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壎: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noteTA 跳过, replaced: 東 → 东 (6), 內 → 内, 國 → 国, 參 → 参, 會 → 会, 與 → 与 (2), 軍 → 军 (4), 黨 → 党, 間 → 间, 務 → 务 (2), 師 → 师, 風 → 风 (2), 縣 → 县 (3), 無 → 无 (3), 盡 → 尽, 監 → 监 (5), 將 → 将 (2), 養 → 养 (2), 調 → 调 (2), 賓 → 宾, 廣 → 广 (7), 見 → 见, 來 → 来, 發 → 发 (2), 門 → 门 (3), 親 → 亲 (3), 樂 → 乐, 號 → 号 (2), 圖 → 图 (3), 稱 → 称, 為 → 为 (5), 於 → 于, 數 → 数 (2), 劇 → 剧 (2), 屬 → 属, 議 → 议, 納 → 纳 (2), 眾 → 众, 舉 → 举 (3), 責 → 责, 點 → 点 (2), 鎮 → 镇 (3), 鄉 → 乡, 達 → 达 (6), 費 → 费, 實 → 实, 選 → 选, 後 → 后 (2), 幾 → 几, 歷 → 历, 順 → 顺 (3), 試 → 试, 過 → 过,…)
→‎生平:​润色, replaced: 景泰景泰
 

(未显示另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29行: 第29行:


== 生平 ==
== 生平 ==
[[景泰]]二年(1451年)辛未科[[进士]],授[[监察御史]]。巡按福建、江西,举发镇守中官[[叶达]]恣橫狀。超擢广东[[按察使]]。成化初年进言整理军务、撫綏遺民,升广东[[布政使]],调[[江西]]布政使。成化八年(1472年),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四川,平定当地民变<ref>《[[明史]]》(卷159):夏壎,字宗成,天台人。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天顺初,巡按福建,继清军江西,发镇守中官叶达恣橫狀,达为斂威。以荐超擢广东按察使。时用师岁久,役民守城,壎至悉遣之。成化初,奏:“瑶、僮弗靖,用兵无功,由有司撫字乖方,賊因得誘良民为徒党。剧寇数百,胁从万千,进则驅之当前,退则杀以抒憤,害常在民,而利常在彼。況用兵不已,供斂日增。以易摇之人心,责无窮之军费。恐外患未除,内变先作。请慎选监司守令,撫綏遺民,彼被胁之众自闻风来归。”帝深纳其言。寻迁布政使,调江西。八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撫四川。苗、僚时为寇。壎立互知会捕法,賊为之戢。古州苗万余,居土久,时议逐之,壎谓非计。松潘参将尧彧请益戍兵三千,又力陈不可。皆得寢。已,奏所部将校多犯法,奏请逾时,輒至遁逸。请先逮系,然后奏闻。帝可之。</ref>。随后他请求辞职,回乡后闭门不见客<ref>《[[明史]]》(卷159):壎刚介,善聽断,所至民不冤。在蜀二年,民夷畏服。然厭繁剧,与时多齟齬。子堠献诗劝归,壎欣然纳焉。年未五十,即求退。章四上,得请。既归,杜门养亲,不按宾客。又五年卒。</ref>。成化十五年(1479年)卒<ref>明《福州府志·官政志五·名宦(上)》(卷四十二):夏 埙 天台人。天顺初巡按福建。持宪简重,得大体。尝奉命考察方面大臣,黜陟甚协舆论。</ref><ref>《大明憲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三》:成化十五年八月乙丑 致仕右副都御史夏塤卒。塤字宗成,浙江天台县人。景泰辛未进士。初为御史,出按广西、福建,俱以风采闻。天顺初,奉敕清军江西,时镇守太监叶达怙势凌物,三司官俱下之,惟塤能与之抗。嘗条奏达不法数事以闻,故达终塤按治时不敢肆。天顺六年,擢广东按察使,转右布政使,甚得民心。寻迁江西,人咸喜曰:是能抗叶太监者。未几,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四川。在四川虽不久,而民夷畏服。引疾求退,章凡四上,乃得请。时年四十九。归杜门养亲,有过之者亦以疾辞不报。又五年卒。訃闻,赐葬祭。塤刚介廉洁,不屈意于人,推鞫得情,所至无冤抑。然性頗涉高亢,且不耐事故,卒以齟齬而不得尽行其志。子鍭,亦举进士。</ref>。
[[景泰(年号)|景泰]]二年(1451年)辛未科[[进士]],授[[监察御史]]。巡按福建、江西,举发镇守中官[[叶达]]恣橫狀。超擢广东[[按察使]]。成化初年进言整理军务、撫綏遺民,升广东[[布政使]],调[[江西]]布政使。成化八年(1472年),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四川,平定当地民变<ref>《[[明史]]》(卷159):夏壎,字宗成,天台人。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天顺初,巡按福建,继清军江西,发镇守中官叶达恣橫狀,达为斂威。以荐超擢广东按察使。时用师岁久,役民守城,壎至悉遣之。成化初,奏:“瑶、僮弗靖,用兵无功,由有司撫字乖方,賊因得誘良民为徒党。剧寇数百,胁从万千,进则驅之当前,退则杀以抒憤,害常在民,而利常在彼。況用兵不已,供斂日增。以易摇之人心,责无窮之军费。恐外患未除,内变先作。请慎选监司守令,撫綏遺民,彼被胁之众自闻风来归。”帝深纳其言。寻迁布政使,调江西。八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撫四川。苗、僚时为寇。壎立互知会捕法,賊为之戢。古州苗万余,居土久,时议逐之,壎谓非计。松潘参将尧彧请益戍兵三千,又力陈不可。皆得寢。已,奏所部将校多犯法,奏请逾时,輒至遁逸。请先逮系,然后奏闻。帝可之。</ref>。随后他请求辞职,回乡后闭门不见客<ref>《[[明史]]》(卷159):壎刚介,善聽断,所至民不冤。在蜀二年,民夷畏服。然厭繁剧,与时多齟齬。子堠献诗劝归,壎欣然纳焉。年未五十,即求退。章四上,得请。既归,杜门养亲,不按宾客。又五年卒。</ref>。成化十五年(1479年)卒<ref>明《福州府志·官政志五·名宦(上)》(卷四十二):夏 埙 天台人。天顺初巡按福建。持宪简重,得大体。尝奉命考察方面大臣,黜陟甚协舆论。</ref><ref>《大明憲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三》:成化十五年八月乙丑 致仕右副都御史夏塤卒。塤字宗成,浙江天台县人。景泰辛未进士。初为御史,出按广西、福建,俱以风采闻。天顺初,奉敕清军江西,时镇守太监叶达怙势凌物,三司官俱下之,惟塤能与之抗。嘗条奏达不法数事以闻,故达终塤按治时不敢肆。天顺六年,擢广东按察使,转右布政使,甚得民心。寻迁江西,人咸喜曰:是能抗叶太监者。未几,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四川。在四川虽不久,而民夷畏服。引疾求退,章凡四上,乃得请。时年四十九。归杜门养亲,有过之者亦以疾辞不报。又五年卒。訃闻,赐葬祭。塤刚介廉洁,不屈意于人,推鞫得情,所至无冤抑。然性頗涉高亢,且不耐事故,卒以齟齬而不得尽行其志。子鍭,亦举进士。</ref>。


子[[夏鍭]],亦举进士。
子[[夏鍭]],亦举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