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斯·廷贝亨: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机器人:删除1个模板:Wayback)
无编辑摘要
 

(未显示1个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Infobox scientist
{{Infobox scientist
| name = 尼古拉斯·廷貝亨{{Nobel icon|197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br>Niko Tinbergen
| name = 尼古拉斯·廷貝亨{{Nobel icon|1973年诺贝尔生理學或医学獎|诺贝尔生理學或医学獎}}<br>Niko Tinbergen
| image =Nikolaas Tinbergen 1978.jpg
| image =Nikolaas Tinbergen 1978.jpg
| image_size = 200px
| image_size = 200px
第10行: 第10行:
| death_date = {{death date and age|1988|12|21|1907|04|15}}
| death_date = {{death date and age|1988|12|21|1907|04|15}}
| death_place = {{UK}}[[牛津]]
| death_place = {{UK}}[[牛津]]
| field = [[动物学|動物家]]、[[动物行为学|動物行為家]]
| field = [[动物学|動物家]]、[[动物行为学|動物行為家]]
| work_institution = [[牛津大学]]
| work_institution = [[牛津大学]]
| alma_mater = [[萊頓大]]
| alma_mater = [[萊頓大]]
| doctoral_advisor = Hildebrand Boschma
| doctoral_advisor = Hildebrand Boschma
| doctoral_students = {{ubl|[[理查德·道金斯]]|[[德斯蒙德·莫利斯]]}}
| doctoral_students = {{ubl|[[理查德·道金斯]]|[[德斯蒙德·莫利斯]]}}
第18行: 第18行:
| prizes =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73)
| prizes =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73)
| religion =
| religion =
| footnotes =(兄)[[扬·廷贝亨]]([[诺贝尔经济学奖]]/1969年)<br>(弟)吕克·廷贝亨(Luuk Tinbergen)(鳥類家和生態家)
| footnotes =(兄)[[扬·廷贝亨]]([[诺贝尔经济学奖]]/1969年)<br>(弟)吕克·廷贝亨(Luuk Tinbergen)(鳥類家和生態家)
}}
}}
[[File:Lorenz and Tinbergen2.jpg|缩略图|250px|尼古拉斯·廷贝亨(右)與[[康拉德·洛倫茲]]之合影。]]
[[File:Lorenz and Tinbergen2.jpg|缩略图|250px|尼古拉斯·廷贝亨(右)與[[康拉德·洛倫茲]]之合影。]]


'''尼古拉斯·“尼科”·廷贝亨'''({{lang-nl|Nikolaas "Niko" Tinbergen}},{{bd|1907年|4月15日|1988年|12月21日|catIdx=L}})是一位荷蘭[[動物行為學]]家與[[鳥類學]]家。1973年他與[[卡爾·馮·弗利]]、[[康拉德·洛倫茲]]因為在動物個體和群體行為的構成和激發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尼古拉斯·“尼科”·廷贝亨'''({{lang-nl|Nikolaas "Niko" Tinbergen}},{{bd|1907年|4月15日|1988年|12月21日|catIdx=L}})是一位荷蘭[[動物行為學]]家與[[鳥類學]]家。1973年他與[[卡爾·馮·弗利]]、[[康拉德·洛倫茲]]因為在動物個體和群體行為的構成和激發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共同獲得[[诺贝尔生理學或医学獎]]。


== 貢獻 ==
== 貢獻 ==
=== 四個問題 ===
=== 四個問題 ===
認為動物行為學有四個重要問題:
认为動物行為學有四個重要問題:


近似機構
近似机构


* '''因果''':引起反應的刺激是什麼,這個反應如何在學習過程中修正? 以及行為與精神的分子層次、生理學、神經行為學、認知與群體層次的機制,和他們之間的關係。比較:[[尼古拉·哈特曼]]之「複雜層次的規律」。
* '''因果''':引起反應的刺激是什麼,這個反應如何在學習過程中修正? 以及行為與精神的分子層次、生理學、神經行為學、認知與群體層次的機制,和他們之間的關係。比較:[[尼古拉·哈特曼]]之「複雜層次的規律」。


* '''成長''':行為如何在年齡增加過程中變化,以及哪些早期的經驗對行為的表現是必須的? 每個發生段時期與環境因子所扮演的腳色。比較:[[重演學說]]。
* '''成長''':行為如何在年齡增加過程中變化,以及哪些早期的經驗對行為的表現是必須的? 每個發生段時期與環境因子所扮演的腳色。比較:[[重演學說]]。
根本機構
根本机构


* '''機制''':行為如何影響動物的生存機會和繁殖機會?
* '''機制''':行為如何影響動物的生存機會和繁殖機會?
* '''演化''':一個行為與其他親源物種的相似行為的比較、這些行為的種系發生過程。以及為什麼是這個層面改變而不是另一個?
* '''演化''':一個行為與其他親源物種的相似行為的比較、這些行為的種系發生過程。以及為什麼是這個層面改變而不是另一個?


這些問題被認為是現代[[動物行為學]]、[[社會生物學]]以及人類科的[[跨学科研究]]基石。
這些問題被认为是現代[[動物行為學]]、[[社會生物學]]以及人類科的[[跨学科研究]]基石。


== 参看 ==
== 参看 ==
第63行: 第63行:
* [http://nobelprize.org/medicine/laureates/1973/tinbergen-autobio.html Autobiography]
* [http://nobelprize.org/medicine/laureates/1973/tinbergen-autobio.html Autobiography]
* [http://nobelprize.org/medicine/laureates/1973/index.html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73: von Frisch, Lorenz and Tinbergen]
* [http://nobelprize.org/medicine/laureates/1973/index.html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73: von Frisch, Lorenz and Tinbergen]
* Diagram on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622020500/http://www-personal.umich.edu/~nesse/fourquestions.pdf The Four Areas of Biology]
* Diagram on [http://www-personal.umich.edu/~nesse/fourquestions.pdf The Four Areas of Biology]
* Further Diagrams on [http://homepage.uibk.ac.at/~c720126/humanethologie/ws/medicus/block1/inhalt.html The Four Areas of Biology (Documents No. 9, 10 and 11 in English)]
* Further Diagrams on [http://homepage.uibk.ac.at/~c720126/humanethologie/ws/medicus/block1/inhalt.html The Four Areas of Biology (Documents No. 9, 10 and 11 in English)]


{{-}}
{{-}}
{{自然历史}}
{{自然历史}}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 (1951年-1975年)}}
{{诺贝尔生理學或医学獎獲得者 (1951年-1975年)}}
{{Neuroethology}}
{{Neuroethology}}
{{Ethology}}
{{Ethology}}


[[Category:動物行為学家]]
{{DEFAULTSORT:Tinbergen, Nikolaas}}
[[Category:動物行為學家]]
[[Category:荷蘭科学家]]
[[Category:荷蘭科學家]]
[[Category: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Category: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Category:萊頓大校友]]
[[Category:萊頓大校友]]
[[Category:荷兰诺贝尔奖获得者]]
[[Category:荷兰诺贝尔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