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讓: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noteTA 跳过, replaced: 國 → 国 (2), 開 → 开, 學 → 学, 黨 → 党, 間 → 间, 務 → 务, 縣 → 县 (2), 顧 → 顾, 無 → 无 (5), 盡 → 尽, 興 → 兴, 將 → 将, 陽 → 阳 (4), 養 → 养, 馬 → 马, 肅 → 肃, 蘇 → 苏, 習 → 习, 廣 → 广, 見 → 见, 義 → 义, 親 → 亲, 願 → 愿 (2), 為 → 为, 數 → 数, 術 → 术, 議 → 议, 納 → 纳, 節 → 节, 獎 → 奖, 舉 → 举, 綱 → 纲, 韓 → 韩, 鎮 → 镇, 聖 → 圣, 蘭 → 兰 (2), 後 → 后, 書 → 书 (4), 臨 → 临, 順 → 顺, 總 → 总, 試 → 试, 進 → 进 (3), 強 → 强, 異 → 异, 範 → 范, 邊 → 边 (3), 衛 → 卫, 誌 → 志, 還 → 还, 遊 → 游, 讓 → 让 (4), 獵 → 猎, 難 → 难, 陳 → 陈, 聞 → 闻, 時 → 时, 請 → 请, 則 → 则 (4), 娛 → 娱, 從 → 从, 宮 → 宫 (…)
→‎top:​润色, replaced: 景泰景泰
 

(未显示另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聊让''',[[兰州]]人。[[明朝]]官吏、[[进士]]出身。
'''聊让''',[[兰州]]人。[[明朝]]官吏、[[进士]]出身。


[[景泰]]年间,明景帝懲罚[[王振]]餘党后,大开言路,吏民均可上书言事。景泰元年,其上书请求罷免宦官宫妾,得到明景帝嘉奖。景泰五年,登进士,后官至知县<ref>《[[明史]]》(卷164):“聊让,兰州人。肃府仪卫司余丁也。好学有志尚,明习时务。景帝嗣位,懲王振蒙蔽,大辟言路,吏民皆得上书言事。景泰元年六月,让詣闕陈数事,其略曰:邇岁土木繁兴,异端盛起,番僧絡驛,汙吏縱橫,相臣不正其非,御史不劾其罪,上下蒙蔽,民生雕瘵。狡寇犯边,上皇播越。陛下枕戈嘗胆之秋,可不拔贤举能,一新政治乎?昔宗、嶽为将,敵国不敢呼名;韩、范镇边,西賊闻之破胆。司马光居相位,强邻戒勿犯边。今文武大臣之有威名德望者,宜使典樞要,且延訪智术才能之士,布满朝廷,则也先必畏服,而上皇可指日还矣。大臣,阳也;宦寺,阴也。君子,阳也;小人,阴也。近日食地震,阴盛阳微,謫见天地。望陛下总揽乾纲,抑宦寺使不得預政,遏小人俾不得居位,则阴阳顺而天变弭矣。天下治乱,在君心邪正。田猎是娱,宫室是侈,宦寺是狎,三者有一,足蠱君心。愿陛下涵养克治,多接贤士大夫,少亲宦官宫妾,自能革奢靡,戒游佚,而心无不正矣。尧立謗木,恐人不言,所以圣;秦除謚法,恐人议己,所以亡。陛下广从之量,旌直言之臣,则国家利弊,閭閻休戚,臣下无所顾忌,而言无不尽矣。苏子曰:“平居无犯颜敢之臣,则临难必无仗节死义之士。”愿陛下恒念是言而审察之。书奏,帝頗嘉纳之。后四年,让登进士。官知县卒。”</ref>。
[[景泰(年号)|景泰]]年间,明景帝懲罚[[王振]]餘党后,大开言路,吏民均可上书言事。景泰元年,其上书请求罷免宦官宫妾,得到明景帝嘉奖。景泰五年,登进士,后官至知县<ref>《[[明史]]》(卷164):“聊让,兰州人。肃府仪卫司余丁也。好学有志尚,明习时务。景帝嗣位,懲王振蒙蔽,大辟言路,吏民皆得上书言事。景泰元年六月,让詣闕陈数事,其略曰:邇岁土木繁兴,异端盛起,番僧絡驛,汙吏縱橫,相臣不正其非,御史不劾其罪,上下蒙蔽,民生雕瘵。狡寇犯边,上皇播越。陛下枕戈嘗胆之秋,可不拔贤举能,一新政治乎?昔宗、嶽为将,敵国不敢呼名;韩、范镇边,西賊闻之破胆。司马光居相位,强邻戒勿犯边。今文武大臣之有威名德望者,宜使典樞要,且延訪智术才能之士,布满朝廷,则也先必畏服,而上皇可指日还矣。大臣,阳也;宦寺,阴也。君子,阳也;小人,阴也。近日食地震,阴盛阳微,謫见天地。望陛下总揽乾纲,抑宦寺使不得預政,遏小人俾不得居位,则阴阳顺而天变弭矣。天下治乱,在君心邪正。田猎是娱,宫室是侈,宦寺是狎,三者有一,足蠱君心。愿陛下涵养克治,多接贤士大夫,少亲宦官宫妾,自能革奢靡,戒游佚,而心无不正矣。尧立謗木,恐人不言,所以圣;秦除謚法,恐人议己,所以亡。陛下广从之量,旌直言之臣,则国家利弊,閭閻休戚,臣下无所顾忌,而言无不尽矣。苏子曰:“平居无犯颜敢之臣,则临难必无仗节死义之士。”愿陛下恒念是言而审察之。书奏,帝頗嘉纳之。后四年,让登进士。官知县卒。”</ref>。


== 参考文献 ==
==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