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曦(南宋):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生平:​noteTA|ja|jpn|-{|}-跳过, replaced: 諫 → 谏
 

(未显示2个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曦'''({{bd|1162年||1207年|catIdx=Wu}}),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南宋]]抗金將領信王[[吴璘]]之孙,[[太尉]][[吴挺]]之子。
'''曦'''({{bd|1162年||1207年|catIdx=Wu}}),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南宋]]抗金将领信王[[吴璘]]之孙,[[太尉]][[吴挺]]之子。
== 生平 ==
== 生平 ==
{{巴蜀所權變更史|hidden=1}}
{{巴蜀所权变更史|hidden=1}}
在其十岁的时候,其父[[吴挺]]问其志向,吴曦竟然在言语之中就流露出反叛的意向,被[[吴挺]]一怒之下用火炭在脸上烙了一个大疤,吴曦外号“吴疤子”。后因祖恩萌,右承奉郎。淳熙五年,随父挺至行在[[安府]]任武德郎,除中郎,台言其升遷過快,改武翼郎,累官至高州刺史。淳熙十二年(1186),以副使随[[章森]]出使[[金]]金主生辰。绍熙四年,吴挺卒,吴曦任武功大夫、知[[和县|和州]]事,八月,落官,授濠州團練使、带御器械。庆元元年(1195)二月,除建康府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任内转蕲州防御使,后任殿前司副都指挥使,四年,[[宪圣慈烈皇后]]陵成,功寧軍承宣使,加殿前司都指揮使,六年春,建节拜昭信军节度使,冬,[[宋光宗|光宗]]山陵成,加太尉。南宋君臣对吴氏久握兵素有戒心:“吴氏世职西陲,威行四蜀,列圣皆留其子孙于中朝,所以为虑者甚远。”而吴璘之子吴挺、孙吴曦也都是日夜思念返回四川重掌兵权,吴挺是在宋孝宗准备攻金的思想指导下,才被放回川任州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当吴曦“久蓄归蜀之志,朝廷不许”之时,适“会韩侂胄谋开边”,收复失地以建立不世功勋,吴曦“因附侂胄求还蜀”。嘉泰元年(1201)七月,也是在南宋准备攻金的背景下,吴曦被任命为紮御前諸軍制兼知州事、利州西路安撫使。二年三月,四川宣撫副使,四月兼西、河路招撫使。韩侂胄[[开禧北伐]]期间,吴曦也出兵攻金,但屡次被[[术虎高琪]]等所败而无功。
在其十岁的时候,其父[[吴挺]]问其志向,吴曦竟然在言语之中就流露出反叛的意向,被[[吴挺]]一怒之下用火炭在脸上烙了一个大疤,吴曦外号“吴疤子”。后因祖恩萌,右承奉郎。淳熙五年,随父挺至行在[[安府]]任武德郎,除中郎,台言其升迁过快,改武翼郎,累官至高州刺史。淳熙十二年(1186),以副使随[[章森]]出使[[金]]金主生辰。绍熙四年,吴挺卒,吴曦任武功大夫、知[[和县|和州]]事,八月,落官,授濠州团练使、带御器械。庆元元年(1195)二月,除建康府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任内转蕲州防御使,后任殿前司副都指挥使,四年,[[宪圣慈烈皇后]]陵成,功宁军承宣使,加殿前司都指揮使,六年春,建节拜昭信军节度使,冬,[[宋光宗|光宗]]山陵成,加太尉。南宋君臣对吴氏久握兵素有戒心:“吴氏世职西陲,威行四蜀,列圣皆留其子孙于中朝,所以为虑者甚远。”而吴璘之子吴挺、孙吴曦也都是日夜思念返回四川重掌兵权,吴挺是在宋孝宗准备攻金的思想指导下,才被放回川任州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当吴曦“久蓄归蜀之志,朝廷不许”之时,适“会韩侂胄谋开边”,收复失地以建立不世功勋,吴曦“因附侂胄求还蜀”。嘉泰元年(1201)七月,也是在南宋准备攻金的背景下,吴曦被任命为紮御前诸军制兼知州事、利州西路安撫使。二年三月,四川宣撫副使,四月兼西、河路招撫使。韩侂胄[[开禧北伐]]期间,吴曦也出兵攻金,但屡次被[[术虎高琪]]等所败而无功。


金章宗面对南宋的全面进攻,决定争取吴曦降金,蜀汉路安抚使、都大提举兵马事完颜纲在行军途中,接到金章宗招降吴曦的诏书:
金章宗面对南宋的全面进攻,决定争取吴曦降金,蜀汉路安抚使、都大提举兵马事完颜纲在行军途中,接到金章宗招降吴曦的诏书:
第8行: 第8行:
“宋自佶、桓失守,构窜江表,僭称位号,偷生吴会。时则乃祖武安公玠,捍御两川,洎武顺王璘,嗣有大勋,固宜世祚大帅,遂荒西土,长为籓镇,誓以河山,后裔纵有栾黡之汰,犹当十世宥之。然威略震主者身危,攻盖天下者不赏,自古如此,非止于今。卿家专制蜀汉,积有岁年,猜嫌既萌,进退维谷,代之而不受,召之而不赴,君臣之义,已同路人,譬之破桐之叶,不可以复合,骑虎之势,不可以中下矣。此事流传,稔于朕听,每一思之,未尝不当馈叹息,而卿犹偃然自安。且卿自视翼赞之功,孰与[[岳飞]]?飞之威名战功,暴于南北,一旦见忌,遂被惨夷之祸,可不畏哉?故知者顺时而动,明者因机而发,与其负高世之勋,见疑于人,惴惴然常惧不得保其首领,曷若顺时因机,转祸为福,建万世不朽之功哉?今赵扩昏孱,受制强臣,比年以来,顿违誓约,增屯军马,招纳叛亡。朕以生灵之故,未欲遽行讨伐,姑遣有司移文,复因来使宣谕;而乃不顾道理,愈肆凭陵,虔刘我边陲,攻剽我城邑。是以忠臣扼腕,义士痛心,家与为仇,人百其勇。失道至此,虽欲不亡,得乎?朕已分命虎臣,临江问罪,长驱并骛,飞渡有期,此正豪杰分功之秋也。卿以英伟之姿,处危疑之地,必能深识天命,洞见事机。若按兵闭境,不为异同,使我师并力巢穴,而无西顾之虞,则全蜀之地,卿所素有,当加封册,一依皇统册构故事。更能顺流东下,助为掎角,则旌麾所指,尽以相付。天日在上,朕不食言。今送金宝一钮,至可领也。”
“宋自佶、桓失守,构窜江表,僭称位号,偷生吴会。时则乃祖武安公玠,捍御两川,洎武顺王璘,嗣有大勋,固宜世祚大帅,遂荒西土,长为籓镇,誓以河山,后裔纵有栾黡之汰,犹当十世宥之。然威略震主者身危,攻盖天下者不赏,自古如此,非止于今。卿家专制蜀汉,积有岁年,猜嫌既萌,进退维谷,代之而不受,召之而不赴,君臣之义,已同路人,譬之破桐之叶,不可以复合,骑虎之势,不可以中下矣。此事流传,稔于朕听,每一思之,未尝不当馈叹息,而卿犹偃然自安。且卿自视翼赞之功,孰与[[岳飞]]?飞之威名战功,暴于南北,一旦见忌,遂被惨夷之祸,可不畏哉?故知者顺时而动,明者因机而发,与其负高世之勋,见疑于人,惴惴然常惧不得保其首领,曷若顺时因机,转祸为福,建万世不朽之功哉?今赵扩昏孱,受制强臣,比年以来,顿违誓约,增屯军马,招纳叛亡。朕以生灵之故,未欲遽行讨伐,姑遣有司移文,复因来使宣谕;而乃不顾道理,愈肆凭陵,虔刘我边陲,攻剽我城邑。是以忠臣扼腕,义士痛心,家与为仇,人百其勇。失道至此,虽欲不亡,得乎?朕已分命虎臣,临江问罪,长驱并骛,飞渡有期,此正豪杰分功之秋也。卿以英伟之姿,处危疑之地,必能深识天命,洞见事机。若按兵闭境,不为异同,使我师并力巢穴,而无西顾之虞,则全蜀之地,卿所素有,当加封册,一依皇统册构故事。更能顺流东下,助为掎角,则旌麾所指,尽以相付。天日在上,朕不食言。今送金宝一钮,至可领也。”


于是吴曦叛宋降金并且把阶(今[[甘肃]][[武都]])、成(今甘肃[[成县]])、和(今甘肃[[西和]])、凤(今陕西[[凤县]])四州地献于金国,求金封'''蜀王''',并遣部将[[利吉]]引金兵入凤州。开禧三年(1207年),在兴州僭称王位,年号[[转运]],金封吴曦为蜀国王,金章宗对诱降吴曦成功十分得意,自称“吴曦之降朕所经略”。吴曦议行削发左祍,统军十万沿[[嘉陵江]]而下,宣称约金兵夹击[[襄阳]]。[[合江]]仓官[[杨巨源 (宋朝)|杨巨源]]与[[安丙]]、[[李好义]]等密谋,乘夜率[[死士]]七十人斧门而入曦行宫,杀死了吴曦,裂其尸,将其首级献至[[临安]],安丙分遣将士收其二子及叔父吴柄、弟弟吴晫、堂弟吴晛、以及党羽姚淮源、李珪、郭仲、米修之、郭澄等皆被诛。宋宁宗下诏处死吴曦的妻子,吴曦的亲兄弟都除去名籍,取消原有的资格和官职,吴璘的子孙都被迁出蜀地,吴玠的子孙免于连坐,不受处罚,负责祭祀吴璘。曦称王仅41天,死的时候时年四十六岁。
于是吴曦叛宋降金并且把阶(今[[甘肃]][[武都]])、成(今甘肃[[成县]])、和(今甘肃[[西和]])、凤(今陕西[[凤县]])四州地献于金国,求金封'''蜀王''',并遣部将[[利吉]]引金兵入凤州。开禧三年(1207年),在兴州僭称王位,年号[[转运]],金封吴曦为蜀国王,金章宗对诱降吴曦成功十分得意,自称“吴曦之降朕所经略”。吴曦议行削发左祍,统军十万沿[[嘉陵江]]而下,宣称约金兵夹击[[襄阳]]。[[合江]]仓官[[杨巨源 (宋朝)|杨巨源]]与[[安丙]]、[[李好义]]等密谋,乘夜率[[死士]]七十人斧门而入曦行宫,杀死了吴曦,裂其尸,将其首级献至[[临安]],安丙分遣将士收其二子及叔父吴柄、弟弟吴晫、堂弟吴晛、以及党羽姚淮源、李珪、郭仲、米修之、郭澄等皆被诛。宋宁宗下诏处死吴曦的妻子,吴曦的亲兄弟都除去名籍,取消原有的资格和官职,吴璘的子孙都被迁出蜀地,吴玠的子孙免于连坐,不受处罚,负责祭祀吴璘。曦称王仅41天,死的时候时年四十六岁。


== 影响 ==
== 影响 ==
第34行: 第34行:
|}
|}


;
;
* [[中国年号列表#南宋]]
* [[中国年号列表#南宋]]
*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权年号
*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权年号
** [[开禧]](1205年至1207年):[[南宋]]—[[宋宁宗]]赵扩之年
** [[开禧]](1205年至1207年):[[南宋]]—[[宋宁宗]]赵扩之年
** [[天]](1205年至1225年):[[大理国]]—[[段智祥]]之年
** [[天]](1205年至1225年):[[大理国]]—[[段智祥]]之年
** [[天禧 (耶律直古)|天禧]](1178年至1211年):[[西遼]]—末主[[耶律直古]]之年
** [[天禧 (耶律直古)|天禧]](1178年至1211年):[[西遼]]—末主[[耶律直古]]之年
** [[泰和 (金章宗)|泰和]](1201年正月至1208年十二月):[[金朝|金]]—[[金章宗]]完璟之年
** [[泰和 (金章宗)|泰和]](1201年正月至1208年十二月):[[金朝|金]]—[[金章宗]]完璟之年
** [[天 (李安全)|天]](1206年正月至1209年十二月):[[西夏]]—夏襄宗[[李安全]]之年
** [[天 (李安全)|天]](1206年正月至1209年十二月):[[西夏]]—夏襄宗[[李安全]]之年
** [[治平龍應]](1205年至1210年):[[越南李朝]]—[[李翰]]之年
** [[治平龙应]](1205年至1210年):[[越南李朝]]—[[李翰]]之年
** [[建永]](1206年二月二十日至1207年十月十五日):日本[[土御天皇]]年
** [[建永]](1206年二月二十日至1207年十月十五日):日本[[土御天皇]]年


== 参考资料 ==
== 参考资料 ==
第51行: 第51行:
* 《金史》卷98《完颜纲传》
* 《金史》卷98《完颜纲传》


{{巴蜀地|index=WX曦}}
{{巴蜀地|index=WX曦}}
{{FiveDynasties-song-liao-jin}}
{{FiveDynasties-song-liao-j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