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土归流: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noteTA 跳过, replaced: 內 → 内, 貴 → 贵 (2), 國 → 国 (2), 開 → 开, 與 → 与, 軍 → 军, 導 → 导, 漢 → 汉 (2), 華 → 华, 盡 → 尽, 將 → 将, 來 → 来, 義 → 义 (3), 發 → 发, 樂 → 乐, 稱 → 称, 區 → 区 (2), 為 → 为 (2), 於 → 于 (4), 數 → 数 (2), 實 → 实 (2), 後 → 后 (3), 頭 → 头, 歷 → 历, 爭 → 争 (2), 認 → 认, 統 → 统, 確 → 确, 兩 → 两, 萬 → 万, 戰 → 战, 強 → 强, 滅 → 灭, 邊 → 边, 當 → 当, 設 → 设 (2), 職 → 职, 擊 → 击, 銜 → 衔, 時 → 时 (2), 殺 → 杀 (3), 別 → 别, 隸 → 隶 (2), 歸 → 归, 襲 → 袭 (2), 亂 → 乱 (2), 廢 → 废 (2), 夠 → 够, 鬥 → 斗)
→‎top:​noteTA|ja|jpn|-{|}-跳过, replaced: 曆 → 历
 
第1行: 第1行:
'''改土归流'''又称'''土司改流'''、'''废土改流''',是指[[朝廷]]废除原来统治[[少数民族]]的[[土司]],派任[[流官]]。始于[[明朝]]初期的[[永乐]]年间<ref>永乐十一年,思南宣慰使田宗鼎与思州宣慰使田琛因争地叛乱,互相廝杀。乱事平定后,于当地设置贵州布政使司,揭开改土归流的序幕。播州之役后,明朝政府于万二十九年(1601年),以播州宣慰司设遵义、平越二府。遵义府入隶四川,平越府入隶贵州。</ref>,到[[清朝]][[雍正]]年间大规模实行。
'''改土归流'''又称'''土司改流'''、'''废土改流''',是指[[朝廷]]废除原来统治[[少数民族]]的[[土司]],派任[[流官]]。始于[[明朝]]初期的[[永乐]]年间<ref>永乐十一年,思南宣慰使田宗鼎与思州宣慰使田琛因争地叛乱,互相廝杀。乱事平定后,于当地设置贵州布政使司,揭开改土归流的序幕。播州之役后,明朝政府于万二十九年(1601年),以播州宣慰司设遵义、平越二府。遵义府入隶四川,平越府入隶贵州。</ref>,到[[清朝]][[雍正]]年间大规模实行。


== 背景 ==
== 背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