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韓民國國旗: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我来啦, replaced: 東 → 东 (7), 貴 → 贵, 全國 → 全国, 國 → 国 (97), 開 → 开, 慶 → 庆, 會 → 会 (2), 長 → 长 (3), 與 → 与 (3), 軍 → 军 (2), 間 → 间, 處 → 处, 務 → 务, 龍 → 龙 (3), 愛 → 爱, 無 → 无, 關 → 关, 領 → 领, 陽 → 阳, 馬 → 马, 廣 → 广, 專 → 专, 義 → 义 (5), 對 → 对, 門 → 门 (2), 極 → 极 (14), 樣 → 样 (2), 號 → 号 (2), 帶 → 带, 圖 → 图 (2), 為 → 为 (4), 於 → 于 (5), 亞 → 亚, 種 → 种, 屬 → 属, 議 → 议 (2), 該 → 该 (3), 節 → 节 (7), 標 → 标 (4), 綱 → 纲 (2), 雜 → 杂, 韓 → 韩 (27), 鮮 → 鲜 (11), 離 → 离 (5), 後 → 后, 覺 → 觉, 書 → 书 (2), 歷 → 历 (2), 熱 → 热, 畫 → 画 (2), 認 → 认, 統 → 统 (2), 繪 → 绘,…)
(机器人:自动替换{{reflist}}模板参数、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第17行: 第17行:
韩国国旗的[[太极]]和[[八卦]]思想来自中国的《[[周易]]》。和谐、对称、平衡、循环、稳定等原理,代表着对宇宙、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太极为中心,四角的卦分别象征阴阳互相调和,乾卦代表天空,坤卦代表大地,坎卦是月亮和水,离卦为太阳和火,各个卦还象征着正义、富饶、生命力和智慧。国旗底色为白色,象征韩国人民的纯洁和对和平的热爱。
韩国国旗的[[太极]]和[[八卦]]思想来自中国的《[[周易]]》。和谐、对称、平衡、循环、稳定等原理,代表着对宇宙、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太极为中心,四角的卦分别象征阴阳互相调和,乾卦代表天空,坤卦代表大地,坎卦是月亮和水,离卦为太阳和火,各个卦还象征着正义、富饶、生命力和智慧。国旗底色为白色,象征韩国人民的纯洁和对和平的热爱。


按照现存太极旗中历史最悠久的“丹尼太极旗”的相关说明,四卦的意思如下<ref>{{Cite web|url=https://www.museum.go.kr/site/chn/relic/search/view?relicId=4370|title=丹尼太极旗 - 藏品搜索|accessdate=2018-08-20|author=|date=|work=国立中央博物馆|publisher=|language=ko|archive-date=2018-08-20|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820141129/https://www.museum.go.kr/site/chn/relic/search/view?relicId=4370|dead-url=no}}</ref>:
按照现存太极旗中历史最悠久的“丹尼太极旗”的相关说明,四卦的意思如下<ref>{{Cite web|url=https://www.museum.go.kr/site/chn/relic/search/view?relicId=4370|title=丹尼太极旗 - 藏品搜索|accessdate=2018-08-20|author=|date=|work=国立中央博物馆|publisher=|language=ko|||}}</ref>:
[[File:Animated-Flag-of-South-Korea.gif|缩略图|230px|飘扬的韩国国旗]]
[[File:Animated-Flag-of-South-Korea.gif|缩略图|230px|飘扬的韩国国旗]]
{| class="wikitable" border="1"
{| class="wikitable" border="1"
第55行: 第55行:
|인<br> [[:wikt:仁|仁]]
|인<br> [[:wikt:仁|仁]]
|}
|}
按照[[韩国国家报勳处]]的说明,四卦的意思如下<ref>{{Cite web|url=https://www.mpva.go.kr/popup/taegeuk01.asp|title=태극기 이야기|accessdate=2018-08-20|author=국가보훈처|date=|publisher=국가보훈처|archive-date=2017-06-30|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630082130/http://www.mpva.go.kr/popup/taegeuk01.asp|dead-url=no}}</ref>:
按照[[韩国国家报勳处]]的说明,四卦的意思如下<ref>{{Cite web|url=https://www.mpva.go.kr/popup/taegeuk01.asp|title=태극기 이야기|accessdate=2018-08-20|author=국가보훈처|date=|publisher=국가보훈처|||}}</ref>:
{| class="wikitable" border="1"
{| class="wikitable" border="1"
!卦
!卦
第100行: 第100行:
|- style="text-align: center; background: #eee"
|- style="text-align: center; background: #eee"
! 颜色系统
! 颜色系统
! [[孟塞尔颜色系统|孟塞尔]]<ref name='flagcon'>{{cite web |url=http://www.mopas.go.kr/gpms/view/korea/korea_index_vm.jsp?cat=bonbu/chief&menu=chief_06_04_02_sub03 |title=깃면 |trans_title=Geometry of the National Flag |accessdate=2010-02-16 |year=2009 |publisher=Ministr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Security |language=ko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728092444/http://www.mopas.go.kr/gpms/view/korea/korea_index_vm.jsp?cat=bonbu%2Fchief&menu=chief_06_04_02_sub03 |archivedate=2011-07-28 }}</ref>
! [[孟塞尔颜色系统|孟塞尔]]<ref name='flagcon'>{{cite web |url=http://www.mopas.go.kr/gpms/view/korea/korea_index_vm.jsp?cat=bonbu/chief&menu=chief_06_04_02_sub03 |title=깃면 |trans_title=Geometry of the National Flag |accessdate=2010-02-16 |year=2009 |publisher=Ministr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Security |language=ko |||}}</ref>
! [[CIE1931色彩空间|CIE (x, y, Y)]]<ref name="flagcon"/>
! [[CIE1931色彩空间|CIE (x, y, Y)]]<ref name="flagcon"/>
| [[彩通]]<ref>{{cite web |url=http://www.infokorea.ru/flag/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12-02-23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0118094036/http://www.infokorea.ru/flag/ |archivedate=2012-01-18 }}</ref>
| [[彩通]]<ref>{{cite web |url=http://www.infokorea.ru/flag/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12-02-23 |||}}</ref>
| [[网页颜色模式|网页用色]]<ref>{{cite web |url=http://www.edigita.com/pantone.php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12-02-23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0225085258/http://www.edigita.com/pantone.php |archivedate=2012-02-25 }}</ref>
| [[网页颜色模式|网页用色]]<ref>{{cite web |url=http://www.edigita.com/pantone.php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12-02-23 |||}}</ref>
|-
|-
!style="background:#FFFFFF"| 白
!style="background:#FFFFFF"| 白
第134行: 第134行:
[[File:Flag of South Korea (vertical).svg|缩略图|200px|韩国国旗的竖式挂法,按韩国政府规定,竖式国旗底部要有一定的留白,故红蓝阴阳鱼并不在旗帜正中央]]
[[File:Flag of South Korea (vertical).svg|缩略图|200px|韩国国旗的竖式挂法,按韩国政府规定,竖式国旗底部要有一定的留白,故红蓝阴阳鱼并不在旗帜正中央]]


韩国国旗在国内使用时,旗杆顶端的球形通常制成韩国国花[[木槿花]]花萼的样式<ref>[http://www.mugunghwa.or.kr/1_know/encyclopedia/data/data_1/2/1-2-2-1.htm 온라인 100만그루무궁화피우기캠페인]{{dead link|date=2017年12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ref>。在竖直悬挂时,通常使用专用的竖直旗帜,下方留有一定白边<ref>{{Cite web |url=http://www.krflag.org/flag_1.php |title=국기홍보중앙회 |access-date=2013-02-17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413123511/http://www.krflag.org/flag_1.php |archive-date=2014-04-13 |dead-url=yes }}</ref>。
韩国国旗在国内使用时,旗杆顶端的球形通常制成韩国国花[[木槿花]]花萼的样式<ref>[http://www.mugunghwa.or.kr/1_know/encyclopedia/data/data_1/2/1-2-2-1.htm 온라인 100만그루무궁화피우기캠페인]{{dead link|date=2017年12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ref>。在竖直悬挂时,通常使用专用的竖直旗帜,下方留有一定白边<ref>{{Cite web |url=http://www.krflag.org/flag_1.php |title=국기홍보중앙회 |access-date=2013-02-17 |||}}</ref>。


=== 誓言 ===
=== 誓言 ===
第210行: 第210行:
1876年,随着《[[江华条约]]》的签订,[[朝鲜王朝|朝鲜]]打开国门,而设计[[国旗]]之议也萌生了。朝鲜国旗的第一个设计方案是由[[清朝]]驻[[日本|日]]使馆参赞[[黄遵宪]]提出的,1880年9月,[[黄遵宪]]撰写了一本小册子《[[朝鲜策略]]》,赠与访问[[日本]]的朝鲜修信使[[金宏集]],在《朝鲜策略》中建议朝鲜“奏请陆海诸军,袭用[[黃龙旗|中国龙旗]]为全国徽幟”<ref>《修信使记录》卷二,第167页。</ref>;同年11月,清驻日公使[[何如璋]]在致北洋大臣[[李鸿章]]的报告也有提到:“若朝鲜既经开港后,应饬令彼国袭用[[黄龙旗|中国龙旗]],或围绕以云,微示区别,以崇体制。”<ref>《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卷2,第441页。</ref>[[李鸿章]]也对朝鲜袭用中国龙旗的方案表示同意,他在1881年2月26日与朝鲜官员[[李容肃]]会谈时说:“今贵国王自用之旗,据称是画方龙旗,亦与中国龙旗相仿,自可以画龙旗为国旗,即作航海旗标。定于应用之先,将龙旗尺寸、颜色绘具图式,咨明[[北洋大臣|本大臣衙门]],以咨核奏咨行。”<ref>《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卷2,第478页。</ref>
1876年,随着《[[江华条约]]》的签订,[[朝鲜王朝|朝鲜]]打开国门,而设计[[国旗]]之议也萌生了。朝鲜国旗的第一个设计方案是由[[清朝]]驻[[日本|日]]使馆参赞[[黄遵宪]]提出的,1880年9月,[[黄遵宪]]撰写了一本小册子《[[朝鲜策略]]》,赠与访问[[日本]]的朝鲜修信使[[金宏集]],在《朝鲜策略》中建议朝鲜“奏请陆海诸军,袭用[[黃龙旗|中国龙旗]]为全国徽幟”<ref>《修信使记录》卷二,第167页。</ref>;同年11月,清驻日公使[[何如璋]]在致北洋大臣[[李鸿章]]的报告也有提到:“若朝鲜既经开港后,应饬令彼国袭用[[黄龙旗|中国龙旗]],或围绕以云,微示区别,以崇体制。”<ref>《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卷2,第441页。</ref>[[李鸿章]]也对朝鲜袭用中国龙旗的方案表示同意,他在1881年2月26日与朝鲜官员[[李容肃]]会谈时说:“今贵国王自用之旗,据称是画方龙旗,亦与中国龙旗相仿,自可以画龙旗为国旗,即作航海旗标。定于应用之先,将龙旗尺寸、颜色绘具图式,咨明[[北洋大臣|本大臣衙门]],以咨核奏咨行。”<ref>《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卷2,第478页。</ref>


然而,[[朝鲜王朝]]似乎对[[清朝]]的建议不以为然,1882年,[[清朝]]协助[[朝鲜王朝|朝鲜]]与美国签订《[[朝美修好通商条约]]》,在条约签订前一天的5月21日,朝鲜官员[[李应浚]]设计了一种国旗方案,翌日,负责协助朝鲜缔约的清朝官员[[马建忠]]对朝鲜全权大官[[申櫶]]说道:“昨李应浚袖至旗式,似与[[日本]]相混,贵国旗式究竟何若,前[[黄遵宪|黄参赞]]谓贵国宜用[[黄龙旗|中国龙旗]],以僕观之,似亦未安。”马建忠在否定了先前的[[黄龙旗|中国龙旗]]方案后,又想出一种新方案,他说:“吾想贵国国旗,可用白底、青云、红龙,惟[[龙]]用四爪,暗示区划。何以区别?只在四爪五爪耳。青云者,亦取云从龙之意,君臣以民为本,故质用白色。”<ref>《旧韩国外交文书》第10卷,《美案》1,第12—13页。马建忠以红色为朝鲜国王龙袍颜色,官员服色为青色,民众服饰尚白,故用红龙青云白底,并有“以民为本”之意。</ref>但在5月27日,朝鲜方面以“红龙青云制造须费工”为由婉拒了马建忠的提议,并主张采用“红质中青白合成圈子”作为国旗,[[马建忠]]又建议道:“前议此事后,曾思仍用白底,中用[[太极图]],外周用[[八卦]],则恰合[[朝鲜八道|八道]]之数。八卦纯用黑色为显,太极用半红半黑,旗外又缘以红色,何若?”<ref>《旧韩国外交文书》第10卷,《美案》1,第14页。</ref>这个方案亦不见朝鲜采用。《[[朝美修好通商条约]]》缔结前后中朝两国关于国旗方案的折冲是太极旗最早的酝酿,而李应浚设计的方案与现在太极旗相比只是无[[卦]]而已(因此被马建忠评为“似与日本相混”),被认为是韩国国旗最早的雏形。后来在美国发现的1882年著作《航海国旗帜(Flags of Maritime Nations)》发现了配有四卦的太极旗,一些学者认为是李应浚设计的方案,因此认为太极旗的实际创始人是李应浚。<ref>{{Cite web|title=태극기 창안자는 박영효 아닌 이응준|url=https://www.chosun.com/site/data/html_dir/2008/05/29/2008052901794.html|date=2008.05.29 22:57|publisher=[[朝鲜日报]]|access-date=2021-03-21|archive-date=2020-12-17|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1217070424/https://www.chosun.com/site/data/html_dir/2008/05/29/2008052901794.html|dead-url=no}}</ref>
然而,[[朝鲜王朝]]似乎对[[清朝]]的建议不以为然,1882年,[[清朝]]协助[[朝鲜王朝|朝鲜]]与美国签订《[[朝美修好通商条约]]》,在条约签订前一天的5月21日,朝鲜官员[[李应浚]]设计了一种国旗方案,翌日,负责协助朝鲜缔约的清朝官员[[马建忠]]对朝鲜全权大官[[申櫶]]说道:“昨李应浚袖至旗式,似与[[日本]]相混,贵国旗式究竟何若,前[[黄遵宪|黄参赞]]谓贵国宜用[[黄龙旗|中国龙旗]],以僕观之,似亦未安。”马建忠在否定了先前的[[黄龙旗|中国龙旗]]方案后,又想出一种新方案,他说:“吾想贵国国旗,可用白底、青云、红龙,惟[[龙]]用四爪,暗示区划。何以区别?只在四爪五爪耳。青云者,亦取云从龙之意,君臣以民为本,故质用白色。”<ref>《旧韩国外交文书》第10卷,《美案》1,第12—13页。马建忠以红色为朝鲜国王龙袍颜色,官员服色为青色,民众服饰尚白,故用红龙青云白底,并有“以民为本”之意。</ref>但在5月27日,朝鲜方面以“红龙青云制造须费工”为由婉拒了马建忠的提议,并主张采用“红质中青白合成圈子”作为国旗,[[马建忠]]又建议道:“前议此事后,曾思仍用白底,中用[[太极图]],外周用[[八卦]],则恰合[[朝鲜八道|八道]]之数。八卦纯用黑色为显,太极用半红半黑,旗外又缘以红色,何若?”<ref>《旧韩国外交文书》第10卷,《美案》1,第14页。</ref>这个方案亦不见朝鲜采用。《[[朝美修好通商条约]]》缔结前后中朝两国关于国旗方案的折冲是太极旗最早的酝酿,而李应浚设计的方案与现在太极旗相比只是无[[卦]]而已(因此被马建忠评为“似与日本相混”),被认为是韩国国旗最早的雏形。后来在美国发现的1882年著作《航海国旗帜(Flags of Maritime Nations)》发现了配有四卦的太极旗,一些学者认为是李应浚设计的方案,因此认为太极旗的实际创始人是李应浚。<ref>{{Cite web|title=태극기 창안자는 박영효 아닌 이응준|url=https://www.chosun.com/site/data/html_dir/2008/05/29/2008052901794.html|date=2008.05.29 22:57|publisher=[[朝鲜日报]]|access-date=2021-03-21|||}}</ref>


1882年朝鲜爆发了反[[日本|日]]的[[壬午兵变]],其后[[日本]]强迫朝鲜缔结不平等的《[[济物浦条约]]》,规定朝鲜须派使臣向日本谢罪。于是在1882年9月,朝鲜政府以锦陵尉[[朴泳孝]]为谢罪兼修信使,出使日本。临行前[[朴泳孝]]就国旗问题请示国王[[朝鲜高宗|高宗]],高宗授权朴泳孝必要时可制作并使用国旗。1882年9月22日,在前往日本的“明治丸”号轮船上,[[朴泳孝]]、[[金玉均]]等参酌[[英国]]驻朝领事阿须敦(W. G. Aston)和英籍船长杰姆士(James)的意见,以太极四卦为图案,设计出了最早的太极旗。于是韩国国旗便在“明治丸”号上诞生了。10月3日(阴历八月二十二日)朴泳孝在给本国的报告中记录了太极旗诞生的状况:
1882年朝鲜爆发了反[[日本|日]]的[[壬午兵变]],其后[[日本]]强迫朝鲜缔结不平等的《[[济物浦条约]]》,规定朝鲜须派使臣向日本谢罪。于是在1882年9月,朝鲜政府以锦陵尉[[朴泳孝]]为谢罪兼修信使,出使日本。临行前[[朴泳孝]]就国旗问题请示国王[[朝鲜高宗|高宗]],高宗授权朴泳孝必要时可制作并使用国旗。1882年9月22日,在前往日本的“明治丸”号轮船上,[[朴泳孝]]、[[金玉均]]等参酌[[英国]]驻朝领事阿须敦(W. G. Aston)和英籍船长杰姆士(James)的意见,以太极四卦为图案,设计出了最早的太极旗。于是韩国国旗便在“明治丸”号上诞生了。10月3日(阴历八月二十二日)朴泳孝在给本国的报告中记录了太极旗诞生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