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漢卿(明朝):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noteTA 跳过, replaced: 東 → 东, 內 → 内 (2), 國 → 国, 開 → 开 (3), 會 → 会 (2), 與 → 与 (2), 廠 → 厂 (2), 軍 → 军, 務 → 务, 漢 → 汉 (13), 語 → 语, 條目 → 条目, 縣 → 县 (10), 無 → 无, 盡 → 尽 (2), 興 → 兴, 檢 → 检, 將 → 将 (3), 舊 → 旧, 張 → 张 (11), 馬 → 马 (2), 應 → 应, 寧 → 宁 (2), 莊 → 庄 (2), 嚴 → 严, 蘇 → 苏, 廣 → 广, 對 → 对, 發 → 发 (4), 門 → 门 (2), 親 → 亲 (2), 極 → 极, 號 → 号 (3), 類 → 类, 圖 → 图 (3), 稱 → 称, 為 → 为 (11), 於 → 于, 數 → 数, 屬 → 属, 議 → 议 (3), 納 → 纳, 節 → 节, 眾 → 众, 舉 → 举 (2), 複 → 复 (2), 點 → 点 (2), 場 → 场, 庫 → 库, 鄉 → 乡, 積 → 积, 寶 → 宝, 選 → 选, 蘭 → 兰, 後…)
标签消歧义链接
无编辑摘要
 

(未显示2个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Otheruses|张汉卿|other=同名或似名的其它目描述}}
{{Otheruses|張漢卿|other=同名或似名的其它目描述}}
{{明清人物信息框
{{明清人物信息框
| 姓名 = 张汉
| 姓名 = 張漢
| 原名 =
| 原名 =
| 片名=
| 片名=
| 片大小 =
| 片大小 =
| 明 =
| 明 =
| 最高职务 = 科都給事中
| 最高職務 = 科都給事中
| 国家 = 大明
| 国家 = 大明
| 爵位 =
| 爵位 =
| 籍 = 河南封府
| 籍 = 河南封府
| 族裔 =
| 族裔 =
| 旗籍 =
| 旗籍 =
| 字 = 字元
| 字 = 字元
| 諡 =
| 諡 =
| 出生日期 = 生年不詳
| 出生日期 = 生年不詳
| 出生地 =
| 出生地 =
| 逝世日期 = 卒年不詳
| 逝世日期 = 卒年不詳
| 逝世地 =
| 逝世地 =
| 墓葬 =
| 墓葬 =
| 配偶 =
| 配偶 =
| 亲属 =
| 親屬 =
| 出身 =
| 出身 =
* 正德六年辛未科同士出身
* 正德六年辛未科同士出身
| 经历 =
| 經歷 =
| 著作 =
| 著作 =
}}
}}
'''张汉卿''',字'''元''',[[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封府]][[]](今[[河南省]][[封市]][[]])人,明朝政治人物。
'''張漢卿''',字'''元''',[[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封府]][[]](今[[河南省]][[封市]][[]])人,明朝政治人物。


== 生平 ==
== 生平 ==
河南乡试第四十八名,正德六年(1511年)中式辛未科士。授[[魏]][[知]],征刑科給事中,在[[明武宗南巡之]]中,阻。
河南鄉試第四十八名,正德六年(1511年)中式辛未科士。授[[魏]][[知]],征刑科給事中,在[[明武宗南巡之]]中,阻。


明世宗位,升任科[[都給事中]]。[[嘉靖]]初年,因[[大礼议事件]]抗[[明世宗]]加生父皇考,而在[[左顺门]]跪伏。次受廷杖,貶斥民。随后言官[[邢如默]]、[[賈准]]举荐,仍不召回<ref>[[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92):“张汉卿,字元封人。正德六年士。授魏,征拜刑科給事中。嘗杜僥倖、广储积、慎刑獄三事,深切弊。不。武宗南巡,偕同官伏闕諫。世宗嗣位,巡撫李鐸言,帑金二十万优恤宣府民。以卿言,并发十三万于大同。屢迁户科都給事中。嘉靖元年冬,同官上言:“陛下軫念畿辅庄田之害,遣官勘。敕自正德以及額外侵佔者,以給民。王言一布,天下孰不誦陛下之仁!乃者給事中夏言、史樊祖、主事希尹勘上涿州薰皮、安州房草,詔旨留用。所司奏,迄不肯,非所以全大信昭至公也。皮起于永成,于穀大用,皆业为之。今俊、霦恃籓邸恩,妄求免革,是蹈永成、大用故轍也。乞尽还之民,而罪俊、霦,欺罔者戒。”后陈万请营新第,既又乞田,勳等督苏州造,卿皆諫。不府大旱,帝鬻淮、浙餘鹽及所沒,易振之。卿言:“緩,非帑金不可。为发银十五。未偕同官言:“今天下一之供,不給一之用,加以水旱仍,物力殫屈。陛下方躬行儉,而中官梁棟等奏造缺珠,是欲括部之也。梁政等又以蠲免三分之,欲行京,是欲耗太之粟也。夫内库不足,取之部;部不足,取之郡邑小民。郡邑小民安取哉?今南洊饑,民至骨肉相食,而搜括之令行,臣等不可。”报闻。已,又劾席乖方,乞遣官往勘,正其欺罔罪。帝方眷甚,驛召为礼部尚,不罪也。初,兴献加皇卿力,至是,又倡伏闕。受杖,斥民。二十年,言官邢如默、賈准等会荐天下遺,及卿,不召。”</ref>。
明世宗位,升任科[[都給事中]]。[[嘉靖]]初年,因[[大禮議事件]]抗[[明世宗]]加生父皇考,而在[[左順門]]跪伏。次受廷杖,貶斥民。隨後言官[[邢如默]]、[[賈准]]舉薦,仍不召回<ref>[[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92):“張漢卿,字元封人。正德六年士。授魏,征拜刑科給事中。嘗杜僥倖、廣儲積、慎刑獄三事,深切弊。不。武宗南巡,偕同官伏闕諫。世宗嗣位,巡撫李鐸言,帑金二十萬優恤宣府民。以卿言,併發十三萬於大同。屢遷戶科都給事中。嘉靖元年冬,同官上言:「陛下軫念畿輔莊田之害,遣官勘。敕自正德以及額外侵佔者,以給民。王言一布,天下孰不誦陛下之仁!乃者給事中夏言、史樊祖、主事希尹勘上涿州薰皮、安州房草,詔旨留用。所司奏,迄不肯,非所以全大信昭至公也。皮起于永成,于穀大用,皆業為之。今俊、霦恃籓邸恩,妄求免革,是蹈永成、大用故轍也。乞盡還之民,而罪俊、霦,欺罔者戒。」後陳萬請營新第,既又乞田,勳等督苏州造,卿皆諫。不府大旱,帝鬻淮、浙餘鹽及所沒,易振之。卿言:「緩,非帑金不可。為發銀十五。未偕同官言:「今天下一之供,不給一之用,加以水旱仍,物力殫屈。陛下方躬行儉,而中官梁棟等奏造缺珠,是欲括部之也。梁政等又以蠲免三分之,欲行京,是欲耗太之粟也。夫內庫不足,取之部;部不足,取之郡邑小民。郡邑小民安取哉?今南洊饑,民至骨肉相食,而搜括之令行,臣等不可。」報聞。已,又劾席乖方,乞遣官往勘,正其欺罔罪。帝方眷甚,驛召為禮部尚,不罪也。初,興獻加皇卿力,至是,又倡伏闕。受杖,斥民。二十年,言官邢如默、賈准等會薦天下遺,及卿,不召。”</ref>。


== 事 ==
== 事 ==
张汉固始士[[逵]]交好。逵曾贈其《文天祥集》,人感歎:“宁邸必反,汝登其文山乎?”<ref>《[[明史]]·[[明史/卷289|卷二百八十九]]》:初,()逵以文天祥集貽其友給事中张汉卿而无书人曰:“宁邸必反,汝登其文山乎?”逵父家居,江西有都御史及副使,即位,易服哭。人怪故。父曰:“副使,必吾也。</ref>
張漢固始士[[逵]]交好。逵曾贈其《文天祥集》,人感歎:「寧邸必反,汝登其文山乎?」<ref>《[[明史]]·[[明史/卷289|卷二百八十九]]》:初,()逵以文天祥集貽其友給事中張漢卿而無書人曰:「寧邸必反,汝登其文山乎?」逵父家居,江西有都御史及副使,即位,易服哭。人怪故。父曰:「副使,必吾也。</ref>


== 家族 ==
== 家族 ==
曾祖父[[张进]];祖父[[端]],曾任巡;父[[瑛]],曾任知。母李氏<ref>{{Cite book|title=天一阁藏明朝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last=龚延明主编|first=|publisher=宁波出版社|year=2016|isbn=978-7-5526-2320-8|location=宁波|pages=|quote=《天一藏明朝科举录选刊.登科》之《正德六年辛未科士登科》}}</ref>。
曾祖父[[張進]];祖父[[端]],曾任巡;父[[瑛]],曾任知。母李氏<ref>{{Cite book|title=天一阁藏明朝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last=龚延明主编|first=|publisher=宁波出版社|year=2016|isbn=978-7-5526-2320-8|location=宁波|pages=|quote=《天一藏明朝科舉錄選刊.登科》之《正德六年辛未科士登科》}}</ref>。


== 参考文献 ==
== 参考文献 ==
{{reflist}}
{{reflist}}
{{正德六年辛未科殿金榜}}
{{正德六年辛未科殿金榜}}
{{左顺门事件}}
{{左順門事件}}
[[Category:明朝魏]]
[[Category:明朝魏]]
[[Category:明朝刑科給事中]]
[[Category:明朝刑科給事中]]
[[Category:明朝科都給事中]]
[[Category:明朝科都給事中]]
[[Category:兰考人]]
[[Category:兰考人]]
[[Category:姓|H]]
[[Category:姓|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