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话: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修改自此处;原许可:CC BY-SA 3.0[网站升级迁移])
 
(机器人:自动替换格式)
 

(未显示3个用户的3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Infobox Language
{{Infobox Language
|name=
|name=
|nativename=
|nativename=
|states= 中国[[四川省]][[内江市]]
|states= 中国[[四川省]][[内江市]]
|region= 江市[[市中]]、[[東興區]]、[[]]南部、[[威遠縣]]、[[隆昌]]
|region= 江市[[市中]]、[[东兴区]]、[[]]南部、[[威远县]]、[[隆昌]]
|speakers=
|speakers=
|rank=
|rank=
|familycolor=
|familycolor=
|fam1= [[系]]
|fam1= [[系]]
|fam2= [[漢語]]
|fam2= [[汉语]]
|fam3= [[官话]]
|fam3= [[官话]]
|fam4= [[西南官话]]
|fam4= [[西南官话]]
|fam5= [[西蜀片]]
|fam5= [[西蜀片]]
|fam6= [[仁富小片|江小片]]
|fam6= [[仁富小片|江小片]]
|nation=
|nation=
|agency=
|agency=
|iso1=zh
|iso1=zh
|iso2b=chi
|iso2b=chi
第22行: 第22行:
}}
}}


''''''([[國際]]:<font face="Lucida Sans Unicode">{{IPA|[luei<sup>213</sup>tɕiaŋ<sup>55</sup>xua<sup>213</sup>]}}</font>)是[[汉语]][[西蜀片]][[仁富小片|江小片]]的代表性方言之一,主要流行於內江市市中東興區南部、威遠縣和隆昌。内江市资中县中北部则操[[川黔片]][[成渝小片]]方言。<br />
''''''([[国际]]:<font face="Lucida Sans Unicode">{{IPA|[luei<sup>213</sup>tɕiaŋ<sup>55</sup>xua<sup>213</sup>]}}</font>)是[[汉语]][[西蜀片]][[仁富小片|江小片]]的代表性方言之一,主要流行于内江市市中东兴区南部、威远县和隆昌。内江市资中县中北部则操[[川黔片]][[成渝小片]]方言。<br>


内江话的主要特点有:<br />
内江话的主要特点有:<br>


1、古[[入声]]字归[[去声]]。如发达fa4da4;「国格音gue4ge4。<br />
1、古[[入声]]字归[[去声]]。如发达fa4da4;“国格音gue4ge4。<br>


2、古[[中古汉语声母|浊声母]]:<br />
2、古[[中古汉语声母|浊声母]]:<br>
(1)遇平声则改念阳调次清音,如“婆”音po2;“盘”音pan2。<br />
(1)遇平声则改念阳调次清音,如“婆”音po2;“盘”音pan2。<br>
(2)遇[[上声]],则:<br />
(2)遇[[上声]],则:<br>
A.保留上的,念上次清音,如“导”音tao3;“蹈”音tao3。<br />
A.保留上的,念上次清音,如“导”音tao3;“蹈”音tao3。<br>
B.未保留上声的,则念去声[[清音]],如“导”音dao4;“蹈”音dao4。<br />
B.未保留上声的,则念去声[[清音]],如“导”音dao4;“蹈”音dao4。<br>
A与B或重合而形成多音字,或不重合。<br />
A与B或重合而形成多音字,或不重合。<br>
(3)遇去声,则文读去声,白读阴平。如“树”文音shu4、白音shu1;“夜”文ye4白ye1;“是”文shi4白shi1;“路”文lu4白lu1。<br />
(3)遇去声,则文读去声,白读阴平。如“树”文音shu4、白音shu1;“夜”文ye4白ye1;“是”文shi4白shi1;“路”文lu4白lu1。<br>
(4)遇入声,则读去声次清音。如“泽、择、宅”音che4;“别”音pie4。<br />
(4)遇入声,则读去声次清音。如“泽、择、宅”音che4;“别”音pie4。<br>


3、平舌的分莊組內轉字除支脂兩韻合口外舌。如事、士si4;「師獅」音si1;“初”音cu1。<br />
3、平舌的分庄组内转字除支脂两韵合口外舌。如事、士si4;“师狮”音si1;“初”音cu1。<br>


4、古[[等呼|二等字]]不颚化。如」gai1;「」kao1;「」ngai2;「」han2。<br />
4、古[[等呼|二等字]]不颚化。如”gai1;“”kao1;“”ngai2;“”han2。<br>


5、每一個聲調都有兩讀,重音有切割句子成份、以致辨別辭句意思的作用。<br />
5、每一个声调都有两读,重音有切割句子成份、以致辨别辞句意思的作用。<br>


== 普通前的音系 ==
== 普通广前的音系 ==


調時間:中三十年即1941年<br />
时间:中三十年即1941年<br>


調機構:中教育部<br />
机构:中教育部<br>


調查事件:民三十年漢語方言大調查<br />
查事件:民三十年汉语方言大查<br>


調查人(音人):[[董同龢]]、[[丁聲樹]]<br />
查人(音人):[[董同龢]]、[[丁声树]]<br>
調查人(音人):两名,皆为[[四川大]]生(其教本地),歲數22、26,在各自本地,原籍各[[仁县]]鶴鳴場、[[江]]县椑木,在曾住[[成都市]]、[[峨嵋山市]],未曾學國語,不能說別處話。<ref name="三十">[[楊時逢]],《四川方言調告》,[[中央研究院]][[言研究所]]刊之82,1984</ref>
查人(音人):两名,皆为[[四川大]]生(其教本地),岁数22、26,在各自本地,原籍各[[仁寿县]]鹤鸣场、[[江]]县椑木,在曾住[[成都市]]、[[峨嵋山市]],未曾学国语,不能说别处话。<ref name="三十">[[杨时逢]],《四川方言告》,[[中央研究院]][[言研究所]]刊之82,1984</ref>
=== 母 ===
=== 母 ===
{| class="wikitable" border="1" style="font-family: Charis SIL, Lucida Sans Unicode, PMingLiU"
{| class="wikitable" border="1" style="font-family: Charis SIL, Lucida Sans Unicode, PMingLiU"
|-
|-
!
!
!不送塞音
!不送塞音
!送塞音
!送塞音
!
!
!清擦音
!清擦音
!
!
第66行: 第66行:
|p 八北包'''瀑縛'''
|p 八北包'''瀑縛'''
|pʰ 丕片'''拔泊遍'''
|pʰ 丕片'''拔泊遍'''
|m 末妹毛
|m 末妹毛
|f 夫凡分方''''''
|f 夫凡分方''''''
|不拼合口(除去u)
|不拼合口(除去u)
|-
|-
!擦齦音
!擦齦音
|t 大代刀旦''''''
|t 大代刀旦''''''
|tʰ 土太天田
|tʰ 土太天田
| nowrap|n 力六'''乃'''了
| nowrap|n 力六'''乃'''了
|
|
|不拼撮口呼
|不拼撮口呼
第82行: 第82行:
|
|
|s 四三'''囚士生'''
|s 四三'''囚士生'''
!四呼俱全(有尖音)<br>莊組內轉字除合口支脂兩韻並
!四呼俱全(有尖音)<br>庄组内转字除合口支脂两韵并
|-
|-
!舌音
!舌音
|tʂ '''翅'''之爪正中
|tʂ '''翅'''之爪正中
|tʂʰ 尺出丑'''剎輒'''
|tʂʰ 尺出丑'''剎輒'''
|ɻ 日入柔人'''孕'''
|ɻ 日入柔人'''孕'''
|ʂ 十少手'''蟬常'''
|ʂ 十少手'''蟬常'''
|唯洪音,舌,字量少於國音。
|唯洪音,舌,字量少于国音。
|-
|-
!齦顎音
!齦顎音
|tɕ 己巨甲介
|tɕ 己巨甲介
|tɕʰ 去巧丘欠'''匡'''
|tɕʰ 去巧丘欠'''匡'''
! nowrap|ȵ 尼女宜
! nowrap|ȵ 尼女宜
|ɕ 兮下玄兄'''孩'''
|ɕ 兮下玄兄'''孩'''
|
|
第103行: 第103行:
!ŋ 我厄艾硬昂
!ŋ 我厄艾硬昂
| nowrap|x 化火回'''鞋陷'''
| nowrap|x 化火回'''鞋陷'''
|唯洪音,且ŋ唯
|唯洪音,且ŋ唯
|-
|-
|
|
|無陽
|无阳
|
|
|鼻音字粗重塞濁化
|鼻音字粗重塞濁化
|
|
|零母:二沃翁一也又'''融'''五外未月丸尹'''榮'''
|零母:二沃翁一也又'''融'''五外未月丸尹'''榮'''
|}
|}
=== 調 ===
=== ===
平、平、上、去四者五度調值依次各45或55,21或31,42,13或24。
平、平、上、去四者五度值依次各45或55,21或31,42,13或24。
=== 母 ===
=== 母 ===
不能代表[[簡陽]]河西入派去的部分鄉鎮參見[[簡陽話]]。
不能代表[[简阳]]河西入派去的部分乡镇参见[[简阳话]]。
{| class="wikitable" border="1" style="font-family: Charis SIL, Lucida Sans Unicode, PMingLiU"
{| class="wikitable" border="1" style="font-family: Charis SIL, Lucida Sans Unicode, PMingLiU"
|-
|-
第123行: 第123行:
!/u/
!/u/
!/y/
!/y/
!备注
!備註
|-
|-
!
!
第129行: 第129行:
|[i] 一<br>比力七'''眉些'''
|[i] 一<br>比力七'''眉些'''
|[u] 五<br>夫土入古'''六'''
|[u] 五<br>夫土入古'''六'''
|[y] 玉<br>'''足'''去女旭
|[y] 玉<br>'''足'''去女旭
|
|
|-
|-
第142行: 第142行:
!/o/
!/o/
|[o] 臥<br>縛多左若各
|[o] 臥<br>縛多左若各
! nowrap|[io] 岳<br>略雀
! nowrap|[io] 岳<br>略雀
!
!
|
|
第149行: 第149行:
!/e/
!/e/
|[e] <br>'''北'''特'''宅'''扯厄
|[e] <br>'''北'''特'''宅'''扯厄
|[ie] 也<br>列且切'''穴'''
|[ie] 也<br>列且切'''穴'''
! nowrap|[ue] <br>闊輟
! nowrap|[ue] <br>闊輟
|[ye] 月<br>'''削'''決靴血
|[ye] 月<br>'''削'''決靴血
|/e//ue/之e而略低。
|/e//ue/之e而略低。
|-
|-
!/ai/
!/ai/
|[ai] <br>拜乃才債'''崖'''
|[ai] <br>拜乃才債'''崖'''
![iai] <br>孩諧解介械
![iai] <br>孩諧解介械
|[uai] 外<br>揣怪快
|[uai] 外<br>揣怪快
|
|
|i較鬆
|i较松
|-
|-
!/ei/
!/ei/
|[ei]<br>'''臂披'''妹非
|[ei]<br>'''臂披'''妹非
|
|
|[uei] 未<br>''''''罪水銳回
|[uei] 未<br>''''''罪水銳回
|
|
|i較鬆
|i较松
|-
|-
!/au/
!/au/
第185行: 第185行:
|[an]<br>凡旦三安'''陷'''
|[an]<br>凡旦三安'''陷'''
|[ien] 言<br>片天千欠研
|[ien] 言<br>片天千欠研
|[uan] 完<br>短算''''''阮幻
|[uan] 完<br>短算''''''阮幻
|[yen] '''丸'''<br>全旋捐犬'''弦'''
|[yen] '''丸'''<br>全旋捐犬'''弦'''
|
|
|-
|-
!/ən/<br>/in/
!/ən/<br>/in/
|[ən]<br>分生人'''硬'''
|[ən]<br>分生人'''硬'''
|[in] 因<br>平丁心巾
|[in] 因<br>平丁心巾
|[uən] 文<br>吞存春困'''橫'''
|[uən] 文<br>吞存春困'''橫'''
| nowrap|[yĭn] '''尹'''<br>均'''頃瓊'''勳
| nowrap|[yĭn] '''尹'''<br>均'''頃瓊'''勳
|國語en/eng、in/ing分
|国语en/eng、in/ing分
|-
|-
!/aŋ/
!/aŋ/
|[ɑŋ]<br>方郎上抗''''''
|[ɑŋ]<br>方郎上抗''''''
|[iɑŋ] 央<br>良相江仰
|[iɑŋ] 央<br>良相江仰
|[uɑŋ] 王<br>狀床光狂
|[uɑŋ] 王<br>狀床光狂
|
|
第210行: 第210行:
|
|
|-
|-
!备注
!備註
|
|
|
|
第217行: 第217行:
|
|
|}
|}


== 普通话推广后的内江话音系 ==
== 普通话推广后的内江话音系 ==


第225行: 第223行:
{| class="wikitable"
{| class="wikitable"
|-
|-
| 唇音 || b || p 滂 || m 明 || f 非
| 唇音 || b || p 滂 || m 明 || f 非
|-
|-
| 舌音 || d 端 || t 透 || || l
| 舌音 || d 端 || t 透 || || l
|-
|-
| 喉牙音 || g 高 || k 敲 || ng 安 || h 好
| 喉牙音 || g 高 || k 敲 || ng 安 || h 好
|-
|-
| 顎音 || j || q 其 || nj 妳 || x
| 顎音 || j || q 其 || nj 妳 || x
|-
|-
| 翘舌音 || zh 之 || ch 遲 || sh 是 || r 日
| 翘舌音 || zh 之 || ch 遲 || sh 是 || r 日
|-
|-
| 齿音 || z 宗 || c || s 散 || zz 然
| 齿音 || z 宗 || c || s 散 || zz 然
|}
|}
·在民國時代尚能「劍」「不同」「不同」「不同,如今的已基本[[尖音|尖]]合流。<ref name="三十" />
·在民国时代尚能“剑”“不同”“不同”“不同,如今的已基本[[尖音|尖]]合流。<ref name="三十" />


{| class="wikitable"
{| class="wikitable"
|-
|-
第273行: 第269行:
|}
|}


=== 母演變規律 ===
=== 母演变规律 ===
這裡「規特指[[中古漢語]]到的演變規律。<br />
这里“规特指[[中古汉语]]到的演变规律。<br>


是一中的言,他的主城部份,剩下 zhi chi shi ri 四個翹舌音。但在主城以外(包括兩區下部份和區縣),其平舌分布律都與傳統的[[南京官]]一致。<ref name="三十" />
是一中的言,他的主城部份,剩下 zhi chi shi ri 四个翘舌音。但在主城以外(包括两区下部份和区县),其平舌分布律都与传统的[[南京官]]一致。<ref name="三十" />
“--”表示中古汉语中沒有这种发音。


“--”表示中古漢語中沒有這種發音。


{| class="wikitable"
{| class="wikitable"
|-
|-
! !! 知二[[等呼|等]] !! 知三等 !! 莊組二等 !! 莊組三等 !! 章三等
! !! 知二[[等呼|等]] !! 知三等 !! 庄组二等 !! 庄组三等 !! 章三等
|-
|-
| 果[[韵图#.E6.94.9D|]] || -- || -- || -- || -- || --
| 果[[韵图#.E6.94.9D|]] || -- || -- || -- || -- || --
|-
|-
| 遇 || -- || 舌 || -- || 平舌 ||
| 遇 || -- || 舌 || -- || 平舌 ||
|-
|-
| 止[[口呼]] || -- || 舌 || -- || 平舌 ||
| 止[[口呼]] || -- || 舌 || -- || 平舌 ||
|-
|-
| 止[[合口呼]] || -- || 舌 || -- || 舌 ||
| 止[[合口呼]] || -- || 舌 || -- || 舌 ||
|-
|-
| 流 || -- || 舌 || -- || 平舌 ||
| 流 || -- || 舌 || -- || 平舌 ||
|-
|-
| 深 || -- || 舌 || -- || 平舌 ||
| 深 || -- || 舌 || -- || 平舌 ||
|-
|-
| 臻 || -- || 舌 || -- || 平舌 ||
| 臻 || -- || 舌 || -- || 平舌 ||
|-
|-
| 宕 || -- || 舌 || -- || 翘舌 ||
| 宕 || -- || 舌 || -- || 翘舌 ||
|-
|-
| 曾 || -- || 舌 || -- || 平舌 ||
| 曾 || -- || 舌 || -- || 平舌 ||
|-
|-
| 通 || -- || 舌 || -- || 平舌 ||
| 通 || -- || 舌 || -- || 平舌 ||
|-
|-
| 假 || 舌 || 舌 || 舌 || -- ||
| 假 || 舌 || 舌 || 舌 || -- ||
|-
|-
| 蟹 || 舌 || 舌 || 舌 || -- ||
| 蟹 || 舌 || 舌 || 舌 || -- ||
|-
|-
| 效 || 舌 || 舌 || 舌 || -- ||
| 效 || 舌 || 舌 || 舌 || -- ||
|-
|-
| 咸 || 舌 || 舌 || 舌|| -- ||
| 咸 || 舌 || 舌 || 舌|| -- ||
|-
|-
| 山 || 舌 || 舌 || 舌 || -- ||
| 山 || 舌 || 舌 || 舌 || -- ||
|-
|-
| 江 || 舌 || -- || 舌 || -- || --
| 江 || 舌 || -- || 舌 || -- || --
|-
|-
| 梗 || 平舌 || 舌 || 平舌 || -- ||
| 梗 || 平舌 || 舌 || 平舌 || -- ||
|}
|}
·内江话的平翘规律与北京话最大的差距,以一言以蔽之,就是“莊組內轉字除合口支脂兩韻並舌”。<ref name="三十" />
·内江话的平翘规律与北京话最大的差距,以一言以蔽之,就是“庄组内转字除合口支脂两韵并舌”。<ref name="三十" />


== 内江话的“三声四调八音”和“重音断句以辨意”的作用 ==
== 内江话的“三声四调八音”和“重音断句以辨意”的作用 ==


三声:[[平声]]、[[上声]]、[[去声]]。<br />
三声:[[平声]]、[[上声]]、[[去声]]。<br>


四调:[[阴平]]调、[[阳平]]调、上声调、去声调。<br />
四调:[[阴平]]调、[[阳平]]调、上声调、去声调。<br>


八音:每个声调有轻重两音,其调值不同。<br />
八音:每个声调有轻重两音,其调值不同。<br>


重音只出现在词头,词头必是重音。由此可以断句,进而区分意思。<br />
重音只出现在词头,词头必是重音。由此可以断句,进而区分意思。<br>


如:DAO3wan1:一个词,内江地名,倒湾; dao3-WAN1:两个词,动宾结构,倒-弯<br />
如:DAO3wan1:一个词,内江地名,倒湾; dao3-WAN1:两个词,动宾结构,倒-弯<br>
CU4sen1:一个词,畜牲;或名词化的“出生”,与死亡相对; cu4-SEN1:两个词,动宾结构,出-生或出-声<br />
CU4sen1:一个词,畜牲;或名词化的“出生”,与死亡相对; cu4-SEN1:两个词,动宾结构,出-生或出-声<br>
DA3dong4:一个词,打动; da3-DONG4:两个词,动宾结构,打-洞<br />
DA3dong4:一个词,打动; da3-DONG4:两个词,动宾结构,打-洞<br>
FA4yin1:一个词,发音; fa4-YIN1:两个词,动宾结构,发-音,实际上此时已构成了一个命令句。<br />
FA4yin1:一个词,发音; fa4-YIN1:两个词,动宾结构,发-音,实际上此时已构成了一个命令句。<br>
又如,“读书”作du4-SU1,但名词化后的“读书写字”却是作DU4su1xiex3zi4.
又如,“读书”作du4-SU1,但名词化后的“读书写字”却是作DU4su1xiex3zi4.


於內的重音是要分意思的,因此有另一重音格局是沒有意或令人解的。<br />
于内的重音是要分意思的,因此有另一重音格局是沒有意或令人解的。<br>


如:DAO3bi4,有意义,倒闭; 但 dao3-BI4 无意义,或强行理解做捣-壁、捯-笔,仍令人费解。<br />
如:DAO3bi4,有意义,倒闭; 但 dao3-BI4 无意义,或强行理解做捣-壁、捯-笔,仍令人费解。<br>
又如,上段中的 DU4su1xie3zi4 虽有意义,但 DU4su1 则没有意义。甚至可能被会意成“毒树”“毒书”“渎书(不健康的书)”“镀书(镀过的精装书)”等令人费解或根本不存在的名词。<br />
又如,上段中的 DU4su1xie3zi4 虽有意义,但 DU4su1 则没有意义。甚至可能被会意成“毒树”“毒书”“渎书(不健康的书)”“镀书(镀过的精装书)”等令人费解或根本不存在的名词。<br>


的重音是要分意思的,其與輕音的搭配'''絕對固定'''。
的重音是要分意思的,其与轻音的搭配'''绝对固定'''。


所以才能构成一种'''辨意要素'''而非“情绪要素”或“情境要素”。辨别情绪和适应情境的要素只能偶然闪现,无法被没有融入情绪和情境的听说者感受。
所以才能构成一种'''辨意要素'''而非“情绪要素”或“情境要素”。辨别情绪和适应情境的要素只能偶然闪现,无法被没有融入情绪和情境的听说者感受。


== 内江话的韵母演变规律 ==
== 内江话的韵母演变规律 ==
這裡的“规律”特指[[中古漢語]]到的演變規律。
这里的“规律”特指[[中古汉语]]到的演变规律。


=== 平上去調韻母在中的入 ===
=== 平上去调韵母在中的入 ===
东冬锺:ong
东冬锺:ong


第394行: 第388行:
二等字无介音,三等字加 i,合口韵加 u。
二等字无介音,三等字加 i,合口韵加 u。


=== 入聲韻中的入 ===
=== 入声韵中的入 ===
* '''元'''「發」「」兩韻念 a 。因為內沒有 fe 這樣的音。
* '''元'''“发”“”两韵念 a 。因为内沒有 fe 这样的音。


{| class="wikitable"
{| class="wikitable"
第493行: 第487行:


== 注释 ==
== 注释 ==
{{reflist|30em}}
{{reflist}}
{{汉语}}

{{漢語}}
{{四川话}}
{{四川話}}


[[Category:四川]]
[[Category:四川]]
[[Category:江]]
[[Category: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