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土良: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noteTA|ja|jpn|-{|}-跳过, replaced: 東 → 东 (3), 員 → 员, 內 → 内 (4), 國 → 国 (3), 開 → 开, 學 → 学 (61), 參 → 参, 會 → 会 (21), 長 → 长 (3), 與 → 与 (38), 間 → 间 (3), 處 → 处 (4), 務 → 务 (2), 師 → 师 (7), 鐵 → 铁, 導 → 导 (6), 語 → 语 (8), 華 → 华 (4), 風 → 风, 豐 → 丰, 麥 → 麦 (2), 愛 → 爱 (6), 主義 → 主义 (6), 無 → 无 (5), 盡 → 尽, 關 → 关 (8), 將 → 将 (6), 劉 → 刘, 張 → 张, 陽 → 阳, 楊 → 杨, 調 → 调 (5), 馬 → 马 (14), 應 → 应 (4), 嚴 → 严, 習 → 习, 廣 → 广, 見 → 见, 來 → 来 (21), 專 → 专, 義 → 义 (25), 對 → 对 (19), 動 → 动 (2), 爾 → 尔 (5), 發 → 发 (7), 親 → 亲 (3), 淨 → 净, 願 → 愿, 極…)
无编辑摘要
标签消歧义链接
 

(未显示1个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File:Tertullian.jpg|缩略图|德尔图良像]]
[[File:Tertullian.jpg|缩略图|德尔图良像]]


'''特土良'''({{lang-en|Tertullian}} ,{{IPAc-en|t|ər|ˈ|t|ʌ|l|i|ə|n}},{{bd|150年||230年|catIdx=T}}),罗马全名'''昆·塞普蒂米斯·佛洛特·特土良'''({{lang-la|Quinto Septimius Florente Tertuliano}}),[[英化]]称为'''特土良'''({{lang-en|Tertullian}} ,{{IPAc-en|t|ər|ˈ|t|ʌ|l|i|ə|n}},{{bd|150年||230年|catIdx=T}}),或'''徒良'''、'''戴都良'''、'''特图里安'''、'''德尔图良''',[[北非]][[柏柏人]],生[[罗马]][[阿非利加 (罗马行省)|阿非利加行省]][[迦太基]]城,[[律]]、[[基督教]][[主教]],是[[早期基督教]]著名的[[神学家]]、[[哲学家]]、[[护教士]]。
'''特土良'''({{lang-en|Tertullian}} ,{{IPAc-en|t|ər|ˈ|t|ʌ|l|i|ə|n}},{{bd|150年||230年|catIdx=T}}),羅馬全名'''昆·塞普蒂米斯·佛洛特·特土良'''({{lang-la|Quinto Septimius Florente Tertuliano}}),[[英化]]稱為'''特土良'''({{lang-en|Tertullian}} ,{{IPAc-en|t|ər|ˈ|t|ʌ|l|i|ə|n}},{{bd|150年||230年|catIdx=T}}),或'''徒良'''、'''戴都良'''、'''特图里安'''、'''德爾圖良''',[[北非]][[柏柏人]],生[[羅馬]][[阿非利加 (羅馬行省)|阿非利加行省]][[迦太基]]城,[[律]]、[[基督教]][[主教]],是[[早期基督教]]著名的[[神学家]]、[[哲学家]]、[[护教士]]。


特土良出身[[柏柏人]],身都生活在[[迦太基]],因理论贡献被誉为[[拉丁教父]]和[[西方基督教]][[基督教神学|神学]]鼻祖之一。特土良所使用的神方法,主要以作思性的基督教神学与对异端的著作主。有人特土良是一位[[教士]]”,亦有人他是第一位拉丁教父
特土良出身[[柏柏人]],身都生活在[[迦太基]],因理论贡献被誉为[[拉丁教父]]和[[西方基督教]][[基督教神学|神学]]鼻祖之一。特土良所使用的神方法,主要以作思性的基督教神學與對異端的著作主。有人特土良是一位[[教士]]」,亦有人他是第一位拉丁教父


特土良对于[[三位一]]基督的神人二性,的闡明,为后来东西方两个的正奠定了基。因他首先发现[[理性]]有限,人在衝破这个极限的候,就应该有[[信仰]]做指南,展人生的未,他以在人性的能力中,除了[[感官]]之外,有理性,在理性之上,有信仰,人的感所不能到的限,由理性可以足,在理性所不能到的限,便由信仰可以足。他在世上的年日,那些新约书信的原本仍然存在,他基督宗教的《[[新]]》。他的著作中曾引用《新》一千八百多,有消对当时的[[端]]又有“护学”,积极学说辩护自己的信仰用[[古希|希]],[[罗马]][[雄辩术|雄]]的形式表
特土良對於[[三位一]]基督的神人二性,的闡明,為後來東西方兩個的正奠定了基。因他首先發現[[理性]]有限,人在衝破這個極限的候,就應該有[[信仰]]做指南,展人生的未,他以在人性的能力中,除了[[感官]]之外,有理性,在理性之上,有信仰,人的感所不能到的限,由理性可以足,在理性所不能到的限,便由信仰可以足。他在世上的年日,那些新約書信的原本仍然存在,他基督宗教的《[[新]]》。他的著作中曾引用《新》一千八百多,有消對當時的[[端]]又有「護學」,積極學說辯護自己的信仰用[[古希|希]],[[羅馬]][[雄辯術|雄]]的形式表


== 生平 ==
== 生平 ==
特土良是2世纪后期的北非[[迦太基]]人<ref>岡,《教历史要指南》(台北:圣经资源中心,2011),44。</ref>。他出生[[百夫]]之家,父非基督徒,年轻时学习法律、哲及各式各科,执业的律。三十岁时缘际会地接受主耶稣成心中的救主,罪悔改,抱持著[[禁慾主]],心跟著主耶穌所教信心行事,以此自勉也勉周遭的人。之曾任[[加大果]]的主教,且多著作都提及闡揚基督的真理,实为护教士中之首。由于当时许多人入浸主名下,但未受教,故各的不合神心意的事曾出不窮地在些基督徒的身上,故特氏不愿随波逐流而加入了[[孟他努派]](Montanus),力求刻苦己身、清心寡慾、高的道德标,以和一般的信徒隔。特氏亦很重基督教的神祕,曾用以下的言论来证明基督有超出人一切的思想,且具有全知、全能、全的特这样的福音是一般人猜不透的:『我信,因在此理』、『上帝的子死了,是十分可信的,因为无理性;祂被埋葬,又活,确实的,因是不可能的。』。<ref>高果能,《古教史》 (香港:信合出版部,1956),264。</ref>
特土良是2世紀後期的北非[[迦太基]]人<ref>岡,《教历史要指南》(台北:聖經資源中心,2011),44。</ref>。他出生[[百夫]]之家,父非基督徒,年輕時學習法律、哲及各式各科,執業的律。三十歲時緣際會地接受主耶稣成心中的救主,罪悔改,抱持著[[禁慾主]],心跟著主耶穌所教信心行事,以此自勉也勉周遭的人。之曾任[[加大果]]的主教,且多著作都提及闡揚基督的真理,實為護教士中之首。由於當時許多人入浸主名下,但未受教,故各的不合神心意的事曾出不窮地在些基督徒的身上,故特氏不願隨波逐流而加入了[[孟他努派]](Montanus),力求刻苦己身、清心寡慾、高的道德标,以和一般的信徒隔。特氏亦很重基督教的神祕,曾用以下的言論來證明基督有超出人一切的思想,且具有全知、全能、全的特這樣的福音是一般人猜不透的:『我信,因在此理』、『上帝的子死了,是十分可信的,因為無理性;祂被埋葬,又活,確實的,因是不可能的。』。<ref>高果能,《古教史》 (香港:信合出版部,1956),264。</ref>


关于特土良的生平,历史记载很少。只知道他原是頗有名的[[律]],接受希腊罗马式的教育,故此[[历史]]、[[哲]]和[[法律]]都很熟悉。特土良曾信仰[[外道]],在四十岁左右才[[改宗]]基督教。任迦太基[[主教]]期间,他自197年始撰文立说,旨在维护和阐释基督教教。他是第一位使用[[拉丁文]]的多产神学作家。
關於特土良的生平,历史記載很少。只知道他原是頗有名的[[律]],接受希臘羅馬式的教育,故此[[历史]]、[[哲]]和[[法律]]都很熟悉。特土良曾信仰[[外道]],在四十岁左右才[[改宗]]基督教。任迦太基[[主教]]期间,他自197年始撰文立说,旨在维护和阐释基督教教。他是第一位使用[[拉丁文]]的多产神学作家。


在公元207年,特土良成[[孟他努派]]的一。但后来孟他努学说,于是自立宗派。在神学上,首先用一些名词如“[[三位一体]]”、“[[圣礼]]”、“[[救赎]]”和“[[功德]]”等。[[教父]][[居普良]]及[[古斯丁 (希波)|希波的古斯丁]]影頗深,接地影了[[基督教神]]之展。
在公元207年,特土良成[[孟他努派]]的一。但後來滿孟他努学说,于是自立宗派。在神学上,首先用一些名词如“[[三位一体]]”、“[[圣礼]]”、“[[救赎]]”和“[[功德]]”等。[[教父]][[居普良]]及[[古斯丁 (希波)|希波的古斯丁]]影頗深,接地影了[[基督教神]]之展。


== 哲学与思想 ==
== 哲学与思想 ==
就[[三位一]]而言,特土良多有述。他认为[[上帝]](即神)只有一位,三位格同一神质(Una substanua, tres personae)。
就[[三位一]]而言,特土良多有述。他认为[[上帝]](即神)只有一位,三位格同一神质(Una substanua, tres personae)。
[[埃及]]的[[亚历山大城]]是罗马的第二大城,且是文化的中心。这个城以大的[[亚历山大]]名,哲、宗教与种族文化传统薈萃,形成它的大都色彩。当时思想柏拉,深深影这个城市的基督宗教思想。尤其以[[革利免]],他非常重基督宗教思想与当学术合,也确实使哲学与建立关系的第一人。另有一完全不同的基督教思想生活方式,在远离这数百哩的北非[[迦太基]]。迦太基座落在罗马的地中海岸,与罗马在商及文化上的交流非常繁。迦太基富法律、公德心业传统。但特土良而言,成熟的基督徒是,除了圣经,使徒的教导与的信仰守;比在教生活务实与法治面。
[[埃及]]的[[亞歷山大城]]是羅馬的第二大城,且是文化的中心。這個城以大的[[亞歷山大]]名,哲、宗教與種族文化傳統薈萃,形成它的大都色彩。當時思想柏拉,深深影這個城市的基督宗教思想。尤其以[[革利免]],他非常重基督宗教思想與當學術合,也確實使哲學與建立關係的第一人。另有一完全不同的基督教思想生活方式,在遠離這數百哩的北非[[迦太基]]。迦太基座落在羅馬的地中海岸,與羅馬在商及文化上的交流非常繁。迦太基富法律、公德心業傳統。但特土良而言,成熟的基督徒是,除了聖經,使徒的教導與的信仰守;比在教生活務實與法治面。


特土良认为哲学与学并不相干,神受希的影,他的名言是:
特土良认为哲學與學並不相干,神受希的影,他的名言是:
: [[雅典]][[耶路撒冷]]何干?
: [[雅典]][[耶路撒冷]]何干?
: [[院]][[教]]何干?
: [[院]][[教]]何干?
: [[教徒]][[基督徒]]何干?”<ref>Tertullian,pracecriptione haeretiorum 7</ref>。
: [[教徒]][[基督徒]]何干?」<ref>Tertullian,pracecriptione haeretiorum 7</ref>。


特土良(Tertullian)的[[]](traducianism)代替了希的[[]](creationism),此说为内在之[[原罪|罪]]的教义铺下了道路,而此在之罪是有分的,特土良有句名言:“[[魂]]的传递,包括罪的传递。”他把殖的教义与现实义论结合在一起,按照他的法,神造每个人是体带灵魂地藉著生而的,在此程中,人的本性沒有失掉他特殊的性,乃是继续地有智能、理性、甘心意的心,所以他的活仍然是有理性的与负责任的,而原个人本性中的罪,仍然是罪。特土良只能代表拉丁神的最初阶段,他的言中仍然著希教父教的色彩。他孩的辜,但或测这只是在相的意的,因孩沒有实际的犯罪;他也不否自由意志,然他人的有效性減至最微的程度,但有他所用的语词有重生的合作的意味(synergistic theory),意即在重生上神和人是合作的。特土良《[[駁帕克西]]》的文重要比,因独创多新彙,以致些名在西方教会变成标,且成普遍被接受的教。特土良力反引用圣经以外的源,建立神基督教辩护。基督教的《[[新]]》,他的著作中曾引用《[[新]]》一千八百多之多,有消对当时端又有[[]]”,积极学说辩护自己的信仰用[[希]],[[罗马辩论]]的形式表
特土良(Tertullian)的[[]](traducianism)代替了希的[[]](creationism),此說為內在之[[原罪|罪]]的教義鋪下了道路,而此在之罪是有分的,特土良有句名言:“[[魂]]的傳遞,包括罪的傳遞。”他把殖的教義與現實義論結合在一起,按照他的法,神造每个人是體帶靈魂地藉著生而的,在此程中,人的本性沒有失掉他特殊的性,乃是繼續地有智能、理性、甘心意的心,所以他的活仍然是有理性的與負責任的,而原个人本性中的罪,仍然是罪。特土良只能代表拉丁神的最初阶段,他的言中仍然著希教父教的色彩。他孩的辜,但或測這只是在相的意的,因孩沒有實際的犯罪;他也不否自由意志,然他人的有效性減至最微的程度,但有他所用的語詞有重生的合作的意味(synergistic theory),意即在重生上神和人是合作的。特土良《[[駁帕克西]]》的文重要比,因獨創多新彙,以致些名在西方教會變成标,且成普遍被接受的教。特土良力反引用聖經以外的源,建立神基督教辯護。基督教的《[[新]]》,他的著作中曾引用《[[新]]》一千八百多之多,有消對當時端又有[[]]」,積極學說辯護自己的信仰用[[希]],[[羅馬辯論]]的形式表


== 特土良的三位一体论 ==
== 特土良的三位一體論 ==
[[File:Septimi Florensis Tertulliani Opera.tif|缩略图|Opera omnia, 1598]]
[[File:Septimi Florensis Tertulliani Opera.tif|缩略图|Opera omnia, 1598]]
特土良的巨著《駁帕克西》(Against Praxeas)中,他把三位一的教提出一完整又相清楚的述。三位一体论首先要能瞭解彙的源,或便能明白其意和重要。特土良是三位一体论中用的最大意者,他明了多的新字,其中最重要的有三
特土良的巨著《駁帕克西》(Against Praxeas)中,他把三位一的教提出一完整又相清楚的述。三位一體論首先要能瞭解彙的源,或便能明白其意和重要。特土良是三位一體論中用的最大意者,他明了多的新字,其中最重要的有三
* 三位一 特土良明了三位一体”一字(拉丁文:Trinitas;英文:Trinity),他之这个字成基督神术语然有人嘗的方法和用,但特土良的影最大,这个在西方教
* 三位一 特土良明了三位一體」一字(拉丁文:Trinitas;英文:Trinity),他之這個字成基督神術語然有人嘗的方法和用,但特土良的影最大,這個在西方教
* 位格(拉丁文:Persona;英文译:person)这个字,在日常英中不是指一个人。拉丁语原词(persona)有面具之意,特土良认为,“一位便是指说话、行事的那位, 他用person代表位格”,“赋立行的身份
* 位格(拉丁文:Persona;英文译:person)這個字,在日常英中不是指一个人。拉丁语原词(persona)有面具之意,特土良认为,「一位便是指說話、行事的那位, 他用person代表位格」,「賦立行的身份


* 本(拉丁文:substantia),指基本上的本存在,表天主部基本的一,儘管在向人,天主似乎得很复杂质”是三位一之三位格所共有的。它不是三位格之外的某个东西,而是表其共有的基本合一,就是“独立但不分裂
* 本(拉丁文:substantia),指基本上的本存在,表天主部基本的一,儘管在向人,天主似乎得很複雜質」是三位一之三位格所共有的。它不是三位格之外的某個東西,而是表其共有的基本合一,就是「獨立但不分裂


所有(三:父、子和神)都是属于一位,因上是一;儘管这个计划秘,仍然要謹慎保著,但这个计划把一扩为三,按著秩序有三位格─父、子和神。然而,这并不是在,而是在地位;不是在,而是在形式;不是在能力,而是在面向。但是三同、一、一能力。<ref>Tertullian,Against Praxeas 2</ref>。
所有(三:父、子和神)都是屬於一位,因上是一;儘管這個計劃秘,仍然要謹慎保著,但這個計劃把一擴為三,按著秩序有三位格─父、子和神。然而,這並不是在,而是在地位;不是在,而是在形式;不是在能力,而是在面向。但是三同、一、一能力。<ref>Tertullian,Against Praxeas 2</ref>。


特土良列了根苗,源头与河流,太阳与线的合一来说明神的合一。父、子、神乃是一相同的本,而展成三不同的显现,但是不能分割的。
特土良列了根苗,源頭與河流,太陽與的合一來說明神的合一。父、子、神乃是一相同的本,而展成三不同的顯現,但是不能分割的。


特土良的三位一体论与基督位格的教,是藉著他帕克西的教义论战造出。特土良提出一清楚的述:
特土良的三位一體論與基督位格的教,是藉著他帕克西的教義論戰造出。特土良提出一清楚的述:
{{quote|
{{quote|
所有(三:父、子和神)都是属于一位,因在本上是一;儘管这计划秘仍然要謹慎保著,但这个计划把一三,按照秩序有三位格──父、子和神。然而,不是在,而是在地位;不是在,而是在形式;不是在能力,而是在面向。但是,三同,一态与能力
所有(三:父、子和神)都是屬於一位,因在本上是一;儘管這計劃秘仍然要謹慎保著,但這個計劃把一三,按照秩序有三位格──父、子和神。然而,不是在,而是在地位;不是在,而是在形式;不是在能力,而是在面向。但是,三同,一態與能力
}}
}}


== 神学论 ==
== 神學論 ==
特土良是被誉为[[教父]][[古斯丁]]的神家,可是北非神派系的代表,也是第一位以[[拉丁文]]作的重要作家;存之著作约写于196-212年。他在基督教历史的河中佔有一席之地,以智慧、广学问、縝密的思想,藉由文字、富情感、敏銳的察力,来辩解、维护真理,使他所处时代的那段历史更加煌、精彩,也立了一基石。
特土良是被譽為[[教父]][[古斯丁]]的神家,可是北非神派系的代表,也是第一位以[[拉丁文]]作的重要作家;存之著作約寫於196-212年。他在基督教历史的河中佔有一席之地,以智慧、學問、縝密的思想,藉由文字、富情感、敏銳的察力,來辯解、維護真理,使他所處時代的那段历史更加煌、精彩,也立了一基石。


除了所皆知的《》、《反吉安》、《駁帕克西》三大著作外,《》是基督教讨论心理最早之作,《洗礼论》也是关于最早的论说。他的名言是:“殉道者的血是教子。特土良的著作,在其之另一位北非教父[[居普良]](Cyprian, c.200-258)有大之影
除了所皆知的《》、《反吉安》、《駁帕克西》三大著作外,《》是基督教討論心理最早之作,《洗禮論》也是關於最早的論說。他的名言是:「殉道者的血是教子。特土良的著作,在其之另一位北非教父[[居普良]](Cyprian, c.200-258)有大之影


== 神语与 ==
== 神語與 ==
特土良是[[律]],熟悉[[罗马法]],在他的神著作中也使用,如判官、罪愆、刑、賠等法律上的名,甚至法律念。在其之神思想中到基督的救贖常引用之,而他所多神仍沿用至今。
特土良是[[律]],熟悉[[羅馬法]],在他的神著作中也使用,如判官、罪愆、刑、賠等法律上的名,甚至法律念。在其之神思想中到基督的救贖常引用之,而他所多神仍沿用至今。


特土良是当时代惟一指出世人的罪[[亚当]]有之教父。他一个人出生,就在人的本性之中,且持续传給全人;此法是[[原罪]]最早之看法。另外,他认为基督的神人二性”并不混淆,者都有完全的性。他不认为耶穌受刑、替死贖罪是必的,但卻注重悔罪改;他认为公的神必施刑,但卻特神的憐憫,因此,在其著作中充满“[[合法主]]思想。他以一个人受洗之后还犯罪,就当认罪悔改,才能足神的心。
特土良是當時代惟一指出世人的罪[[亞當]]有之教父。他一个人出生,就在人的本性之中,且持續傳給全人;此法是[[原罪]]最早之看法。另外,他认为基督的神人二性」並不混淆,者都有完全的性。他不认为耶穌受刑、替死贖罪是必的,但卻注重悔罪改;他认为公的神必施刑,但卻特神的憐憫,因此,在其著作中充滿「[[合法主]]思想。他以一个人受洗之後還犯罪,就當認罪悔改,才能滿足神的心。


== 关于圣神 ==
== 關於聖神 ==
在特土良著作中关于“[[神]]的描,他认为,圣灵在教中一直不说话神就是主所应许要差的[[施慰者]],也是使人成。他虽于207年加了强调圣神、預言之[[孟他努派]],然而在面大公教孟他努派离弃会传统时,特土良:“施慰者沒有带来新奇的西,祂只暗示的,祂也取回原先所擱置的。我们应当把祂看作是一位恢者,而不是新者。
在特土良著作中關於「[[神]]的描,他认为,聖靈在教中一直不說話神就是主所應許要差的[[施慰者]],也是使人成。他雖於207年加了強調聖神、預言之[[孟他努派]],然而在面大公教孟他努派離棄會傳統時,特土良:「施慰者沒有帶來新奇的西,祂只暗示的,祂也取回原先所擱置的。我們應當把祂看作是一位恢者,而不是新者。


孟他努派强调极严厲的律和脫世俗,特土良不度的[[禁慾]]苦行,信基督教的他主在基督的身中,需要有保惠师积极活潑的同在,也需要有一当时沾染世俗的教,更属灵、更樸的教生活。而神分赐“管教上的辅导,解开圣经,更新心思,使人更往前,入更美的事。信徒彼此相称为弟兄,是因天主是他共同的父,他饮于同一位神。
孟他努派強調極嚴厲的律和脫世俗,特土良不度的[[禁慾]]苦行,信基督教的他主在基督的身中,需要有保惠師積極活潑的同在,也需要有一當時沾染世俗的教,更屬靈、更樸的教生活。而神分賜「管教上的輔導,解開聖經,更新心思,使人更往前,入更美的事。信徒彼此相稱為弟兄,是因天主是他共同的父,他飲於同一位神。


== 神格唯一 ==
== 神格唯一 ==
{{Main|神格惟一}}
{{Main|神格惟一}}


“神格唯一这个是特土良所起。特土良认为始『神格唯一』的是一位不太有名的『[[普拉克西]]』(Praxeas),而[[希坡利]](Hippolytus)认为始者是示每拿的[[奴爱达]] (Noetus of Smyrna)。可能人都此派学说有功。普拉克西完全反神格(God)中可以有位格上的不同。特土良批判他:『他[[保惠]]走,又将圣父釘死在十架。』普拉克西似乎沒有说圣父受苦,不爱达就清楚的这点。希坡利达说:『他(奴爱达:基督自己就是父,乃是父自己降生,受苦而死。』(He said that Christ is Himself the Father, and that the Father Himself was born and suffered and died.)按照希坡利法,奴爱达父改了自己的形(mode of being),成(became)祂的子。奴爱达自己是这样说:『当圣父尚未降生,祂称为父;但祂按自己的美意,服在降世,祂就出生,成为圣子;是祂自己(He of Himself),不是另一位(of another)成为圣子。<ref>摘自Louis Berkhof, A History of Christian Doctrines, 77-80;伯克富,《基督教教史》,58-61頁 林慈信修</ref>
“神格唯一這個是特土良所起。特土良认为始『神格唯一』的是一位不太有名的『[[普拉克西]]』(Praxeas),而[[希坡利]](Hippolytus)认为始者是示每拿的[[奴愛達]] (Noetus of Smyrna)。可能人都此派學說有功。普拉克西完全反神格(God)中可以有位格上的不同。特土良批判他:『他[[保惠]]走,又將聖父釘死在十架。』普拉克西似乎沒有說聖父受苦,不愛達就清楚的這點。希坡利達說:『他(奴愛達:基督自己就是父,乃是父自己降生,受苦而死。』(He said that Christ is Himself the Father, and that the Father Himself was born and suffered and died.)按照希坡利法,奴愛達父改了自己的形(mode of being),成(became)祂的子。奴愛達自己是這樣說:『當聖父尚未降生,祂稱為父;但祂按自己的美意,服在降世,祂就出生,成為聖子;是祂自己(He of Himself),不是另一位(of another)成為聖子。<ref>摘自Louis Berkhof, A History of Christian Doctrines, 77-80;伯克富,《基督教教史》,58-61頁 林慈信修</ref>


== 关于 ==
== 關於 ==
多神家也同意特土良对“[[洗]]贡献。有人以礼仪过于简单,藉著水就叫人更新,似乎太愚昧,反而忽略了其所生的效果。特土良说:“在天主起初的第一个创造裏,水就是息歇。至此之,天主要在洗中使用水,而所有向天主祈求的水都得到成的能力。…那神降在施洗的水中,而受洗的人,人也得到了分的能力。还强调,“不是在水中接受了神,…乃是们从池中起,全身就被奉的油所抹,…在这个洁净、被奉上的身,才有那最圣洁的神从圣父那裏降下。教就藉洗的水,确认了初信者的信仰,他穿上了基督。
多神家也同意特土良對「[[洗]]貢獻。有人以禮儀過於簡單,藉著水就叫人更新,似乎太愚昧,反而忽略了其所生的效果。特土良說:「在天主起初的第一個創造裏,水就是息歇。至此之,天主要在洗中使用水,而所有向天主祈求的水都得到成的能力。…那神降在施洗的水中,而受洗的人,人也得到了分的能力。還強調,「不是在水中接受了神,…乃是們從池中起,全身就被奉的油所抹,…在這個潔淨、被奉上的身,才有那最聖潔的神從聖父那裏降下。教就藉洗的水,確認了初信者的信仰,他穿上了基督。


== 评价 ==
== 評價 ==
特土良是第一个发三位一体”论教家。但其《[[尼西]]》立的三位一义并不完全相同,其不同归纳为
特土良是第一個發三位一體」論教家。但其《[[尼西]]》立的三位一義並不完全相同,其不同歸納為
* 第一,特土良的三位一体论[[从属论]]:三位格中有等次之分;他强调父是全部的本,而子只是本的一部份。特土良同子是低父的念。
* 第一,特土良的三位一體論[[從屬論]]:三位格中有等次之分;他強調父是全部的本,而子只是本的一部份。特土良同子是低父的念。
* 第二,特土良用了部份[[形态论]]的理强调神性中的三位格只有一,位格乃众数,卻沒有本
* 第二,特土良用了部份[[形态论]]的理強調神性中的三位格只有一,位格乃眾數,卻沒有本
* 第三,特土良的三位一体论称为“实用三一学”(economic Trinity),因他整都是放在救贖的教上,讨论神的工作,讨论神的本性。有学者认为是他的神的一特色,也是拉丁世界那种务实及功能主的思想模式,这个态[[伊斯]]近似。
* 第三,特土良的三位一體論稱為「實用三一學」(economic Trinity),因他整都是放在救贖的教上,討論神的工作,討論神的本性。有学者认为是他的神的一特色,也是拉丁世界那種務實及功能主的思想模式,這個態[[伊斯]]近似。
特土良在神历史上影,更有其重要性。他是第一位提出[[本]] (substance) [[位格]] (person) 这个观念的神思想家,后来在《[[尼西]]》(Nicene Creed)制定形成,就用到念。然有人认为特土良的神沒有多少原性,而他自己亦承认常借用早期教士的思想,但他彙集料的能力与别具一格的闡方法,不仅为保留了第二世非常有值的神,亦们写多第一手的教些都明他在教史上所占的崇高地位是配得的。
特土良在神历史上影,更有其重要性。他是第一位提出[[本]] (substance) [[位格]] (person) 這個觀念的神思想家,後來在《[[尼西]]》(Nicene Creed)制定形成,就用到念。然有人认为特土良的神沒有多少原性,而他自己亦承认常借用早期教士的思想,但他彙集料的能力與別具一格的闡方法,不僅為保留了第二世非常有值的神,亦們寫多第一手的教些都明他在教史上所占的崇高地位是配得的。


== 遺产与 ==
== 遺產與 ==
* 特土良基督宗教,最大的影在教。尤其是在基督位格及三位一方面,整整400年,神思想上有特殊且重要的贡献
* 特土良基督宗教,最大的影在教。尤其是在基督位格及三位一方面,整整400年,神思想上有特殊且重要的貢獻
* 重视“传统”,“传统”二字是指那被承而传递下去的”,“圣经传统释”基督徒信传统现”
* 重視「傳統」,「傳統」二字是指那被承而傳遞下去的」,「聖經傳統釋」基督徒信傳統現」
* 在《》最主要是基督徒的辜作辩护,反迫害基督徒的言,特土良完全像律格。除此之外《》也詳的解基督徒的生活、敬拜信念,把正整理出第三世最有影力的北非主教─居普良,有相深的影也是特土良在拉丁基督宗教的传统上留下不可抹记号和地位。对于西方基督教的影立即性的。<ref>Timothy David Barnes,Tertullian:A Historical and Literary Study (Oxford,U.K‧:Clareudon,1971)P.142</ref>。
* 在《》最主要是基督徒的辜作辯護,反迫害基督徒的言,特土良完全像律格。除此之外《》也詳的解基督徒的生活、敬拜信念,把正整理出第三世最有影力的北非主教─居普良,有相深的影也是特土良在拉丁基督宗教的傳統上留下不可抹記號和地位。對於西方基督教的影立即性的。<ref>Timothy David Barnes,Tertullian:A Historical and Literary Study (Oxford,U.K‧:Clareudon,1971)P.142</ref>。


== 主要作品 ==
== 主要作品 ==
* 《
* 《
* 《魂的証》
* 《魂的証》
* 《反吉安
* 《反吉安
* 《駁帕克西
* 《駁帕克西


== 参考文献 ==
== 参考文献 ==
=== 引用 ===
=== 引用 ===
{{reflist}}
{{reflist}}

=== 来源 ===
=== 来源 ===
; 书籍
; 书籍
* 《代神学辞典光碟版》。
* 《代神學辭典光碟版》。
* 艾利克森:《基督教神‧卷一(增本)》。郭俊豪、李清 。台北:中福音神院出版社,2000。
* 艾利克森:《基督教神‧卷一(增本)》。郭俊豪、李清 。台北:中福音神院出版社,2000。
* 沈介山:《信徒神》。台北:中福音神院出版社,2004。
* 沈介山:《信徒神》。台北:中福音神院出版社,2004。
* 葛福:《基督教神》。良淑、王瑞琦 。台北: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2003。
* 葛福:《基督教神》。良淑、王瑞琦 。台北: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2003。
* 利:《早期基督教教》。康。台北:中福音神院出版社,1984。
* 利:《早期基督教教》。康。台北:中福音神院出版社,1984。
* 耳森:《神的故事》。瑞誠、徐成德 。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2002。
* 耳森:《神的故事》。瑞誠、徐成德 。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2002。
* 葛福:《基督教神原典菁》。杨长。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1998。
* 葛福:《基督教神原典菁》。楊長。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1998。
* 陶理 主,李伯明、林牧野 合:《基督教二千年史》,(香港:海天书楼有限公司,2004)。
* 陶理 主,李伯明、林牧野 合:《基督教二千年史》,(香港:海天書樓有限公司,2004)。
* SubDocument of《三位一体”义发史》 作者:、林慈信
* SubDocument of《三位一體」義發史》 作者:、林慈信


; 网页
; 网页
* [[林慈信]]:〈反斯底主的教父〉(路文章)。址:www.chinahorizon.org/Articles。网际网路,查日期:2006年11月。
* [[林慈信]]:〈反斯底主的教父〉(路文章)。址:www.chinahorizon.org/Articles。網際網路,查日期:2006年11月。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208143501/http://defenseoftruth.tychurch.org.tw/triune/chapter6.htm#Trinitas “辞”─语言的缺失]
* [http://defenseoftruth.tychurch.org.tw/triune/chapter6.htm#Trinitas 「辭」─语言的缺失]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312044346/http://www.ttcs.org.tw/~church/24.1/01.htm 尼布《基督文化》型之探]
* [http://www.ttcs.org.tw/~church/24.1/01.htm 尼布《基督文化》型之探]


== 参见 ==
== 参见 ==
* [[拉丁教父]]
* [[拉丁教父]]
* [[神格惟一]]
* [[神格惟一]]


{{-}}
{{-}}
第113行: 第112行:


[[Category:拉丁教父]]
[[Category:拉丁教父]]
[[Category:古罗马基督教神家|T]]
[[Category:古羅馬基督教神家|T]]
[[Category:古罗马基督教哲家|T]]
[[Category:古羅馬基督教哲家|T]]
[[Category:基督教护教士]]
[[Category:基督教护教士]]
[[Category:柏柏尔人]]
[[Category:柏柏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