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县: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我来啦, replaced: 銷 → 销, 劃 → 划)
(撤销繁简转换)
标签回退
 
第6行: 第6行:
* [[三国]][[孙吴]]析置[[新阳县 (东吴)|新阳县]](今[[宁乡县]]);
* [[三国]][[孙吴]]析置[[新阳县 (东吴)|新阳县]](今[[宁乡县]]);
* [[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因平定“[[梅山蛮]]”,自益阳县析置[[安化县]]和[[新化县]];
* [[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因平定“[[梅山蛮]]”,自益阳县析置[[安化县]]和[[新化县]];
* 元朝时,升为[[益阳州]]。明朝洪武初,复为益阳县,属[[长沙府]]<ref>《[[明史]]·志第二十·地理五》长沙府……益阳府西北。元益阳州。洪武初降为县。西南有澬江,亦曰益水。东有乔江,澬江之分流也,下流复合澬江。湘乡……</ref>。
* 元朝时,升为[[益阳州]]。明朝洪武初,复为益阳县,属[[长沙府]]<ref>《[[明史]]·志第二十·地理五》长沙府……益阳府西北。元益阳州。洪武初降为县。西南有澬江,亦曰益水。东有乔江,澬江之分流也,下流复合澬江。湘乡……</ref>。
* 1950年益阳县城区析置[[益阳市 (县级市)|县级益阳市]];
* 1950年益阳县城区析置[[益阳市 (县级市)|县级益阳市]];
* 1952年由益阳县第六、七、八、九、十一区析置[[桃江县]]。
* 1952年由益阳县第六、七、八、九、十一区析置[[桃江县]]。
* 1984年4月22日,益阳县的长春、迎风桥、过鹿坪、李昌港、香铺仑、杨林坳、新桥河7个乡和新桥河镇划归县级益阳市。
* 1984年4月22日,益阳县的长春、迎风桥、过鹿坪、李昌港、香铺仑、杨林坳、新桥河7个乡和新桥河镇划归县级益阳市。
* 撤消前隶属[[益阳地区]]。1994年4月7日撤销销益阳地区、[[益阳市 (县级市)|县级益阳市]]和益阳县,成立[[地级市|地级]][[益阳市]]。益阳县撤后,其大部分行政区域划入赫山区,行政体制全部由[[赫山区]]继承。
* 撤消前隶属[[益阳地区]]。1994年4月7日撤销销益阳地区、[[益阳市 (县级市)|县级益阳市]]和益阳县,成立[[地级市|地级]][[益阳市]]。益阳县撤后,其大部分行政区域划入赫山区,行政体制全部由[[赫山区]]继承。


== 调整情况 ==
== 调整情况 ==
第20行: 第20行:
{{Reflist}}
{{Reflist}}


{{中湖南省行政区划}}
{{中湖南省行政區劃}}


[[Category:秦朝县份]]
[[Category:秦朝县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