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汉州县列表: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参考文献:​清理
(机器人:自动替换格式;整理源码)
 
第1行: 第1行:
[[File:Northern Han Kingdom, 951.svg||300px|缩略图|951年时的北汉,共辖一府、九州、四十七县。]]
[[File:Northern Han Kingdom, 951.svg|right|300px|thumb|951年时的北汉,共辖一府、九州、四十七县。]]
本列表表示[[五代十国]]时期,割据今[[山西]]中部的'''[[北汉]]的所有州县'''。北汉的存在年代,由[[后周]][[广顺]]元年(951年)[[郭威]]篡[[后汉]],[[刘知远]]之弟[[刘旻|刘崇]]在[[太原]]称帝开始,<ref name="begin"/>到[[北宋|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宋灭北汉之战|攻破太原]],[[刘继元]]出降为止,<ref>《[[续资治通鉴]]·卷十一·太平兴国四年》:“甲申,迟明,刘继元率其平章事李恽等素服纱帽待罪台下,诏释之,召升台劳问。……北汉平,凡得州十,军一,县四十一,户三万五千二百二十,兵三万。”</ref>前后约二十八年。刘崇称帝时,北汉号称辖有[[并州 (太原)|并]]、[[汾州|汾]]、[[忻州 (古代)|忻]]、[[代州|代]]、[[岚州|岚]]、[[宪州|宪]]、[[隆州 (北汉)|隆]]、[[蔚州 (北魏)|蔚]]、[[沁州|沁]]、[[辽州 (隋朝)|辽]]、[[麟州 (开元)|麟]]、[[石州 (北周)|石]]十二州之地,<ref name="begin">《[[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广顺元年》:“戊寅,杀湘阳公于宋州。是日,刘崇即皇帝位于晋阳,仍用乾祐年号,所有者并、汾、忻、代、岚、宪、隆、蔚、沁、辽、麟、石十二州之地。”</ref>但事实上,蔚州属于[[石敬瑭]]献与[[契丹]]的[[幽云十六州]]之中,并不在刘氏直接控制之下;[[隆州 (北汉)|隆州]]建于宋[[开宝]]三年(975年),仅是一城;<ref name="lz"/>麟州则一再叛附于后周。<ref>《十国春秋·卷一百四·世祖本纪》:“乾佑五年……麟州刺史杨崇训归款于周。初,崇训父信受命于周为刺史,及信卒,崇训以州来降,至是为群羌所围,叛去。后复归与我。”</ref><ref>《十国春秋·卷一百五·睿宗本纪》:“天会元年……冬十月癸亥,麟州刺史杨崇训举城降周,周以为麟州防御使。”</ref>因此诸书对北汉州数记载,各不相同,《[[资治通鉴|通鉴]]》作十二州,《[[十国春秋]]·地理表》与《[[新五代史]]·职方考》作十州,<ref>《[[新五代史]]·卷六十·职方考》:“郭氏代汉,十州入于刘旻。”</ref>[[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与《山西省历史地图集》作九州。本表所列包括除蔚州外的一府、十州,共四十七县。
本列表表示[[五代十国]]时期,割据今[[山西]]中部的'''[[北汉]]的所有州县'''。北汉的存在年代,由[[后周]][[广顺]]元年(951年)[[郭威]]篡[[后汉]],[[刘知远]]之弟[[刘旻|刘崇]]在[[太原]]称帝开始,<ref name="begin"/>到[[北宋|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宋灭北汉之战|攻破太原]],[[刘继元]]出降为止,<ref>《[[续资治通鉴]]·卷十一·太平兴国四年》:“甲申,迟明,刘继元率其平章事李恽等素服纱帽待罪台下,诏释之,召升台劳问。……北汉平,凡得州十,军一,县四十一,户三万五千二百二十,兵三万。”</ref>前后约二十八年。刘崇称帝时,北汉号称辖有[[并州 (太原)|并]]、[[汾州|汾]]、[[忻州 (古代)|忻]]、[[代州|代]]、[[岚州|岚]]、[[宪州|宪]]、[[隆州 (北汉)|隆]]、[[蔚州 (北魏)|蔚]]、[[沁州|沁]]、[[辽州 (隋朝)|辽]]、[[麟州 (开元)|麟]]、[[石州 (北周)|石]]十二州之地,<ref name="begin">《[[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广顺元年》:“戊寅,杀湘阳公于宋州。是日,刘崇即皇帝位于晋阳,仍用乾祐年号,所有者并、汾、忻、代、岚、宪、隆、蔚、沁、辽、麟、石十二州之地。”</ref>但事实上,蔚州属于[[石敬瑭]]献与[[契丹]]的[[幽云十六州]]之中,并不在刘氏直接控制之下;[[隆州 (北汉)|隆州]]建于宋[[开宝]]三年(975年),仅是一城;<ref name="lz"/>麟州则一再叛附于后周。<ref>《十国春秋·卷一百四·世祖本纪》:“乾佑五年……麟州刺史杨崇训归款于周。初,崇训父信受命于周为刺史,及信卒,崇训以州来降,至是为群羌所围,叛去。后复归与我。”</ref><ref>《十国春秋·卷一百五·睿宗本纪》:“天会元年……冬十月癸亥,麟州刺史杨崇训举城降周,周以为麟州防御使。”</ref>因此诸书对北汉州数记载,各不相同,《[[资治通鉴|通鉴]]》作十二州,《[[十国春秋]]·地理表》与《[[新五代史]]·职方考》作十州,<ref>《[[新五代史]]·卷六十·职方考》:“郭氏代汉,十州入于刘旻。”</ref>[[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与《山西省历史地图集》作九州。本表所列包括除蔚州外的一府、十州,共四十七县。


第9行: 第9行:
! width="60%"|备注
! width="60%"|备注
|- bgcolor="b8d6e8"
|- bgcolor="b8d6e8"
|'''[[太原府]]'''||在今[[太原市]][[晋源区]]<br/>古城营村<ref>刘纬毅编.《山西历史地名词典》. 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4:“太原府……故治初在今太原市晋源区古城营村,宋以后在今太原市。”</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唐朝|唐]][[开元]]十一年(723年)升并州置。<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开元十一年,[[唐玄宗|玄宗]]行幸至此州,以王业所兴,又建北都,改并州为太原府,立起义堂碑以纪其事。”</ref><ref>《[[太平寰宇记]]·卷四十·河东道一》:“开元十一年,玄宗行幸至此,以此州王业所兴,又建北都,仍改并州为太原府,立起义堂碑以纪其事。”</ref>府城在[[汾水]]西岸。<ref name="triple">《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今太原有三城,府及晋阳县在西城,太原县在东城,汾水贯中城南流。”</ref>宋灭北汉,毁太原城(或称[[晋阳城]]),降太原府为并州,并将州治迁往榆次。<ref name="ruin2">《续资治通鉴·卷十·太平兴国四年》:“毁太原旧城,改为平晋县;以榆次县为并州。徙僧道及民高资者于西京。”</ref><ref name="ruin1">《十国春秋·卷一百五·英武帝本纪》:“太原前临台骀泽,后倚悬壅山,坚而难拔,太宗随命毁旧城,以杜尾大之患。又以榆次县为[[并州 (太原)|并州]],遣使分部徙太原民居之,纵火焚太原庐舍,老幼趋城门不及,焚死者甚众。”注引[[陆游]]《笔记》:“太平兴国四年,平太原,降为并州。废旧城,徙州于榆次。”</ref></div>
|'''[[太原府]]'''||在今[[太原市]][[晋源区]]<br>古城营村<ref>刘纬毅编.《山西历史地名词典》. 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4:“太原府……故治初在今太原市晋源区古城营村,宋以后在今太原市。”</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唐朝|唐]][[开元]]十一年(723年)升并州置。<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开元十一年,[[唐玄宗|玄宗]]行幸至此州,以王业所兴,又建北都,改并州为太原府,立起义堂碑以纪其事。”</ref><ref>《[[太平寰宇记]]·卷四十·河东道一》:“开元十一年,玄宗行幸至此,以此州王业所兴,又建北都,仍改并州为太原府,立起义堂碑以纪其事。”</ref>府城在[[汾水]]西岸。<ref name="triple">《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今太原有三城,府及晋阳县在西城,太原县在东城,汾水贯中城南流。”</ref>宋灭北汉,毁太原城(或称[[晋阳城]]),降太原府为并州,并将州治迁往榆次。<ref name="ruin2">《续资治通鉴·卷十·太平兴国四年》:“毁太原旧城,改为平晋县;以榆次县为并州。徙僧道及民高资者于西京。”</ref><ref name="ruin1">《十国春秋·卷一百五·英武帝本纪》:“太原前临台骀泽,后倚悬壅山,坚而难拔,太宗随命毁旧城,以杜尾大之患。又以榆次县为[[并州 (太原)|并州]],遣使分部徙太原民居之,纵火焚太原庐舍,老幼趋城门不及,焚死者甚众。”注引[[陆游]]《笔记》:“太平兴国四年,平太原,降为并州。废旧城,徙州于榆次。”</ref></div>
|-
|-
|'''[[太原县 (隋朝)|太原县]]'''||今[[太原市]][[晋源区]]<br/>古城营村东<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太原县……故治初在今太原市晋源区古城营村东1公里,隋末在今古城营村,唐贞观十二年(638年)仍迁原址,明以后在今晋源镇。</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附郭县]]。<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太原县,赤,郭下。”</ref>[[隋朝|隋]][[开皇]]十年(590年)改原晋阳县置。<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太原县……[[隋文帝]]开皇十年,移晋阳县于州城中,仍于其处置太原县,属并州……隋末移入州城,贞观十二年还于旧理,在州东二百六十步。”</ref>县治在汾水东岸。<ref name="triple"/>宋灭北汉后,废太原县为平晋县。<ref name="pinjin">《太平寰宇记·卷四十·河东道一》:“平晋县……皇朝平伪汉,其太原城中晋阳、太原二县废为平晋县。”</ref></div>
|'''[[太原县 (隋朝)|太原县]]'''||今[[太原市]][[晋源区]]<br>古城营村东<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太原县……故治初在今太原市晋源区古城营村东1公里,隋末在今古城营村,唐贞观十二年(638年)仍迁原址,明以后在今晋源镇。</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附郭县]]。<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太原县,赤,郭下。”</ref>[[隋朝|隋]][[开皇]]十年(590年)改原晋阳县置。<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太原县……[[隋文帝]]开皇十年,移晋阳县于州城中,仍于其处置太原县,属并州……隋末移入州城,贞观十二年还于旧理,在州东二百六十步。”</ref>县治在汾水东岸。<ref name="triple"/>宋灭北汉后,废太原县为平晋县。<ref name="pinjin">《太平寰宇记·卷四十·河东道一》:“平晋县……皇朝平伪汉,其太原城中晋阳、太原二县废为平晋县。”</ref></div>
|-
|-
|'''[[晋阳县 (秦国)|晋阳县]]'''||今[[太原市]][[晋源区]]<br/>古城营村<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晋阳县……故治在今太原市晋源区古城营村。”</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附郭县。<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晋阳县,赤,郭下。”</ref>[[秦朝|秦]][[秦庄襄王|庄襄王]]三年(前247年)置,<ref name="sj">《[[水经注]]·卷六·汾水》:“太原郡,治晋阳县城,秦庄襄王三年立。”</ref>其治所原在汾水西,[[北齐]][[河清]]四年(565年)移治汾水东,[[武平 (高纬)|武平]]六年(575年)于其故址置龙山县,隋开皇十年(590年)改龙山置晋阳县,改原晋阳置太原县,晋阳县遂重回汾水西岸。<ref name="triple"/><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晋阳县……按此前晋阳县理州城中,高齐武成帝河清四年,移晋阳县于汾水东,今太原县理是也。”</ref>宋灭北汉后,废晋阳县为平晋县。<ref name="pinjin"/></div>
|'''[[晋阳县 (秦国)|晋阳县]]'''||今[[太原市]][[晋源区]]<br>古城营村<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晋阳县……故治在今太原市晋源区古城营村。”</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附郭县。<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晋阳县,赤,郭下。”</ref>[[秦朝|秦]][[秦庄襄王|庄襄王]]三年(前247年)置,<ref name="sj">《[[水经注]]·卷六·汾水》:“太原郡,治晋阳县城,秦庄襄王三年立。”</ref>其治所原在汾水西,[[北齐]][[河清]]四年(565年)移治汾水东,[[武平 (高纬)|武平]]六年(575年)于其故址置龙山县,隋开皇十年(590年)改龙山置晋阳县,改原晋阳置太原县,晋阳县遂重回汾水西岸。<ref name="triple"/><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晋阳县……按此前晋阳县理州城中,高齐武成帝河清四年,移晋阳县于汾水东,今太原县理是也。”</ref>宋灭北汉后,废晋阳县为平晋县。<ref name="pinjin"/></div>
|-
|-
|'''[[文水县]]'''||今[[文水县]]东旧城庄<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文水县……故治初在今文水县东5公里旧城庄,宋以后在今文水县。”</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汉朝|汉]]置大陵县,<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文水县……本汉大陵县地,属太原郡,今县东北十三里大陵故城是也。”</ref>[[北魏]]废之,另置受阳县。隋开皇十年(590年),改受阳县为文水县。<ref>《[[隋书]]·卷三十·地理中》:“文水,旧曰受阳,开皇十年改焉。”</ref><ref>《太平寰宇记·卷四十·河东道一》:“文水县……本汉大陵县地,属太原郡。后魏省大陵,仍于今处置受阳县,属太原郡。隋开皇十年改受阳县为文水,因县西文水为名。”</ref>[[武周]][[天授 (武周)|天授]]元年(690年),文水县因是[[武则天]]故里,改名武兴县;[[神龙 (年号)|神龙]]元年(705年)复名文水。<ref>《太平寰宇记·卷四十·河东道一》:“文水县……天后朝以枌榆故邑,又改为武兴县。神龙元年复为文水县。”</ref></div>
|'''[[文水县]]'''||今[[文水县]]东旧城庄<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文水县……故治初在今文水县东5公里旧城庄,宋以后在今文水县。”</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汉朝|汉]]置大陵县,<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文水县……本汉大陵县地,属太原郡,今县东北十三里大陵故城是也。”</ref>[[北魏]]废之,另置受阳县。隋开皇十年(590年),改受阳县为文水县。<ref>《[[隋书]]·卷三十·地理中》:“文水,旧曰受阳,开皇十年改焉。”</ref><ref>《太平寰宇记·卷四十·河东道一》:“文水县……本汉大陵县地,属太原郡。后魏省大陵,仍于今处置受阳县,属太原郡。隋开皇十年改受阳县为文水,因县西文水为名。”</ref>[[武周]][[天授 (武周)|天授]]元年(690年),文水县因是[[武则天]]故里,改名武兴县;[[神龙 (年号)|神龙]]元年(705年)复名文水。<ref>《太平寰宇记·卷四十·河东道一》:“文水县……天后朝以枌榆故邑,又改为武兴县。神龙元年复为文水县。”</ref></div>
|-
|-
|'''[[阳曲县]]'''||今[[太原市]][[尖草坪区]]<br/>[[阳曲镇]]<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阳曲县……故治初在今阳曲县南7.5公里石城村,北魏移于今太原市尖草坪区阳曲镇南2公里。隋开皇十年(590年)移于今阳曲县东北6.5公里故县村,大业年间移于今太原市尖草坪区阳曲镇。”</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西汉]]置阳曲县,实在今[[定襄县]]。东汉末始移往太原县北。隋开皇六年(586年)改阳曲县为阳直县,十六年(596年)又改名汾阳县。[[隋炀帝]]时,复又改阳直县。唐[[武德]]七年(624年),复改名阳曲县。<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阳曲县,本汉旧县也,属太原郡……按此前阳曲县,今忻州定襄县是也,后汉末移于太原县北四十五里阳曲故城是也。后魏又移于今县西南四里阳直故城。隋开皇三年改为阳直县,十年又移于今县东北四十里汾阳故县,十六年改阳直县为汾阳县,因汉旧名也。炀帝又改为阳直县,移理木井城,即今县理是也。武德三年,又于今县西四十五里分置汾阳县,属并州。七年省阳直县,改汾阳为阳曲县,因汉旧县也。”</ref></div>
|'''[[阳曲县]]'''||今[[太原市]][[尖草坪区]]<br>[[阳曲镇]]<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阳曲县……故治初在今阳曲县南7.5公里石城村,北魏移于今太原市尖草坪区阳曲镇南2公里。隋开皇十年(590年)移于今阳曲县东北6.5公里故县村,大业年间移于今太原市尖草坪区阳曲镇。”</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西汉]]置阳曲县,实在今[[定襄县]]。东汉末始移往太原县北。隋开皇六年(586年)改阳曲县为阳直县,十六年(596年)又改名汾阳县。[[隋炀帝]]时,复又改阳直县。唐[[武德]]七年(624年),复改名阳曲县。<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阳曲县,本汉旧县也,属太原郡……按此前阳曲县,今忻州定襄县是也,后汉末移于太原县北四十五里阳曲故城是也。后魏又移于今县西南四里阳直故城。隋开皇三年改为阳直县,十年又移于今县东北四十里汾阳故县,十六年改阳直县为汾阳县,因汉旧名也。炀帝又改为阳直县,移理木井城,即今县理是也。武德三年,又于今县西四十五里分置汾阳县,属并州。七年省阳直县,改汾阳为阳曲县,因汉旧县也。”</ref></div>
|-
|-
|'''[[乐平县]]'''||今[[昔阳县]]<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乐平县……故治初在今昔阳县西南15公里,北魏孝昌年后在今和顺县,北齐以后在今昔阳县。”</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西晋时置,<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乐平县……本汉沾县,属上党郡。晋于此置乐平郡,沾县属焉,又别置乐平县。”</ref>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省,[[孝昌 (年号)|孝昌]]二年(526年)复置。<ref>《太平寰宇记·卷五十·河东道十一》:“后魏太武帝省乐平郡及县,孝明帝于今仪州和顺县重置乐平郡及县。高齐移理沾城,即今县是也。隋开皇十六年于此置辽州,县属焉。大业二年省辽州,以乐平属并州。唐武德六年属受州。贞观八年省受州,县改属并州。”</ref></div>
|'''[[乐平县]]'''||今[[昔阳县]]<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乐平县……故治初在今昔阳县西南15公里,北魏孝昌年后在今和顺县,北齐以后在今昔阳县。”</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西晋时置,<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乐平县……本汉沾县,属上党郡。晋于此置乐平郡,沾县属焉,又别置乐平县。”</ref>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省,[[孝昌 (年号)|孝昌]]二年(526年)复置。<ref>《太平寰宇记·卷五十·河东道十一》:“后魏太武帝省乐平郡及县,孝明帝于今仪州和顺县重置乐平郡及县。高齐移理沾城,即今县是也。隋开皇十六年于此置辽州,县属焉。大业二年省辽州,以乐平属并州。唐武德六年属受州。贞观八年省受州,县改属并州。”</ref></div>
第33行: 第33行:
|'''[[寿阳县]]'''||今[[寿阳县]]<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寿阳县……故治在今寿阳县。”</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西晋[[太康 (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年)置,[[永嘉之乱|永嘉]]后省。<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寿阳县……本汉榆次县地,西晋于此置受阳县,属乐平郡,永嘉后省。晋末山戎内侵,后魏太武帝迁戎外出,徙受阳之户于太陵城南,置受阳县,属太原郡。受阳县,即今文水县是也。”</ref><ref>《太平寰宇记·卷四十·河东道一》:“寿阳县……晋末省。”注引《后魏风土记》:“晋末山戎内侵,太原之户来向山东,戎即居之。”</ref>隋开皇十年(590年)复置,改名受阳,<ref>《隋书·卷三十·地理中》:“寿阳,开皇十年改州南受阳县为文水,分州东故寿阳置寿阳。”</ref>唐贞观十一年(637年)复名寿阳。<ref>《新唐书·卷四十三·地理三》:“寿阳,畿。本受阳。武德六年徙受州来治,又以辽州之石艾、乐平隶之。贞观八年州废,县皆来属,十一年更名。”</ref></div>
|'''[[寿阳县]]'''||今[[寿阳县]]<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寿阳县……故治在今寿阳县。”</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西晋[[太康 (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年)置,[[永嘉之乱|永嘉]]后省。<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寿阳县……本汉榆次县地,西晋于此置受阳县,属乐平郡,永嘉后省。晋末山戎内侵,后魏太武帝迁戎外出,徙受阳之户于太陵城南,置受阳县,属太原郡。受阳县,即今文水县是也。”</ref><ref>《太平寰宇记·卷四十·河东道一》:“寿阳县……晋末省。”注引《后魏风土记》:“晋末山戎内侵,太原之户来向山东,戎即居之。”</ref>隋开皇十年(590年)复置,改名受阳,<ref>《隋书·卷三十·地理中》:“寿阳,开皇十年改州南受阳县为文水,分州东故寿阳置寿阳。”</ref>唐贞观十一年(637年)复名寿阳。<ref>《新唐书·卷四十三·地理三》:“寿阳,畿。本受阳。武德六年徙受州来治,又以辽州之石艾、乐平隶之。贞观八年州废,县皆来属,十一年更名。”</ref></div>
|-
|-
|'''[[广阳县 (唐朝)|广阳县]]'''||今[[平定县]][[张庄镇 (平定县)|张庄镇]]<br/>新城村<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广阳县……故治初在今平定县东南15公里新城村,宋太平兴国四年徙治今平定县城。”</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西汉置上艾县,<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南道二》:“广阳县……本汉上艾县地,属太原郡。后汉属常山国,晋属乐平郡。”</ref>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废,孝昌末年复置,改名石艾县。<ref>《[[魏书]]·地形二》:“石艾,前汉属太原,后罢,晋属。真君九年罢,孝昌六年复故名上艾,后改。”</ref>唐天宝元年(742年)改石艾县为广阳县。<ref>《太平寰宇记·卷五十·河东道十一》:“平定县……隋开皇三年罢郡,改属辽州。大业二年省辽州后属并州。唐武德三年又属辽州,今太原府乐平县理是也;六年改属受州。贞观八年废受州后属并州。天宝元年改为广阳县,因县西南八十里广阳故城为名。”</ref>宋灭北汉时,因广阳县首先归附,因此改为平定县。<ref>《太平寰宇记·卷五十·河东道十一》:“平定军,治平定县。本并州广阳县,皇朝平晋阳,以此县先归,乃立平定军,仍改广阳县为平定县,并乐平县以属焉。”</ref></div>
|'''[[广阳县 (唐朝)|广阳县]]'''||今[[平定县]][[张庄镇 (平定县)|张庄镇]]<br>新城村<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广阳县……故治初在今平定县东南15公里新城村,宋太平兴国四年徙治今平定县城。”</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西汉置上艾县,<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南道二》:“广阳县……本汉上艾县地,属太原郡。后汉属常山国,晋属乐平郡。”</ref>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废,孝昌末年复置,改名石艾县。<ref>《[[魏书]]·地形二》:“石艾,前汉属太原,后罢,晋属。真君九年罢,孝昌六年复故名上艾,后改。”</ref>唐天宝元年(742年)改石艾县为广阳县。<ref>《太平寰宇记·卷五十·河东道十一》:“平定县……隋开皇三年罢郡,改属辽州。大业二年省辽州后属并州。唐武德三年又属辽州,今太原府乐平县理是也;六年改属受州。贞观八年废受州后属并州。天宝元年改为广阳县,因县西南八十里广阳故城为名。”</ref>宋灭北汉时,因广阳县首先归附,因此改为平定县。<ref>《太平寰宇记·卷五十·河东道十一》:“平定军,治平定县。本并州广阳县,皇朝平晋阳,以此县先归,乃立平定军,仍改广阳县为平定县,并乐平县以属焉。”</ref></div>
|-
|-
|'''[[交城县]]'''||今交城县<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交城县……故治初在今古交市,唐天授二年后在今交城县。”</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交城县……本汉晋阳县地,开皇十六年分晋阳县置交城县,取古交城为名,属并州。皇朝因之。天授二年,长史王及善自山北故交城县移就却波村置。”</ref></div>
|'''[[交城县]]'''||今交城县<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交城县……故治初在今古交市,唐天授二年后在今交城县。”</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交城县……本汉晋阳县地,开皇十六年分晋阳县置交城县,取古交城为名,属并州。皇朝因之。天授二年,长史王及善自山北故交城县移就却波村置。”</ref></div>
第53行: 第53行:
|'''[[宜芳县]]'''||今[[岚县]][[岚城镇]]北<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宜芳县……故治在今岚县北12.5公里岚城镇北。”</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附郭县。<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三》:“宜芳县,上,郭下。”</ref>隋大业八年(612年)析静乐县置岚城县,<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三》:“宜芳县……(大业)八年,分静乐置岚城县,属楼烦郡。”</ref>唐武德四年(621年)改为宜芳县。<ref>《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一·河东道二》:“唐武德四年改为宜芳县,属东会州;六年省会州,改属岚州。”</ref></div>
|'''[[宜芳县]]'''||今[[岚县]][[岚城镇]]北<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宜芳县……故治在今岚县北12.5公里岚城镇北。”</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附郭县。<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三》:“宜芳县,上,郭下。”</ref>隋大业八年(612年)析静乐县置岚城县,<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三》:“宜芳县……(大业)八年,分静乐置岚城县,属楼烦郡。”</ref>唐武德四年(621年)改为宜芳县。<ref>《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一·河东道二》:“唐武德四年改为宜芳县,属东会州;六年省会州,改属岚州。”</ref></div>
|-
|-
|'''[[合河县]]'''||今[[兴县]][[高家村镇]]<br/>碧村<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合河县……故治初在今兴县西20公里碧村,宋元丰后在今兴县。”</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北齐析汾阳县置蔚汾县,隋大业四年(608年)改名临泉县。<ref>《隋书·卷三十·地理中》:“临泉,后齐置,曰蔚汾。大业四年改焉。”</ref><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三》:“合河县……本汉汾阳县地,后魏于蔚汾谷置蔚汾县,属神武郡。隋开皇三年罢郡,县属石州。大业二年,改为临泉县,四年属楼烦郡。”</ref>唐武德七年(624年),改为临津县,唐贞观元年(627年)改为合河县。<ref>《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一·河东道二》:“唐武德四年改为临津县,属岚州。贞观元年改为合河县,以城下又蔚汾水西与黄河合,故曰合河。”</ref></div>
|'''[[合河县]]'''||今[[兴县]][[高家村镇]]<br>碧村<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合河县……故治初在今兴县西20公里碧村,宋元丰后在今兴县。”</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北齐析汾阳县置蔚汾县,隋大业四年(608年)改名临泉县。<ref>《隋书·卷三十·地理中》:“临泉,后齐置,曰蔚汾。大业四年改焉。”</ref><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三》:“合河县……本汉汾阳县地,后魏于蔚汾谷置蔚汾县,属神武郡。隋开皇三年罢郡,县属石州。大业二年,改为临泉县,四年属楼烦郡。”</ref>唐武德七年(624年),改为临津县,唐贞观元年(627年)改为合河县。<ref>《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一·河东道二》:“唐武德四年改为临津县,属岚州。贞观元年改为合河县,以城下又蔚汾水西与黄河合,故曰合河。”</ref></div>
|-
|-
|'''[[岚谷县]]'''||今[[岢岚县]]<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岚谷县……故治在今岢岚县。”</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唐[[长安 (年号)|长安]]三年(703年)析宜芳县置,[[神龙 (年号)|神龙]]二年(706年)废,开元十二年(724年)重置。<ref>《新唐书·卷四十三·地理三》:“岚谷,中。长安三年析宜芳置,神龙二年省,开元十二年复置。”</ref><ref>《太平寰宇记·卷五十·河东道十一》:“岚谷县……旧岢岚军也,在宜芳县北界。隋大业中置岢岚镇,押草城川贼路。唐长安三年分宜芳于此置岚谷县。神龙二年废县置军。开元十一年复置县,今于县复置岢岚军。”</ref>一说,北汉时曾将岚谷县改为岢岚军。<ref>《十国春秋·卷一百十二·十国地理表下》:“岢岚军,北汉以岚谷县建为军。按宋太宗自府州会兵攻北汉,先克岢岚军,则岢岚军不自宋始也。马端临谓太平兴国五年置,非。”</ref></div>
|'''[[岚谷县]]'''||今[[岢岚县]]<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岚谷县……故治在今岢岚县。”</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唐[[长安 (年号)|长安]]三年(703年)析宜芳县置,[[神龙 (年号)|神龙]]二年(706年)废,开元十二年(724年)重置。<ref>《新唐书·卷四十三·地理三》:“岚谷,中。长安三年析宜芳置,神龙二年省,开元十二年复置。”</ref><ref>《太平寰宇记·卷五十·河东道十一》:“岚谷县……旧岢岚军也,在宜芳县北界。隋大业中置岢岚镇,押草城川贼路。唐长安三年分宜芳于此置岚谷县。神龙二年废县置军。开元十一年复置县,今于县复置岢岚军。”</ref>一说,北汉时曾将岚谷县改为岢岚军。<ref>《十国春秋·卷一百十二·十国地理表下》:“岢岚军,北汉以岚谷县建为军。按宋太宗自府州会兵攻北汉,先克岢岚军,则岢岚军不自宋始也。马端临谓太平兴国五年置,非。”</ref></div>
第59行: 第59行:
|'''[[静乐县]]'''||今[[静乐县]]<ref>《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静乐县……治所即今山西静乐县。”</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隋开皇三年(583年),由静乐县移岢岚县来治,十八年(598年)改名汾源县。<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二》:“静乐县……本汉汾阳地。城内有堆阜三,俗名三堆城。隋开皇三年,自今宜芳县北移岢岚县于三堆城,十八年改为汾源县。”</ref>大业四年(608年),改汾源县为静乐县。<ref>《隋书·卷三十·地理中》:“静乐,旧曰岢岚。开皇十八年改为汾源,大业四年改焉。”</ref></div>
|'''[[静乐县]]'''||今[[静乐县]]<ref>《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静乐县……治所即今山西静乐县。”</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隋开皇三年(583年),由静乐县移岢岚县来治,十八年(598年)改名汾源县。<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二》:“静乐县……本汉汾阳地。城内有堆阜三,俗名三堆城。隋开皇三年,自今宜芳县北移岢岚县于三堆城,十八年改为汾源县。”</ref>大业四年(608年),改汾源县为静乐县。<ref>《隋书·卷三十·地理中》:“静乐,旧曰岢岚。开皇十八年改为汾源,大业四年改焉。”</ref></div>
|- bgcolor="b8d6e8"
|- bgcolor="b8d6e8"
|'''[[宪州]]'''||今[[娄烦县]]东北<br/>[[汾河水库]]<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宪州……故治初在今娄烦县东北5公里汾河水库淹没区,宋咸平五年(1002年)移治今静乐县。”</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div>
|'''[[宪州]]'''||今[[娄烦县]]东北<br>[[汾河水库]]<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宪州……故治初在今娄烦县东北5公里汾河水库淹没区,宋咸平五年(1002年)移治今静乐县。”</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div>
|-
|-
|'''[[楼烦县]]'''||今娄烦县东北<br/>汾河水库<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楼烦县……故治初在今娄烦县东北5公里汾河水库淹没区。”</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唐[[龙纪]]元年(889年)置。<ref>《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二·河东道三》:“宪州……龙纪元年,太原[[李克用]]为晋王时,奏置宪州于楼烦监。其楼烦,开元四年王毛仲所筑。”又,“楼烦县,唐龙纪元年于监西一里置。”</ref></div>
|'''[[楼烦县]]'''||今娄烦县东北<br>汾河水库<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楼烦县……故治初在今娄烦县东北5公里汾河水库淹没区。”</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唐[[龙纪]]元年(889年)置。<ref>《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二·河东道三》:“宪州……龙纪元年,太原[[李克用]]为晋王时,奏置宪州于楼烦监。其楼烦,开元四年王毛仲所筑。”又,“楼烦县,唐龙纪元年于监西一里置。”</ref></div>
|-
|-
|'''[[玄池县]]'''||今静乐县[[赤泥洼乡]]<br/>下马城村<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玄池县……故治在今静乐县东南30公里下马城村。”</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唐[[龙纪]]元年(889年)置。<ref>《[[旧唐书]]·卷四十三·地理二》:“玄池,州东六十里置。”</ref><ref>《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二·河东道三》:“玄池县,置在州东六十里,北临大川。”</ref></div>
|'''[[玄池县]]'''||今静乐县[[赤泥洼乡]]<br>下马城村<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玄池县……故治在今静乐县东南30公里下马城村。”</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唐[[龙纪]]元年(889年)置。<ref>《[[旧唐书]]·卷四十三·地理二》:“玄池,州东六十里置。”</ref><ref>《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二·河东道三》:“玄池县,置在州东六十里,北临大川。”</ref></div>
|-
|-
|'''[[天池县]]'''||今娄烦县[[天池店乡]]<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玄池县……故治初在今娄烦县东南20公里孔河沟村,后移今娄烦县东南17.5公里天池店乡。”</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唐[[龙纪]]元年(889年)置。<ref>《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二·河东道三》:“天池县,置在州西南五十里。本理于孔河馆,乾元后移于安明谷口道人堡下。”</ref></div>
|'''[[天池县]]'''||今娄烦县[[天池店乡]]<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玄池县……故治初在今娄烦县东南20公里孔河沟村,后移今娄烦县东南17.5公里天池店乡。”</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唐[[龙纪]]元年(889年)置。<ref>《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二·河东道三》:“天池县,置在州西南五十里。本理于孔河馆,乾元后移于安明谷口道人堡下。”</ref></div>
第77行: 第77行:
|'''[[雁门县]]'''||今[[代县]]<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雁门县……故治初在今代县西南7.5公里古城村,北魏明帝(516—528年)后在今代县。”</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附郭县。<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三》:“雁门县,上,郭下。”</ref>西汉置广武县,新莽改称信桓县,东汉复旧。<ref>《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广武,句注、贾屋山在北。都尉治。莽曰信桓。”</ref><ref>《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九·河东道十》:“广武故城,汉故广武县城,今在郡西南。”</ref>隋开皇十八年(598年),避皇太子[[杨广]]讳,改为雁门县。<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三》:“雁门县……本汉广武县地,属太原郡。后魏改属雁门郡。隋开皇三年罢郡,县仍属肆州。后改肆州为代州,县属不改。十八年改广武县为雁门县,盖避太子之讳也。国朝因之。”</ref></div>
|'''[[雁门县]]'''||今[[代县]]<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雁门县……故治初在今代县西南7.5公里古城村,北魏明帝(516—528年)后在今代县。”</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附郭县。<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三》:“雁门县,上,郭下。”</ref>西汉置广武县,新莽改称信桓县,东汉复旧。<ref>《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广武,句注、贾屋山在北。都尉治。莽曰信桓。”</ref><ref>《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九·河东道十》:“广武故城,汉故广武县城,今在郡西南。”</ref>隋开皇十八年(598年),避皇太子[[杨广]]讳,改为雁门县。<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三》:“雁门县……本汉广武县地,属太原郡。后魏改属雁门郡。隋开皇三年罢郡,县仍属肆州。后改肆州为代州,县属不改。十八年改广武县为雁门县,盖避太子之讳也。国朝因之。”</ref></div>
|-
|-
|'''[[唐林县 (山西)|唐林县]]'''||今[[原平市]][[新原乡]]<br/>唐林岗村<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唐林县……故治在今原平市南9公里唐林岗村。”</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武周[[证圣]]元年(695年)析五台、崞县地置武延县,[[唐隆]]元年改为唐林县。<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三》:“唐林县……本汉广武县地,证圣元年分五台、崞二县置武延县,唐隆元年改为唐林县。”</ref>[[后梁]][[开平 (朱全忠)|开平]]二年(908年)改名白鹿县,[[后唐]][[同光]](923-925年)初年复名唐林县。[[后晋]]又一度改名为广武县,后复旧。<ref>《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九·河东道十》:“唐林县……梁开平二年改为白鹿县,后唐同光初复旧。晋改为广武,后复旧。”</ref></div>
|'''[[唐林县 (山西)|唐林县]]'''||今[[原平市]][[新原乡]]<br>唐林岗村<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唐林县……故治在今原平市南9公里唐林岗村。”</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武周[[证圣]]元年(695年)析五台、崞县地置武延县,[[唐隆]]元年改为唐林县。<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三》:“唐林县……本汉广武县地,证圣元年分五台、崞二县置武延县,唐隆元年改为唐林县。”</ref>[[后梁]][[开平 (朱全忠)|开平]]二年(908年)改名白鹿县,[[后唐]][[同光]](923-925年)初年复名唐林县。[[后晋]]又一度改名为广武县,后复旧。<ref>《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九·河东道十》:“唐林县……梁开平二年改为白鹿县,后唐同光初复旧。晋改为广武,后复旧。”</ref></div>
|-
|-
|'''[[五台县]]'''||今[[五台县]]<ref>《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五台县……治所即今山西五台县。”</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西汉置虑虒县,<ref>《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虑虒,阳邑,莽曰繁穰。”</ref>晋省。北魏太和十年(486年)复置驴夷县,<ref>《魏书·地形二》:“驴夷,二汉属太原,曰虑虒。晋罢,太和十年复改。永安中属。”</ref>隋大业二年(606年)改名五台县。<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三》:“五台县……本汉虑虒县,属太原郡,因虑虒水为名也。晋省,后魏孝文帝复置,即今县理是也,属新兴郡。高齐改属雁门军。隋大业二年改名五台县,因山为名也。”</ref></div>
|'''[[五台县]]'''||今[[五台县]]<ref>《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五台县……治所即今山西五台县。”</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西汉置虑虒县,<ref>《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虑虒,阳邑,莽曰繁穰。”</ref>晋省。北魏太和十年(486年)复置驴夷县,<ref>《魏书·地形二》:“驴夷,二汉属太原,曰虑虒。晋罢,太和十年复改。永安中属。”</ref>隋大业二年(606年)改名五台县。<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三》:“五台县……本汉虑虒县,属太原郡,因虑虒水为名也。晋省,后魏孝文帝复置,即今县理是也,属新兴郡。高齐改属雁门军。隋大业二年改名五台县,因山为名也。”</ref></div>
第94行: 第94行:
”</ref>隋开皇十年(590年)改为和顺县。<ref>《隋书·卷三十·地理中》:“和顺,旧曰梁榆,开皇十年改。”</ref><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和顺县,本汉沾县地……隋开皇十年,于今理置和顺县,属并州,因县东北和顺故城以为名。”</ref></div>
”</ref>隋开皇十年(590年)改为和顺县。<ref>《隋书·卷三十·地理中》:“和顺,旧曰梁榆,开皇十年改。”</ref><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和顺县,本汉沾县地……隋开皇十年,于今理置和顺县,属并州,因县东北和顺故城以为名。”</ref></div>
|-
|-
|'''[[平城县 (隋朝)|平城县]]'''||今[[和顺县]][[横岭镇]]<br/>仪城村<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平城县……故治在今和顺县西50公里仪城村。”</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ref>《隋书·卷三十·地理中》:“平城,开皇十六年置。”</ref><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晋置武乡县,地属焉。隋开皇十六年,于[[赵简子]]所立平都故城置平城县,属辽州。大业三年改属并州,武德三年改属榆州,六年省榆州改属辽州,贞观八年改属箕州,先天元年改属仪州。”</ref></div>
|'''[[平城县 (隋朝)|平城县]]'''||今[[和顺县]][[横岭镇]]<br>仪城村<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平城县……故治在今和顺县西50公里仪城村。”</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ref>《隋书·卷三十·地理中》:“平城,开皇十六年置。”</ref><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晋置武乡县,地属焉。隋开皇十六年,于[[赵简子]]所立平都故城置平城县,属辽州。大业三年改属并州,武德三年改属榆州,六年省榆州改属辽州,贞观八年改属箕州,先天元年改属仪州。”</ref></div>
|- bgcolor="b8d6e8"
|- bgcolor="b8d6e8"
|'''[[沁州]]'''||今[[沁源县]]<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沁州……故治在今沁源县。”</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div>
|'''[[沁州]]'''||今[[沁源县]]<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沁州……故治在今沁源县。”</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div>
第108行: 第108行:
|'''[[离石县]]'''||今[[离石市]]<ref>《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离石县……治所即今山西离石县。”</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附郭县。<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三》:“离石县,中,郭下。”</ref>西汉置离石县,东汉末废。[[三国]][[曹魏|魏]][[黄初]]三年复置,<ref>《水经注·卷三·河水三》:“河水又南得离石水口。水出离石北山,南流迳离石县故城西。”</ref>晋[[永兴 (晋惠帝)|永兴]]初年为[[刘渊]]所据。<ref>《晋书·卷一百一·刘元海载记》:“元海至左国城,刘宣等上大单于之号,二旬之间,众已五万,都于离石。”</ref><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三》:“离石县……本汉旧县也,属西河郡,县东北有离石水,因取名焉。汉末荒废,魏黄初复置,后陷刘元海。石勒改为永石郡。”</ref>北齐[[天保 (北齐)|天保]]三年(552年)改为昌化县,北周[[建德 (宇文邕)|建德]]三年(577年)复名离石县。<ref>《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二》:“离石县……高齐文宣帝于此置昌化县,属怀政郡。后周复为离石,属石州。隋、唐不改。”</ref></div>
|'''[[离石县]]'''||今[[离石市]]<ref>《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离石县……治所即今山西离石县。”</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附郭县。<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三》:“离石县,中,郭下。”</ref>西汉置离石县,东汉末废。[[三国]][[曹魏|魏]][[黄初]]三年复置,<ref>《水经注·卷三·河水三》:“河水又南得离石水口。水出离石北山,南流迳离石县故城西。”</ref>晋[[永兴 (晋惠帝)|永兴]]初年为[[刘渊]]所据。<ref>《晋书·卷一百一·刘元海载记》:“元海至左国城,刘宣等上大单于之号,二旬之间,众已五万,都于离石。”</ref><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三》:“离石县……本汉旧县也,属西河郡,县东北有离石水,因取名焉。汉末荒废,魏黄初复置,后陷刘元海。石勒改为永石郡。”</ref>北齐[[天保 (北齐)|天保]]三年(552年)改为昌化县,北周[[建德 (宇文邕)|建德]]三年(577年)复名离石县。<ref>《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二》:“离石县……高齐文宣帝于此置昌化县,属怀政郡。后周复为离石,属石州。隋、唐不改。”</ref></div>
|-
|-
|'''[[临泉县 (唐朝)|临泉县]]'''||今[[临县]][[白文镇]]<br/>故县村<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临泉县……故治初在今临县北25公里故县村,有古城遗址。元至元五年(1268)后在今临县。”</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北周[[大象 (年号)|大象]]元年(579年)置乌突县,隋开皇元年(581年)改太和县。<ref>《隋书·卷三十·地理中》:“太和后周置,曰乌突,及置乌突郡。开皇初郡废,县寻改焉。”</ref>唐武德二年(620年)改为临泉县。<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三》:“本汉离石县地,周大象元年,于此置乌突郡乌突县。隋开皇元年改乌突郡为太和郡,乌突县为太和县。三年废郡,以太和县属石州。武德三年,改太和县为临泉县。”</ref></div>
|'''[[临泉县 (唐朝)|临泉县]]'''||今[[临县]][[白文镇]]<br>故县村<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临泉县……故治初在今临县北25公里故县村,有古城遗址。元至元五年(1268)后在今临县。”</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北周[[大象 (年号)|大象]]元年(579年)置乌突县,隋开皇元年(581年)改太和县。<ref>《隋书·卷三十·地理中》:“太和后周置,曰乌突,及置乌突郡。开皇初郡废,县寻改焉。”</ref>唐武德二年(620年)改为临泉县。<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三》:“本汉离石县地,周大象元年,于此置乌突郡乌突县。隋开皇元年改乌突郡为太和郡,乌突县为太和县。三年废郡,以太和县属石州。武德三年,改太和县为临泉县。”</ref></div>
|-
|-
|'''[[平夷县 (北周)|平夷县]]'''||今[[中阳县]]<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平夷县……故治在今中阳县。”</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北周大象元年(579年)析离石县置。<ref>《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二·河东道三》:“平夷县,本汉离石县地,属西河郡。后周大象元年割离石县西五十一里置平夷县,属石州。”</ref></div>
|'''[[平夷县 (北周)|平夷县]]'''||今[[中阳县]]<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平夷县……故治在今中阳县。”</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北周大象元年(579年)析离石县置。<ref>《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二·河东道三》:“平夷县,本汉离石县地,属西河郡。后周大象元年割离石县西五十一里置平夷县,属石州。”</ref></div>
|-
|-
|'''[[方山县]]'''||今[[方山县]][[圪洞镇]]<br/>古贤村<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方山县……故治初在今方山县北17公里方山村,唐贞观十一年(637)在今方山县南6公里古贤村,金贞祐四年(1216年)后在今方山县北17公里方山村,民国34年(1945年)后在今方山县。”</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北齐天保三年(552年)置良泉县,隋大业三年(607年)改名方山县。<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三》:“方山县……本汉离石县地,高齐文宣帝于此县北六十八里置良泉县,属离石郡。隋大业三年移就今县南三十五里方山置,故名方山。”</ref><ref>《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二·河东道三》:“方山县……本汉离石县地,北齐天保三年于离石县北六十八里置良泉县,唐武德二年移就隋废方山县城。”</ref></div>
|'''[[方山县]]'''||今[[方山县]][[圪洞镇]]<br>古贤村<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方山县……故治初在今方山县北17公里方山村,唐贞观十一年(637)在今方山县南6公里古贤村,金贞祐四年(1216年)后在今方山县北17公里方山村,民国34年(1945年)后在今方山县。”</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北齐天保三年(552年)置良泉县,隋大业三年(607年)改名方山县。<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三》:“方山县……本汉离石县地,高齐文宣帝于此县北六十八里置良泉县,属离石郡。隋大业三年移就今县南三十五里方山置,故名方山。”</ref><ref>《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二·河东道三》:“方山县……本汉离石县地,北齐天保三年于离石县北六十八里置良泉县,唐武德二年移就隋废方山县城。”</ref></div>
|-
|-
|'''[[定胡县]]'''||今[[柳林县]][[孟门镇]]<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定胡县……故治在今柳林县西北22.5公里孟门镇。”</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北周大象元年(579年)置,<ref>《隋书·卷三十·地理中》:“定胡,后周置,及置定胡郡。开皇初郡废。”</ref>唐贞观二年(628年)废,改置孟门县,七年(633年)废为孟门镇,八年复为定胡县。<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三》:“定胡县……本汉离石县地,周宣帝大象元年于此置定胡县,隋因之。武德三年于县置西定州,贞观二年废州置孟门县,七年废县为孟门镇,八年废镇复为定胡县。”</ref></div>
|'''[[定胡县]]'''||今[[柳林县]][[孟门镇]]<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定胡县……故治在今柳林县西北22.5公里孟门镇。”</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北周大象元年(579年)置,<ref>《隋书·卷三十·地理中》:“定胡,后周置,及置定胡郡。开皇初郡废。”</ref>唐贞观二年(628年)废,改置孟门县,七年(633年)废为孟门镇,八年复为定胡县。<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三》:“定胡县……本汉离石县地,周宣帝大象元年于此置定胡县,隋因之。武德三年于县置西定州,贞观二年废州置孟门县,七年废县为孟门镇,八年废镇复为定胡县。”</ref></div>
第120行: 第120行:
|'''[[新秦县]]'''||今[[神木县]],数移治<ref>《中国历史大辞典》:“新秦县……治今陕西神木县北十里。为新秦郡治,后为麟州治。五代周显德五年(958年)移治小堡(今地待考)。北宋乾德初移治吴儿堡(今神木县西南),五年(967年)又移治今神木县北杨家城。”</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附郭县。<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关内道四》:“新秦县,中,郭下。”</ref>唐天宝元年(742年),析连谷、银城两县地置。<ref>《太平寰宇记·卷三十八·关内道十四》:“新秦县……初,武帝徙贫人于关以西及朔方以南,谓之新秦。唐天宝元年置以为县,取汉旧名。”</ref></div>
|'''[[新秦县]]'''||今[[神木县]],数移治<ref>《中国历史大辞典》:“新秦县……治今陕西神木县北十里。为新秦郡治,后为麟州治。五代周显德五年(958年)移治小堡(今地待考)。北宋乾德初移治吴儿堡(今神木县西南),五年(967年)又移治今神木县北杨家城。”</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附郭县。<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关内道四》:“新秦县,中,郭下。”</ref>唐天宝元年(742年),析连谷、银城两县地置。<ref>《太平寰宇记·卷三十八·关内道十四》:“新秦县……初,武帝徙贫人于关以西及朔方以南,谓之新秦。唐天宝元年置以为县,取汉旧名。”</ref></div>
|-
|-
|'''[[连谷县]]'''||今神木县[[店塔镇]]<br/>黄羊城村<ref>《陕西百科全书》:“连谷县……故址在神木县北25公里㹀牛山川与窟野河交汇处的黄羊城”</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唐贞观八年(634年)置。<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关内道四》:“连谷县……本汉圁阴县地,属西河郡,在今银州儒林县界。隋文帝于此置连谷镇,炀帝改为连谷戍,大业十三年废戍。贞观八年于废戍置连谷县,属胜州,天宝元年割属麟州。”</ref></div>
|'''[[连谷县]]'''||今神木县[[店塔镇]]<br>黄羊城村<ref>《陕西百科全书》:“连谷县……故址在神木县北25公里㹀牛山川与窟野河交汇处的黄羊城”</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唐贞观八年(634年)置。<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关内道四》:“连谷县……本汉圁阴县地,属西河郡,在今银州儒林县界。隋文帝于此置连谷镇,炀帝改为连谷戍,大业十三年废戍。贞观八年于废戍置连谷县,属胜州,天宝元年割属麟州。”</ref></div>
|-
|-
|'''[[银城县 (北周)|银城县]]'''||今神木县南<ref>《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银城县……治所在今陕西神木县境。北周保定二年(562年)迁至石龟镇(今陕西神木县南四十里)。”</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北魏置石城县,后改银城关。[[周武帝]][[保定 (宇文邕)|保定]]二年(562年)移置废石龟镇,为银城县。<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关内道四》:“银城县……本汉圁阴县地,属西河郡。汉末大乱,匈奴侵边,云中、西河之间,其地遂空,讫于魏、晋,不立郡县。后魏时置石城县,废帝改为银城关。周武帝保定二年,移于废石龟镇城,即今县理是也。贞观因之,属胜州,天宝元年属麟州。”</ref></div>
|'''[[银城县 (北周)|银城县]]'''||今神木县南<ref>《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银城县……治所在今陕西神木县境。北周保定二年(562年)迁至石龟镇(今陕西神木县南四十里)。”</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北魏置石城县,后改银城关。[[周武帝]][[保定 (宇文邕)|保定]]二年(562年)移置废石龟镇,为银城县。<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关内道四》:“银城县……本汉圁阴县地,属西河郡。汉末大乱,匈奴侵边,云中、西河之间,其地遂空,讫于魏、晋,不立郡县。后魏时置石城县,废帝改为银城关。周武帝保定二年,移于废石龟镇城,即今县理是也。贞观因之,属胜州,天宝元年属麟州。”</ref></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