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声(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修改自此处;原许可:CC BY-SA 3.0[网站升级迁移])
 
→‎参考文献:​20
 

(未显示2个用户的3个中间版本)

第35行: 第35行:


== 生平 ==
== 生平 ==
1951年,李振声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农学系,之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北京遗传选种实验馆,师从[[馮兆林|冯兆林]],从事草田轮作制研究、培育研究牧草。1956年,中国麦区主要产区杨凌遭遇严重的[[小麦条锈病]],导致北方小麦产区出现严重减产甚至绝收。李振声从中科院北京遗传选种实验馆调到陕西杨凌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所]],专攻小麦抗条锈病品种。他发现当地研究所已有四个课题组从事[[近缘杂交]],于是提出另辟蹊径、从事远缘杂交,并得到[[闻洪汉]]、[[李振岐]]、[[虞宏正]]的支持,并集中精力开展小麦远缘杂交与染色体工程研究。之后他从800种牧草中选出12种抗病性强的禾本科牧草,并不断调整花期实现杂交培育,并成功收获三种杂交小麦,分别是与[[长穗偃麦草]]、[[天蓝偃麦草]]和[[茸毛偃麦草]]杂交产生,并发现小麦X长穗偃麦草的杂种表现最好<ref>{{Cite book|title=小麦遗传学|last=[[张正斌]]编著|first=|publisher=[[中国农业出版社]]|year=2001.09|isbn=7-109-06863-3|location=北京|pages=310}}</ref>。
1951年,李振声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农学系,之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北京遗传选种实验馆,师从[[冯兆林]],从事草田轮作制研究、培育研究牧草。1956年,中国麦区主要产区杨凌遭遇严重的[[小麦条锈病]],导致北方小麦产区出现严重减产甚至绝收。李振声从中科院北京遗传选种实验馆调到陕西杨凌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所]],专攻小麦抗条锈病品种。他发现当地研究所已有四个课题组从事[[近缘杂交]],于是提出另辟蹊径、从事远缘杂交,并得到[[闻洪汉]]、[[李振岐]]、[[虞宏正]]的支持,并集中精力开展小麦远缘杂交与染色体工程研究。之后他从800种牧草中选出12种抗病性强的禾本科牧草,并不断调整花期实现杂交培育,并成功收获三种杂交小麦,分别是与[[长穗偃麦草]]、[[天蓝偃麦草]]和[[茸毛偃麦草]]杂交产生,并发现小麦X长穗偃麦草的杂种表现最好<ref>{{Cite book|title=小麦遗传学|last=[[张正斌]]编著|first=|publisher=[[中国农业出版社]]|year=2001.09|isbn=7-109-06863-3|location=北京|pages=310}}</ref>。


之后他率领团队开始攻关杂交不育问题,并获得9种不同的第一代杂交品种(F1),但由于长穗偃麦草的特性遗传力过强,以至于后代掩盖小麦品种特性,此外出现大量华旗发育不成熟问题。他们之后强化正反回交,获得第一次回交后代(B1F1)品种,解决杂交不育问题。为解决新出现的分离问题,他们选育二次回交、三次回交,并获得B3F1品种,维持基本双亲特性平衡。与此同时,他在1964年一次天气恶化情况下,在1000多种杂交小麦品种中选出一株高抗病及抗逆品种,编号为“小偃55-6”,为易位系品种<ref>{{Cite book|title=90年中人与事 掷地有声90言|last=北京支部生活杂志社编著|first=|publisher=[[北京古籍出版社]]|year=2011.06|isbn=978-7-5300-0312-1|location=北京|pages=386}}</ref>。他以“小偃55-6”为主要亲本进行两轮杂交与系统选择,从而产生同时抵抗八种不同条锈病生理小种的“[[小偃6号]]”,并成功产生小偃系列新品种<ref>{{Cite book|title=齐民要术 中国古农学史话|last=马小乐主编|first=|publisher=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year=2013.11|isbn=978-7-5456-0503-7|location=|pages=74}}</ref>。随后“小偃6号”进入陕西省小麦区域试验后,连续两年获得第一名,并通过审定成为陕西小麦主产区的核心品种。由于其高产能、高抗病性,陕西关中地区流传民谣“要吃面,种小偃”。1978年3月,“小麦与偃麦草的远缘杂交研究”被授予全国科学大会奖<ref>{{Cite book|title=改变世界的种子 中国农业的创新|last=[[赵玲玲]]著|first=|publisher=[[五洲传播出版社]]|year=2013.12|isbn=978-7-5085-2699-7|location=北京|pages=37}}</ref>。由于当时文化大革命刚结束不久,消息不畅,李振声事先未知自己能获奖、也未能亲往领奖。1985年,“远缘杂交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与“高产优质小麦品种[[绵阳11号]]”、“甘蓝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及其配制的七个系列新品种”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ref>{{Cite book|title=国家奖励农业科技成果汇编 1978-2003年|last=[[牛盾]]主编|first=|publisher=[[中国农业出版社]]|year=2004.05|isbn=7-109-09049-3|location=北京|pages=186-187}}</ref>。
之后他率领团队开始攻关杂交不育问题,并获得9种不同的第一代杂交品种(F1),但由于长穗偃麦草的特性遗传力过强,以至于后代掩盖小麦品种特性,此外出现大量华旗发育不成熟问题。他们之后强化正反回交,获得第一次回交后代(B1F1)品种,解决杂交不育问题。为解决新出现的分离问题,他们选育二次回交、三次回交,并获得B3F1品种,维持基本双亲特性平衡。与此同时,他在1964年一次天气恶化情况下,在1000多种杂交小麦品种中选出一株高抗病及抗逆品种,编号为“小偃55-6”,为易位系品种<ref>{{Cite book|title=90年中人与事 掷地有声90言|last=北京支部生活杂志社编著|first=|publisher=[[北京古籍出版社]]|year=2011.06|isbn=978-7-5300-0312-1|location=北京|pages=386}}</ref>。他以“小偃55-6”为主要亲本进行两轮杂交与系统选择,从而产生同时抵抗八种不同条锈病生理小种的“[[小偃6号]]”,并成功产生小偃系列新品种<ref>{{Cite book|title=齐民要术 中国古农学史话|last=马小乐主编|first=|publisher=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year=2013.11|isbn=978-7-5456-0503-7|location=|pages=74}}</ref>。随后“小偃6号”进入陕西省小麦区域试验后,连续两年获得第一名,并通过审定成为陕西小麦主产区的核心品种。由于其高产能、高抗病性,陕西关中地区流传民谣“要吃面,种小偃”。1978年3月,“小麦与偃麦草的远缘杂交研究”被授予全国科学大会奖<ref>{{Cite book|title=改变世界的种子 中国农业的创新|last=[[赵玲玲]]著|first=|publisher=[[五洲传播出版社]]|year=2013.12|isbn=978-7-5085-2699-7|location=北京|pages=37}}</ref>。由于当时文化大革命刚结束不久,消息不畅,李振声事先未知自己能获奖、也未能亲往领奖。1985年,“远缘杂交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与“高产优质小麦品种[[绵阳11号]]”、“甘蓝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及其配制的七个系列新品种”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ref>{{Cite book|title=国家奖励农业科技成果汇编 1978-2003年|last=[[牛盾]]主编|first=|publisher=[[中国农业出版社]]|year=2004.05|isbn=7-109-09049-3|location=北京|pages=186-187}}</ref>。
第63行: 第63行:


== 参考文献 ==
== 参考文献 ==
{{Reflist|2}}
{{reflist}}
{{-}}
{{-}}
{{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第84行: 第84行: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六届全国委员会}}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六届全国委员会}}
}}
}}


{{DEFAULTSORT:Li李}}
{{DEFAULTSORT:Li李}}
[[Category:李姓|Zhen]]
[[Category:李姓|Z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