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绍: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修改自此处;原许可:CC BY-SA 3.0[网站升级迁移])
 
(机器人:替换{{reflist}}等模板参数、替换裸露的<references />)
 

(未显示1个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File:柴紹.jpg|缩略图|柴紹]]
[[File:柴紹.jpg|缩略图|柴紹]]
'''柴绍'''{{BD|588年||638年||catIdx=C柴}},[[表字|字]]'''嗣昌''',[[晋州 (北魏)|晉州]][[临汾县|汾]](在今[[山西省|山西]][[临汾市|汾]]境内)人,[[唐朝]]初期大,[[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娶[[唐高祖]]女[[平阳昭公主]]为妻,唐朝建国以后封公,[[食邑]]封一千二百
'''柴绍'''{{BD|588年||638年||catIdx=C柴}},[[表字|字]]'''嗣昌''',[[晋州 (北魏)|晉州]][[临汾县|汾]](在今[[山西省|山西]][[临汾市|汾]]境内)人,[[唐朝]]初期大,[[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娶[[唐高祖]]女[[平阳昭公主]]为妻,唐朝建国以后封公,[[食邑]]封一千二百


== 生平 ==
== 生平 ==
第6行: 第6行:


=== 反隋战争 ===
=== 反隋战争 ===
隋[[义宁]]元年(617年)四月,李渊在[[晋阳起兵]],并秘密派人召当时还在[[大城|长安]]的柴绍夫妇。二人接信后,商议决定让柴绍立即自长安启程赶往晋阳,李夫人留下自寻出路<ref>《[[旧唐书]]·平阳公主传》:平阳公主,高祖第三女也,太穆皇后所生。义兵将起,公主与绍并在长安,遣使密召之。绍谓公主曰:“尊公将扫清多难,绍欲迎接义旗;同去则不可,独行恐罹后患,为计若何?”公主曰:“君宜速去。我一妇人,临时易可藏隐,当别自为计矣。”绍即间行赴太原。</ref>。柴绍路遇自河东出发的[[李建成]]、[[李元吉]]二人,说服李建成打消落草的念头,三人加紧赶路前往太原。行至[[雀鼠谷]](今山西介休西南、霍县以北汾河河谷)时,听说李渊已于五月十五日晨宣告起兵,三人相互庆贺,李建成兄弟均称赞柴绍的主意<ref>《旧唐书·卷五十八·列传第八》:时建成、元吉自河东往,会于道,建成谋于绍曰:“追书甚急,恐已起事。隋郡县连城千有余里,中间偷路,势必不全,今欲且投小贼,权以自济。”绍曰:“不可。追既急,宜速去,虽稍辛苦,终当获全。若投小贼,知君唐公之子,执以为功,徒然死耳。”建成从之,遂共走太原。入雀鼠谷,知已起义,于是相贺,以绍之计为得。</ref>。
隋[[义宁]]元年(617年)四月,李渊在[[晋阳起兵]],并秘密派人召当时还在[[大城|长安]]的柴绍夫妇。二人接信后,商议决定让柴绍立即自长安启程赶往晋阳,李夫人留下自寻出路<ref>《[[旧唐书]]·平阳公主传》:平阳公主,高祖第三女也,太穆皇后所生。义兵将起,公主与绍并在长安,遣使密召之。绍谓公主曰:“尊公将扫清多难,绍欲迎接义旗;同去则不可,独行恐罹后患,为计若何?”公主曰:“君宜速去。我一妇人,临时易可藏隐,当别自为计矣。”绍即间行赴太原。</ref>。柴绍路遇自河东出发的[[李建成]]、[[李元吉]]二人,说服李建成打消落草的念头,三人加紧赶路前往太原。行至[[雀鼠谷]](今山西介休西南、霍县以北汾河河谷)时,听说李渊已于五月十五日晨宣告起兵,三人相互庆贺,李建成兄弟均称赞柴绍的主意<ref>《旧唐书·卷五十八·列传第八》:时建成、元吉自河东往,会于道,建成谋于绍曰:“追书甚急,恐已起事。隋郡县连城千有余里,中间偷路,势必不全,今欲且投小贼,权以自济。”绍曰:“不可。追既急,宜速去,虽稍辛苦,终当获全。若投小贼,知君唐公之子,执以为功,徒然死耳。”建成从之,遂共走太原。入雀鼠谷,知已起义,于是相贺,以绍之计为得。</ref>。


李渊[[太原起兵]]后,于六月建大将军府,授柴绍右领军大都督府长史之职。七月初五,李渊统甲士3万于晋阳誓师出发,柴绍兼领马军总管。李渊军将至霍邑(今山西[[霍县]])时,柴绍城下侦察了隋守将[[宋老生]]的布防,回来后对众将领说:“老生有匹夫之勇,我师若到,必来出战,战则成擒矣。”<ref>《旧唐书·卷五十八·列传第八》柴绍列传</ref>八月初三,李渊计诱宋老生出城,两路夹击,大败隋军。李渊军攻取霍邑后,沿[[汾水]]南下,一路攻城掠地,柴绍每战都当先登城破阵,因功又授右[[光禄大夫]]。十五日李渊军进至[[龙门]](今山西河津西北)。九月初,隋将[[屈突通]]派桑显和率数千名士卒乘夜袭击王长谐等军,王长谐等初战不利。柴绍与史大柰率轻骑从侧后袭击桑显和军,桑显和大败,败回河东(郡治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南)。十一月初九,李渊攻克长安,拥[[杨侑]]即位。柴绍进右光禄大夫,封临汾郡公。
李渊[[太原起兵]]后,于六月建大将军府,授柴绍右领军大都督府长史之职。七月初五,李渊统甲士3万于晋阳誓师出发,柴绍兼领马军总管。李渊军将至霍邑(今山西[[霍县]])时,柴绍城下侦察了隋守将[[宋老生]]的布防,回来后对众将领说:“老生有匹夫之勇,我师若到,必来出战,战则成擒矣。”<ref>《旧唐书·卷五十八·列传第八》柴绍列传</ref>八月初三,李渊计诱宋老生出城,两路夹击,大败隋军。李渊军攻取霍邑后,沿[[汾水]]南下,一路攻城掠地,柴绍每战都当先登城破阵,因功又授右[[光禄大夫]]。十五日李渊军进至[[龙门]](今山西河津西北)。九月初,隋将[[屈突通]]派桑显和率数千名士卒乘夜袭击王长谐等军,王长谐等初战不利。柴绍与史大柰率轻骑从侧后袭击桑显和军,桑显和大败,败回河东(郡治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南)。十一月初九,李渊攻克长安,拥[[杨侑]]即位。柴绍进右光禄大夫,封临汾郡公。
第17行: 第17行:
自武德七年(624年)三月起,[[突厥]]不断入侵唐边境。八月二十三日柴绍率军在杜阳谷<ref>今陕西麟游西北</ref>击败了突厥军。武德八年十月十七日,突厥军侵扰鄯州<ref>治西都,今青海乐都</ref>,柴绍奉命前去救援。武德九年六月初七,[[玄武门之变]]后,李渊立李世民为皇太子。柴绍拜右卫大将军。七月初三柴绍在秦州击败突厥,斩杀突厥[[特勤]]一人,擒大将三人,斩首千余级。
自武德七年(624年)三月起,[[突厥]]不断入侵唐边境。八月二十三日柴绍率军在杜阳谷<ref>今陕西麟游西北</ref>击败了突厥军。武德八年十月十七日,突厥军侵扰鄯州<ref>治西都,今青海乐都</ref>,柴绍奉命前去救援。武德九年六月初七,[[玄武门之变]]后,李渊立李世民为皇太子。柴绍拜右卫大将军。七月初三柴绍在秦州击败突厥,斩杀突厥[[特勤]]一人,擒大将三人,斩首千余级。


=== [[貞觀 (唐朝)|贞观]]年间 ===
=== [[贞观 (唐朝)|贞观]]年间 ===
八月初九,李世民即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十月,唐太宗大封功臣,柴绍食实封一千二百户。
八月初九,李世民即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十月,唐太宗大封功臣,柴绍食实封一千二百户。


第41行: 第41行:


== 文学作品中的柴绍 ==
== 文学作品中的柴绍 ==
小说《[[說唐|说唐]]》(68回本)里的柴绍,在承福寺被李渊招亲,后代表李渊去秦叔宝母贺寿,参加了贾柳店江湖结义。最后接[[李玄霸|李元霸]]回长安路上目睹元霸被雷劈死。之后他随二王征河东,被尉迟恭打死。
小说《[[说唐]]》(68回本)里的柴绍,在承福寺被李渊招亲,后代表李渊去秦叔宝母贺寿,参加了贾柳店江湖结义。最后接[[李玄霸|李元霸]]回长安路上目睹元霸被雷劈死。之后他随二王征河东,被尉迟恭打死。


== 参考资料 ==
== 参考资料 ==
{{Reflist|2}}
{{reflist}}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第59行: 第59行:
[[Category:唐朝左翊卫大将军]]
[[Category:唐朝左翊卫大将军]]
[[Category:唐朝右光禄大夫]]
[[Category:唐朝右光禄大夫]]
[[Category:唐朝公]]
[[Category:唐朝公]]
[[Category:唐朝追赠荆州都督]]
[[Category:唐朝追赠荆州都督]]
[[Category:隋朝官员]]
[[Category:隋朝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