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质: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noteTA 跳过, replaced: 東 → 东 (14), 員 → 员, 內 → 内 (5), 參考 → 参考, 參與 → 参与, 擔 → 担, 國 → 国 (5), 婦 → 妇, 開 → 开 (5), 參 → 参 (3), 會 → 会 (8), 長 → 长 (5), 與 → 与 (10), 衝擊 → 冲击, 軍 → 军 (70), 間 → 间 (3), 處 → 处, 師 → 师 (9), 鐵 → 铁, 隊 → 队 (5), 語 → 语, 華 → 华, 中將 → 中将, 風 → 风, 陸 → 陆 (2), 愛 → 爱 (2), 縣 → 县 (6), 權 → 权 (3), 鄭 → 郑, 勞 → 劳 (2), 無 → 无 (7), 盡 → 尽 (4), 彈 → 弹, 興 → 兴 (3), 關 → 关 (3), 檢 → 检, 監 → 监, 將 → 将 (15), 領 → 领 (9), 劉 → 刘 (39), 陽 → 阳 (11), 楊 → 杨, 調 → 调 (2), 馬 → 马 (11), 應 → 应 (2), 寧 → 宁 (4), 嚴 → 严, 魯 → 鲁 (5), 雲 → 云,…)
→‎注释:​清理
 

(未显示另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11行: 第11行:
}}
}}


'''臧质'''({{bd|400年||454年|7月13日|catIdx=Z}})<ref>《宋书·孝武帝纪》:六月戊辰,臧质走至武昌,为人所斬,传首京师。</ref>,[[表字|字]]'''含文''',[[东莞郡|东莞]][[莒县]](今[[山东]]莒县)人。南朝宋外戚,父亲是[[武敬皇后]]之弟[[臧熹]]。臧质于南朝宋官至车骑将军、雍州刺史,曾参与元嘉北伐并坚守盱眙城,后更助[[宋孝武帝]]刘駿平太子刘劭,但不久就与南郡王[[刘义宣]]及[[鲁爽]]等人起兵对抗朝廷,终兵败被杀。
'''臧质'''({{bd|400年||454年|7月13日|catIdx=Z}})<ref>《宋书·孝武帝纪》:六月戊辰,臧质走至武昌,为人所斬,传首京师。</ref>,[[表字|字]]'''含文''',[[东莞郡|东莞]][[莒县]](今[[山东]]莒县)人。南朝宋外戚,父亲是[[武敬皇后]]之弟[[臧熹]]。臧质于南朝宋官至车骑将军、雍州刺史,曾参与元嘉北伐并坚守盱眙城,后更助[[宋孝武帝]]刘駿平太子刘劭,但不久就与南郡王[[刘义宣]]及[[鲁爽]]等人起兵对抗朝廷,终兵败被杀。


== 生平 ==
== 生平 ==
第18行: 第18行:


=== 对抗北魏 ===
=== 对抗北魏 ===
臧质年满三十就屢出外任,不但博览史籍,文思敏捷,而且喜欢谈论军事。一直意欲北伐的宋文帝知道后认为可以給予臧质大任,就征其为使持节、都督[[徐州 (古代)|徐]][[兗州 (古代)|兗]]二州诸军事、宁远将军、徐兗二州刺史。不过任内就因为奢侈生活,胡乱任命而被弹劾。后转建威将军、义兴太守。[[元嘉 (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年),臧质将要调任南譙王[[刘义宣]]的[[司空]][[司马]]、宁朔将军兼[[南平郡|南平]]内史,但未上任就遇上[[北魏]]大军围攻[[汝南]][[悬瓠]](今[[河南]]汝南县),宋文帝遂派臧质驰赴[[寿阳]](今安徽寿县)并统领寿阳军队,联同安蠻司马[[刘康祖]]救援坚守的守将陈憲。不久,魏军撤退,臧质奉命转汝南西方的山蠻,终大破蠻族,俘获万多人。事后转任太子左卫率,可是就因被指攻打蠻族时枉杀队主严祖以及收纳男寵牲口,遂被免官<ref name="main"/>。
臧质年满三十就屢出外任,不但博览史籍,文思敏捷,而且喜欢谈论军事。一直意欲北伐的宋文帝知道后认为可以給予臧质大任,就征其为使持节、都督[[徐州 (古代)|徐]][[兗州 (古代)|兗]]二州诸军事、宁远将军、徐兗二州刺史。不过任内就因为奢侈生活,胡乱任命而被弹劾。后转建威将军、义兴太守。[[元嘉 (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年),臧质将要调任南譙王[[刘义宣]]的[[司空]][[司马]]、宁朔将军兼[[南平郡|南平]]内史,但未上任就遇上[[北魏]]大军围攻[[汝南]][[悬瓠]](今[[河南]]汝南县),宋文帝遂派臧质驰赴[[寿阳]](今安徽寿县)并统领寿阳军队,联同安蠻司马[[刘康祖]]救援坚守的守将陈憲。不久,魏军撤退,臧质奉命转汝南西方的山蠻,终大破蠻族,俘获万多人。事后转任太子左卫率,可是就因被指攻打蠻族时枉杀队主严祖以及收纳男寵牲口,遂被免官<ref name="main"/>。


{{main|元嘉北伐}}
{{main|元嘉北伐}}
正在免官之时,宋文帝下令北伐,臧质白衣联同骠骑司马[[王方回]]进攻许洛一带,途中臧质知道率领东线军队的[[王玄謨]]无法攻下[[滑台]](今河南[[滑县]]),遂自请接手进攻,但被宋文帝拒绝。后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率大军反攻,王玄謨于滑台兵败撤退,魏军接著长驅直入,逼近重镇[[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宋文帝慮及根本召回诸军,并任命臧质为辅国将军、假节、置佐,率领万人北救彭城。不过,臧质到[[盱眙]](今江苏盱眙)时魏军就已绕过彭城,并南渡[[淮河]],臧质怕逼近的魏军会佔据盱眙城东的高山,遂命[[胡崇之]]、[[臧澄之]]及[[毛熙祚]]分率三营驻于山上,臧质就在山南驻紥。魏军攻到时先攻破胡崇之及臧澄之二营,毛熙祚率领手下北府精兵奋战,一度击退魏军,但不久就因毛熙祚伤重去世而败。臧质面对北魏强军根本不敢救援三营,而随后臧质军亦自,臧质只能率百多个兵士逃入盱眙城,幸好盱眙太守[[沈璞]]一早就準备好守城的物资,臧质于是与沈璞共守盱眙城。魏军接著试图攻城但不成功,卻打算在日后北撤时攻夺盱眙城中的糧食作为退兵时的军糧,于是就舍盱眙城继续南进,盱眙城于是就抓住时间加强防御<ref name="main"/>。
正在免官之时,宋文帝下令北伐,臧质白衣联同骠骑司马[[王方回]]进攻许洛一带,途中臧质知道率领东线军队的[[王玄謨]]无法攻下[[滑台]](今河南[[滑县]]),遂自请接手进攻,但被宋文帝拒绝。后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率大军反攻,王玄謨于滑台兵败撤退,魏军接著长驅直入,逼近重镇[[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宋文帝慮及根本召回诸军,并任命臧质为辅国将军、假节、置佐,率领万人北救彭城。不过,臧质到[[盱眙]](今江苏盱眙)时魏军就已绕过彭城,并南渡[[淮河]],臧质怕逼近的魏军会佔据盱眙城东的高山,遂命[[胡崇之]]、[[臧澄之]]及[[毛熙祚]]分率三营驻于山上,臧质就在山南驻紥。魏军攻到时先攻破胡崇之及臧澄之二营,毛熙祚率领手下北府精兵奋战,一度击退魏军,但不久就因毛熙祚伤重去世而败。臧质面对北魏强军根本不敢救援三营,而随后臧质军亦自,臧质只能率百多个兵士逃入盱眙城,幸好盱眙太守[[沈璞]]一早就準备好守城的物资,臧质于是与沈璞共守盱眙城。魏军接著试图攻城但不成功,卻打算在日后北撤时攻夺盱眙城中的糧食作为退兵时的军糧,于是就舍盱眙城继续南进,盱眙城于是就抓住时间加强防御<ref name="main"/>。


次年年初,魏军自[[瓜步]]北撤,到盱眙时就按计划要攻城,太武帝初自臧质求酒,但臧质就裝了尿送給他,弄得太武帝很憤怒,命令之下一夜间魏军就筑起长围,并开采东山的土石修筑攻道,派兵封锁连接城内的水道,傾力围攻。当时太武帝还写信向臧质说现在攻城的军队都不是鲜卑人,反是其他民族,称臧质杀攻城魏军根本沒能影响魏国实力<ref>《宋书·臧质传》“燾与质书曰:『吾今所遣斗兵,尽非我国人,城东北是丁零与胡,南是三秦氐、羌。设使丁零死者,正可減常山、赵郡賊;胡死,正減并州賊;氐、羌死,正減关中賊。卿若杀丁零、胡,无不利。』”</ref>。不过臧质回信亦不客气,故意用当时北魏的一首童谣:“軺车北来如穿雉。不意虜马饮江水。虜主北归石济死。虜欲渡江天不徙。”嘲諷他,又指春雨已下,宋军将会聚集来援,挑釁说魏军只管继续攻城不要走,糧食不够还能向他取,并要用北魏送他的利剑斬杀魏帝<ref>《宋书·臧质传》:“质答书曰:『省示,具悉奸怀。尔自恃四脚,屢犯国疆,诸如此事,不可具说。王玄謨退于东,梁坦散于西,尔谓何以不闻童谣言邪:'虜马饮江水,佛狸死卯年。'此期未至,以二军开饮江之径尔,冥期使然,非复人事。寡人受命相灭,期之白登,师行未远,尔自送死,豈容复令生全,饗有桑乾哉!但尔往攻此城,假令寡人不能杀尔,尔由我而死。尔若有幸,得为乱兵所杀。尔若不幸,则生相剿縛,载以一驢,直送都市。我本不图全,若天地无灵,力屈于尔,齏之粉之,屠之裂之,如此未足谢本朝。尔识智及众力,豈能胜苻坚邪!頃年展尔陆梁者,是尔未饮江,太岁未卯年故尔。斛兰昔深入彭城,值少日雨,只马不返,尔豈憶邪?即时春雨已降,四方大众,始就云集,尔但安意攻城莫走。糧食闕乏者告之,当出廩相飴。得所送剑刀,欲令我揮之尔身邪!甚苦,人附反,各自努力,无煩多云。』是时虜中童谣曰:『軺车北来如穿雉,不意虜马饮江水。虜主北归石济死,虜欲渡江天不徙。』故质答引之。”</ref>。太武帝看大怒,命人制造铁床待臧质被俘后施虐。不过,魏军用来攻城的鉤车被城中人们用繩索拉著,夜晚宋军更派士兵出城取去鉤车的鉤;魏军又嘗试用[[衝车]]攻城,但城墙实在太坚实,每次冲击只有数升碎土掉下,伤害甚少。魏军接著決定派兵血拼,士兵一波接一波地冒死攻城,宋军遂于这样的攻城行动中杀弓数以万计的魏兵,屍体堆起来的高度还和城墙一样高。魏军这样强攻了三十日,还是无法攻陷盱眙,反而死伤慘重,慮及彭城宋军可能会出兵断其归路,太武帝率放弃攻城北走。
次年年初,魏军自[[瓜步]]北撤,到盱眙时就按计划要攻城,太武帝初自臧质求酒,但臧质就裝了尿送給他,弄得太武帝很憤怒,命令之下一夜间魏军就筑起长围,并开采东山的土石修筑攻道,派兵封锁连接城内的水道,傾力围攻。当时太武帝还写信向臧质说现在攻城的军队都不是鲜卑人,反是其他民族,称臧质杀攻城魏军根本沒能影响魏国实力<ref>《宋书·臧质传》“燾与质书曰:『吾今所遣斗兵,尽非我国人,城东北是丁零与胡,南是三秦氐、羌。设使丁零死者,正可減常山、赵郡賊;胡死,正減并州賊;氐、羌死,正減关中賊。卿若杀丁零、胡,无不利。』”</ref>。不过臧质回信亦不客气,故意用当时北魏的一首童谣:“軺车北来如穿雉。不意虜马饮江水。虜主北归石济死。虜欲渡江天不徙。”嘲諷他,又指春雨已下,宋军将会聚集来援,挑釁说魏军只管继续攻城不要走,糧食不够还能向他取,并要用北魏送他的利剑斬杀魏帝<ref>《宋书·臧质传》:“质答书曰:『省示,具悉奸怀。尔自恃四脚,屢犯国疆,诸如此事,不可具说。王玄謨退于东,梁坦散于西,尔谓何以不闻童谣言邪:'虜马饮江水,佛狸死卯年。'此期未至,以二军开饮江之径尔,冥期使然,非复人事。寡人受命相灭,期之白登,师行未远,尔自送死,豈容复令生全,饗有桑乾哉!但尔往攻此城,假令寡人不能杀尔,尔由我而死。尔若有幸,得为乱兵所杀。尔若不幸,则生相剿縛,载以一驢,直送都市。我本不图全,若天地无灵,力屈于尔,齏之粉之,屠之裂之,如此未足谢本朝。尔识智及众力,豈能胜苻坚邪!頃年展尔陆梁者,是尔未饮江,太岁未卯年故尔。斛兰昔深入彭城,值少日雨,只马不返,尔豈憶邪?即时春雨已降,四方大众,始就云集,尔但安意攻城莫走。糧食闕乏者告之,当出廩相飴。得所送剑刀,欲令我揮之尔身邪!甚苦,人附反,各自努力,无煩多云。』是时虜中童谣曰:『軺车北来如穿雉,不意虜马饮江水。虜主北归石济死,虜欲渡江天不徙。』故质答引之。”</ref>。太武帝看大怒,命人制造铁床待臧质被俘后施虐。不过,魏军用来攻城的鉤车被城中人们用繩索拉著,夜晚宋军更派士兵出城取去鉤车的鉤;魏军又嘗试用[[衝车]]攻城,但城墙实在太坚实,每次冲击只有数升碎土掉下,伤害甚少。魏军接著決定派兵血拼,士兵一波接一波地冒死攻城,宋军遂于这样的攻城行动中杀弓数以万计的魏兵,屍体堆起来的高度还和城墙一样高。魏军这样强攻了三十日,还是无法攻陷盱眙,反而死伤慘重,慮及彭城宋军可能会出兵断其归路,太武帝率放弃攻城北走。
第27行: 第27行:
战后,宋文帝嘉奖臧质成功守住盱眙的功劳,以其为使持节、监[[雍州|雍]][[梁州|梁]][[南秦州|南]][[北秦州|北秦]]四州诸军事、冠军将军、宁蠻校尉、雍州刺史,封为开国子,食邑五百户。元嘉二十九年(452年),宋文帝再行北伐,命臧质率兵攻向[[潼关]],不过臧质只是在雍州治所[[襄阳]](今湖北襄阳市)近郊屯兵,仅派司马[[柳元景]]前赴。期间更因思念爱妾而只身走回城中见面,更耗费了六七百万台库的金钱,不过宋文帝也不问罪<ref name="main"/>。
战后,宋文帝嘉奖臧质成功守住盱眙的功劳,以其为使持节、监[[雍州|雍]][[梁州|梁]][[南秦州|南]][[北秦州|北秦]]四州诸军事、冠军将军、宁蠻校尉、雍州刺史,封为开国子,食邑五百户。元嘉二十九年(452年),宋文帝再行北伐,命臧质率兵攻向[[潼关]],不过臧质只是在雍州治所[[襄阳]](今湖北襄阳市)近郊屯兵,仅派司马[[柳元景]]前赴。期间更因思念爱妾而只身走回城中见面,更耗费了六七百万台库的金钱,不过宋文帝也不问罪<ref name="main"/>。


=== 助刘劭 ===
=== 助刘劭 ===
元嘉三十年(453年),太子[[刘劭 (刘宋)|刘劭]]发起兵变杀掉父亲宋文帝自立,以臧质为丹杨尹。不过,臧质家人就派了门生师顗告知臧质刘劭弒父夺位之事,臧质于是报告荊州刺史刘义宣,又派人向起兵伐刘劭的[[刘駿]]报信以示支持,并举众五千南下荊州治所[[江陵]](今湖北[[荊州市]])与刘义宣会合。义宣闻讯亦起兵,版命臧质为征北将军,臧质遂赴寻阳与刘駿一同东下[[建康]]。至建康附近的[[新亭]]时刘駿即位为帝,任命臧质为都督江州诸军事、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加散骑常侍。接著臧质率军攻进广莫门,与诸军在太极殿会师,并生擒刘劭。臧质因功获封'''始兴郡公'''<ref name="main"/>。
元嘉三十年(453年),太子[[刘劭 (刘宋)|刘劭]]发起兵变杀掉父亲宋文帝自立,以臧质为丹杨尹。不过,臧质家人就派了门生师顗告知臧质刘劭弒父夺位之事,臧质于是报告荊州刺史刘义宣,又派人向起兵伐刘劭的[[刘駿]]报信以示支持,并举众五千南下荊州治所[[江陵]](今湖北[[荊州市]])与刘义宣会合。义宣闻讯亦起兵,版命臧质为征北将军,臧质遂赴寻阳与刘駿一同东下[[建康]]。至建康附近的[[新亭]]时刘駿即位为帝,任命臧质为都督江州诸军事、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加散骑常侍。接著臧质率军攻进广莫门,与诸军在太极殿会师,并生擒刘劭。臧质因功获封'''始兴郡公'''<ref name="main"/>。


=== 野心致殞 ===
=== 野心致殞 ===
宋孝武帝刘駿掌握权力,但臧质一直当他是少主,于是行事专擅,江州的刑政大事都不上报,而盆口及鈎坼的积糧都被臧质擅自挪用,台城于是屢次下书责问他,臧质既猜疑孝武帝想对付他,另也按捺不住自己的野心,想利用平庸愚昧的刘义宣助他掌权。早于臧质起兵出刘劭时,就已经有利用刘义宣的打算,对其极尽礼敬意图推其为主,并曾通报[[柳元景]]请其支持,惟柳元景站在刘駿一边,义宣也推了刘駿为主,故不成功<ref>《宋书·柳元景传》:“初,臧质起义,以南譙王义宣暗弱易制,欲相推奉,潜报元景,使率所领西还。元景即以质书呈世祖,语其使曰:『臧冠军当是未知殿下义举尔。方应伐逆,不容西还。』质以此恨之。”</ref>。而在此时,臧质就趁义宣怨恨刘駿淫其女儿的机会密书义宣劝他起兵,终成功劝动到义宣。其时义宣也招了关系亲密的豫州刺史[[鲁爽]]<ref>《宋书·鲁爽传》:“爽与义宣及质相结已久,义宣亦欲资其勇力,情契甚至。”</ref>,约定于孝建元年(454年)秋季一同起兵,惟鲁爽因醉酒而误事,竟然立即起兵,臧质及义宣闻讯,亦被逼仓卒起兵响应。
宋孝武帝刘駿掌握权力,但臧质一直当他是少主,于是行事专擅,江州的刑政大事都不上报,而盆口及鈎坼的积糧都被臧质擅自挪用,台城于是屢次下书责问他,臧质既猜疑孝武帝想对付他,另也按捺不住自己的野心,想利用平庸愚昧的刘义宣助他掌权。早于臧质起兵出刘劭时,就已经有利用刘义宣的打算,对其极尽礼敬意图推其为主,并曾通报[[柳元景]]请其支持,惟柳元景站在刘駿一边,义宣也推了刘駿为主,故不成功<ref>《宋书·柳元景传》:“初,臧质起义,以南譙王义宣暗弱易制,欲相推奉,潜报元景,使率所领西还。元景即以质书呈世祖,语其使曰:『臧冠军当是未知殿下义举尔。方应伐逆,不容西还。』质以此恨之。”</ref>。而在此时,臧质就趁义宣怨恨刘駿淫其女儿的机会密书义宣劝他起兵,终成功劝动到义宣。其时义宣也招了关系亲密的豫州刺史[[鲁爽]]<ref>《宋书·鲁爽传》:“爽与义宣及质相结已久,义宣亦欲资其勇力,情契甚至。”</ref>,约定于孝建元年(454年)秋季一同起兵,惟鲁爽因醉酒而误事,竟然立即起兵,臧质及义宣闻讯,亦被逼仓卒起兵响应。


王玄謨率朝廷水军进至梁山洲(今安徽和县南),并在附近江边两岸修筑偃月壘,在当地水陆列阵等待东下的臧质军;殿中将军[[沈灵赐]]更率领一百舸攻破在南陵的臧质前军。臧质及义宣军队相继到达梁山,臧质就计划由义宣派兵万人进攻[[柳元景]]所在的[[姑孰]](今安徽当涂县)<ref>《宋书·臧质传》写“万人取南州,则梁山中绝。”《宋书·柳元景传》:“玄謨闻賊盛,遣司马管法济求益兵,上使元景进屯姑孰。”《宋书·垣护之传》:“玄謨见賊强盛,遣司马管法济求救甚急。上遣元景等进据南州,护之水军先发。”《资治通鉴考异》:“《垣护之传》南州,盖南州即姑孰也。”</ref>以绝玄謨后继,亦派万人进攻梁山的玄謨水军,以作牵制,接著由自己循外江直攻石头,攻下建康。不过刘义宣卻聽信心腹[[刘諶之]]所言而猜忌臧质,改为尽力攻取梁山,想在击败元景等军长驅直进,沒聽从臧质。臧质先派军成功攻陷西壘,接著就要再取东壘,刘义宣此时卻又聽信颜乐之,怕臧质再下一城会抢去所有功劳,派了刘諶之与臧质同行。臧质军在壘南列阵,王玄謨尽出精兵抗击,[[薛安都]]也领骑兵出击。两军交战良久后臧质军阵出现弱点,薛安都的骑兵趁机攻入阵中,[[刘季之]]等又攻入了军阵的西北角,臧质军于是败,船舰也被燒毀,大火更因风波及刘义宣所在的西岸船只。臧质败后还想和义宣商后续行动,但义宣当时已经乘船逃走了,臧质找不到义宣,也不知还可作甚么,餘众于是都散了。臧质回到江州治所[[寻阳]](今江西九江)后燒了府舍,带著妓妾西走,原本臧质一行人还有寵臣[[何文敬]]率兵在前护送,但到[[西阳郡|西阳]]时西阳太守[[鲁方平]]騙何文敬说朝廷只治首领的罪,文敬于是都逃走了。臧质唯有改往[[武昌郡]]投靠妹夫[[羊冲]],但到后发现羊冲也被杀了,无处可逃的臧质只好到[[南湖]](今湖北[[鄂州市]][[五丈湖]])躲起来,采莲为食。后朝廷追兵来到,臧质用莲叶遮擋头部,将全身都浸在水中,仅将鼻子露出水面呼吸。不过这样也被军主郑俱儿发现,一箭射中了臧质的心臟。其他士兵接著也举刀砍他,臧质身体被剖开,肠臟流出和水草纏在一起。臧质还被[[裘应]]斬首,传送到京师,时年五十五岁,其首级被加漆封存在武库,如昔日[[王莽]]一样。<ref name="main"/><ref>《南史·臧质传》</ref><ref>《建康实录·卷十三》写:“追兵至南湖,质急入水中,折荷蒙首,军士遥射之,贯腹,肠出绕蘊藻,就斬之,传首京师,子孙皆弃市,而漆首藏于府库。”死亡时记述与《宋书》及《南史》有所不同。</ref>
王玄謨率朝廷水军进至梁山洲(今安徽和县南),并在附近江边两岸修筑偃月壘,在当地水陆列阵等待东下的臧质军;殿中将军[[沈灵赐]]更率领一百舸攻破在南陵的臧质前军。臧质及义宣军队相继到达梁山,臧质就计划由义宣派兵万人进攻[[柳元景]]所在的[[姑孰]](今安徽当涂县)<ref>《宋书·臧质传》写“万人取南州,则梁山中绝。”《宋书·柳元景传》:“玄謨闻賊盛,遣司马管法济求益兵,上使元景进屯姑孰。”《宋书·垣护之传》:“玄謨见賊强盛,遣司马管法济求救甚急。上遣元景等进据南州,护之水军先发。”《资治通鉴考异》:“《垣护之传》南州,盖南州即姑孰也。”</ref>以绝玄謨后继,亦派万人进攻梁山的玄謨水军,以作牵制,接著由自己循外江直攻石头,攻下建康。不过刘义宣卻聽信心腹[[刘諶之]]所言而猜忌臧质,改为尽力攻取梁山,想在击败元景等军长驅直进,沒聽从臧质。臧质先派军成功攻陷西壘,接著就要再取东壘,刘义宣此时卻又聽信颜乐之,怕臧质再下一城会抢去所有功劳,派了刘諶之与臧质同行。臧质军在壘南列阵,王玄謨尽出精兵抗击,[[薛安都]]也领骑兵出击。两军交战良久后臧质军阵出现弱点,薛安都的骑兵趁机攻入阵中,[[刘季之]]等又攻入了军阵的西北角,臧质军于是败,船舰也被燒毀,大火更因风波及刘义宣所在的西岸船只。臧质败后还想和义宣商后续行动,但义宣当时已经乘船逃走了,臧质找不到义宣,也不知还可作甚么,餘众于是都散了。臧质回到江州治所[[寻阳]](今江西九江)后燒了府舍,带著妓妾西走,原本臧质一行人还有寵臣[[何文敬]]率兵在前护送,但到[[西阳郡|西阳]]时西阳太守[[鲁方平]]騙何文敬说朝廷只治首领的罪,文敬于是都逃走了。臧质唯有改往[[武昌郡]]投靠妹夫[[羊冲]],但到后发现羊冲也被杀了,无处可逃的臧质只好到[[南湖]](今湖北[[鄂州市]][[五丈湖]])躲起来,采莲为食。后朝廷追兵来到,臧质用莲叶遮擋头部,将全身都浸在水中,仅将鼻子露出水面呼吸。不过这样也被军主郑俱儿发现,一箭射中了臧质的心臟。其他士兵接著也举刀砍他,臧质身体被剖开,肠臟流出和水草纏在一起。臧质还被[[裘应]]斬首,传送到京师,时年五十五岁,其首级被加漆封存在武库,如昔日[[王莽]]一样。<ref name="main"/><ref>《南史·臧质传》</ref><ref>《建康实录·卷十三》写:“追兵至南湖,质急入水中,折荷蒙首,军士遥射之,贯腹,肠出绕蘊藻,就斬之,传首京师,子孙皆弃市,而漆首藏于府库。”死亡时记述与《宋书》及《南史》有所不同。</ref>


== 性格特征 ==
== 性格特征 ==
第41行: 第41行:


== 子女 ==
== 子女 ==
* 臧敦,门郎,被诛杀。
* 臧敦,门郎,被诛杀。
* 臧敷,司徒属,被诛杀。
* 臧敷,司徒属,被诛杀。
* 臧敞,太子洗马,被诛杀。
* 臧敞,太子洗马,被诛杀。
第50行: 第50行:
== 注释 ==
== 注释 ==
{{reflist}}
{{reflist}}

== 参考资料 ==
== 参考资料 ==
* 《[[宋书/卷74|宋书·臧质传]]》
* 《[[宋书/卷74|宋书·臧质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