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我来啦, replaced: 內 → 内, 連結 → 链接, 國 → 国 (4), 開 → 开, 學 → 学 (17), 參 → 参 (3), 會 → 会 (9), 長 → 长, 間 → 间 (2), 處 → 处 (4), 團 → 团, 導 → 导 (4), 語 → 语, 無 → 无 (3), 盡 → 尽 (2), 關 → 关 (6), 將 → 将 (5), 劉 → 刘, 馬 → 马, 應 → 应 (5), 廣 → 广, 見 → 见 (3), 來 → 来 (17), 專 → 专, 義 → 义 (4), 對 → 对 (10), 動 → 动 (2), 發 → 发 (5), 詞 → 词 (2), 號 → 号 (6), 體 → 体 (6), 類 → 类 (8), 羅 → 罗 (3), 圖 → 图 (20), 線 → 线 (6), 簡 → 简, 稱 → 称 (13), 為 → 为 (45), 於 → 于 (5), 亞 → 亚, 種 → 种 (9), 數 → 数 (144), 覽 → 览, 屬 → 属, 術 → 术 (6), 負 → 负 (2), 複 → 复 (4), 雜 → 杂 (2), 點…)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Redirect|方程式|化中的方程式|化方程式|活动团体|方程式组织}}
{{Redirect|方程式|化中的方程式|化方程式|活動團體|方程式組織}}
{{NoteTA
{{NoteTA
|G1 = Math
|G1 = Math
}}
}}
[[File:First Equation Ever.png|缩略图|400px|第一用等式表示的方程,以在的表示法<math>14x + 15 = 71</math><ref>''The Whetstone of Witte'', Robert Recorde 1557</ref>]]
[[File:First Equation Ever.png|缩略图|400px|第一用等式表示的方程,以在的表示法<math>14x + 15 = 71</math><ref>''The Whetstone of Witte'', Robert Recorde 1557</ref>]]


数学中'''方程'''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例如以下的方程:
数学中'''方程'''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例如以下的方程:
:<math>3x+3=2</math>
:<math>3x+3=2</math>


其中的<math>x</math>[[未知]]。
其中的<math>x</math>[[未知]]。


如果把数学当作语言,那么方程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些用来描述他们所感兴趣的对象的语法,它可以把未知的元素包含到陈述句当中(比如用“相等”这个词来构成的陈述句),因此如果人们对某些未知的元素感兴趣,但是用数学语言去精确地表达那些确定未知元素的条件时需要用到未知元素本身,这时人们就常常用方程来描述那些条件,并且形成这样一个问题:能使这些条件满足的元素是什么?在某个集合内,能使方程中所描述的条件被满足的元素称为方程在这个集合中的解(比如代入某个到含未知数的等式,使等式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
如果把数学当作语言,那么方程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些用来描述他们所感兴趣的对象的语法,它可以把未知的元素包含到陈述句当中(比如用“相等”这个词来构成的陈述句),因此如果人们对某些未知的元素感兴趣,但是用数学语言去精确地表达那些确定未知元素的条件时需要用到未知元素本身,这时人们就常常用方程来描述那些条件,并且形成这样一个问题:能使这些条件满足的元素是什么?在某个集合内,能使方程中所描述的条件被满足的元素称为方程在这个集合中的解(比如代入某个到含未知数的等式,使等式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


求出方程的解或说明方程无解这一过程叫做[[解方程]]。可以用方程的解的存在状况为方程分类,例如,'''[[恒等式]]'''即恒成立的方程,例如<math>(y + 2)^2 = y^2 + 4y + 4</math>,在所指定的某个集合(比如[[复数 (数学)|复数]]集)中的全部元素都是它的解;'''[[矛盾式]]'''即矛盾的方程,如<math>x + 1 = x</math>,在所指定的某个集合(比如复数集)中没有元素满足这个等式。
求出方程的解或说明方程无解这一过程叫做[[解方程]]。可以用方程的解的存在状况为方程分类,例如,'''[[恒等式]]'''即恒成立的方程,例如<math>(y + 2)^2 = y^2 + 4y + 4</math>,在所指定的某个集合(比如[[复数 (数学)|复数]]集)中的全部元素都是它的解;'''[[矛盾式]]'''即矛盾的方程,如<math>x + 1 = x</math>,在所指定的某个集合(比如复数集)中没有元素满足这个等式。


等式中的[[等]]是16世教育家{{link-en|伯特·雷科德|Robert Recorde}}明。
等式中的[[等]]是16世教育家{{link-en|伯特·雷科德|Robert Recorde}}明。


== -{方程}-来历 ==
== -{方程}-來歷 ==
-{方程}-一在中早期的数学专著《[[九章算]]》中<ref>{{Cite web |url=http://www.chiculture.net/0803/html/c61/0803c61.html |title=-{方程}- |accessdate=2014-01-08 |work=中古代数学 |publisher=中文化研究院}}</ref>,其卷第八即名-{方程}-。卷第八(一)
-{方程}-一在中早期的數學專著《[[九章算]]》中<ref>{{Cite web |url=http://www.chiculture.net/0803/html/c61/0803c61.html |title=-{方程}- |accessdate=2014-01-08 |work=中古代數學 |publisher=中文化研究院}}</ref>,其卷第八即名-{方程}-。卷第八(一)
{{quote|
{{quote|
<p>  今有上禾三秉,中禾二秉,下禾一秉,三十九斗;上禾二秉,中禾三秉,下禾一秉,三十四斗;上禾一秉,中禾二秉,下禾三秉,二十六斗。上、中、下禾一秉各何?</p>
<p>  今有上禾三秉,中禾二秉,下禾一秉,三十九斗;上禾二秉,中禾三秉,下禾一秉,三十四斗;上禾一秉,中禾二秉,下禾三秉,二十六斗。上、中、下禾一秉各何?</p>


<p>      答曰:
<p>      答曰:
第29行: 第29行:
      下禾一秉,二斗、四分斗之三。</p>
      下禾一秉,二斗、四分斗之三。</p>


<p>    '''-{方程}-'''曰:置上禾三秉,中禾二秉,下禾一秉,三十九斗,右方。中、左禾列如右方。以右行上禾遍乘中行而以直除。又乘其次,亦以直除。然以中行中禾不者遍乘左行而以直除。左方下禾不者,上法,下为实即下禾之。求中禾,以法乘中行下,而除下禾之。余如中禾秉而一,即中禾之。求上禾亦以法乘右行下,而除下禾、中禾之。余如上禾秉而一,即上禾之皆如法,各得一斗。</p>
<p>    '''-{方程}-'''曰:置上禾三秉,中禾二秉,下禾一秉,三十九斗,右方。中、左禾列如右方。以右行上禾遍乘中行而以直除。又乘其次,亦以直除。然以中行中禾不者遍乘左行而以直除。左方下禾不者,上法,下為實即下禾之。求中禾,以法乘中行下,而除下禾之。余如中禾秉而一,即中禾之。求上禾亦以法乘右行下,而除下禾、中禾之。余如上禾秉而一,即上禾之皆如法,各得一斗。</p>
}}
}}


翻成白
翻成白


裡有上等黍3捆、中等黍2捆、下等黍1捆,打出的黍共有39斗;有上等黍2捆、中等黍3捆、下等黍1捆,打出的黍共有34斗;有上等黍1捆、中等黍2捆、下等黍3捆,打出的黍共有26斗。1捆上等黍、1捆中等黍、1捆下等黍各能打出多少斗黍?
裡有上等黍3捆、中等黍2捆、下等黍1捆,打出的黍共有39斗;有上等黍2捆、中等黍3捆、下等黍1捆,打出的黍共有34斗;有上等黍1捆、中等黍2捆、下等黍3捆,打出的黍共有26斗。1捆上等黍、1捆中等黍、1捆下等黍各能打出多少斗黍?


-{方程}-术”用阿拉伯字表示即
-{方程}-術」用阿拉伯字表示即


<math>
<math>
第47行: 第47行:
</math>
</math>


《九章算用[[直除法]]即以一行首项系数乘另一行再減消元解方程。
《九章算用[[直除法]]即以一行首項係數乘另一行再減消元解方程。


可打出黍的斗别为1捆上等黍<math>x\,</math>斗、1捆中等黍<math>y\,</math>斗、1捆下等黍<math>z\,</math>斗,可列方程如下:
可打出黍的斗別為1捆上等黍<math>x\,</math>斗、1捆中等黍<math>y\,</math>斗、1捆下等黍<math>z\,</math>斗,可列方程如下:


<math>
<math>
第69行: 第69行:
</math>
</math>


由此可知,此-{方程}-指的是包含多未知量的[[立一次方程|立一次-{方程}-]],即在的[[线性方程|线性-{方程}-]](直线方程式)。
由此可知,此-{方程}-指的是包含多未知量的[[立一次方程|立一次-{方程}-]],即在的[[性方程|性-{方程}-]](直方程式)。


到了魏晉期,大数学徽注《九章算,給这种“-{方程}-下的定是:
到了魏晉期,大數學徽注《九章算,給這種「-{方程}-下的定是:


{{quote|
{{quote|
程,程也。群物总杂,各列有言其,令每行率。二物者再程,三物者三程,皆如物程之。行,故謂之方程。
程,程也。群物總雜,各列有言其,令每行率。二物者再程,三物者三程,皆如物程之。行,故謂之方程。
}}
}}


裡所謂的“课指的是按不同物品的关系列出的式子。“实”就是式中的常数项令每行”,就是由一个条件列一行式子,橫列代表一未知量。如物程之”,就是有几个未知就必列出几个等式。的本将两条,船拴在一起,謂之方。故而列出的一系列式子称“方程
裡所謂的「課指的是按不同物品的關係列出的式子。「實」就是式中的常數項令每行」,就是由一個條件列一行式子,橫列代表一未知量。如物程之」,就是有幾個未知就必列出幾個等式。的本將兩條,船拴在一起,謂之方。故而列出的一系列式子稱「方程


== 已知及未知 ==
== 已知及未知 ==
方程常用表示一些已知的量和未知的量之关系,前者称为已知称为未知。一般表示未知的符号会用英文字母最几个,如<math>x,y,z,w,\ldots</math>等,而已知若以符表示用英文字母前面的几个,如<math>a,b,c,d,\ldots</math>等。未知用已知数来表示的称为[[解方程]]。若方程只有一未知,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数数称为方程的根或是解。方程组是由几个方程所成,其中也有数个未知,此方程的解是一未知的值,使得所有方程均成立。
方程常用表示一些已知的量和未知的量之關係,前者稱為已知稱為未知。一般表示未知的符號會用英文字母最幾個,如<math>x,y,z,w,\ldots</math>等,而已知若以符表示用英文字母前面的幾個,如<math>a,b,c,d,\ldots</math>等。未知用已知數來表示的稱為[[解方程]]。若方程只有一未知,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數數稱為方程的根或是解。方程组是由幾個方程所成,其中也有數個未知,此方程的解是一未知的值,使得所有方程均成立。


若方程的解可以由有限次常见运算的合,这种称为[[解析解]],较复杂的方程式不一定可以找出解析解,或解析解根本不存在,但仍可以利用[[值分析]]的方式解方程,此得到的解称为数值解。
若方程的解可以由有限次常見運算的合,這種稱為[[解析解]],較複雜的方程式不一定可以找出解析解,或解析解根本不存在,但仍可以利用[[值分析]]的方式解方程,此得到的解稱為數值解。


== 用天平来类比方程 ==
== 用天平來類比方程 ==


[[File:Equation illustration colour.svg|缩略图|用来类比方程,其中''x'', ''y'', ''z''为实数,用砝碼来类比]]
[[File:Equation illustration colour.svg|缩略图|用來類比方程,其中''x'', ''y'', ''z''為實數,用砝碼來類比]]


[[天平]]或[[翘翘板]]可以用来类比方程。
[[天平]]或[[翹翹板]]可以用來類比方程。


天平的两边对应方程等側,可以放不同的表示式值。若天平側平衡,表示等号两側的值相等。若天平側不平衡,此情形可以用[[不等式]]表示。
天平的兩邊對應方程等側,可以放不同的表示式值。若天平側平衡,表示等號兩側的值相等。若天平側不平衡,此情形可以用[[不等式]]表示。


示中,<math>x</math>,<math>y</math>和<math>z</math>都表示不同的量(例如[[实数]]),方程側同加一数对应在天平側加等重重物,同減一数对应在天平側移去等重重物,只要等式成立,就表示二側的值相等。
示中,<math>x</math>,<math>y</math>和<math>z</math>都表示不同的量(例如[[實數]]),方程側同加一數對應在天平側加等重重物,同減一數對應在天平側移去等重重物,只要等式成立,就表示二側的值相等。


== 方程 ==
== 方程 ==
[[方程]]也称为联合方程式,是指两个两个以上的方程式,一般也有多未知。方程的解是指一未知的值可以使这几个方程式同成立。例如以下的系
[[方程]]也稱為聯合方程式,是指兩個兩個以上的方程式,一般也有多未知。方程的解是指一未知的值可以使這幾個方程式同成立。例如以下的系
:<math>\begin{cases} 3x+5y=2
:<math>\begin{cases} 3x+5y=2
\\ 5x+8y=3
\\ 5x+8y=3
第106行: 第106行:
</math>。
</math>。


== 方程的种类 ==
== 方程的種類 ==
方程可以依其中用到的[[算]]及未知件加以分,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种类
方程可以依其中用到的[[算]]及未知件加以分,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種類
* [[代方程]]是指只由已知及未知的代数运合的方程,包括整式方程、分式方程与根式方程。
* [[代方程]]是指只由已知及未知的代數運合的方程,包括整式方程、分式方程与根式方程。
** 整式方程也作多式方程。整式方程可以依多式的次,可細分[[一次方程]]、[[二次方程]]等。
** 整式方程也作多式方程。整式方程可以依多式的次,可細分[[一次方程]]、[[二次方程]]等。
** [[分式方程]]是指方程分母中至少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
** [[分式方程]]是指方程分母中至少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


第117行: 第117行:
有理方程与无理方程统称“代数方程”。
有理方程与无理方程统称“代数方程”。


* [[超越方程]]是指包含[[超越函]]的方程<ref>{{cite book |author=周忠荣 |title=应用数学 |year=2005 |publisher=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location=北京 |isbn=7302112169 |url=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id=FVOpUUGIS4cC&pg=RA2-PA32&dq=%E8%B6%85%E8%B6%8A%E6%96%B9%E7%A8%8B#v=onepage&q=%E8%B6%85%E8%B6%8A%E6%96%B9%E7%A8%8B&f=false |pages=p.89}}</ref>,也叫做“非代数方程”。
* [[超越方程]]是指包含[[超越函]]的方程<ref>{{cite book |author=周忠荣 |title=应用数学 |year=2005 |publisher=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location=北京 |isbn=7302112169 ||pages=p.89}}</ref>,也叫做“非代数方程”。
* [[函数方程]]是指其中包含未知函的方程。
* [[函数方程]]是指其中包含未知函的方程。
** [[微分方程]]是指其中包含未知函[[导数]](或微分)的函数方程。
** [[微分方程]]是指其中包含未知函[[導數]](或微分)的函数方程。
** [[分方程]]是指其中包含未知函[[分]]的函数方程。
** [[分方程]]是指其中包含未知函[[分]]的函数方程。
** {{link-en|积分微分方程|integro-differential equation}}是指其中同包含未知函数积分和导数(或微分)的函数方程。
** {{link-en|积分微分方程|integro-differential equation}}是指其中同包含未知函數積分和導數(或微分)的函数方程。
* [[不定方程]]是其中未知不只一的方程。
* [[不定方程]]是其中未知不只一的方程。
** [[丟番方程]]是其中未知不只一,但只允是整的方程。
** [[丟番方程]]是其中未知不只一,但只允是整的方程。
* [[差分方程]]是其中未知数为一[[列]]的方程。
* [[差分方程]]是其中未知數為一[[列]]的方程。


=== 整式方程 ===
=== 整式方程 ===
<!--{{main|代方程}}-->
<!--{{main|代方程}}-->


整式方程等式两边[[多式]]的方程,若以<math>p
整式方程等式兩邊[[多式]]的方程,若以<math>p
</math>表示多式,以下的方程即整式方程:
</math>表示多式,以下的方程即整式方程:
: <math>p(x, y, z, ...) = 0</math>
: <math>p(x, y, z, ...) = 0</math>


式<math>p
式<math>p
</math>的零方程的解,整式方程可以依多式的次細分[[一次方程]]、[[二次方程]]等。
</math>的零方程的解,整式方程可以依多式的次細分[[一次方程]]、[[二次方程]]等。
[[四次方程]]及次数较低的一元整式方程,其所有根都可以用多系数的有限次的四则运算及开方表示。了解決高次方程的根能否用上述方式表示,引[[伽瓦理]],也明[[五次方程]]及更高次的方程法用公式求解,也是19世数学的重大发现
[[四次方程]]及次數較低的一元整式方程,其所有根都可以用多係數的有限次的四則運算及开方表示。了解決高次方程的根能否用上述方式表示,引[[伽瓦理]],也明[[五次方程]]及更高次的方程法用公式求解,也是19世數學的重大發現


数学史上多重大的发现都和一元整式方程有,例如边长为1的正方,其线为无<math>\sqrt{2}</math>,也就是二次方程<math>x^2 = 2</math>的解。而在[[三次方程]]<math>x^3 + px + q = 0</math>的一解可用以下公式求得
數學史上多重大的發現都和一元整式方程有,例如邊長為1的正方,其線為無<math>\sqrt{2}</math>,也就是二次方程<math>x^2 = 2</math>的解。而在[[三次方程]]<math>x^3 + px + q = 0</math>的一解可用以下公式求得


: <math>x = \sqrt[3]{- {q \over 2} + \sqrt{\left({q \over 2}\right)^2 + \left({p \over 3}\right)^3}} + \sqrt[3]{- {q \over 2} - \sqrt{\left({q \over 2}\right)^2 + \left({p \over 3}\right)^3}}</math>
: <math>x = \sqrt[3]{- {q \over 2} + \sqrt{\left({q \over 2}\right)^2 + \left({p \over 3}\right)^3}} + \sqrt[3]{- {q \over 2} - \sqrt{\left({q \over 2}\right)^2 + \left({p \over 3}\right)^3}}</math>


三次方程的程中有需要为负数开平方,因此需入[[复数 (数学)|复数]]的概念及相关计算<ref>{{Cite web |url=http://www.nani.com.tw/nani/steacher/stdownload/sword/000/TSA000CAG0A_11.pdf |title=复数的源流|accessdate=2014-01-08 |publisher=南一 |quote=Cardan就在这问题时,自然地引出复数后来在求三次方程式的公式解,他引了更多的复数。}}</ref>。
三次方程的程中有需要為負數開平方,因此需入[[复数 (数学)|复数]]的概念及相關計算<ref>{{Cite web |url=http://www.nani.com.tw/nani/steacher/stdownload/sword/000/TSA000CAG0A_11.pdf |title=複數的源流|accessdate=2014-01-08 |publisher=南一 |quote=Cardan就在這問題時,自然地引出複數後來在求三次方程式的公式解,他引了更多的複數。}}</ref>。


=== 函方程 ===
=== 函方程 ===


[[函方程]]是指未知量一[[函]]的方程。常的是方程中出[[导数]]的[[微分方程]],微分方程在物理中有多的用,微分方程又可以分[[常微分方程]]及[[偏微分方程]]。
[[函方程]]是指未知量一[[函]]的方程。常的是方程中出[[導數]]的[[微分方程]],微分方程在物理中有多的用,微分方程又可以分[[常微分方程]]及[[偏微分方程]]。


散系下的[[差分方程]]可以对应连续的[[微分方程]]。在[[值分析]]中也用[[差分方程]]近似微分方程的解。
散系下的[[差分方程]]可以對應連續的[[微分方程]]。在[[值分析]]中也用[[差分方程]]近似微分方程的解。


==== 函方程解的种类 ====
==== 函方程解的種類 ====
微分方程及差分方程的解,可以分一般解(general solution)及奇解(singular solution)二
微分方程及差分方程的解,可以分一般解(general solution)及奇解(singular solution)二
:一般解: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的一般解,是指解,而这个的差只在于称为[[分常]]的系数不同。一n的常微分方程式,其一般解中有n个积分常分常需依微分方程的初始件或決定。因此一般解是指函中包括未定的分常的解。若一般解的分常用特定值代入,即可得到特殊解(particular solution)。因此一般解也可是所有特殊解的和<ref name="微分方程"/>。
:一般解: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的一般解,是指解,而這個的差只在於稱為[[分常]]的係數不同。一n的常微分方程式,其一般解中有n個積分常分常需依微分方程的初始件或決定。因此一般解是指函中包括未定的分常的解。若一般解的分常用特定值代入,即可得到特殊解(particular solution)。因此一般解也可是所有特殊解的和<ref name="微分方程"/>。


:奇解:奇解是指也可足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但其解和一般解的通式不同的,称为奇解<ref name="微分方程">{{cite book |author=田光全 |title=微分方程|year=1998 |publisher=中央图书出版社 |isbn=9576373891|url=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id=399sV-YUZhYC&pg=PA6#v=onepage&q&f=false |pages=p.6}}</ref>。
:奇解:奇解是指也可滿足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但其解和一般解的通式不同的,稱為奇解<ref name="微分方程">{{cite book |author=田光全 |title=微分方程|year=1998 |publisher=中央圖書出版社 |isbn=9576373891||pages=p.6}}</ref>。


例如以下的[[克莱罗方程]]
例如以下的[[克萊羅方程]]
:<math>y = x\cdot\frac{\mathrm{d}y}{\mathrm{d}x} - \left(\frac{\mathrm{d}y}{\mathrm{d}x}\right)^2</math>
:<math>y = x\cdot\frac{\mathrm{d}y}{\mathrm{d}x} - \left(\frac{\mathrm{d}y}{\mathrm{d}x}\right)^2</math>


其一般解
其一般解
:<math>y = Cx - C^2</math>
:<math>y = Cx - C^2</math>


而其奇解
而其奇解
:<math>y=\frac{x^2}{4}</math>
:<math>y=\frac{x^2}{4}</math>


=== 不定方程和丟番方程 ===
=== 不定方程和丟番方程 ===
[[不定方程]]是不止有一解的方程式或方程,例如<math>2x=y
[[不定方程]]是不止有一解的方程式或方程,例如<math>2x=y
</math>有限多解,就是一种简单的不定方程。
</math>有限多解,就是一種簡單的不定方程。


若不定方程中有多未知,有其解可以用[[参数方程]]表示。例如上式的解可以表示以下的
若不定方程中有多未知,有其解可以用[[參數方程]]表示。例如上式的解可以表示以下的
参数方程:
參數方程:


:<math>x = t, y = 2t \quad \mathrm{for} -\infty < t < \infty.\,</math>
:<math>x = t, y = 2t \quad \mathrm{for} -\infty < t < \infty.\,</math>


[[丟番方程]]属于[[不定方程]],是变数仅是[[整]]的整数系数[[多式]][[等式]];即形式如<math>a_1 x_1^{b_1}+a_2 x_2^{b_2}+......+a_n x_n^{b_n}=c</math>
[[丟番方程]]屬於[[不定方程]],是變數僅是[[整]]的整數係數[[多式]][[等式]];即形式如<math>a_1 x_1^{b_1}+a_2 x_2^{b_2}+......+a_n x_n^{b_n}=c</math>
的等式,且其中所有的<math>a_j</math>、<math>b_j</math>和<math>c</math>均是整,若其中能找到一解<math>m_1,m_2...m_n</math>者则称之有整解。
的等式,且其中所有的<math>a_j</math>、<math>b_j</math>和<math>c</math>均是整,若其中能找到一解<math>m_1,m_2...m_n</math>者則稱之有整解。


丟番图问题一般可以有数条等式,其目比未知目少;丟番图问题要求找出所有等式都成立的整数组合。用另一种语来说,丟番图问题曲綫或者代曲面,或更一般的何形,要求找出其中的柵格丟番图问题数学研究称为'''丟番分析'''。綫性丟番方程綫性整数系数式等式,即此多数为0或1的单项式的和。
丟番圖問題一般可以有數條等式,其目比未知目少;丟番圖問題要求找出所有等式都成立的整數組合。用另一種語來說,丟番圖問題曲綫或者代曲面,或更一般的何形,要求找出其中的柵格丟番圖問題數學研究稱為'''丟番分析'''。綫性丟番方程綫性整數係數式等式,即此多數爲0或1的單項式的和。


丟番方程的名字3世[[希]]数学家[[亚历山大城]]的[[丟番]]<ref>{{Cite web |url=http://amuseum.cdstm.cn/AMuseum/math/3/3_23/3_23_1011.htm |title=对代数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的丢番图|accessdate=2014-01-08 |work=数学览馆|publisher=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ref>,他曾对这些方程行研究,且是第一个将引入代数学家。
丟番方程的名字3世[[希]]數學家[[亞歷山大城]]的[[丟番]]<ref>{{Cite web |url=http://amuseum.cdstm.cn/AMuseum/math/3/3_23/3_23_1011.htm |title=对代数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的丢番图|accessdate=2014-01-08 |work=數學覽館|publisher=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ref>,他曾對這些方程行研究,且是第一個將引入代數學家。


关于丟番方程的理的形成和展是二十世纪数学很重要的展。丟番方程的例子有[[祖等式]]、[[勾股定理]]的整解、[[四平方和定理]]和[[费马定理]]等。
關於丟番方程的理的形成和展是二十世紀數學很重要的展。丟番方程的例子有[[祖等式]]、[[勾股定理]]的整解、[[四平方和定理]]和[[費馬定理]]等。


== 性 ==
== 性 ==
一方程行以下的理,的方程和原方程有相同的解:
一方程行以下的理,的方程和原方程有相同的解:


# 在等式二[[加]]任意的实数
# 在等式二[[加]]任意的實數
# 在等式二[[減]]任意的实数
# 在等式二[[減]]任意的實數
# 在等式二[[乘]]任意不零的实数
# 在等式二[[乘]]任意不零的實數
# 在等式二[[除]]任意不零的实数
# 在等式二[[除]]任意不零的實數
# 可以等式二套用函,等式二需使用相同的函,而且需确认套用函数后造成方程[[增根及減根|增根或減根]]的情形。例如方程<math>yx=x</math>有二解:<math>y=1</math>(<math>x
# 可以等式二套用函,等式二需使用相同的函,而且需確認套用函數後造成方程[[增根及減根|增根或減根]]的情形。例如方程<math>yx=x</math>有二解:<math>y=1</math>(<math>x
</math>任意值)及<math>x=0</math>(<math>y
</math>任意值)及<math>x=0</math>(<math>y
</math>任意值)。等式二平方,方程成<math>(xy)^2=x^2</math>,新的方程除了原的解外,多了一解<math>y=-1</math>(<math>x
</math>任意值)。等式二平方,方程成<math>(xy)^2=x^2</math>,新的方程除了原的解外,多了一解<math>y=-1</math>(<math>x
</math>任意值)。
</math>任意值)。


上述的性1至4,表示在[[抽象代]]中,方程是[[ (数学)|]]的一[[同餘关系]]。
上述的性1至4,表示在[[抽象代]]中,方程是[[ (數學)|]]的一[[同餘關係]]。


最常行上述算的数体是[[实数]],不若方程式的数体是[[自然]],不能行減法及除法的算,因为会产负数或非整等不是自然。若方程式的数体是[[整]],不能行除法的算,但可以行減法的算。
最常行上述算的數體是[[實數]],不若方程式的數體是[[自然]],不能行減法及除法的算,因為會產負數或非整等不是自然。若方程式的數體是[[整]],不能行除法的算,但可以行減法的算。


若一不是[[单射]]函的函套用在等式二,原方程的解也是新方程的解,但新方程的解比原方程多(即增根),新方程的用处较少,上述性1、2和4是单射函,性3在不乘以0也符合单射函件,一些广义的乘(如[[内积]])就不是单射函
若一不是[[单射]]函的函套用在等式二,原方程的解也是新方程的解,但新方程的解比原方程多(即增根),新方程的用處較少,上述性1、2和4是单射函,性3在不乘以0也符合单射函件,一些廣義的乘(如[[內積]])就不是单射函


上述性可以用在代数方程的求解。
上述性可以用在代数方程的求解。


== 参考文献 ==
== 参考文献 ==
第211行: 第211行:
* [[微分方程]]
* [[微分方程]]
* [[函数方程]]
* [[函数方程]]
* [[参数方程]]
* [[參數方程]]
* [[方程理论]]
* [[方程理论]]
* [[公式编辑器]]
* [[公式編輯器]]
* [[不等式]]
* [[不等式]]
</div>
</div>


== 外部链接 ==
== 外部連結 ==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0816161008/http://math.exeter.edu/rparris/winplot.html Winplot]:通用的绘图器,可以绘制及三方程的动画{{en}}
* [http://math.exeter.edu/rparris/winplot.html Winplot]:通用的繪圖器,可以繪製及三方程的動畫{{en}}
* [http://www.wessa.net/math.wasp Mathematical equation plotter] :绘制数学方程的二维图形,分,线算方程的解{{en}}
* [http://www.wessa.net/math.wasp Mathematical equation plotter] :繪製數學方程的二維圖形,分,算方程的解{{en}}
* [http://www.cs.cornell.edu/w8/~andru/relplot Equation plotter] :一可以作二未知(''x''和''y'')的方程或不等式解的pdf或postscript,而且可以下{{en}}
* [http://www.cs.cornell.edu/w8/~andru/relplot Equation plotter] :一可以作二未知(''x''和''y'')的方程或不等式解的pdf或postscript,而且可以下{{en}}
* [http://eqworld.ipmnet.ru/ EqWorld] :包括数学方程解的资讯{{en}}
* [http://eqworld.ipmnet.ru/ EqWorld] :包括數學方程解的資訊{{en}}
* [http://www.numberz.co.uk/ES.html EquationSolver] :求解方程及线性方程頁{{en}}
* [http://www.numberz.co.uk/ES.html EquationSolver] :求解方程及性方程頁{{en}}


{{多式|state=collapsed}}
{{多式|state=collapsed}}


[[Category:方程| ]]
[[Category:方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