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林八音: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我来啦, replaced: 東 → 东, 連結 → 链接, 參考文獻 → 参考文献, 國 → 国, 新聞網 → 新闻网, 開 → 开 (3), 學 → 学 (4), 參 → 参 (4), 與 → 与 (4), 間 → 间, 語 → 语 (2), 華 → 华, 縣 → 县, 無 → 无, 關 → 关, 將 → 将 (3), 調 → 调 (3), 賓 → 宾, 廣 → 广, 來 → 来, 義 → 义 (4), 傳 → 传 (3), 簡 → 简, 為 → 为 (2), 於 → 于 (3), 覽 → 览 (2), 據 → 据, 頓 → 顿, 歡 → 欢, 實 → 实 (2), 後 → 后, 書 → 书 (9), 歷 → 历, 過 → 过, 確 → 确 (2), 現 → 现, 釋 → 释, 範 → 范, 邊 → 边, 銀 → 银, 項 → 项, 註 → 注, 冊 → 册, 繼 → 继, 氣 → 气, 採 → 采, 橋 → 桥, 輝 → 辉, 陳 → 陈, 證 → 证, 時 → 时 (4), 則 → 则 (3), 閩 → 闽 (4), 編 → 编 (2), 軌 → 轨, 載 → 载, 雞 →…)
→‎top:​noteTA|ja|jpn|-{|}-跳过, replaced: 曆 → 历
第1行: 第1行:
[[File:Qilinbayin.jpg|缩略图|300px|《戚林八音》字韵书篇章]]
[[File:Qilinbayin.jpg|缩略图|300px|《戚林八音》字韵书篇章]]


'''《戚林八音》'''([[平话字]]:{{sans-serif|Chék-lìng-báik-ĭng}}),[[福州]]著名的地方[[韵书]]。方音三十六字母与一字调出四声、十五声具载。<ref name="晉安序">《戚林八音》晉安序</ref>[[明]][[嘉靖]]时,[[戚继光]]入[[福建省|闽]]退[[日本|倭]]。之后,完成《戚参将八音字义便览》。[[清]][[康熙]]时,采《字义》的精简,改订而有《太史林碧山先生珠玉同声》。<ref name="福建人民版八音校注序">《戚林八音校注》前言,以西二〇〇一年刻印。</ref>《戚林八音》则为《[[戚参将八音字义便览]]》与《[[太史林碧山先生珠玉同声]]》二部韵书的合订本。<ref name="福建人民版八音校注序"/>关于二书的作者,目前尚未有明确的考証。二书的合订本是由[[福州民系|福州人]]晉安汇辑于[[清朝]][[乾隆]]十四年(1749年)<ref name="晉安序"/>福州地域方言则以《八音》做为轨范<ref name="晉安序"/>。迄今已流行二百五十餘年,是研究[[福州话]][[音韵学|音韵]]的重要著作。
'''《戚林八音》'''([[平话字]]:{{sans-serif|Chék-lìng-báik-ĭng}}),[[福州]]著名的地方[[韵书]]。方音三十六字母与一字调出四声、十五声具载。<ref name="晉安序">《戚林八音》晉安序</ref>[[明]][[嘉靖]]时,[[戚继光]]入[[福建省|闽]]退[[日本|倭]]。之后,完成《戚参将八音字义便览》。[[清]][[康熙]]时,采《字义》的精简,改订而有《太史林碧山先生珠玉同声》。<ref name="福建人民版八音校注序">《戚林八音校注》前言,以西二〇〇一年刻印。</ref>《戚林八音》则为《[[戚参将八音字义便览]]》与《[[太史林碧山先生珠玉同声]]》二部韵书的合订本。<ref name="福建人民版八音校注序"/>关于二书的作者,目前尚未有明确的考証。二书的合订本是由[[福州民系|福州人]]晉安汇辑于[[清朝]][[乾隆]]十四年(1749年)<ref name="晉安序"/>福州地域方言则以《八音》做为轨范<ref name="晉安序"/>。迄今已流行二百五十餘年,是研究[[福州话]][[音韵学|音韵]]的重要著作。


现在所存最古版本《戚林八音合订》,是乾隆间学海堂木刻版。而最流传广传屢次翻印的版本为《民国适用改良戚林八音合订》、1912年的初版。所谓的改良,则是校订一些錯误,再增加时常所用的一些字。<ref name="福建人民版八音校注序"/>在[[闽侯县]]亦有一册以[[道光]][[庚子年]](1840)出版的集新堂藏板本<ref>《闽侯新闻网》〈[http://www.mhnews.com.cn/html/3/2015-04-10/11205038639.shtml 一本珍藏一百七十多年的福州方言字典——戚林八音]〉,出版于二〇一五年四月十日。</ref>。
现在所存最古版本《戚林八音合订》,是乾隆间学海堂木刻版。而最流传广传屢次翻印的版本为《民国适用改良戚林八音合订》、1912年的初版。所谓的改良,则是校订一些錯误,再增加时常所用的一些字。<ref name="福建人民版八音校注序"/>在[[闽侯县]]亦有一册以[[道光]][[庚子年]](1840)出版的集新堂藏板本<ref>《闽侯新闻网》〈[http://www.mhnews.com.cn/html/3/2015-04-10/11205038639.shtml 一本珍藏一百七十多年的福州方言字典——戚林八音]〉,出版于二〇一五年四月十日。</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