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南朝):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WaitSpring-bot移动页面张岱 (南朝)张岱(南朝):​移动带括号的页面)
无编辑摘要
 

(未显示2个用户的3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About|南朝文学家|同名明朝文学家|张岱 (明朝)}}
{{About|南朝文学家|同名明朝文学家|张岱 (明朝)}}
'''张岱'''{{BD|414年||484年|catIdx=Z}},[[表字|字]]'''景山'''。[[南朝]][[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朝宋]]及南将领。宋金紫光祿大夫、会稽太守[[张茂度|张裕]]之子、右光祿大夫[[张永 (南朝宋)|张永]]弟。
'''张岱'''{{BD|414年||484年|catIdx=Z}},[[表字|字]]'''景山'''。[[南朝]][[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朝宋]]及南将领。宋金紫光祿大夫、会稽太守[[张茂度|张裕]]之子、右光祿大夫[[张永 (南朝宋)|张永]]弟。


== 生平 ==
== 生平 ==
吴郡起初举张岱为上计掾,但张岱沒有应召,后获辟为揚州事。多次升迁后至南平王[[刘鑠]]的右军主簿及尚书水部郎。后来出[[东迁县|东迁]][[县令|令]]。元嘉三十年(453年),太子[[刘劭 (刘宋)|刘劭]]弒父登位,时任会稽太守的王[[刘诞 (刘宋)|刘诞]]起兵伐,以张岱为建威将军、国长史,行县事。同年刘劭被杀,孝武帝即位,以刘岱为司徒左西曹。刘岱后因母亲年老离职奉养。
吴郡起初举张岱为上计掾,但张岱沒有应召,后获辟为揚州事。多次升迁后至南平王[[刘鑠]]的右军主簿及尚书水部郎。后来出[[东迁县|东迁]][[县令|令]]。元嘉三十年(453年),太子[[刘劭 (刘宋)|刘劭]]弒父登位,时任会稽太守的王[[刘诞 (刘宋)|刘诞]]起兵伐,以张岱为建威将军、国长史,行县事。同年刘劭被杀,孝武帝即位,以刘岱为司徒左西曹。刘岱后因母亲年老离职奉养。


张岱复仕后多次升迁后至撫军諮议参军,领山令。大明四年三月甲子日(460年4月8日),巴陵王[[刘休若]]出任徐州刺史<ref>《宋书·孝武帝》:(大明四年)三月甲子,以冠军将军巴陵王休若为徐州刺史。</ref>,由于休若年少,未能亲理州事,故以张岱为冠军諮议参军,领彭城太守,行府、州、国事。同年八月己酉日(460年9月20日)晉安王[[刘子勛]]以征虜将军任南兗州刺史<ref>《宋书·孝武帝》:(大明四年八月)己酉,以晉安王子勛为南兗州刺史。</ref>;大明五年十月甲寅日(461年11月19日),临海王[[刘子頊]]以征虜将军出任广州刺史<ref>《宋书·孝武帝》:(大明五年)冬十月甲寅,以车将军、南徐州刺史刘延孙为尚书左僕射、领护军将军,尚书右僕射刘秀之为安北将军、雍州刺史。以冠军将军临海王子頊为广州刺史。</ref>;揚州刺史、豫章王刘子尚于大明七年五月乙亥日(463年6月3日)进号车将军后,张岱都曾担任过他们的諮议参军,行其州事,并与王的典籤主帅合作良好。张岱后曾调回朝内任门郎,又曾任驃騎长史,领广陵太守。孝武帝寵爱的新安王刘子,在让他出任南徐州刺史后更将张岱本郡吴郡划了南徐州管辖,后来更以张岱为南徐州别,总刺史之任,以助子。孝武帝于大明八年(464年)去世后,张岱屢升迁后又官至尚书吏部郎。张岱至[[宋明帝]]在位晚期转任吴兴太守,[[宋后帝]]在位期间又转任使持节督益宁二州军事、冠军将军、益州刺史。在益州数年境内安定。后还任[[侍中]],领[[长水校尉]];转度支尚书,领左军将军,又转任吏部尚书,后加散常侍。
张岱复仕后多次升迁后至撫军諮议参军,领山令。大明四年三月甲子日(460年4月8日),巴陵王[[刘休若]]出任徐州刺史<ref>《宋书·孝武帝》:(大明四年)三月甲子,以冠军将军巴陵王休若为徐州刺史。</ref>,由于休若年少,未能亲理州事,故以张岱为冠军諮议参军,领彭城太守,行府、州、国事。同年八月己酉日(460年9月20日)晉安王[[刘子勛]]以征虜将军任南兗州刺史<ref>《宋书·孝武帝》:(大明四年八月)己酉,以晉安王子勛为南兗州刺史。</ref>;大明五年十月甲寅日(461年11月19日),临海王[[刘子頊]]以征虜将军出任广州刺史<ref>《宋书·孝武帝》:(大明五年)冬十月甲寅,以车将军、南徐州刺史刘延孙为尚书左僕射、领护军将军,尚书右僕射刘秀之为安北将军、雍州刺史。以冠军将军临海王子頊为广州刺史。</ref>;揚州刺史、豫章王刘子尚于大明七年五月乙亥日(463年6月3日)进号车将军后,张岱都曾担任过他们的諮议参军,行其州事,并与王的典籤主帅合作良好。张岱后曾调回朝内任门郎,又曾任骠骑长史,领广陵太守。孝武帝寵爱的新安王刘子,在让他出任南徐州刺史后更将张岱本郡吴郡划了南徐州管辖,后来更以张岱为南徐州别,总刺史之任,以助子。孝武帝于大明八年(464年)去世后,张岱屢升迁后又官至尚书吏部郎。张岱至[[宋明帝]]在位晚期转任吴兴太守,[[宋后帝]]在位期间又转任使持节督益宁二州军事、冠军将军、益州刺史。在益州数年境内安定。后还任[[侍中]],领[[长水校尉]];转度支尚书,领左军将军,又转任吏部尚书,后加散常侍。


建元元年(479年),高帝[[蕭道成]]篡宋建后,以张岱为左将军、吴郡太守。张岱回到吴郡沒多久,高帝就手敕任命他为护军将军,加給事中。张岱拜官后又詔他以家为府。翌年,以张岱自陈有疾而转为金紫光祿大夫,领[[蕭鏘|鄱阳王]]师。武帝即位后,以张岱为散常侍、吴兴太守,秩[[中二千石]]。张岱在吴兴为政作风更以恕而闻名。永明二年三月乙亥日(484年4月13日),武帝以张岱为使持节监南兗兗徐青冀五州军事、散常侍、后将军、南兗州刺史<ref>《南书·武帝》:(永明二年)三月乙亥,以吴兴太守张岱为南兗州刺史。</ref>。但张岱未拜官就去世了,时年七十一。朝廷贈以本官,又諡其为'''贞子'''。
建元元年(479年),高帝[[蕭道成]]篡宋建后,以张岱为左将军、吴郡太守。张岱回到吴郡沒多久,高帝就手敕任命他为护军将军,加給事中。张岱拜官后又詔他以家为府。翌年,以张岱自陈有疾而转为金紫光祿大夫,领[[蕭鏘|鄱阳王]]师。武帝即位后,以张岱为散常侍、吴兴太守,秩[[中二千石]]。张岱在吴兴为政作风更以恕而闻名。永明二年三月乙亥日(484年4月13日),武帝以张岱为使持节监南兗兗徐青冀五州军事、散常侍、后将军、南兗州刺史<ref>《南书·武帝》:(永明二年)三月乙亥,以吴兴太守张岱为南兗州刺史。</ref>。但张岱未拜官就去世了,时年七十一。朝廷贈以本官,又諡其为'''贞子'''。


== 性格特 ==
== 性格特 ==
张岱与兄[[张演]]、[[张]]、张永及[[张]]五人皆知名,并称为张氏五龙。任东迁令期间,所属的吴兴太守[[殷沖]]也曾向人评论张岱:「张东迁现在需要照顾年老亲人, 故此只能身小邑。但他的名和才器正要显现出来,最终肯定会名位显达的。<ref>《南史·卷31》:时殷沖为吴兴太守,人曰:「张东迁亲貧养,所以遲下邑。然名器方显,终当大至。</ref>而张岱也很坚持奉养母亲,至母亲八十时就官回家照料,只因其母户籍記錄的年齡比实齢小,张岱此举招来检举,不过孝武帝体諒张岱动机,不许追究。
张岱与兄[[张演]]、[[张]]、张永及[[张]]五人皆知名,并称为张氏五龙。任东迁令期间,所属的吴兴太守[[殷沖]]也曾向人评论张岱:“张东迁现在需要照顾年老亲人, 故此只能身小邑。但他的名和才器正要显现出来,最终肯定会名位显达的。<ref>《南史·卷31》:时殷沖为吴兴太守,人曰:“张东迁亲貧养,所以遲下邑。然名器方显,终当大至。</ref>而张岱也很坚持奉养母亲,至母亲八十时就官回家照料,只因其母户籍记录的年齡比实齢小,张岱此举招来检举,不过孝武帝体諒张岱动机,不许追究。
* 张岱早就为自己的遺产做好分配,都放在箱中封存,产业有所增減也就因应比例再作分配,样做到十多年直至去世。
* 张岱早就为自己的遺产做好分配,都放在箱中封存,产业有所增減也就因应比例再作分配,样做到十多年直至去世。


== 逸事 ==
== 逸事 ==
* [[沈攸之]]起事,[[刘秉]]与[[袁粲]]等在建康应,刘秉弟[[刘遐]]时任吴郡太守,蕭道成密令刘岱侄[[张瓌]]攻灭刘遐,张瓌就与张岱弟[[张恕]]聚集其宗族力量入郡府杀掉刘遐。事后蕭道成除了让张瓌任吴郡太守外,也打算让张恕也当个晉陵太守,张岱知后就代为拒绝,然而蕭道成仍然表示想让张恕如张瓌那样论功行赏,惟张岱表示如果因为家貧而特别授官另计,但样恃著功劳而获取官职是张家之恥。宋末,刘岱任吏部尚书时[[王儉 (南朝)|王儉]]曾任尚书吏部郎,由于王儉断吏曹事务,故刘岱与他时有衝突。但由于王儉亲靠蕭道成,入后遂以开国元勳获亲任,得尚书右僕射,领吏部之宰相职,遂以前憾与刘岱不睦。而其实建后尚书右僕射一职蕭道成本属意刘岱,但被[[褚]]认为待遇过高,建议让更忠心的人担任。
* [[沈攸之]]起事,[[刘秉]]与[[袁粲]]等在建康应,刘秉弟[[刘遐]]时任吴郡太守,蕭道成密令刘岱侄[[张瓌]]攻灭刘遐,张瓌就与张岱弟[[张恕]]聚集其宗族力量入郡府杀掉刘遐。事后蕭道成除了让张瓌任吴郡太守外,也打算让张恕也当个晉陵太守,张岱知后就代为拒绝,然而蕭道成仍然表示想让张恕如张瓌那样论功行赏,惟张岱表示如果因为家貧而特别授官另计,但样恃著功劳而获取官职是张家之恥。宋末,刘岱任吏部尚书时[[王儉 (南朝)|王儉]]曾任尚书吏部郎,由于王儉断吏曹事务,故刘岱与他时有衝突。但由于王儉亲靠蕭道成,入后遂以开国元勳获亲任,得尚书右僕射,领吏部之宰相职,遂以前憾与刘岱不睦。而其实建后尚书右僕射一职蕭道成本属意刘岱,但被[[褚]]认为待遇过高,建议让更忠心的人担任。






== 参考书目 ==
== 参考书目 ==
* 《南书》列传第十三
* 《南书》列传第十三
* 《南史》卷三十一
* 《南史》卷三十一
{{REFLIST}}
{{reflist}}

[[Category:南朝政治人物|Z]]
[[Category:南朝政治人物|Z]]
[[Category:吴郡张氏|D]]
[[Category:吴郡张氏|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