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宋夏金元: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修改自此处;原许可:CC BY-SA 3.0[网站升级迁移])
 
(noteTA|ja|jpn|-{|}-跳过, replaced: 全國 → 全国 (2), 國 → 国 (11), 開 → 开, 慶 → 庆, 會 → 会, 長 → 长, 經濟 → 经济, 與 → 与 (2), 間 → 间 (3), 處 → 处, 漢 → 汉 (2), 權 → 权 (5), 無 → 无 (2), 構 → 构 (2), 興 → 兴, 雲 → 云 (3), 對 → 对 (5), 動 → 动, 發 → 发 (2), 極 → 极, 樣 → 样, 線 → 线 (2), 稱 → 称 (2), 為 → 为 (5), 於 → 于 (2), 據 → 据, 議 → 议, 鮮 → 鲜, 達 → 达 (2), 積 → 积, 實 → 实, 並 → 并, 後 → 后 (18), 聯 → 联, 歷 → 历 (3), 爭 → 争 (6), 統 → 统 (8), 過 → 过 (2), 進 → 进, 現 → 现, 約 → 约, 個 → 个, 戰 → 战 (7), 強 → 强, 斷 → 断 (3), 滅 → 灭 (7), 當 → 当, 幣 → 币 (2), 壓 → 压, 續 → 续, 讓 → 让, 難 →…)
 

(未显示另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辽宋夏金元'''(960年-1368年),是对[[中国历史]]上的[[辽朝]](包括[[西辽]])、[[宋朝]]、[[西夏]]、[[金朝]]和[[元朝]](包括其前身[[大蒙古]])之合称,这一段时期属于多民族競爭時期,而这几个朝代也分别由不同的民族所建立<ref>{{cite web |title=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 |url=http://www.gov.cn/guoqing/2005-06/24/content_2620102.htm |website=中国政府网 |publisher=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ref>,比如辽朝为[[契丹族]]、宋朝为[[汉族]]、西夏为[[党项族]]、金朝为[[女真族]]、元朝为[[蒙古族]]统治。此期直到[[宋元战争|元南宋]],[[汉地]](包括[[华北]]和[[华南]])从未被一个统一中央政权所控制。
'''辽宋夏金元'''(960年-1368年),是对[[中国历史]]上的[[辽朝]](包括[[西辽]])、[[宋朝]]、[[西夏]]、[[金朝]]和[[元朝]](包括其前身[[大蒙古]])之合称,这一段时期属于多民族竞争时期,而这几个朝代也分别由不同的民族所建立<ref>{{cite web |title=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 |url=http://www.gov.cn/guoqing/2005-06/24/content_2620102.htm |website=中国政府网 |publisher=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ref>,比如辽朝为[[契丹族]]、宋朝为[[汉族]]、西夏为[[党项族]]、金朝为[[女真族]]、元朝为[[蒙古族]]统治。此期直到[[宋元战争|元南宋]],[[汉地]](包括[[华北]]和[[华南]])从未被一个统一中央政权所控制。


== 史 ==
== 史 ==
自[[唐朝]]灭亡开始,最初出[[五代十]]和在[[遼河]]建立的[[契丹]]。[[晉]]建立,[[石敬瑭]]割[[燕十六州]]于契丹,自此[[中原]]一直受到北方政的威
自[[唐朝]]灭亡开始,最初出[[五代十]]和在[[遼河]]建立的[[契丹]]。[[晉]]建立,[[石敬瑭]]割[[燕十六州]]于契丹,自此[[中原]]一直受到北方政的威


960年[[匡胤]]建立[[宋朝]][[北宋战争]]通过“先南的策略,消,除了燕十六州以外,[[北宋]]一全,1004年宋成[[澶之盟]],以[[白溝河]]界,此宋遼120年相安事,但此北宋一直法收十六州。随着西夏崛起,北宋的西北成威,[[宋夏战争]],西夏臣,但宋的西北仍成威,宋夏和,期遼要求北宋增加岁币,史[[庆历]]。
[[File:China_rel96.jpg|右|缩略图|250px|宋、遼、西夏疆域,北宋政和元年、遼天慶元年(1111年)]]
960年[[匡胤]]建立[[宋朝]][[北宋戰爭]]通過「先南的策略,消,除了燕十六州以外,[[北宋]]一全,1004年宋成[[澶之盟]],以[[白溝河]]界,此宋遼120年相安事,但此北宋一直法收十六州。隨著西夏崛起,北宋的西北成威,[[宋夏戰爭]],西夏臣,但宋的西北仍成威,宋夏和,期遼要求北宋增加歲幣,史[[慶曆]]。


当时除[[宋朝]]和辽金近三百年的南北对峙外,中国本土还存在着[[西夏]]、[[大理]]及[[大越]]等,分位于[[北宋]]的西北及西南,皆臣服宋朝,卻處於實質獨立的地位。
当时除[[宋朝]]和辽金近三百年的南北对峙外,中国本土还存在着[[西夏]]、[[大理]]及[[大越]]等,分位于[[北宋]]的西北及西南,皆臣服宋朝,卻处于实质独立的地位。


[[金朝]]建立,先[[遼朝]]及[[北宋]]。[[宣和伐遼]],1126年,金朝南侵北宋,翌年把宋朝皇室包括二帝擄往北方,北宋亡。在[[靖康之]]及[[建炎南渡]],[[宋高宗]]在[[河南]][[商丘]]即位,南逃[[揚州]]在[[杭州]]建立[[南宋]]。经过十餘年[[宋金战争]],宋金成[[紹]],以[[秦淮河线]]界,宋金南北峙,之宋金和,但基本以秦淮河线为界。
[[File:Southern_Song.jpg|右|缩略图|250px|1141年《紹興和議》後,宋金夏蒙版圖。]]
[[金朝]]建立,先[[遼朝]]及[[北宋]]。[[宣和伐遼]],1126年,金朝南侵北宋,翌年把宋朝皇室包括二帝擄往北方,北宋亡。在[[靖康之]]及[[建炎南渡]],[[宋高宗]]在[[河南]][[商丘]]即位,南逃[[揚州]]在[[杭州]]建立[[南宋]]。經過十餘年[[宋金戰爭]],宋金成[[紹]],以[[秦淮河]]界,宋金南北峙,之宋金和,但基本以秦淮河線為界。


[[蒙古帝]]崛起,先后灭[[西辽]]、[[西夏]]和[[金朝]]。宋[[金]],蒙古发动[[宋元战争]],45年,正式消南宋。中国复归大一,但同也是首次全由非汉族治。
[[File:1227_Southern_Song.jpg|缩略图|250px|1227年宋金蒙形勢圖,金只剩河南地與關中,同年西夏亡。]]
[[蒙古帝]]崛起,先後滅[[西辽]]、[[西夏]]和[[金朝]]。宋[[金]],蒙古發動[[宋元戰爭]],45年,正式消南宋。中國復歸大一,但同也是首次全由非汉族治。


与“辽宋夏金元”相关的朝代并称法,还有[[宋辽金夏]](即元朝建立前宋朝和与它对峙的主要[[少数民族]]政权)、[[宋元]](中国历史上[[商业]]、[[文化]]发达的两个时期,在[[中國統一]]的大一統歷中,把元朝列國歷史的延元朝的其中一中央皇朝,而非被外族治或被[[殖民]])。
与“辽宋夏金元”相关的朝代并称法,还有[[宋辽金夏]](即元朝建立前宋朝和与它对峙的主要[[少数民族]]政权)、[[宋元]](中国历史上[[商业]]、[[文化]]发达的两个时期,在[[中国统一]]的大一统历中,把元朝列国历史的延元朝的其中一中央皇朝,而非被外族治或被[[殖民]])。


== 时代性 ==
== 时代性 ==
=== 相似 ===
=== 相似 ===
宋辽金元相似的期是中的[[南北朝]],同是相當長時間内中南北峙,且北方政由非人掌控([[五胡]]及[[卑人]]掌控,辽金则由[[契丹人]]和[[女真人]]掌控),南方政由[[人]]掌控。在此期间南方政权治下的江南得到大力開發。而北方政权一方面積極汉化和任用汉人,融入汉人社会风俗,另一方面制汉人。各民族政權間斷進戰爭,同也加經濟文化交流。最成功加速中的南北融合,使南北差距減少,有利日维持至今的[[大一统]]。
宋辽金元相似的期是中的[[南北朝]],同是相当长时间内中南北峙,且北方政由非人掌控([[五胡]]及[[卑人]]掌控,辽金则由[[契丹人]]和[[女真人]]掌控),南方政由[[人]]掌控。在此期间南方政权治下的江南得到大力开发。而北方政权一方面积极汉化和任用汉人,融入汉人社会风俗,另一方面制汉人。各民族政权间断进战争,同也加经济文化交流。最成功加速中的南北融合,使南北差距減少,有利日维持至今的[[大一统]]。
=== 特色 ===
=== 特色 ===
农业和手工业的重大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城市生活的丰富多彩和文化的高度发展是这一时期的特色。宋元时期海外贸易繁盛,与欧亚非各国经济文化交流频繁。<ref>{{cite web |title=辽宋夏金元时期 |url=http://www.chnmuseum.cn/portals/0/web/zt/gudai/detail7.html |website=中国国家博物馆}}</ref>
农业和手工业的重大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城市生活的丰富多彩和文化的高度发展是这一时期的特色。宋元时期海外贸易繁盛,与欧亚非各国经济文化交流频繁。<ref>{{cite web |title=辽宋夏金元时期 |url=http://www.chnmuseum.cn/portals/0/web/zt/gudai/detail7.html |website=中国国家博物馆}}</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