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国: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修改自此处;原许可:CC BY-SA 3.0[网站升级迁移])
 
→‎top:​清理
 

(未显示3个用户的7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original research|time=2014-04-12T06:03:38+00:00}}
{{周代诸侯国
{{周代诸侯国
|国名=共国
|国名=共国
第14行: 第13行:
'''共国''',商朝及周朝的诸侯国,商代共國故址在今[[甘肅省]][[涇川縣]],後為[[周文王]]所滅;周代共國故址在今[[河南省]][[辉县市]]西北一帶,《世本·氏族篇》記載:「共氏,國名,周有共伯和。」《漢書·古今人表》顏師古注云:「共,国名也。」
'''共国''',商朝及周朝的诸侯国,商代共國故址在今[[甘肅省]][[涇川縣]],後為[[周文王]]所滅;周代共國故址在今[[河南省]][[辉县市]]西北一帶,《世本·氏族篇》記載:「共氏,國名,周有共伯和。」《漢書·古今人表》顏師古注云:「共,国名也。」


西周後期,前841年發生國人暴動。周厲王逃奔於彘(今山西省霍縣)。當時周人推舉[[共伯和]]為首領,「攝行天子事」。共和十四年(前828年),周厲王死於彘,共伯和歸政於王子靖,重回共國。<ref>《史記正義》引《魯連子》:「衛州共城縣本周共伯之國也。共伯名和,好行仁義,諸侯賢之。周厲王無道,國人作難,王奔于彘,諸侯奉和以行天子事,號曰『共和』元年。十四年,厲王死於彘,共伯使諸侯奉王子靖為宣王,而共伯復歸國于衛也。」</ref>
西周後期,前841年發生國人暴動。周厲王逃奔於彘(今山西省霍縣)。当时周人推舉[[共伯和]]為首領,「攝行天子事」。共和十四年(前828年),周厲王死於彘,共伯和歸政於王子靖,重回共國。<ref>《史記正義》引《魯連子》:「衛州共城縣本周共伯之國也。共伯名和,好行仁義,諸侯賢之。周厲王無道,國人作難,王奔于彘,諸侯奉和以行天子事,號曰『共和』元年。十四年,厲王死於彘,共伯使諸侯奉王子靖為宣王,而共伯復歸國于衛也。」</ref>


春秋初期(前722年),鄭國發生內亂,鄭莊公之弟共叔段被迫逃到共。因其位置逼近衛都,於前660年左右為[[衛國]]所滅。<ref>《左傳·閔公二年》:「益之以共、滕之民。」杜預注:「共及滕,衛別邑。」</ref>
春秋初期(前722年),鄭國發生內亂,鄭莊公之弟共叔段被迫逃到共。因其位置逼近衛都,於前660年左右為[[衛國]]所滅。<ref>《左傳·閔公二年》:「益之以共、滕之民。」杜預注:「共及滕,衛別邑。」</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