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施瓦茨: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修改自此处;原许可:CC BY-SA 3.0[网站升级迁移])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未显示1个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NoteTA|G1=物理}}
{{NoteTA|G1=物理}}
{{Infobox scientist
{{Infobox scientist
| name = 翰·施瓦茨
| name = 翰·施瓦茨
| image =
| image =
| caption = 翰·施瓦茨,攝於1988年的澳洲
| caption = 翰·施瓦茨,摄于1988年的澳洲
| birth_date = {{Birth date and age|1941|11|22|mf=yes}}
| birth_date = {{Birth date and age|1941|11|22|mf=yes}}
| birth_place = {{USA-1912}}[[麻薩諸塞州]][[北亚当斯 (马萨诸塞州)|北亞當斯]]
| birth_place = {{USA-1912}}[[麻萨诸塞州]][[北亚当斯 (马萨诸塞州)|北亚当斯]]
| death_date =
| death_date =
| death_place =
| death_place =
| known_for = [[弦理]]
| known_for = [[弦理]]
| prizes = [[丹尼·海涅曼數學物理]]<br>[[ICTP狄拉克章]]<br>[[突破]]
| prizes = [[丹尼·海涅曼数学物理]]<br>[[ICTP狄拉克章]]<br>[[突破]]
| doctoral_advisor = [[杰弗里·丘]]
| doctoral_advisor = [[杰弗里·丘]]
| doctoral_students = [[三田一郎]]<br>[[Cosmas Zachos]]<br>[[Michael R. Douglas]]<br>[[Gerald B. Cleaver]]
| doctoral_students = [[三田一郎]]<br>[[Cosmas Zachos]]<br>[[Michael R. Douglas]]<br>[[Gerald B. Cleaver]]
}}
}}
'''约翰·施瓦茨'''({{lang-en|'''John Schwarz'''}},{{bd|1941年|11月22日|catIdx=S}}),太裔美物理家,[[加州理工院]]教授。他是最早事[[弦理]]研究的理論學家之一。
'''约翰·施瓦茨'''({{lang-en|'''John Schwarz'''}},{{bd|1941年|11月22日|catIdx=S}}),太裔美物理家,[[加州理工院]]教授。他是最早事[[弦理]]研究的理论学家之一。


== 生平 ==
== 生平 ==
他在1970年代和[[法]]理物理家[[喬爾·克]]({{lang|fr|Joel Scherk}})合作,首先意到了[[弦理]]是[[引力]]的[[量子理]],而非當時認為的[[相互作用]]理。他与[[迈克尔·格林 (物理学家)|迈克尔·格林]]、[[李奧納特·士侃]]和[[爱德华·威滕]]一起被看作是弦理论之父。{{FACT}}
他在1970年代和[[法]]理物理家[[乔尔·克]]({{lang|fr|Joel Scherk}})合作,首先意到了[[弦理]]是[[引力]]的[[量子理]],而非当时认为的[[相互作用]]理。他与[[迈克尔·格林 (物理学家)|迈克尔·格林]]、[[李奥纳特·士侃]]和[[爱德华·威滕]]一起被看作是弦理论之父。{{FACT}}


施瓦茨在[[哈佛学院]]学数学,1962年获学士学位,此后进入[[伯克利加州大学]]学理论物理,1966年获得博士学位,他的博士导师是[[杰弗里·丘]]。此后数年中他是很少的几个通过弦理论来研究[[量子引力]]的学者。1984年他与格林一起证明十超引力理中的反常相消,始了所的第一次超弦革命。这是弦理论成为理论物理主要研究对象的重要的一个结果。
施瓦茨在[[哈佛学院]]学数学,1962年获学士学位,此后进入[[伯克利加州大学]]学理论物理,1966年获得博士学位,他的博士导师是[[杰弗里·丘]]。此后数年中他是很少的几个通过弦理论来研究[[量子引力]]的学者。1984年他与格林一起证明十超引力理中的反常相消,始了所的第一次超弦革命。这是弦理论成为理论物理主要研究对象的重要的一个结果。


从1966年至1972年施瓦茨在[[普林斯顿大学]]任[[助理教授]],此后他转到[[加州理工学院]],目前任理论物理教授。
从1966年至1972年施瓦茨在[[普林斯顿大学]]任[[助理教授]],此后他转到[[加州理工学院]],目前任理论物理教授。


== 榮 ==
== 榮 ==
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成员,于1989年获得[[国际理论物理中心]]的[[狄拉克奖章]],2002年获得[[美国物理学会]]的[[海涅曼数学物理奖]]。从1987年开始他是[[麦克阿瑟基金会]]成员。
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成员,于1989年获得[[国际理论物理中心]]的[[狄拉克奖章]],2002年获得[[美国物理学会]]的[[海涅曼数学物理奖]]。从1987年开始他是[[麦克阿瑟基金会]]成员。
2013年,因「對於量子引力與統一作用力開啟」,格林与施瓦茨共同榮2014年[[基物理突破]]。<ref name=Laureates>{{cite web | url = https://breakthroughprize.org/Prize/1 | title =Fundamental Physics Breakthrough Prize Laureates | website =Fundamental Physics Breakthrough Prize | publisher =Breakthrough Prize}}</ref>
2013年,因“对于量子引力与统一作用力开启”,格林与施瓦茨共同榮2014年[[基物理突破]]。<ref name=Laureates>{{cite web | url = https://breakthroughprize.org/Prize/1 | title =Fundamental Physics Breakthrough Prize Laureates | website =Fundamental Physics Breakthrough Prize | publisher =Breakthrough Prize}}</ref>


== 参考资料 ==
== 参考资料 ==
{{Reflist}}
{{Reflist}}


== 外部連結 ==
== 外部链接 ==
* [http://theory.caltech.edu/~jhs/ Website at Caltech]
* [http://theory.caltech.edu/~jhs/ Website at Caltech]
* [http://www.aps.org/praw/heineman/02winner2.cfm Heineman Prize Biography]{{dead link|date=2018年4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
* [http://www.aps.org/praw/heineman/02winner2.cfm Heineman Prize Biography]{{dead link|date=2018年4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0217163312/http://superstringtheory.com/people/johns.html John Schwarz's interview]
* [http://superstringtheory.com/people/johns.html John Schwarz's interview]


{{弦理论}}
{{弦理论}}
第41行: 第41行:
{{DEFAULTSORT: Schwarz, John}}
{{DEFAULTSORT: Schwarz, John}}
[[Category:美国物理学家]]
[[Category:美国物理学家]]
[[Category:美國猶太人]]
[[Category:美国犹太人]]
[[Category:哈佛大校友]]
[[Category:哈佛大校友]]
[[Category: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Category: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Category:加州大柏克分校校友]]
[[Category:加州大柏克分校校友]]
[[Category:突破奖获得者]]
[[Category:突破奖获得者]]
[[Category:丹尼·海涅曼数学物理奖获得者]]
[[Category:丹尼·海涅曼数学物理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