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黨爭: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修改自此处;原许可:CC BY-SA 3.0[网站升级迁移])
 
(noteTA|ja|jpn|-{|}-跳过, replaced: 時 → 时 (6), 報 → 报, 勝 → 胜, 閩 → 闽 (2), 執 → 执 (2), 響 → 响 (3), 從 → 从, 雖 → 虽, 僅 → 仅, 貫 → 贯, 廢 → 废, 說 → 说, 這 → 这, 繞 → 绕, 穩 → 稳, 變 → 变 (7), 「 → “ (4), 」 → ” (4), 嶺 → 岭 (3), 勢 → 势 (4), 呂 → 吕 (4), 絳 → 绛, 謂 → 谓, 適 → 适, 辯 → 辩)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第6行: 第6行:
| width1 = 150
| width1 = 150
| alt1 =
| alt1 =
| caption1 = [[司光]]
| caption1 = [[司光]]
| image2 = Wang Anshi 2.jpg
| image2 = Wang Anshi 2.jpg
| width2 = 160
| width2 = 160
| alt2 =
| alt2 =
| caption2 = [[王安石]]
| caption2 = [[王安石]]
| footer = 舊黨領袖司光,新黨領袖王安石
| footer = 旧党领袖司光,新党领袖王安石
}}
}}
'''新舊黨爭'''是[[北宋]][[宋神宗|神宗]][[熙]]二年(1069年),圍繞在[[王安石法]]的行上所引的一場黨爭
'''新旧党争'''是[[北宋]][[宋神宗|神宗]][[熙]]二年(1069年),围绕在[[王安石法]]的行上所引的一场党争


[[宋神宗]]力改革[[宋仁宗]][[庆历新政]]以来遺下的弊端,拜[[王安石]][[宰相]],以新政,是[[王安石法]]。新政切中弊,行上有些問題,且得罪朝中[[保守派]]大臣的既得利益,遭到舊黨極力反舊黨其中不乏有影力的人物,如[[琦]]、[[司光]]、[[歐陽修]]、[[軾]]等,[[王安石]]唯有晉用[[惠卿]]、[[曾布]]、[[章惇]]及[[韓絳]]等新人,予以抗衡。
[[宋神宗]]力改革[[宋仁宗]][[庆历新政]]以来遺下的弊端,拜[[王安石]][[宰相]],以新政,是[[王安石法]]。新政切中弊,行上有些问题,且得罪朝中[[保守派]]大臣的既得利益,遭到旧党极力反旧党其中不乏有影力的人物,如[[琦]]、[[司光]]、[[欧阳修]]、[[軾]]等,[[王安石]]唯有晉用[[惠卿]]、[[曾布]]、[[章惇]]及[[韩绛]]等新人,予以抗衡。


黨爭最初因不同而起,後來成排除己的奪權。新支持[[王安石]]的新政,舊黨新政。派[[官吏]]互相攻,一得就貶斥另一派[[士大夫]],最新党因皇帝的支持推行而獲勝,但造成[[北宋]]政局的不定,也[[北宋]]的政治生頗大影。先后持五十多年,最終導致北宋亡。
党争最初因不同而起,后来成排除己的夺权。新支持[[王安石]]的新政,旧党新政。派[[官吏]]互相攻,一得就貶斥另一派[[士大夫]],最新党因皇帝的支持推行而获胜,但造成[[北宋]]政局的不定,也[[北宋]]的政治生頗大影。先后持五十多年,最终导致北宋亡。


== 经过 ==
== 经过 ==
最初爭論只是生意,司光批王安石法的理由之一是南人不可政,曾言:“人狡,楚人易,今二相皆人,二政皆楚人,必引[[鄉黨]]之士,天下俗,何由得更淳厚!”<ref>《续资治通鉴·卷六十七》</ref>由新、舊兩黨更迭政,王安石曾度退,新政時廢,臣民適從
最初争论只是生意,司光批王安石法的理由之一是南人不可政,曾言:“人狡,楚人易,今二相皆人,二政皆楚人,必引[[乡党]]之士,天下俗,何由得更淳厚!”<ref>《续资治通鉴·卷六十七》</ref>由新、旧两党更迭政,王安石曾度退,新政时废,臣民适从


[[元丰 (北宋)|元]]八年(1085年)三月,在位十八年的[[宋神宗]]病逝,[[宋哲宗]]即位,在[[宣仁太后]]主下,以[[司光]]專權,因人情緒的報復,致力於盡罷新法,所謂「[[元祐更化]]」,復「[[祖宗]]」,後歷時九年,此一期改革派人士乎全招迫害貶。[[蔡]]、[[章惇]]等被貶至[[南]](今[[廣東]]一),開啟北宋貶官至南的先例。
[[元丰 (北宋)|元]]八年(1085年)三月,在位十八年的[[宋神宗]]病逝,[[宋哲宗]]即位,在[[宣仁太后]]主下,以[[司光]]专权,因人情緒的报复,致力于尽罷新法,所谓“[[元祐更化]]”,复“[[祖宗]]”,后历时九年,此一期改革派人士乎全招迫害貶。[[蔡]]、[[章惇]]等被貶至[[南]](今[[广东]]一),开启北宋貶官至南的先例。


[[元祐]]元年(1086年)王安石光相病逝,守繼續掌握大黨爭止息,朝廷分裂成正反兩黨,得又分成三派:
[[元祐]]元年(1086年)王安石光相病逝,守继续掌握大党争止息,朝廷分裂成正反两党,得又分成三派:


* 元祐人-得-反對變
* 元祐人-得-反对变
** 朔([[朔]])-[[挚]]、梁焘、王岩叟、刘安世
** 朔([[朔]])-[[挚]]、梁焘、王岩叟、刘安世
** 洛([[洛]])-[[二程]]、朱光庭、賈易
** 洛([[洛]])-[[二程]]、朱光庭、賈易
** 蜀([[蜀]])-[[軾]]、[[轍]]、[[陶]]、[[上官均]]
** 蜀([[蜀]])-[[軾]]、[[轍]]、[[陶]]、[[上官均]]
* [[熙|熙豐黨人]]-失-支持
* [[熙|熙丰党人]]-失-支持


[[朱光庭]]、[[賈易]]等攻擊蘇軾誣衊[[宋仁宗]]不如[[文帝]],[[宋神宗]]不如[[宣帝]],以先皇不敬。這時[[陶]]、[[上官均]]挺身而出為蘇辯護,史[[蜀洛黨爭]]。至此黨爭僅使朝不振,政
[[朱光庭]]、[[賈易]]等攻击苏軾誣衊[[宋仁宗]]不如[[文帝]],[[宋神宗]]不如[[宣帝]],以先皇不敬。这时[[陶]]、[[上官均]]挺身而出为苏辩护,史[[蜀洛党争]]。至此党争仅使朝不振,政


元祐九年(1094年),宣仁太后病逝,[[宋哲宗]]政,[[章惇]]入[[汴京]],拜[[尚省]]左[[僕射]]兼[[下]][[侍郎]],恢宋神宗的新法,史稱「紹述」,為繼承父业,除[[曾布]][[翰林士]],晉[[商英]]右正言。
元祐九年(1094年),宣仁太后病逝,[[宋哲宗]]政,[[章惇]]入[[汴京]],拜[[尚省]]左[[僕射]]兼[[下]][[侍郎]],恢宋神宗的新法,史称“紹述”,为继承父业,除[[曾布]][[翰林士]],晉[[商英]]右正言。


章惇政期,对元祐诸臣大肆[[清洗]],以“抵毀先帝、易法度”的罪名,剝了[[司光]]、[[公著]]等人的贈官[[諡]],大部分的舊黨黨人都被[[流放]]或[[罷黜]],貶到[[南]]等蠻荒地,又企图追废宣仁太后,哲宗所止。但在[[公家]]事上,章惇甚正派,未曾以官爵私其亲信。
章惇政期,对元祐诸臣大肆[[清洗]],以“抵毀先帝、易法度”的罪名,剝了[[司光]]、[[公著]]等人的贈官[[諡]],大部分的旧党党人都被[[流放]]或[[罷黜]],貶到[[南]]等蠻荒地,又企图追废宣仁太后,哲宗所止。但在[[公家]]事上,章惇甚正派,未曾以官爵私其亲信。


[[宋徽宗]]即位朝聽政的[[向太后|欽太后]]章惇则以罪贬逐外,改用[[韩忠彦]]、曾布为[[宰相]],試圖化解黨爭,但黨爭已是可化解。徽宗政后,起用[[蔡京]],恢新法,但蔡京奸不堪,[[宦官]][[童]]等勾,立[[元祐人碑]]」,將[[司光]]等309人定,碑上有名者及其子孙永远不得为官,皇家子女亦不得与名单上诸臣后代通婚;果忠良去,事不堪聞問,加速北宋覆亡。
[[宋徽宗]]即位朝聽政的[[向太后|欽太后]]章惇则以罪贬逐外,改用[[韩忠彦]]、曾布为[[宰相]],试图化解党争,但党争已是可化解。徽宗政后,起用[[蔡京]],恢新法,但蔡京奸不堪,[[宦官]][[童]]等勾,立[[元祐人碑]]”,将[[司光]]等309人定,碑上有名者及其子孙永远不得为官,皇家子女亦不得与名单上诸臣后代通婚;果忠良去,事不堪闻问,加速北宋覆亡。


== 影 ==
== 影 ==
[[余英时]]说:“党争是宋士大夫政治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ref>《朱熹的历史世界》,第374页。</ref>,又“在熙宁变法以前,皇帝是超越于党争之上的;但在神宗与王安石‘共定国是’以后,[[皇帝]]事实上已与以[[宰相]]为首的执政派联成一党,不复具有超越的地位。”<ref>《朱熹的历史世界》,第376页</ref>。
[[余英时]]说:“党争是宋士大夫政治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ref>《朱熹的历史世界》,第374页。</ref>,又“在熙宁变法以前,皇帝是超越于党争之上的;但在神宗与王安石‘共定国是’以后,[[皇帝]]事实上已与以[[宰相]]为首的执政派联成一党,不复具有超越的地位。”<ref>《朱熹的历史世界》,第376页</ref>。


== 参考文献 ==
== 参考文献 ==
{{Reflist}}
{{Reflist}}


== 參見 ==
== 参见 ==
* [[錮之禍]]
* [[錮之禍]]
* [[牛李黨爭]]
* [[牛李党争]]
* [[庆元党禁]]
* [[庆元党禁]]
* [[黨爭]]
* [[党争]]
* [[南北黨爭]]
* [[南北党争]]


{{-}}
{{-}}
{{宋朝史事件|index=XJDZ}}
{{宋朝史事件|index=XJDZ}}


[[Category:北宋政治]]
[[Category:北宋政治]]
[[Category:王安石变法]]
[[Category:王安石变法]]
[[Category:中]]
[[Category:中]]
[[Category:中国经济思想]]
[[Category:中国经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