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德(天文学家):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我来啦, replaced: 東 → 东, 參考 → 参考, 國 → 国 (11), 開 → 开 (2), 學 → 学 (5), 與 → 与 (3), 漢 → 汉, 關 → 关 (2), 馬 → 马 (2), 魯 → 鲁, 見 → 见 (4), 來 → 来 (2), 發 → 发, 傳 → 传, 號 → 号, 體 → 体, 稱 → 称 (2), 為 → 为 (5), 於 → 于 (3), 據 → 据 (2), 術 → 术 (2), 節 → 节, 實 → 实 (2), 際 → 际, 並 → 并, 倫 → 伦, 論 → 论, 書 → 书 (4), 歷 → 历, 認 → 认 (2), 現 → 现 (2), 純 → 纯, 兩 → 两, 戰 → 战 (3), 釋 → 释, 資 → 资, 斷 → 断, 當 → 当, 衛 → 卫 (9), 註 → 注, 還 → 还 (2), 臘 → 腊, 輝 → 辉, 樹 → 树, 時 → 时 (8), 澤 → 泽, 別 → 别 (2), 經 → 经 (6), 從 → 从, 補 → 补 (2), 僅 → 仅, 錄 → 录, 諸 → 诸, 紀 → 纪 (2), 齊 →…)
(WaitSpring-bot移动页面甘德 (天文学家)甘德(天文学家):​移动带括号的页面)
 

(未显示另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38行: 第38行:


== 著作 ==
== 著作 ==
他的著作分别有:一本是关于[[木星]]的,另一本是著有八卷的《[[天文星占]]》、还有《甘氏四七法》一卷和《星经》等<ref>都是与天体相关的论述</ref>,大都已经失传,只能从《史记》(卷27)和《汉书》(卷26)的引述中得知,而主要留存在《[[开元占经]]》中。<ref>甘德和石申的另外两卷文稿,通常称为《[[甘石星经]]》。但是,开元时代的这本占星术的书被认为并不可靠,因为书中的诸多地方的名称都与当时的不同。</ref>
他的著作分别有:一本是关于[[木星]]的,另一本是著有八卷的《[[天文星占]]》、还有《甘氏四七法》一卷和《星经》等<ref>都是与天体相关的论述</ref>,大都已经失传,只能从《史记》(卷27)和《汉书》(卷26)的引述中得知,而主要留存在《[[开元占经]]》中。<ref>甘德和石申的另外两卷文稿,通常称为《[[甘石星经]]》。但是,开元时代的这本占星术的书被认为并不可靠,因为书中的诸多地方的名称都与当时的不同。</ref>


在1973年,一部相似的星表在[[马王堆帛书|马王堆]]出土,在五行的占卜的章节中,记录了西元前246年至西元前177年的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的位置变化。根据其中的一份文件的描述,甘德可能在西元前364年就以肉眼看见了[[木星]]的卫星[[木卫三|木卫三(甘尼米德)]]<ref>中国科学史学者[[席泽宗]]在1981年断定他看到的是[[木星的卫星|木卫三]]。</ref>,比[[伽利略]]在1610年的发现早了二千多年,但至现时为止仍未被国际所承认。(纯就技术而言,木星的四大卫星都能以肉眼看见,但通常都因为被木星的光辉遮蔽而不能看见。)利用高聳的树木枝椏遮蔽掉木星本身的光芒,在有利的情況下是有可能看见一些木星的伽利略卫星。
在1973年,一部相似的星表在[[马王堆帛书|马王堆]]出土,在五行的占卜的章节中,记录了西元前246年至西元前177年的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的位置变化。根据其中的一份文件的描述,甘德可能在西元前364年就以肉眼看见了[[木星]]的卫星[[木卫三|木卫三(甘尼米德)]]<ref>中国科学史学者[[席泽宗]]在1981年断定他看到的是[[木星的卫星|木卫三]]。</ref>,比[[伽利略]]在1610年的发现早了二千多年,但至现时为止仍未被国际所承认。(纯就技术而言,木星的四大卫星都能以肉眼看见,但通常都因为被木星的光辉遮蔽而不能看见。)利用高聳的树木枝椏遮蔽掉木星本身的光芒,在有利的情況下是有可能看见一些木星的伽利略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