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恩府: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我来啦, replaced: 連結 → 链接, 縣 → 县, 廣 → 广, 區 → 区, 遷 → 迁, 劃 → 划)
(撤销繁简转换)
标签回退
 
第3行: 第3行:
前身为[[唐朝]][[思恩羁縻州]],州治在寨城山,即今[[平果市]]旧城。[[元朝]]时,为[[思恩州]],属[[田州路]]。[[明朝]][[洪武]]二年,属[[田州府]],后属云南[[广西府]]。[[永乐 (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八月,直隶于[[广西承宣布政使司]][[右江道]]。[[正统 (年号)|正统]]四年(1439年)十月,以[[土官]][[岑瑛]]屡有边功,升为[[思恩土府]],正统六年(1441年)十一月,又升思恩军民府。次年,土知府岑瑛将府治迁至乔利(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乔利乡]]),并垒石建城。[[嘉靖]]六年(1527 年),[[王守仁]]招抚卢苏、王受,镇压当地八寨农民起事后,亲到乔利查看,认为府治位置闭塞,环境恶劣,便于次年将府治迁到六十里外的[[武缘县 (北宋)|武缘县]]止戈里荒田驿(今[[武鸣县]]府城圩)。下领二州([[奉议州]]、[[上映州]]),二县:([[上林县]]、武缘县)。
前身为[[唐朝]][[思恩羁縻州]],州治在寨城山,即今[[平果市]]旧城。[[元朝]]时,为[[思恩州]],属[[田州路]]。[[明朝]][[洪武]]二年,属[[田州府]],后属云南[[广西府]]。[[永乐 (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八月,直隶于[[广西承宣布政使司]][[右江道]]。[[正统 (年号)|正统]]四年(1439年)十月,以[[土官]][[岑瑛]]屡有边功,升为[[思恩土府]],正统六年(1441年)十一月,又升思恩军民府。次年,土知府岑瑛将府治迁至乔利(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乔利乡]]),并垒石建城。[[嘉靖]]六年(1527 年),[[王守仁]]招抚卢苏、王受,镇压当地八寨农民起事后,亲到乔利查看,认为府治位置闭塞,环境恶劣,便于次年将府治迁到六十里外的[[武缘县 (北宋)|武缘县]]止戈里荒田驿(今[[武鸣县]]府城圩)。下领二州([[奉议州]]、[[上映州]]),二县:([[上林县]]、武缘县)。


入[[清朝|清]],为思恩府,领[[宾州 (广西)|宾州]]、[[那马厅]]、武缘县、[[迁江县]]、上林县以及[[白山土司|白山]]、[[兴隆土司|兴隆]]、[[定罗土司|定罗]]、[[旧城土司|旧城]]、[[都阳土司|都阳]]、[[古零土司|古零]]、[[安定土司|安定]]七土司。地域大致相当于今广西[[武鸣县|武鸣]]、[[宾阳县|宾阳]]、[[上林县|上林]]、[[马山县|马山]]、[[田东县|田东]]、[[平果县|平果]]、[[都安瑶族自治县|都安]]等县。民国二年(1913年)废除。
入[[清朝|清]],为思恩府,领[[宾州 (广西)|宾州]]、[[那马厅]]、武缘县、[[遷江縣|迁江县]]、上林县以及[[白山土司|白山]]、[[兴隆土司|兴隆]]、[[定罗土司|定罗]]、[[旧城土司|旧城]]、[[都阳土司|都阳]]、[[古零土司|古零]]、[[安定土司|安定]]七土司。地域大致相当于今广西[[武鸣县|武鸣]]、[[宾阳县|宾阳]]、[[上林县|上林]]、[[马山县|马山]]、[[田东县|田东]]、[[平果县|平果]]、[[都安瑶族自治县|都安]]等县。民国二年(1913年)废除。


== 参考资料 ==
== 参考资料 ==
* 《[[明史]]·志第二十一·地理六》
* 《[[明史]]·志第二十一·地理六》


== 外部链接 ==
== 外部連結 ==
{{明朝行政区划|nocat}}
{{明朝行政区划|nocat}}
{{清朝广西省行政区划|nocat}}
{{清朝西省行政區劃|nocat}}


[[Category:明朝的府]]
[[Category:明朝的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