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修改自此处;原许可:CC BY-SA 3.0[网站升级迁移])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未显示2个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第304行: 第304行:
此外,眾多建文舊臣如[[卓敬]]、[[暴昭]]、[[練子寧]]、[[毛泰]]、[[郭任]]、[[盧植 (明朝)|盧植]]、[[戴德彝]]、[[王良 (明朝)|王良]]、[[王叔英]]、[[王敬止]]、[[謝升 (明朝)|謝升]]、[[丁志芳|丁志方]]、[[甘霖 (明朝)|甘霖]]、[[董鏞 (明朝)|董鏞]]、[[陳廸 (建文舉人)|陳迪]]、[[陳繼之]]、[[韓永]]、[[葉福]]、[[劉端]]、[[劉璟 (長史)|劉璟]]、[[鐵鉉]]、[[侯泰]]、[[黃觀]]、[[廖昇]]、[[周是修]]、[[顏伯瑋]]、[[茅大芳]]等等也都被[[死刑|處決]]或[[自殺|自盡]],史稱:「忠憤激發,視刀鋸鼎鑊甘之若飴,百世而下,凜凜猶有生氣。」<ref>《明史》卷一百四十一:贊曰:帝王成事,蓋由天授。成祖之得天下,非人力所能禦也。齊、黃、方、練之儔,抱謀國之忠,而乏制勝之策。然其忠憤激發,視刀鋸鼎鑊甘之若飴,百世而下,凜凜猶有生氣。是豈泄然不恤國事而以一死自謝者所可同日道哉!由是觀之,固未可以成敗之常見論也。</ref>他們的家屬和親人也被牽連,死者甚眾。被[[流亡|流放]]、逼作妓女及被其它方式懲罰的人也不少<ref>《奉天刑賞錄·教坊錄》:「永樂十一年正月十一日,本司鄧誠等于右順門里口奏,有奸惡齊泰的姐並兩個外甥媳婦,又有黃子澄妹四個婦人,每一日一夜,二十條漢子守著,年小的都懷有身孕,除夕生了小龜子,又有一個三歲的女兒。奉欽(旨):『小的長到大,便是搖錢樹兒。』」</ref>。[[明仁宗]]即位後,大部份人始獲赦免,而餘下的人的後代卻遲至[[明神宗]]時始獲赦免<ref>《明史》卷一百四十一:仁宗即位,谕礼部:「建文诸臣,已蒙显戮。家属籍在官者,悉宥为民,还其田土。其外亲戍边者,留一人戍所,余放还。」万历十三年三月,释坐孝孺谪戍者后裔,浙江、江西、福建、四川、广东凡千三百余人。而孝孺绝无后,惟克勤弟克家有子曰孝复。洪武二十五年尝上书阙下,请减信国公汤和所加宁海赋,谪戍庆远卫,以军籍获免。孝复子琬,后亦得释为民。世宗时,松江人俞斌自称孝孺后,一时士大夫信之,为纂《归宗录》。既而方氏察其伪,言于官,乃已。神宗初,有诏褒录建文忠臣,建表忠祠于南京,首徐辉祖,次孝孺云。</ref>。建文遜位,朝野為之盡忠死節者甚眾,不及備載。
此外,眾多建文舊臣如[[卓敬]]、[[暴昭]]、[[練子寧]]、[[毛泰]]、[[郭任]]、[[盧植 (明朝)|盧植]]、[[戴德彝]]、[[王良 (明朝)|王良]]、[[王叔英]]、[[王敬止]]、[[謝升 (明朝)|謝升]]、[[丁志芳|丁志方]]、[[甘霖 (明朝)|甘霖]]、[[董鏞 (明朝)|董鏞]]、[[陳廸 (建文舉人)|陳迪]]、[[陳繼之]]、[[韓永]]、[[葉福]]、[[劉端]]、[[劉璟 (長史)|劉璟]]、[[鐵鉉]]、[[侯泰]]、[[黃觀]]、[[廖昇]]、[[周是修]]、[[顏伯瑋]]、[[茅大芳]]等等也都被[[死刑|處決]]或[[自殺|自盡]],史稱:「忠憤激發,視刀鋸鼎鑊甘之若飴,百世而下,凜凜猶有生氣。」<ref>《明史》卷一百四十一:贊曰:帝王成事,蓋由天授。成祖之得天下,非人力所能禦也。齊、黃、方、練之儔,抱謀國之忠,而乏制勝之策。然其忠憤激發,視刀鋸鼎鑊甘之若飴,百世而下,凜凜猶有生氣。是豈泄然不恤國事而以一死自謝者所可同日道哉!由是觀之,固未可以成敗之常見論也。</ref>他們的家屬和親人也被牽連,死者甚眾。被[[流亡|流放]]、逼作妓女及被其它方式懲罰的人也不少<ref>《奉天刑賞錄·教坊錄》:「永樂十一年正月十一日,本司鄧誠等于右順門里口奏,有奸惡齊泰的姐並兩個外甥媳婦,又有黃子澄妹四個婦人,每一日一夜,二十條漢子守著,年小的都懷有身孕,除夕生了小龜子,又有一個三歲的女兒。奉欽(旨):『小的長到大,便是搖錢樹兒。』」</ref>。[[明仁宗]]即位後,大部份人始獲赦免,而餘下的人的後代卻遲至[[明神宗]]時始獲赦免<ref>《明史》卷一百四十一:仁宗即位,谕礼部:「建文诸臣,已蒙显戮。家属籍在官者,悉宥为民,还其田土。其外亲戍边者,留一人戍所,余放还。」万历十三年三月,释坐孝孺谪戍者后裔,浙江、江西、福建、四川、广东凡千三百余人。而孝孺绝无后,惟克勤弟克家有子曰孝复。洪武二十五年尝上书阙下,请减信国公汤和所加宁海赋,谪戍庆远卫,以军籍获免。孝复子琬,后亦得释为民。世宗时,松江人俞斌自称孝孺后,一时士大夫信之,为纂《归宗录》。既而方氏察其伪,言于官,乃已。神宗初,有诏褒录建文忠臣,建表忠祠于南京,首徐辉祖,次孝孺云。</ref>。建文遜位,朝野為之盡忠死節者甚眾,不及備載。


在大肆誅殺之外,當月,朱棣將魏國公徐輝祖禁錮,後釋放并削其[[爵位]]。輝祖死後,其子嗣魏國公爵<ref>《明史》卷一百二十五:及燕兵渡江,輝祖猶引兵力戰。成祖入京師,輝祖獨守父祠弗迎。於是下吏命供罪狀,惟書其父開國勳及券中免死語。成祖大怒,削爵幽之私第。永樂五年卒。萬曆中錄建文忠臣,廟祀南都,以輝祖居首。後追贈太師,諡忠貞。</ref>。[[黃觀]]被朱棣所嫉恨,其狀元的身份被革去,故明保持連中三元,受記錄的只有[[商輅]]一人。[[盛庸]]、[[平安 (明朝)|平安]](靈壁之戰降)、[[何福 (明朝)|何福]]、[[駙馬]][[梅殷]]等先後投降。朱棣的左都御史[[陳瑛]]亦迫害建文舊臣及其家眷。
在大肆誅殺之外,當月,朱棣將魏國公徐輝祖禁錮,後釋放并削其[[爵位]]。輝祖死後,其子嗣魏國公爵<ref>《明史》卷一百二十五:及燕兵渡江,輝祖猶引兵力戰。成祖入京師,輝祖獨守父祠弗迎。於是下吏命供罪狀,惟書其父開國勳及券中免死語。成祖大怒,削爵幽之私第。永樂五年卒。萬曆中錄建文忠臣,廟祀南都,以輝祖居首。後追贈太師,諡忠貞。</ref>。[[黃觀]]被朱棣所嫉恨,其狀元的身份被革去,故明保持連中三元,受記錄的只有[[商輅]]一人。[[盛庸]]、[[平安 (明朝)|平安]](靈壁之戰降)、[[何福 (明朝)|何福]]、[[駙馬]][[梅殷]]等先後投降。朱棣的左都御史[[陳瑛]]亦迫害建文舊臣及其家眷。


靖難之役,文武眾臣出力甚多,朱棣稱帝後先後進行了封賞。[[南京市|京城]]陷落後,六月十九,追封徐增壽為武陽侯,諡忠湣,後進為定國公,世襲<ref>《明太宗實錄》卷九下:追封故右軍都督府左都督徐增壽為武陽侯,賜諡忠湣,敕有司治喪葬。增壽,中山武寧王第三子,母謝氏。生而眉宇秀朗,少嘗侍父入見,太祖高皇帝奇其機警,賜名增壽。長而勇敢,善騎射,選為勳衛帶刀侍從,謹實寡過,升右軍都督府左都督。嘗奉命從上征胡寇乃兒不花,與有勞績,雖生長貴盛,而所居一室,左右圖書。公退延賢士,其中講論古今成敗得失之故,斖斖忘倦。上之舉義,增壽最效勤誠,有發其事於朝,遂囚之。上入金川門,建文君將自焚,命捽至殺之君順門廡下。上即位,深悼之,首下褒封之命。永樂二年五月,贈欽承父業推誠守正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進爵為定國公。</ref>。靖難將士各有封賞。
靖難之役,文武眾臣出力甚多,朱棣稱帝後先後進行了封賞。[[南京市|京城]]陷落後,六月十九,追封徐增壽為武陽侯,諡忠湣,後進為定國公,世襲<ref>《明太宗實錄》卷九下:追封故右軍都督府左都督徐增壽為武陽侯,賜諡忠湣,敕有司治喪葬。增壽,中山武寧王第三子,母謝氏。生而眉宇秀朗,少嘗侍父入見,太祖高皇帝奇其機警,賜名增壽。長而勇敢,善騎射,選為勳衛帶刀侍從,謹實寡過,升右軍都督府左都督。嘗奉命從上征胡寇乃兒不花,與有勞績,雖生長貴盛,而所居一室,左右圖書。公退延賢士,其中講論古今成敗得失之故,斖斖忘倦。上之舉義,增壽最效勤誠,有發其事於朝,遂囚之。上入金川門,建文君將自焚,命捽至殺之君順門廡下。上即位,深悼之,首下褒封之命。永樂二年五月,贈欽承父業推誠守正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進爵為定國公。</ref>。靖難將士各有封賞。
第363行: 第363行:
朱棣因為反對[[建文帝]][[削藩政策|削藩]]而起兵,爲了爭取諸王擁戴,即位后立即恢復了被削的藩王,并加以賞賜,甚至改變祖制給予宗室更高的品級。如按照洪武年間規定,[[鎮國將軍]]([[郡王]]之子)為三品,[[輔國將軍]]四品,[[奉國將軍]]五品,[[鎮國中尉]]六品,[[輔國中尉]]七品,[[奉國中尉]]八品。而成祖「遂加鎮國將軍從一品,輔國將軍從二品,奉國將軍從三品,鎮國中尉從四品,輔國中尉從五品,奉國中尉從六品」<ref>《宣宗復寧王書》,見王世貞《鳳洲筆記》。</ref>。
朱棣因為反對[[建文帝]][[削藩政策|削藩]]而起兵,爲了爭取諸王擁戴,即位后立即恢復了被削的藩王,并加以賞賜,甚至改變祖制給予宗室更高的品級。如按照洪武年間規定,[[鎮國將軍]]([[郡王]]之子)為三品,[[輔國將軍]]四品,[[奉國將軍]]五品,[[鎮國中尉]]六品,[[輔國中尉]]七品,[[奉國中尉]]八品。而成祖「遂加鎮國將軍從一品,輔國將軍從二品,奉國將軍從三品,鎮國中尉從四品,輔國中尉從五品,奉國中尉從六品」<ref>《宣宗復寧王書》,見王世貞《鳳洲筆記》。</ref>。


然而由於朱棣自己是武裝奪權的,爲了保證中央政權穩固,他即位后先將諸邊塞王改封于內地,然後逐漸解除諸王的兵權:永樂元年削[[朱桂|代王]]護衛及官屬;永樂四年削[[朱榑|齊王]]護衛及官屬,不久廢為[[庶人]];永樂六年削[[朱楩|岷王]]護衛及官屬;永樂十年削[[朱植|遼王]]護衛;永樂十五年廢[[朱橞|谷王]]為庶人;永樂十九年[[朱橚|周王]]見勢不妙,主動獻還護衛。洪武朝帶兵的十三位親王,永樂朝削去了六個護衛。與此同時,大封[[靖難]]功臣,將大批有經驗的武臣保留下來,加強中央政權,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央和諸藩的軍事力量對比<ref name=autogenerated2>顧誠《明的宗室》,《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7月第1版</ref>。
然而由於朱棣自己是武裝奪權的,爲了保證中央政權穩固,他即位后先將諸邊塞王改封于內地,然後逐漸解除諸王的兵權:永樂元年削[[朱桂|代王]]護衛及官屬;永樂四年削[[朱榑|齊王]]護衛及官屬,不久廢為[[庶人]];永樂六年削[[朱楩|岷王]]護衛及官屬;永樂十年削[[朱植|遼王]]護衛;永樂十五年廢[[朱橞|谷王]]為庶人;永樂十九年[[朱橚|周王]]見勢不妙,主動獻還護衛。洪武朝帶兵的十三位親王,永樂朝削去了六個護衛。與此同時,大封[[靖難]]功臣,將大批有經驗的武臣保留下來,加強中央政權,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央和諸藩的軍事力量對比<ref name=autogenerated2>顧誠《明的宗室》,《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7月第1版</ref>。


雖然朱棣實現了朱允炆當年的目的,但只解決了眼前的問題,並沒有改變祖制;其子漢王[[朱高煦]]和趙王[[朱高燧]]仍然設立了三護衛。[[宣德]]元年,[[高煦之亂]],再次證明[[親王]]統兵不是辦法。[[明宣宗]]親征平亂後,利用其威望,迫使絕大部份藩王交出了護衛,并從各個方面對宗室加以控制。此後,宗室與中央的矛盾逐漸由軍事上對政權的威脅,轉變為大量增加的俸祿對中央財政的壓力<ref name=autogenerated2 />。
雖然朱棣實現了朱允炆當年的目的,但只解決了眼前的問題,並沒有改變祖制;其子漢王[[朱高煦]]和趙王[[朱高燧]]仍然設立了三護衛。[[宣德]]元年,[[高煦之亂]],再次證明[[親王]]統兵不是辦法。[[明宣宗]]親征平亂後,利用其威望,迫使絕大部份藩王交出了護衛,并從各個方面對宗室加以控制。此後,宗室與中央的矛盾逐漸由軍事上對政權的威脅,轉變為大量增加的俸祿對中央財政的壓力<ref name=autogenerated2 />。
第389行: 第389行:


=== 文化 ===
=== 文化 ===
[[明成祖]]除了誅殺誓死效忠[[建文帝]]的大臣外,還下令對殉難諸臣以及一切與建文帝有關的文字著作一概交出燒毀,私自收藏者殺,被燒毀的著作包括如方孝孺所著的《[[周禮考次]]》、《[[大易枝辭]]》、《[[帝王基命錄]]》、《[[文統]]》等。<ref>劉孝平《明禁書述略》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5年05期</ref>
[[明成祖]]除了誅殺誓死效忠[[建文帝]]的大臣外,還下令對殉難諸臣以及一切與建文帝有關的文字著作一概交出燒毀,私自收藏者殺,被燒毀的著作包括如方孝孺所著的《[[周禮考次]]》、《[[大易枝辭]]》、《[[帝王基命錄]]》、《[[文統]]》等。<ref>劉孝平《明禁書述略》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5年05期</ref>


== 参见 ==
== 参见 ==
第400行: 第400行:
== 参考文献 ==
== 参考文献 ==
=== 引用 ===
=== 引用 ===
{{Reflist|30em}}
{{reflist}}


=== 来源 ===
=== 来源 ===
{{refbegin|40em}}
{{refbegin|40em}}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207113857/http://wenxian.fanren8.com/06/03/45/ 《大明太宗文皇帝实录》]
* [http://wenxian.fanren8.com/06/03/45/ 《大明太宗文皇帝实录》]
* [http://wenxian.fanren8.com/06/15/250/ 《奉天靖难记》]
* [http://wenxian.fanren8.com/06/15/250/ 《奉天靖难记》]
* [http://wenxian.fanren8.com/06/15/335.htm [明]佚名:《建文皇帝遗迹》]
* [http://wenxian.fanren8.com/06/15/335.htm [明]佚名:《建文皇帝遗迹》]
第423行: 第423行:
== 外部链接 ==
== 外部链接 ==
* [https://www.dailybuzz.cc/zh-tw/33329.html 靖難之役中幾個細節表明:建文帝鬥不過朱棣],dailybuzz.cc
* [https://www.dailybuzz.cc/zh-tw/33329.html 靖難之役中幾個細節表明:建文帝鬥不過朱棣],dailybuzz.cc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e6cxb1RS5w 央視-明朝多管火箭之謎]
* 央視-明朝多管火箭之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