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友渔: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机器人:更改已重定向的分类 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7年入党)中国共产党党员(1927年入党)
(江左梅郎移动页面張友漁(法學家)张友渔
 

(未显示2个用户的3个中间版本)

第34行: 第34行:
因品学兼优,他被选任山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生会会长。后以太原市学生代表的身份,与[[侯外庐]]一道当选为[[山西省学生联合会]]执行委员。在[[五四运动]]期间,他与朋友组建[[共进学社]],宣传反帝爱国运动。之后与高成均、潘敬业等人,创办《共鸣》刊物。此事得到山西法政专门学校教师[[邓初民]]赞许,并破格接纳还是中学生的张友彝加入《新觉路》。1923年,张友彝毕业,以第一名成绩考入[[国立北京法政大学]]法律系;期间加入中国国民党,并担任《并州新报》驻北京特约记者,同时任职于《[[世界日报]]》。1926年3月18日,张友彝和法政大学同学一道参加了北京学生联合会发起的示威游行,要求政府拒绝八国联合发出的武装干涉中国内政的通牒。学生队伍游行到[[铁狮子胡同]][[段祺瑞执政府]]门前时,遭到军队武力镇压,即[[三一八惨案]]。当夜,他到世界日报馆上班时慷慨激昂地诉说了惨案的情况,力主新闻安排到头版。次日,《世界日报》头版全版报道这个惨案的情况,大字标题《段政府果与国民宣战矣》<ref>{{Cite book|title=中国新闻史新修|last=吴廷俊主编|first=|publisher=复旦大学出版社|year=2008.08|isbn=7-309-06146-2|location=上海|pages=223}}</ref>。并一连五天,该报均以一版全版报道这个惨案,同时刊登[[刘和珍]]等人遗照,引发社会巨震<ref>{{Cite book|title=中国近现代报人与报业|last=曾宪明著|first=|publisher=武汉出版社|year=2008|isbn=978-7-5430-4033-5|location=武汉|pages=186}}</ref>。
因品学兼优,他被选任山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生会会长。后以太原市学生代表的身份,与[[侯外庐]]一道当选为[[山西省学生联合会]]执行委员。在[[五四运动]]期间,他与朋友组建[[共进学社]],宣传反帝爱国运动。之后与高成均、潘敬业等人,创办《共鸣》刊物。此事得到山西法政专门学校教师[[邓初民]]赞许,并破格接纳还是中学生的张友彝加入《新觉路》。1923年,张友彝毕业,以第一名成绩考入[[国立北京法政大学]]法律系;期间加入中国国民党,并担任《并州新报》驻北京特约记者,同时任职于《[[世界日报]]》。1926年3月18日,张友彝和法政大学同学一道参加了北京学生联合会发起的示威游行,要求政府拒绝八国联合发出的武装干涉中国内政的通牒。学生队伍游行到[[铁狮子胡同]][[段祺瑞执政府]]门前时,遭到军队武力镇压,即[[三一八惨案]]。当夜,他到世界日报馆上班时慷慨激昂地诉说了惨案的情况,力主新闻安排到头版。次日,《世界日报》头版全版报道这个惨案的情况,大字标题《段政府果与国民宣战矣》<ref>{{Cite book|title=中国新闻史新修|last=吴廷俊主编|first=|publisher=复旦大学出版社|year=2008.08|isbn=7-309-06146-2|location=上海|pages=223}}</ref>。并一连五天,该报均以一版全版报道这个惨案,同时刊登[[刘和珍]]等人遗照,引发社会巨震<ref>{{Cite book|title=中国近现代报人与报业|last=曾宪明著|first=|publisher=武汉出版社|year=2008|isbn=978-7-5430-4033-5|location=武汉|pages=186}}</ref>。


张友彝最初信奉[[费边社会主义]],希望通过减少牺牲和平改良。1927年4月[[李大钊]]等人被[[张作霖]]政府绞杀后,对他产生了巨大触动。同年6月,在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区委书记[[盛志权]]介绍下,张友彝加入中国共产党<ref name=ok />。同年毕业,担任[[中共北平市委]]委员兼秘书长。当时他和世界日报社总编辑[[张友莺]]以及该报采访部主任[[左笑鸿]],合力办理报纸《国民晚报》。不久,张友莺、左笑鸿退出,张友彝找到[[武新宇]]和《中华日报》编辑[[陈显文]]一同办理,并自任社长兼总编辑<ref name=asf>{{Cite book|title=中共党史人物传 第89卷|last=章百家,黄修荣主编|first=|publisher=中共党史出版社|year=2015.11|isbn=978-7-5098-3042-0|location=北京|pages=202-214}}</ref>。同年10月,以[[李渤海]]为首的中共北平市委遭到破坏,盛志权、[[罗采五]]被杀,张友渔与中共失去联系,但仍继续办《国民晚报》<ref name=ok>{{Cite book|title=中共宣武地区地下组织和革命活动|last=李德平主编;中共北京市宣武区委组织部党史办公室编|first=|publisher=中共北京市宣武区委组织部|year=2001.06|isbn=|location=|pages=95-96}}</ref>。
张友彝最初信奉[[费边社会主义]],希望通过减少牺牲和平改良。1927年4月[[李大钊]]等人被[[张作霖]]政府绞杀后,对他产生了巨大触动。同年6月,在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区委书记[[盛志权]]介绍下,张友彝加入[[中国共产党]]<ref name=ok />。同年毕业,担任[[中共北平市委]]委员兼秘书长。当时他和世界日报社总编辑[[张友莺]]以及该报采访部主任[[左笑鸿]],合力办理报纸《国民晚报》。不久,张友莺、左笑鸿退出,张友彝找到[[武新宇]]和《中华日报》编辑[[陈显文]]一同办理,并自任社长兼总编辑<ref name=asf>{{Cite book|title=中共党史人物传 第89卷|last=章百家,黄修荣主编|first=|publisher=中共党史出版社|year=2015.11|isbn=978-7-5098-3042-0|location=北京|pages=202-214}}</ref>。同年10月,以[[李渤海]]为首的中共北平市委遭到破坏,盛志权、[[罗采五]]被杀,张友渔与中共失去联系,但仍继续办《国民晚报》<ref name=ok>{{Cite book|title=中共宣武地区地下组织和革命活动|last=李德平主编;中共北京市宣武区委组织部党史办公室编|first=|publisher=中共北京市宣武区委组织部|year=2001.06|isbn=|location=|pages=95-96}}</ref>。


=== 第次国内战 ===
=== 第次国内革命 ===
1927年11月,张友彝参加了中共北京市委的重建工作。当时,北平市委的负责人[[谭啸云]]和[[马骏 (1895年)|马骏]];宣传部长[[胡鄂公]](化名吴南湖),张友彝担任秘书。市委还有负责工农运动的[[殷学山]]、学生工作的[[许锡仁]]。不久,许锡仁去西郊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联系工作,被侦缉队逮捕,供出了中共北京市委成员的姓名,以及马骏、谭啸云、国民晚报馆地址。马骏和谭啸云被捕(马俊之后被杀);张友彝也在国民晚报馆被捕,报馆被查封。1928年3月,在山西同乡会、姑父[[赵子瑗]]<ref>{{Cite book|title=北京革命史回忆录 第2辑|last=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编|first=|publisher=[[北京出版社]]|year=1991.06|isbn=7-200-01526-1|location=北京|pages=164-165}}</ref>(赵仲玉)多方走动后<ref>{{Cite book|title=走近新中国法学大家|last=[[周恩惠]]著|first=|publisher=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year=2009.02|isbn=978-7-81139-431-3|location=北京|pages=164-165}}</ref>,他在财政部副部长[[董士恩]]出面作保下得以出狱。出狱后,他得知从[[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毕业回国的弟弟张象彝,受到[[蒋介石]]召见,并出任蒋介石的侍从室秘书(蒋介石正在南昌准备[[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第五次围剿战争]])<ref>{{Cite book|title=山西通志 第48卷 人物志|last=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first=|publisher=[[中华书局]]|year=2001.05|isbn=7-101-02011-9|location=北京|pages=701}}</ref>。张友彝愤而改名为张友渔,以示兄弟决裂<ref name=asf />。
1927年11月,张友彝参加了中共北京市委的重建工作。当时,北平市委的负责人[[谭啸云]]和[[马骏 (1895年)|马骏]];宣传部长[[胡鄂公]](化名吴南湖),张友彝担任秘书。市委还有负责工农运动的[[殷学山]]、学生工作的[[许锡仁]]。不久,许锡仁去西郊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联系工作,被侦缉队逮捕,供出了中共北京市委成员的姓名,以及马骏、谭啸云、国民晚报馆地址。马骏和谭啸云被捕(马俊之后被杀);张友彝也在国民晚报馆被捕,报馆被查封。1928年3月,在山西同乡会、姑父[[赵子瑗]]<ref>{{Cite book|title=北京革命史回忆录 第2辑|last=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编|first=|publisher=[[北京出版社]]|year=1991.06|isbn=7-200-01526-1|location=北京|pages=164-165}}</ref>(赵仲玉)多方走动后<ref>{{Cite book|title=走近新中国法学大家|last=[[周恩惠]]著|first=|publisher=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year=2009.02|isbn=978-7-81139-431-3|location=北京|pages=164-165}}</ref>,他在财政部副部长[[董士恩]]出面作保下得以出狱。出狱后,他得知从[[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毕业回国的弟弟张象彝,受到[[蒋介石]]召见,并出任蒋介石的侍从室秘书(蒋介石正在南昌准备[[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第五次围剿战争]])<ref>{{Cite book|title=山西通志 第48卷 人物志|last=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first=|publisher=[[中华书局]]|year=2001.05|isbn=7-101-02011-9|location=北京|pages=701}}</ref>。张友彝愤而改名为张友渔,以示兄弟决裂<ref name=asf />。


为找寻中共组织,张友渔到天津担任[[京津通讯社]]编辑、后担任汉文《[[泰晤士晚报]]》总编辑<ref>{{Cite book|title=世界法学名人词典|last=唐荣智主编|first=|publisher=[[立信会计出版社]]|year=2002.06|isbn=7-5429-0808-1|location=上海|pages=767}}</ref>。当时[[皇姑屯事件]]爆发,日军与[[张学良]]封锁新闻,张友渔率先将此事公布报道,轰动天津新闻界。1928年6月,他联络到中国地下党,从事[[廖化平]]的上层统战工作。当时,[[阎锡山]]控制华北地区,其手下天津市市长[[南桂馨]]重用张友渔,并升任他为《泰晤士报》总编辑,之后任命他担任天津警备司令[[傅作义]]秘书,并担任天津市政府宣传科长<ref name=asf />。
为找寻中共组织,张友渔到天津担任[[京津通讯社]]编辑、后担任汉文《[[泰晤士晚报]]》总编辑<ref>{{Cite book|title=世界法学名人词典|last=唐荣智主编|first=|publisher=[[立信会计出版社]]|year=2002.06|isbn=7-5429-0808-1|location=上海|pages=767}}</ref>。当时[[皇姑屯事件]]爆发,日军与[[张学良]]封锁新闻,张友渔率先将此事公布报道,轰动天津新闻界。1928年6月,他联络到中国地下党,从事[[廖化平]]的上层统战工作。当时,[[阎锡山]]控制华北地区,其手下天津市市长[[南桂馨]]重用张友渔,并升任他为《泰晤士报》总编辑,之后任命他担任天津警备司令[[傅作义]]秘书,并担任天津市政府宣传科长<ref name=asf />。
第90行: 第90行:


== 参考文献 ==
== 参考文献 ==
{{reflist|30em|refs=
{{reflist|refs=
<ref name="张友渔传">{{Cite book|title=张友渔传|last=王迪著|first=|publisher=[[北京出版社]]|year=1989|isbn=7-200-00978-4|location=北京}}</ref>
<ref name="张友渔传">{{Cite book|title=张友渔传|last=王迪著|first=|publisher=[[北京出版社]]|year=1989|isbn=7-200-00978-4|location=北京}}</ref>
<ref name="中国新闻传媒人物志">{{Cite book|title=中国新闻传媒人物志 第5辑|last=程曼丽,乔云霞主编|first=|publisher=[[长城出版社]]|year=2014.05|isbn=978-7-5483-0207-0|location=北京|pages=}}</ref>
<ref name="中国新闻传媒人物志">{{Cite book|title=中国新闻传媒人物志 第5辑|last=程曼丽,乔云霞主编|first=|publisher=[[长城出版社]]|year=2014.05|isbn=978-7-5483-0207-0|location=北京|pages=}}</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