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肃乐: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top:​我来啦, replaced: 清代 → 清朝
→‎注释:​清理
 

(未显示1个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明清人物信息框
{{明清人物信息框
| 姓名 = 錢肅樂
| 姓名 = 钱肃乐
| 原名 =
| 原名 =
| 片名 = 錢肅樂.jpg
| 片名 = 钱肃乐.jpg
| 片大小 = 220px
| 片大小 = 220px
| 明 = 《浪亭五百名像》之錢肅樂石刻像
| 明 = 《浪亭五百名像》之钱肃乐石刻像
| 最高職務 = 太州知州
| 最高职务 = 太州知州
| 家 = 大明
| 家 = 大明
| 爵位 =
| 爵位 =
| 籍 = [[浙江]][[波府]][[鄞]]
| 籍 = [[浙江]][[波府]][[鄞]]
| 族裔 =
| 族裔 =
| 旗籍 =
| 旗籍 =
| 字 = 字希止亭,一
| 字 = 字希止亭,一
| 室名 =
| 室名 =
| 諡 = 忠介
| 諡 = 忠介
| 出生日期 = [[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
| 出生日期 =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
| 出生地 =
| 出生地 =
| 逝世日期 = [[永 (南明)|永]]二年(1648年)
| 逝世日期 = [[永 (南明)|永]]二年(1648年)
| 逝世地 =
| 逝世地 =
| 墓葬 =
| 墓葬 =
| 配偶 =
| 配偶 =
| 親屬 =
| 亲属 =
| 出身 =
| 出身 =
*崇十年(1637年)丁丑科士出身
*崇十年(1637年)丁丑科士出身
| 經歷 =
| 经历 =
| 著作 =
| 著作 =
}}
}}
[[File:四明人·明東閣士忠介肅樂.png|缩略图|右|明東閣士忠介肅樂(清朝家虞琴所,出自《四明人》)]]
[[File:四明人·明东阁士忠介肃乐.png|缩略图|右|明东阁士忠介肃乐(清朝家虞琴所,出自《四明人》)]]
'''钱肃乐'''{{BD|1606年||1648年|catIdx=Q钱肃乐}},[[表字|字]]'''希声''',[[号]]'''止亭''',一号'''虞孙''',[[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鄞州区]])人,[[南明]]大臣,抗[[清]]人士。曾官[[太仓]][[知州]]。[[明]]亡,随[[鲁王]][[朱以海]]在南方抗清。
'''钱肃乐'''{{BD|1606年||1648年|catIdx=Q钱肃乐}},[[表字|字]]'''希声''',[[号]]'''止亭''',一号'''虞孙''',[[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鄞州区]])人,[[南明]]大臣,抗[[清]]人士。曾官[[太仓]][[知州]]。[[明]]亡,随[[鲁王]][[朱以海]]在南方抗清。


== 家世 ==
== 家世 ==
瑞安訓導[[益忠]]第三子。祖父[[若賡]],曾拜[[江]][[太守]],因直言忤[[萬曆帝]],冤獄卅七年之久,若賡之子[[敬忠]]以身代,救父終於取得了萬曆的同情,而放若賡。其家[[第]]忠孝,名[[天下]]。錢肅樂歲時寄呈所作文于狱中,若賡喜曰:「颺虞翁有!」故字曰孫」
瑞安训导[[益忠]]第三子。祖父[[若賡]],曾拜[[江]][[太守]],因直言忤[[万历帝]],冤獄卅七年之久,若賡之子[[敬忠]]以身代,救父终于取得了万历的同情,而放若賡。其家[[第]]忠孝,名[[天下]]。钱肃乐岁时寄呈所作文于狱中,若賡喜曰:“颺虞翁有!”故字曰孙”


=== 抗清斗争 ===
=== 抗清斗争 ===
[[崇祯]]十年(1637年)登[[进士]]第,授[[太仓州]][[知州]],嘗[[昆山市|昆山]]、[[崇明]]二,为官清正廉洁,受民拥戴。擢刑部员外郎,丁内外艱。
[[崇祯]]十年(1637年)登[[进士]]第,授[[太仓州]][[知州]],嘗[[昆山市|昆山]]、[[崇明]]二,为官清正廉洁,受民拥戴。擢刑部员外郎,丁内外艱。


弘光元年(1645年),清兵大举南下,连续攻克[[扬州]]、[[嘉定区|嘉定]]、[[杭州]]等南方重要城池。当时钱肃乐身患重病,仍参加[[贡生]][[董志宁]]、[[秀才]][[王家勤]]、[[张梦锡]]、[[华夏]]、[[陆宇鼎]]、[[毛聚奎]]6人(时称“六狂生”)倡导的抗清集会,并被一致推举为抗清义军首领。
弘光元年(1645年),清兵大举南下,连续攻克[[扬州]]、[[嘉定区|嘉定]]、[[杭州]]等南方重要城池。当时钱肃乐身患重病,仍参加[[贡生]][[董志宁]]、[[秀才]][[王家勤]]、[[张梦锡]]、[[华夏]]、[[陆宇鼎]]、[[毛聚奎]]6人(时称“六狂生”)倡导的抗清集会,并被一致推举为抗清义军首领。


監國魯元年(1646年),[[浙]]、[[福建|闽]]相继失守,钱肃乐跟随鲁王[[朱以海]]转战东南沿海诸岛屿。曾力辞[[吏部尚书]],理[[户部]]之职。拜为[[兵部尚书]]。
监国鲁元年(1646年),[[浙]]、[[福建|闽]]相继失守,钱肃乐跟随鲁王[[朱以海]]转战东南沿海诸岛屿。曾力辞[[吏部尚书]],理[[户部]]之职。拜为[[兵部尚书]]。


監國魯三年(1648年),钱肃乐病逝[[琅江]]一船上<ref>《鲁之春秋》记载,“郑彩军声颇振,七闽所向无不披靡,克复闽地三十余城,郑彩恃功,遂专政,戊子(1648)杀大学士熊汝霖,彩又恶钱肃乐,肃乐忧愤卒。己丑(1649)七月闽地尽失。”查继佐《鲁春秋》记戊子(顺治五年)“五月,大学士吏部尚书钱肃乐卒。……肃乐居琅琦山,以建国彩跋扈内残,鲁事不办,积咽不食,病剧,猝闻连江事败,以头触床几碎,遂卒。”</ref>,遗体被安葬于[[福清县]]黄蘖山麓。[[朱以海|鲁王]]闻讯,大为震悼,赐九坛,制文祭之,追赠[[太保]]、吏部尚书,[[谥]]'''忠介'''。
监国鲁三年(1648年),钱肃乐病逝[[琅江]]一船上<ref>《鲁之春秋》记载,“郑彩军声颇振,七闽所向无不披靡,克复闽地三十余城,郑彩恃功,遂专政,戊子(1648)杀大学士熊汝霖,彩又恶钱肃乐,肃乐忧愤卒。己丑(1649)七月闽地尽失。”查继佐《鲁春秋》记戊子(顺治五年)“五月,大学士吏部尚书钱肃乐卒。……肃乐居琅琦山,以建国彩跋扈内残,鲁事不办,积咽不食,病剧,猝闻连江事败,以头触床几碎,遂卒。”</ref>,遗体被安葬于[[福清县]]黄蘖山麓。[[朱以海|鲁王]]闻讯,大为震悼,赐九坛,制文祭之,追赠[[太保]]、吏部尚书,[[谥]]'''忠介'''。


肅樂起兵,同從軍者四人,子一人,又族弟三人曰文、度、繡。
肃乐起兵,同从军者四人,子一人,又族弟三人曰文、度、繡。
* 第四弟[[錢肅圖]],字肇一,稱為退山先生,累官监察御史。辗转患难中,为保全宗祀计,五十九一子,为兄肅樂後
* 第四弟[[钱肃图]],字肇一,称为退山先生,累官监察御史。辗转患难中,为保全宗祀计,五十九一子,为兄肃乐后
* 第五弟[[錢肅範]],字锡九,与兄肅圖同入[[中藻]]幕,清攻福,城陷被死之。
* 第五弟[[钱肃范]],字锡九,与兄肃图同入[[中藻]]幕,清攻福,城陷被死之。
* 第七弟[[錢肅遴]],字兼三,入[[煌言]]中,己亥预江之役,自江師歸,挈妻亡命昆山,亦以佯狂死。其妻鲍氏有苦
* 第七弟[[钱肃遴]],字兼三,入[[煌言]]中,己亥预江之役,自江师归,挈妻亡命昆山,亦以佯狂死。其妻鲍氏有苦
* 第九弟[[錢肅典]],丙申赴死。
* 第九弟[[钱肃典]],丙申赴死。
* 第十弟[[錢肅采]],字子亮,乙酉年方十二,在中。後東西奔走,所至授村童以自給。甲寅卒于淮上。
* 第十弟[[钱肃采]],字子亮,乙酉年方十二,在中。后东西奔走,所至授村童以自給。甲寅卒于淮上。
* 弟[[光繡]],字月,[[敬忠]]少子,明亡自硖中甬上,莖薤菴,闢裓築歸,与里中遗民耆社,感以憔悴,遂成心疾,竟以憤悶失意自裁。著有《墓堂诗文集》。
* 弟[[光繡]],字月,[[敬忠]]少子,明亡自硖中甬上,莖薤菴,闢裓筑归,与里中遗民耆社,感怀以憔悴,遂成心疾,竟以憤悶失意自裁。著有《墓堂诗文集》。
* [[錢肅繡]],字文卿,肅樂同七世祖弟,世所稱「錢八将軍」者也。力可扼虎,射命中,饮酒可数斗,愈醉,胆愈壮。官至将。兵解之,掩不出,日痛,鬱鬱而卒。
* [[钱肃繡]],字文卿,肃乐同七世祖弟,世所称“钱八将军”者也。力可扼虎,射命中,饮酒可数斗,愈醉,胆愈壮。官至将。兵解之,掩不出,日痛,鬱鬱而卒。


== 著作 ==
== 著作 ==
第64行: 第64行:
* 宁波市区江东潜龙巷[[钱肃乐故居]],建于明[[嘉靖]]年间,1983年文物普查时发现。
* 宁波市区江东潜龙巷[[钱肃乐故居]],建于明[[嘉靖]]年间,1983年文物普查时发现。


== 注 ==
== 注 ==
{{reflist}}
{{reflist}}
== 参考书目 ==
* [[李聿求]]《之春秋》卷五《钱肃乐传


== 參考書目 ==
== 延伸閱读 ==
* [[李聿求]]《之春秋》卷五《錢肅樂傳


== 延伸閱讀 ==
== 外部链接 ==

== 外部連結 ==
* [http://www.nbdaj.gov.cn/dandt/ysrw/qc/200712/t20071226_6554.html 甬上人物——钱肃乐]
* [http://www.nbdaj.gov.cn/dandt/ysrw/qc/200712/t20071226_6554.html 甬上人物——钱肃乐]
{{start box}}
{{start box}}
{{s-off}}
{{s-off}}
{{s-before|[[蔡承瑚]]}}
{{s-before|[[蔡承瑚]]}}
{{s-title|明朝崑山|崇<br><small>(署)</small>}}
{{s-title|明朝崑山|崇<br><small>(署)</small>}}
{{s-after|[[日吉]]}}
{{s-after|[[日吉]]}}
|-
|-
{{s-before|[[季誠]]}}
{{s-before|[[季誠]]}}
{{s-title|明朝崇明|1642年}}
{{s-title|明朝崇明|1642年}}
{{s-after|[[一鵬 (崇禎進士)|一鵬]]|}}
{{s-after|[[一鵬 (崇祯进士)|一鵬]]|}}
|-
|-
{{s-before|[[彩]]<br><small>(署)</small>}}
{{s-before|[[彩]]<br><small>(署)</small>}}
{{s-title|[[南明]][[兵部尚]]<br>(王朝廷)|1647年-1648年}}
{{s-title|[[南明]][[兵部尚]]<br>(王朝廷)|1647年-1648年}}
{{s-after|[[林鉉]]}}
{{s-after|[[林鉉]]}}
{{end box}}
{{end box}}
{{崇十年丁丑科殿金榜}}
{{崇十年丁丑科殿金榜}}
{{DEFAULTSORT:Qian}}
{{DEFAULTSORT:Qian}}
[[Category:明朝崇明]]
[[Category:明朝崇明]]
[[Category:明朝崑山]]
[[Category:明朝崑山]]
[[Category:明朝太仓州知州]]
[[Category:明朝太仓州知州]]
[[Category:南明兵部尚]]
[[Category:南明兵部尚]]
[[Category:鄞县人]]
[[Category:鄞县人]]
[[Category:芍药沚钱家|S]]
[[Category:芍药沚钱家|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