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土良: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机器人:自动替换模板(来源模板))
无编辑摘要
标签消歧义链接
 

(未显示2个用户的3个中间版本)

第8行: 第8行:


== 生平 ==
== 生平 ==
特土良是2世紀後期的北非[[迦太基]]人<ref>岡薩雷 編,《教會史要點指南》(台北:聖經資源中心,2011),44。</ref>。他出生於[[百夫長]]之家,父親非基督徒,年輕時學習法律、哲學及各式各樣的學科,後成執業的律師。三十歲時因緣際會地接受主耶稣成為心中的救主,於是認罪悔改,抱持著[[禁慾主義]],專心跟著主耶穌所教導的憑信心行事,以此自勉也勉勵周遭的人。之後曾任[[加大果]]的主教,且許多著作都提及闡揚基督的真理,實為護教士中之首。由於當時許多人入浸歸主名下,但並未受教導,故各樣的不合神心意的事曾出不窮地在這些基督徒的身上,故特氏不願隨波逐流而加入了[[孟他努派]](Montanus),力求刻苦己身、清心寡慾、高的道德標準,以和一般的信徒區隔。特氏亦很重視基督教的神祕,曾用以下的言論來證明基督有超出人類一切的思想,且具有全知、全能、全愛的特質,這樣的福音是一般人猜不透的:『我信,因在此無理』、『上帝的兒子死了,這是十分可信的,因為無理性;祂被埋葬,又復活,這是確實的,因為是不可能的。』。<ref>高果能,《古教會血證史》 (香港:信義宗聯合出版部,1956),264。</ref>
特土良是2世紀後期的北非[[迦太基]]人<ref>岡薩雷 編,《教會史要點指南》(台北:聖經資源中心,2011),44。</ref>。他出生於[[百夫長]]之家,父親非基督徒,年輕時學習法律、哲學及各式各樣的學科,後成執業的律師。三十歲時因緣際會地接受主耶稣成為心中的救主,於是認罪悔改,抱持著[[禁慾主義]],專心跟著主耶穌所教導的憑信心行事,以此自勉也勉勵周遭的人。之後曾任[[加大果]]的主教,且許多著作都提及闡揚基督的真理,實為護教士中之首。由於當時許多人入浸歸主名下,但並未受教導,故各樣的不合神心意的事曾出不窮地在這些基督徒的身上,故特氏不願隨波逐流而加入了[[孟他努派]](Montanus),力求刻苦己身、清心寡慾、高的道德标准,以和一般的信徒區隔。特氏亦很重視基督教的神祕,曾用以下的言論來證明基督有超出人類一切的思想,且具有全知、全能、全愛的特質,這樣的福音是一般人猜不透的:『我信,因在此無理』、『上帝的兒子死了,這是十分可信的,因為無理性;祂被埋葬,又復活,這是確實的,因為是不可能的。』。<ref>高果能,《古教會血證史》 (香港:信義宗聯合出版部,1956),264。</ref>


關於特土良的生平,史記載很少。只知道他原是頗有名聲的[[律師]],接受希臘羅馬式的教育,故此對[[史]]、[[哲學]]和[[法律]]都很熟悉。特土良曾信仰[[外道]],在四十岁左右才[[改宗]]基督教。任迦太基[[主教]]期间,他自197年始撰文立说,旨在维护和阐释基督教教義。他是第一位使用[[拉丁文]]的多产神学作家。
關於特土良的生平,史記載很少。只知道他原是頗有名聲的[[律師]],接受希臘羅馬式的教育,故此對[[史]]、[[哲學]]和[[法律]]都很熟悉。特土良曾信仰[[外道]],在四十岁左右才[[改宗]]基督教。任迦太基[[主教]]期间,他自197年始撰文立说,旨在维护和阐释基督教教義。他是第一位使用[[拉丁文]]的多产神学作家。


約在公元207年,特土良成為[[孟他努派]]的一員。但後來不滿孟他努学说,于是自立宗派。在神学上,首先採用一些名词如“[[三位一体]]”、“[[圣礼]]”、“[[救赎]]”和“[[功德]]”等。對[[教父]][[居普良]]及[[奧古斯丁 (希波)|希波的奧古斯丁]]影響頗深,從而間接地影響了[[基督教神學]]之發展。
約在公元207年,特土良成為[[孟他努派]]的一員。但後來不滿孟他努学说,于是自立宗派。在神学上,首先採用一些名词如“[[三位一体]]”、“[[圣礼]]”、“[[救赎]]”和“[[功德]]”等。對[[教父]][[居普良]]及[[奧古斯丁 (希波)|希波的奧古斯丁]]影響頗深,從而間接地影響了[[基督教神學]]之發展。


== 哲学与思想 ==
== 哲学与思想 ==
就[[三位一體]]而言,特土良多有著述。他認為[[上帝]](即神)只有一位,三個位格同一神质(Una substanua, tres personae)。
就[[三位一體]]而言,特土良多有著述。他认为[[上帝]](即神)只有一位,三個位格同一神质(Una substanua, tres personae)。
[[埃及]]的[[亞歷山大城]]是羅馬帝國的第二大城,且是文化與知識的中心。這個城以偉大的[[亞歷山大]]為名,哲學、宗教與種族文化傳統薈萃,形成它的大都會色彩。當時一個哲學思想柏拉圖主義,深深影響到這個城市的基督宗教思想。尤其以[[革利免]],他非常重視基督宗教思想與當代學術的結合,也確實使哲學與神學建立親密關係的第一人。另有一個完全不同的基督教思想與生活方式,在遠離這數百哩的北非[[迦太基]]。迦太基座落在羅馬的地中海對岸,與羅馬帝國在商業及文化上的交流非常頻繁。迦太基富於法律、公德心與商業傳統。但特土良而言,成熟的基督徒是,除了聖經,使徒的教導與教會的信仰守則;比較在教會生活務實與法治面。
[[埃及]]的[[亞歷山大城]]是羅馬帝國的第二大城,且是文化與知識的中心。這個城以偉大的[[亞歷山大]]為名,哲學、宗教與種族文化傳統薈萃,形成它的大都會色彩。當時一個哲學思想柏拉圖主義,深深影響到這個城市的基督宗教思想。尤其以[[革利免]],他非常重視基督宗教思想與當代學術的結合,也確實使哲學與神學建立親密關係的第一人。另有一個完全不同的基督教思想與生活方式,在遠離這數百哩的北非[[迦太基]]。迦太基座落在羅馬的地中海對岸,與羅馬帝國在商業及文化上的交流非常頻繁。迦太基富於法律、公德心與商業傳統。但特土良而言,成熟的基督徒是,除了聖經,使徒的教導與教會的信仰守則;比較在教會生活務實與法治面。


特土良認為哲學與神學並不相干,神學不應受希臘哲學的影響,他的名言是:
特土良认为哲學與神學並不相干,神學不應受希臘哲學的影響,他的名言是:
: 「[[雅典]]與[[耶路撒冷]]何干?
: 「[[雅典]]與[[耶路撒冷]]何干?
: [[學院]]與[[教會]]何干?
: [[學院]]與[[教會]]何干?
: [[異教徒]]與[[基督徒]]何干?」<ref>Tertullian,pracecriptione haeretiorum 7</ref>。
: [[異教徒]]與[[基督徒]]何干?」<ref>Tertullian,pracecriptione haeretiorum 7</ref>。


特土良(Tertullian)的[[傳殖說]](traducianism)代替了希臘神學的[[創造說]](creationism),此說為內在之[[原罪|罪]]的教義鋪下了道路,而此內在之罪與生來的惡是有分別的,特土良有句名言說:“[[靈魂]]的傳遞,包括罪的傳遞。”他把傳殖的教義與現實主義論結合在一起,按照他的說法,神創造每人是連身體帶靈魂地藉著生而來的,在此過程中,人的本性並沒有失掉他特殊的性質,乃是繼續地有智能、理性、甘心樂意的心,所以他的活動仍然是有理性的與負責任的,而原來人本性中的罪,仍然是罪。特土良只能代表拉丁神學的最初段,他的言論中仍然帶著希臘教父教訓的色彩。他說到嬰孩的無辜,但或許臆測這只是在相關的意義上說的,因嬰孩沒有實際的犯罪;他也不否認自由意志,雖然他將人的有效性減至最微的程度,但有時他所用的語詞有重生的合作說的意味(synergistic theory),意即在重生上神和人是合作的。特土良《[[駁帕克西亞]]》的論文重要無比,因為他獨創了許多新詞彙,以致這些名詞在西方教會變成標準用詞,且成為普遍被接受的教義。特土良極力反對引用聖經以外的資源,來建立神學或為基督教辯護。基督教的經典為《[[新約]]》,他的著作中曾引用《[[新約]]》一千八百多處之多,有消極反對當時的異端又有「[[護教學]]」,積極的為教會的學說辯護,將自己的信仰用[[希臘哲學]],[[羅馬辯論]]的形式表現出來。
特土良(Tertullian)的[[傳殖說]](traducianism)代替了希臘神學的[[創造說]](creationism),此說為內在之[[原罪|罪]]的教義鋪下了道路,而此內在之罪與生來的惡是有分別的,特土良有句名言說:“[[靈魂]]的傳遞,包括罪的傳遞。”他把傳殖的教義與現實主義論結合在一起,按照他的說法,神創造每人是連身體帶靈魂地藉著生而來的,在此過程中,人的本性並沒有失掉他特殊的性質,乃是繼續地有智能、理性、甘心樂意的心,所以他的活動仍然是有理性的與負責任的,而原來人本性中的罪,仍然是罪。特土良只能代表拉丁神學的最初段,他的言論中仍然帶著希臘教父教訓的色彩。他說到嬰孩的無辜,但或許臆測這只是在相關的意義上說的,因嬰孩沒有實際的犯罪;他也不否認自由意志,雖然他將人的有效性減至最微的程度,但有時他所用的語詞有重生的合作說的意味(synergistic theory),意即在重生上神和人是合作的。特土良《[[駁帕克西亞]]》的論文重要無比,因為他獨創了許多新詞彙,以致這些名詞在西方教會變成标准用詞,且成為普遍被接受的教義。特土良極力反對引用聖經以外的資源,來建立神學或為基督教辯護。基督教的經典為《[[新約]]》,他的著作中曾引用《[[新約]]》一千八百多處之多,有消極反對當時的異端又有「[[護教學]]」,積極的為教會的學說辯護,將自己的信仰用[[希臘哲學]],[[羅馬辯論]]的形式表現出來。


== 特土良的三位一體論 ==
== 特土良的三位一體論 ==
[[File:Septimi Florensis Tertulliani Opera.tif|缩略图|Opera omnia, 1598]]
[[File:Septimi Florensis Tertulliani Opera.tif|缩略图|Opera omnia, 1598]]
特土良的巨著《駁帕克西亞》(Against Praxeas)中,他把三位一體的教義提出一個完整又相當清楚的陳述。三位一體論首先要能瞭解這些詞彙的來源,或許便能明白其意義和重要。特土良是三位一體論中用詞的最大創意者,他發明了許多的新字,其中最重要的有三個:
特土良的巨著《駁帕克西亞》(Against Praxeas)中,他把三位一體的教義提出一個完整又相當清楚的陳述。三位一體論首先要能瞭解這些詞彙的來源,或許便能明白其意義和重要。特土良是三位一體論中用詞的最大創意者,他發明了許多的新字,其中最重要的有三個:
* 三位一體 特土良發明了「三位一體」一字(拉丁文:Trinitas;英文:Trinity),從他之後,這個字成為基督神學的術語。雖然有人嘗試用別的方法和用詞,但特土良的影響最大,這個名詞在西方教會成為標準用語。
* 三位一體 特土良發明了「三位一體」一字(拉丁文:Trinitas;英文:Trinity),從他之後,這個字成為基督神學的術語。雖然有人嘗試用別的方法和用詞,但特土良的影響最大,這個名詞在西方教會成為标准用語。
* 位格(拉丁文:Persona;英文译為:person)這個字,在日常英語中不過是指「一人」。拉丁语原词(persona)有「面具」之意,特土良認為,「一位」便是指說話、行事的那位, 他用person代表「位格」,指「賦予獨立行動的身份」。
* 位格(拉丁文:Persona;英文译為:person)這個字,在日常英語中不過是指「一人」。拉丁语原词(persona)有「面具」之意,特土良认为,「一位」便是指說話、行事的那位, 他用person代表「位格」,指「賦予獨立行動的身份」。


* 本質(拉丁文:substantia),指基本上的本體存在,表達天主內部基本的一體,儘管在向人啟示時,天主似乎顯得很複雜。「本質」是三位一體之三個位格所共有的。它不是三個位格之外的某個東西,而是表達其共有的基本合一,就是「獨立但不分裂」。
* 本質(拉丁文:substantia),指基本上的本體存在,表達天主內部基本的一體,儘管在向人啟示時,天主似乎顯得很複雜。「本質」是三位一體之三個位格所共有的。它不是三個位格之外的某個東西,而是表達其共有的基本合一,就是「獨立但不分裂」。
第43行: 第43行:


== 神學論著與影響 ==
== 神學論著與影響 ==
特土良是被譽為[[教父]]時期僅次於[[奧古斯丁]]的神學家,可說是北非神學派系的代表,也是第一位以[[拉丁文]]寫作的重要作家;現存之著作約寫於196-212年間。他在基督教史的長河中佔有一席之地,以智慧、廣博學問、縝密的思想,藉由文字、豐富情感、敏銳的觀察力,來辯解、維護真理,使他所處時代的那段史更加輝煌、精彩,也為正統神學立了一塊基石。
特土良是被譽為[[教父]]時期僅次於[[奧古斯丁]]的神學家,可說是北非神學派系的代表,也是第一位以[[拉丁文]]寫作的重要作家;現存之著作約寫於196-212年間。他在基督教史的長河中佔有一席之地,以智慧、廣博學問、縝密的思想,藉由文字、豐富情感、敏銳的觀察力,來辯解、維護真理,使他所處時代的那段史更加輝煌、精彩,也為正統神學立了一塊基石。


除了眾所皆知的《護教辭》、《反馬吉安論》、《駁帕克西亞》三大著作外,《靈魂論》是基督教討論心理學最早之作,《洗禮論》也是現存關於洗禮最早的論說。他的名言是:「殉道者的血是教會的種子。」特土良的著作,對在其後之另一位北非教父[[居普良]](Cyprian, c.200-258)有極大之影響。
除了眾所皆知的《護教辭》、《反馬吉安論》、《駁帕克西亞》三大著作外,《靈魂論》是基督教討論心理學最早之作,《洗禮論》也是現存關於洗禮最早的論說。他的名言是:「殉道者的血是教會的種子。」特土良的著作,對在其後之另一位北非教父[[居普良]](Cyprian, c.200-258)有極大之影響。
第50行: 第50行:
由於特土良是[[律師]],熟悉[[羅馬法]],在他的神學著作中也使用,如審判官、罪愆、刑罰、賠償等法律上的名詞,甚至法律觀念。在其後之神學思想中論到基督的救贖時常引用之,而他所創之許多神學用語仍沿用至今。
由於特土良是[[律師]],熟悉[[羅馬法]],在他的神學著作中也使用,如審判官、罪愆、刑罰、賠償等法律上的名詞,甚至法律觀念。在其後之神學思想中論到基督的救贖時常引用之,而他所創之許多神學用語仍沿用至今。


特土良是當時代惟一指出世人的罪與[[亞當]]有關之教父。他說,從一人出生,惡就在人的本性之中,且持續傳給全人類;此說法是「[[原罪]]」教義最早之看法。另外,他認為基督的「神人二性」並不混淆,兩者都有完全的屬性。他並不認為耶穌受刑、替死贖罪是必須的,但卻注重悔罪改過;他認為公義的神必施刑罰,但卻特別重視神的憐憫,因此,在其著作中充滿「[[合法主義]]」思想。他以為一人受洗之後還犯罪,就當認罪悔改,才能滿足神的心。
特土良是當時代惟一指出世人的罪與[[亞當]]有關之教父。他說,從一人出生,惡就在人的本性之中,且持續傳給全人類;此說法是「[[原罪]]」教義最早之看法。另外,他认为基督的「神人二性」並不混淆,兩者都有完全的屬性。他並不认为耶穌受刑、替死贖罪是必須的,但卻注重悔罪改過;他认为公義的神必施刑罰,但卻特別重視神的憐憫,因此,在其著作中充滿「[[合法主義]]」思想。他以為一人受洗之後還犯罪,就當認罪悔改,才能滿足神的心。


== 關於聖神 ==
== 關於聖神 ==
在特土良著作中關於「[[聖神]]」的描寫,他認為,聖靈在教會中一直不斷教導和說話,聖神就是主所應許要差來的[[施慰者]],也是使人成聖的靈。他雖於207年參加了強調聖神、說預言之[[孟他努派]],然而在面對大公教會指責孟他努派離棄教會傳統時,特土良寫道:「施慰者沒有帶來甚麼新奇的東西,祂只說已經暗示過的,祂也取回原先所擱置的。我們應當把祂看作是一位恢復者,而不是創新者。」
在特土良著作中關於「[[聖神]]」的描寫,他认为,聖靈在教會中一直不斷教導和說話,聖神就是主所應許要差來的[[施慰者]],也是使人成聖的靈。他雖於207年參加了強調聖神、說預言之[[孟他努派]],然而在面對大公教會指責孟他努派離棄教會傳統時,特土良寫道:「施慰者沒有帶來甚麼新奇的東西,祂只說已經暗示過的,祂也取回原先所擱置的。我們應當把祂看作是一位恢復者,而不是創新者。」


對孟他努派強調極嚴厲的紀律和脫離世俗,特土良不贊同過度的[[禁慾]]苦行,歸信基督教的他主張在基督的身體中,需要有保惠師積極活潑的同在,也需要有一個比當時沾染世俗的教會,更屬靈、更簡樸的教會生活。而聖神分賜「管教上的輔導,解開聖經,更新心思,使人更往前,進入更美的事」。信徒彼此相稱為弟兄,是因為天主是他們共同的父,他們也飲於同一位聖神。
對孟他努派強調極嚴厲的紀律和脫離世俗,特土良不贊同過度的[[禁慾]]苦行,歸信基督教的他主張在基督的身體中,需要有保惠師積極活潑的同在,也需要有一個比當時沾染世俗的教會,更屬靈、更簡樸的教會生活。而聖神分賜「管教上的輔導,解開聖經,更新心思,使人更往前,進入更美的事」。信徒彼此相稱為弟兄,是因為天主是他們共同的父,他們也飲於同一位聖神。
第60行: 第60行:
{{Main|神格惟一論}}
{{Main|神格惟一論}}


“神格唯一說”這個名稱是特土良所起。「特土良認為創始『神格唯一說』的是一位不太有名的『[[普拉克西亞]]』(Praxeas),而[[希坡利達]](Hippolytus)認為創始者是示每拿的[[奴愛達]] (Noetus of Smyrna)。可能兩人都對倡導此派學說有功。普拉克西亞完全反對神格(God)中可以有位格上的不同。特土良批判他說:『他將[[保惠師]]趕走,又將聖父釘死在十架。』普拉克西亞似乎並沒有說聖父受苦,不過奴愛達就清楚的說出這點。希坡利達說:『他(奴愛達)說:基督自己就是聖父,乃是聖父自己降生,並受苦而死。』(He said that Christ is Himself the Father, and that the Father Himself was born and suffered and died.)按照希坡利達的講法,奴愛達大膽地說,聖父改變了自己的形態(mode of being),變成(became)祂的兒子。奴愛達自己是這樣說:『當聖父尚未降生時,祂當被稱為父;但祂按自己的美意,服在降世為人時,祂就出生,成為聖子;是祂自己(He of Himself),並不是另一位(of another)成為聖子。」<ref>摘自Louis Berkhof, A History of Christian Doctrines, 77-80;伯克富,《基督教教義史》,58-61頁 林慈信修</ref>
“神格唯一說”這個名稱是特土良所起。「特土良认为創始『神格唯一說』的是一位不太有名的『[[普拉克西亞]]』(Praxeas),而[[希坡利達]](Hippolytus)认为創始者是示每拿的[[奴愛達]] (Noetus of Smyrna)。可能兩人都對倡導此派學說有功。普拉克西亞完全反對神格(God)中可以有位格上的不同。特土良批判他說:『他將[[保惠師]]趕走,又將聖父釘死在十架。』普拉克西亞似乎並沒有說聖父受苦,不過奴愛達就清楚的說出這點。希坡利達說:『他(奴愛達)說:基督自己就是聖父,乃是聖父自己降生,並受苦而死。』(He said that Christ is Himself the Father, and that the Father Himself was born and suffered and died.)按照希坡利達的講法,奴愛達大膽地說,聖父改變了自己的形態(mode of being),變成(became)祂的兒子。奴愛達自己是這樣說:『當聖父尚未降生時,祂當被稱為父;但祂按自己的美意,服在降世為人時,祂就出生,成為聖子;是祂自己(He of Himself),並不是另一位(of another)成為聖子。」<ref>摘自Louis Berkhof, A History of Christian Doctrines, 77-80;伯克富,《基督教教義史》,58-61頁 林慈信修</ref>


== 關於浸禮 ==
== 關於浸禮 ==
第69行: 第69行:
* 第一,特土良的三位一體論,為[[從屬論]]:三個位格中有等次之分;他強調父是全部的本質,而子只是本質的一部份。特土良並仍認同子是低於父的觀念。
* 第一,特土良的三位一體論,為[[從屬論]]:三個位格中有等次之分;他強調父是全部的本質,而子只是本質的一部份。特土良並仍認同子是低於父的觀念。
* 第二,特土良採用了部份[[形态论]]的理論,強調神性中的三個位格只有一個本質,位格乃眾數,卻沒有本體之別。
* 第二,特土良採用了部份[[形态论]]的理論,強調神性中的三個位格只有一個本質,位格乃眾數,卻沒有本體之別。
* 第三,特土良的三位一體論被稱為「實用三一學」(economic Trinity),因為他整個理論都是放在創造與救贖的教義上,較多討論神的工作,極少討論神的本性。有認為這是他的神學的一個特色,也是拉丁世界那種務實及功能主義的思想模式,這個態度與[[伊斯蘭神學]]近似。
* 第三,特土良的三位一體論被稱為「實用三一學」(economic Trinity),因為他整個理論都是放在創造與救贖的教義上,較多討論神的工作,極少討論神的本性。有认为這是他的神學的一個特色,也是拉丁世界那種務實及功能主義的思想模式,這個態度與[[伊斯蘭神學]]近似。
特土良在神學史上影響深遠,更有其重要性。他是第一位提出[[本質]] (substance) 與[[位格]] (person) 這個觀念的神學思想家,後來在《[[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制定形成時,就用到這些觀念。雖然有人認為特土良的神學沒有多少原創性,而他自己亦承常借用早期護教士的思想,但他彙集資料的能力與別具一格的闡釋方法,不僅為我們保留了第二世紀非常有價值的神學遺產,亦為我們寫下許多第一手的教義,這些都說明他在教義史上所占的崇高地位是配得的。
特土良在神學史上影響深遠,更有其重要性。他是第一位提出[[本質]] (substance) 與[[位格]] (person) 這個觀念的神學思想家,後來在《[[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制定形成時,就用到這些觀念。雖然有人认为特土良的神學沒有多少原創性,而他自己亦承常借用早期護教士的思想,但他彙集資料的能力與別具一格的闡釋方法,不僅為我們保留了第二世紀非常有價值的神學遺產,亦為我們寫下許多第一手的教義,這些都說明他在教義史上所占的崇高地位是配得的。


== 遺產與影響 ==
== 遺產與影響 ==
第87行: 第87行:
=== 引用 ===
=== 引用 ===
{{reflist}}
{{reflist}}

=== 来源 ===
=== 来源 ===
; 书籍
; 书籍
第102行: 第101行:
; 网页
; 网页
* [[林慈信]]:〈反諾斯底主義的教父們〉(網路文章)。網址:www.chinahorizon.org/Articles。網際網路,查詢日期:2006年11月。
* [[林慈信]]:〈反諾斯底主義的教父們〉(網路文章)。網址:www.chinahorizon.org/Articles。網際網路,查詢日期:2006年11月。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208143501/http://defenseoftruth.tychurch.org.tw/triune/chapter6.htm#Trinitas 「辭不達意」─人類言的缺失]
* [http://defenseoftruth.tychurch.org.tw/triune/chapter6.htm#Trinitas 「辭不達意」─人類言的缺失]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312044346/http://www.ttcs.org.tw/~church/24.1/01.htm 尼布爾《基督與文化》類型之探討]
* [http://www.ttcs.org.tw/~church/24.1/01.htm 尼布爾《基督與文化》類型之探討]


== 参见 ==
== 参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