宗元]]||||[[永州八]]
| 十||《[[小石城山]]》||[[柳宗元]]||||[[永州八]]
|-
|-
| 十一||《[[賀進士王元失火]]》||[[柳宗元]]||||
| 十一||《[[贺进士王元失火]]》||[[柳宗元]]||||
|-
|-
| 十二||《[[待漏院]]》||[[王禹偁]]||||
| 十二||《[[待漏院]]》||[[王禹偁]]||||
|-
|-
| 十三||《[[黃岡竹樓記]]》||[[王禹偁]]||||
| 十三||《[[黃岡竹楼记]]》||[[王禹偁]]||||
|-
|-
| 十四||《[[園記後]]》||[[李格非]]||||
| 十四||《[[园记后]]》||[[李格非]]||||
|-
|-
| 十五||《[[先生祠堂]]》||[[范仲淹]]||||
| 十五||《[[先生祠堂]]》||[[范仲淹]]||||
|-
|-
| 十六||《[[岳陽樓記]]》||[[范仲淹]]||“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 十六||《[[岳阳楼记]]》||[[范仲淹]]||“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
|-
| 十七||《[[諫院]]》||[[司光]]||志其大,舍其細;先其急,其緩;家而不。||
| 十七||《[[諫院]]》||[[司光]]||志其大,舍其細;先其急,其緩;家而不。||
|-
|-
| 十八||《[[]]》||[[]]||||
| 十八||《[[]]》||[[]]||||
|-
|-
| 十九||《[[袁州州學記]]》||[[李覯]]||||
| 十九||《[[袁州州学记]]》||[[李覯]]||||
|-
|-
| 二十||《[[朋黨論]]》||[[歐陽修]]||“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 二十||《[[朋党论]]》||[[欧阳修]]||“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
|-
| 二十一||《[[縱囚]]》||[[歐陽修]]||信君子,而刑戮施小人。
| 二十一||《[[縱囚]]》||[[欧阳修]]||信君子,而刑戮施小人。


上下交相賊以成此名也,有所施恩德夫知信者哉?不然,太宗施德天下,茲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爲極惡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死如,而存信。此又不通之也!
上下交相賊以成此名也,有所施恩德夫知信者哉?不然,太宗施德天下,茲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死如,而存信。此又不通之也!
|-
|-
| 二十二||《[[祕演集序]]》||[[歐陽修]]||||
| 二十二||《[[祕演集序]]》||[[欧阳修]]||||
|}
|}


第1,043行: 第1,043行:


{|class=wikitable
{|class=wikitable
!篇次!!篇目!!作者!!width=70%|名句!!備註
!篇次!!篇目!!作者!!width=70%|名句!!备注
|-
|-
| 一||《[[梅集序]]》||[[歐陽修]]||||
| 一||《[[梅集序]]》||[[欧阳修]]||||
|-
|-
| 二||《[[送寘序]]》||[[歐陽修]]||||
| 二||《[[送寘序]]》||[[欧阳修]]||||
|-
|-
| 三||《[[五代史伶官序]]》||[[歐陽修]]||“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 三||《[[五代史伶官序]]》||[[欧阳修]]||“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第1,056行: 第1,056行:
||《[[新五代史]]》
||《[[新五代史]]》
|-
|-
| 四||《[[五代史宦者傳論]]》||[[歐陽修]]||||《[[新五代史]]》
| 四||《[[五代史宦者传论]]》||[[欧阳修]]||||《[[新五代史]]》
|-
|-
| 五||《[[相州晝]]》||[[歐陽修]]||||
| 五||《[[相州晝]]》||[[欧阳修]]||||
|-
|-
| 六||《[[豐樂]]》||[[歐陽修]]||||
| 六||《[[丰乐]]》||[[欧阳修]]||||
|-
|-
| 七||《[[醉翁亭]]》||[[歐陽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 七||《[[醉翁亭]]》||[[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然而禽知山林之,而不知人之;人知太守,而不知太守之也。
然而禽知山林之,而不知人之;人知太守,而不知太守之也。
||
||
|-
|-
| 八||《[[秋聲賦]]》||[[歐陽修]]||“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 八||《[[秋声赋]]》||[[欧阳修]]||“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
|-
| 九||《[[祭石曼卿文]]》||[[歐陽修]]||||
| 九||《[[祭石曼卿文]]》||[[欧阳修]]||||
|-
|-
| 十||《[[瀧岡阡表]]》||[[歐陽修]]||“呜呼!为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
| 十||《[[瀧岡阡表]]》||[[欧阳修]]||“呜呼!为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
|-
|-
| 十一||《[[管仲]]》||[[洵]]||者不悲其身之死,而憂其之衰。故必者,而有以死。||
| 十一||《[[管仲]]》||[[洵]]||者不悲其身之死,而憂其之衰。故必者,而有以死。||
|-
|-
| 十二||《[[辨奸]]》||[[洵]]||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 十二||《[[辨奸]]》||[[洵]]||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
|-
| 十三||《[[心]]》||[[洵]]||“為將之道,先治心。泰山崩前而色不,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然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敵。”||
| 十三||《[[心]]》||[[洵]]||“为将之道,先治心。泰山崩前而色不,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敵。”||
|-
|-
| 十四||《[[益州]]》||[[洵]]||||
| 十四||《[[益州]]》||[[洵]]||||
|-
|-
| 十五||《[[刑忠厚之至]]》||[[軾]]||可以,可以無賞乎仁;可以,可以無罰
| 十五||《[[刑忠厚之至]]》||[[軾]]||可以,可以无赏乎仁;可以,可以无罚


春秋之,立法貴嚴,而貴寬
春秋之,立法贵严,而贵宽
||[[軾]]應試所作之文之一
||[[軾]]应试所作之文之一
|-
|-
| 十六||《[[范增]]》||[[軾]]||物必先腐也,而後蟲生之;人必先疑也,而讒入之。
| 十六||《[[范增]]》||[[軾]]||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讒入之。


留,不合即去。
留,不合即去。
||
||
|-
|-
| 十七||《[[留侯]]》||[[軾]]||“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 十七||《[[留侯]]》||[[軾]]||“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良]]
||[[良]]
|-
|-
| 十八||《[[賈誼]]》||[[軾]]||“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 十八||《[[賈誼]]》||[[軾]]||“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
|-
| 十九||《[[鼂錯]]》||[[軾]]||“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于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
| 十九||《[[鼂錯]]》||[[軾]]||“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于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第1,105行: 第1,105行:
* 卷之十一:宋文,录[[苏轼]]、[[曾巩]]、[[王安石]]等人文章
* 卷之十一:宋文,录[[苏轼]]、[[曾巩]]、[[王安石]]等人文章
{|class=wikitable
{|class=wikitable
!篇次!!篇目!!作者!!width=62%|名句!!備註
!篇次!!篇目!!作者!!width=62%|名句!!备注
|-
|-
| 一||《[[上梅直講書]]》||[[軾]]||||
| 一||《[[上梅直讲书]]》||[[軾]]||||
|-
|-
| 二||《[[喜雨亭]]》||[[軾]]||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襦;使天而雨玉,饑者不得以粟。一雨三日,伊誰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之天子,天子曰不然;之造物,造物不自以功;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 二||《[[喜雨亭]]》||[[軾]]||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襦;使天而雨玉,饑者不得以粟。一雨三日,伊誰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之天子,天子曰不然;之造物,造物不自以功;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
|-
| 三||《[[凌虛臺記]]》||[[軾]]||||
| 三||《[[凌虚台记]]》||[[軾]]||||
|-
|-
| 四||《[[超然臺記]]》||[[軾]]||凡物皆有可。苟有可,皆有可,非必怪奇偉麗者也。||[[軾]]被貶至[[黃州]]時應其弟[[轍]]所文
| 四||《[[超然台记]]》||[[軾]]||凡物皆有可。苟有可,皆有可,非必怪奇伟丽者也。||[[軾]]被貶至[[黃州]]时应其弟[[轍]]所文
|-
|-
| 五||《[[放]]》||[[軾]]||||
| 五||《[[放]]》||[[軾]]||||
|-
|-
| 六||《[[石]]》||[[軾]]||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 六||《[[石]]》||[[軾]]||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
|-
| 七||《[[潮州文公碑]]》||[[軾]]||匹夫而百世,一言而天下法。
| 七||《[[潮州文公碑]]》||[[軾]]||匹夫而百世,一言而天下法。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
||緬懷[[愈]]而作
||缅怀[[愈]]而作
|-
|-
| 八||《[[乞校正贄奏議進御劄子]]》||[[軾]]||||
| 八||《[[乞校正贄奏议进御劄子]]》||[[軾]]||||
|-
|-
| 九||《[[前赤壁]]》||[[軾]]||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斗}-牛之,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立,羽化而登仙。
| 九||《[[前赤壁]]》||[[軾]]||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斗}-牛之,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頃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依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依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第1,133行: 第1,133行: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軾]]被貶至[[黃州]]所作
||[[軾]]被貶至[[黃州]]所作
|-
|-
| 十||《[[赤壁]]》||[[軾]]||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軾]]被貶至黃州所作
| 十||《[[赤壁]]》||[[軾]]||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軾]]被貶至黃州所作
|-
|-
| 十一||《[[三槐堂]]》||[[軾]]||||
| 十一||《[[三槐堂]]》||[[軾]]||||
|-
|-
| 十二||《[[方山子]]》||[[軾]]||||
| 十二||《[[方山子]]》||[[軾]]||||
|-
|-
| 十三||《[[六國論]]》||[[軾]]||以地事秦,抱薪救火,薪不,火不||其此篇是[[軾]]所的,然[[三]]([[洵]]、[[軾]]、[[轍]])各有《[[六國論]]》,因此可能被混淆。
| 十三||《[[六国论]]》||[[軾]]||以地事秦,抱薪救火,薪不,火不||其此篇是[[軾]]所的,然[[三]]([[洵]]、[[軾]]、[[轍]])各有《[[六国论]]》,因此可能被混淆。
|-
|-
| 十四||《[[上樞密太尉]]》||[[轍]]||文不可以而能,可以而致。||
| 十四||《[[上樞密太尉]]》||[[轍]]||文不可以而能,可以而致。||
|-
|-
| 十五||《[[黃州快哉亭]]》||[[轍]]||士生世,使其中不自得,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性,而非快?||[[轍]]被貶所作,其兄〈超然臺記莫同,皆是被貶所作。
| 十五||《[[黃州快哉亭]]》||[[轍]]||士生世,使其中不自得,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性,而非快?||[[轍]]被貶所作,其兄〈超然台记莫同,皆是被貶所作。
|-
|-
| 十六||《[[寄歐陽舍人]]》||[[曾]]||||
| 十六||《[[寄欧阳舍人]]》||[[曾]]||||
|-
|-
| 十七||《[[贈黎安二生序]]》||[[曾]]||||
| 十七||《[[贈黎安二生序]]》||[[曾]]||||
|-
|-
| 十八||《[[孟嘗君]]》||[[王安石]]||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 十八||《[[孟嘗君]]》||[[王安石]]||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
|-
| 十九||《[[同一首子固]]》||[[王安石]]||||
| 十九||《[[同一首子固]]》||[[王安石]]||||
|-
|-
| 二十||《[[]]》||[[王安石]]||于是予有叹焉。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 二十||《[[]]》||[[王安石]]||于是予有叹焉。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
|-
| 二十一||《[[泰州海陵主簿君墓誌銘]]》||[[王安石]]||士固有俗,行其意,罵譏笑侮,困辱而不悔;彼皆衆人之求,而有所待於後世者也,其齟齬固宜。若夫智功名之士,窺俯仰,以赴利之,而輒不遇者,乃亦不可勝數足以移物,而窮足以,而辱右武之,此又何哉?
| 二十一||《[[泰州海陵主簿君墓志铭]]》||[[王安石]]||士固有俗,行其意,罵譏笑侮,困辱而不悔;彼皆衆人之求,而有所待于后世者也,其齟齬固宜。若夫智功名之士,窺俯仰,以赴利之,而輒不遇者,乃亦不可胜数足以移物,而窮足以,而辱右武之,此又何哉?
||
||
|}
|}
第1,165行: 第1,165行:


{|class=wikitable
{|class=wikitable
!篇次!!篇目!!作者!!width=65%|名句!!備註
!篇次!!篇目!!作者!!width=65%|名句!!备注
|-
|-
| 一||《[[送天台序]]》||[[宋濂]]||||
| 一||《[[送天台序]]》||[[宋濂]]||||
|-
|-
| 二||《[[閱江樓記]]》||[[宋濂]]||||
| 二||《[[閱江楼记]]》||[[宋濂]]||||
|-
|-
| 三||《[[司季主卜]]》||[[基]]||昔日之所无,今日有之不为过;昔日之所有,今日无之不为不足。是故一昼一夜,华开者谢;一春一秋,物故者新。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
| 三||《[[司季主卜]]》||[[基]]||昔日之所无,今日有之不为过;昔日之所有,今日无之不为不足。是故一昼一夜,华开者谢;一春一秋,物故者新。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
|-
|-
| 四||《[[柑者言]]》||[[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原收錄於《[[郁子]]》中
| 四||《[[柑者言]]》||[[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原收录于《[[郁子]]》中
|-
|-
| 五||《[[深慮]]》||[[方孝孺]]||慮天下者,常其所,而忽其所易;其所可畏,而遺其所不疑。然而禍常發於所忽之中,而常起不足疑之事。豈其慮之未周歟?慮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br />良医之子,多死病;良巫之子,多死鬼。彼岂工活人而拙活己之子哉?乃工谋人而拙谋天也。||
| 五||《[[深慮]]》||[[方孝孺]]||慮天下者,常其所,而忽其所易;其所可畏,而遺其所不疑。然而禍常发于所忽之中,而常起不足疑之事。豈其慮之未周歟?慮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br>良医之子,多死病;良巫之子,多死鬼。彼岂工活人而拙活己之子哉?乃工谋人而拙谋天也。||
|-
|-
| 六||《[[豫讓論]]》||[[方孝孺]]||||
| 六||《[[豫让论]]》||[[方孝孺]]||||
|-
|-
| 七||《[[政篇]]》||[[王鏊]]||||
| 七||《[[政篇]]》||[[王鏊]]||||
|-
|-
| 八||《[[尊經閣記]]》||[[王守仁]]||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其应乎感也,则为恻隐,为羞恶,为辞让,为是非;其见于事也,则为父子之亲,为君臣之义,为夫妇之别,为长幼之序,为朋友之信。是恻隐也,羞恶也,辞让也,是非也;是亲也,义也,序也,别也,信也,一也;皆所谓心也,性也,命也。||
| 八||《[[尊经阁记]]》||[[王守仁]]||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其应乎感也,则为恻隐,为羞恶,为辞让,为是非;其见于事也,则为父子之亲,为君臣之义,为夫妇之别,为长幼之序,为朋友之信。是恻隐也,羞恶也,辞让也,是非也;是亲也,义也,序也,别也,信也,一也;皆所谓心也,性也,命也。||
|-
|-
| 九||《[[象祠]]》||[[王守仁]]||吾于是益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
| 九||《[[象祠]]》||[[王守仁]]||吾于是益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
|-
|-
| 十||《[[瘞旅文]]》||[[王守仁]]||||
| 十||《[[瘞旅文]]》||[[王守仁]]||||
|-
|-
| 十一||《[[信陵君救趙論]]》||[[唐之]]||||
| 十一||《[[信陵君救赵论]]》||[[唐之]]||||
|-
|-
| 十二||《[[報劉一丈]]》||[[宗臣]]||||
| 十二||《[[报刘一丈]]》||[[宗臣]]||||
|-
|-
| 十三||《[[圖記]]》||[[有光]]||||
| 十三||《[[图记]]》||[[有光]]||||
|-
|-
| 十四||《[[浪亭]]》||[[有光]]||||
| 十四||《[[浪亭]]》||[[有光]]||||
|-
|-
| 十五||《[[青霞先生文集序]]》||[[茅坤]]||||
| 十五||《[[青霞先生文集序]]》||[[茅坤]]||||
|-
|-
| 十六||《[[相如完璧歸趙論]]》||[[王世]]||||
| 十六||《[[相如完璧归赵论]]》||[[王世]]||||
|-
|-
| 十七||《[[徐文長傳]]》||[[袁宏道]]||||
| 十七||《[[徐文长传]]》||[[袁宏道]]||||
|-
|-
| 十八||《[[五人墓碑]]》||[[溥]]||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 十八||《[[五人墓碑]]》||[[溥]]||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由是之,今之高爵位,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不能容於遠近,而又有翦髮杜,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賤行,五人之死,重固何如哉?
由是之,今之高爵位,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翦髮杜,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賤行,五人之死,重固何如哉?
||
||
|}
|}
第1,209行: 第1,209行:
== 参见 ==
== 参见 ==
* [[昭明文选]]
* [[昭明文选]]
* [[古文鍵]]
* [[古文鍵]]
* [[文章軌範]]
* [[文章轨范]]
* [[高玉麒]]:《古文观止》[[芬兰语]]版译者
* [[高玉麒]]:《古文观止》[[芬兰语]]版译者


== 参考资料 ==
== 参考资料 ==
{{Reflist|2}}
{{reflist}}

== 外部链接 ==
== 外部链接 ==
* [http://www.donglishuzhai.net/mengxuebu/guwenguanzhi/ 《古文止》全文在(正)] {{Wayback|url=http://www.donglishuzhai.net/mengxuebu/guwenguanzhi/ |date=20170706114127 }}
* [http://www.donglishuzhai.net/mengxuebu/guwenguanzhi/ 《古文止》全文在线(正)]
* [http://www.gutenberg.org/ebooks/25225 在古登堡計劃中的頁面] {{Wayback|url=http://www.gutenberg.org/ebooks/25225 |date=20200717232329 }}([[古登堡計劃]])
* [http://www.gutenberg.org/ebooks/25225 在古登堡计划中的頁面] ([[古登堡计划]])


[[Category:清朝典籍]]
[[Category:清朝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