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思廉: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我来啦, replaced: 處 → 处 (2), 無 → 无, 興 → 兴 (3), 楊 → 杨, 雲 → 云, 筆 → 笔, 義 → 义 (2), 傳 → 传 (2), 號 → 号, 於 → 于, 歷 → 历, 終 → 终, 異 → 异, 時 → 时 (2), 蔣 → 蒋, 則 → 则, 載 → 载 (3), 隨 → 随, 諸 → 诸, 紀 → 纪, 廟 → 庙, 記 → 记 (3), 「 → “ (2), 」 → ” (2))
→‎top:​我来啦, replaced: 歲 → 岁
 
第16行: 第16行:
'''段思廉'''({{bd|1027年||1108年}}),是[[大理国]]第十一位皇帝,属太祖[[段思平]]支系,1044年—1075年在位。1044年相国岳侯[[高智昇]]发动政变,废黜了天明皇帝[[段素兴]],拥立段思平的玄孙段思廉为皇帝,这样大理国的皇位经历了9代终于又回到太祖段思平一系。段思廉即位后,国势混乱,高智昇以拥戴之功大权在握,权倾朝野。1063年贵族[[杨允贤]]发动叛乱,段思廉无力平叛,只得请求高智昇出兵,高智昇乘机扩大地盘,并逼迫皇帝封他为[[鄯阐侯]],大有取代段氏之势。外交上,曾将兵败逃入大理的两广蛮首领[[侬智高]],斩首以献[[北宋]]。段思廉用过4个年号,是[[保安 (大理)|保安]]、[[政安]]、[[正德 (大理)|正德]]、[[保德 (大理)|保德]]。1075年被迫禅位为僧,死后庙号'''世宗'''或'''兴宗''',谥'''孝德皇帝'''。
'''段思廉'''({{bd|1027年||1108年}}),是[[大理国]]第十一位皇帝,属太祖[[段思平]]支系,1044年—1075年在位。1044年相国岳侯[[高智昇]]发动政变,废黜了天明皇帝[[段素兴]],拥立段思平的玄孙段思廉为皇帝,这样大理国的皇位经历了9代终于又回到太祖段思平一系。段思廉即位后,国势混乱,高智昇以拥戴之功大权在握,权倾朝野。1063年贵族[[杨允贤]]发动叛乱,段思廉无力平叛,只得请求高智昇出兵,高智昇乘机扩大地盘,并逼迫皇帝封他为[[鄯阐侯]],大有取代段氏之势。外交上,曾将兵败逃入大理的两广蛮首领[[侬智高]],斩首以献[[北宋]]。段思廉用过4个年号,是[[保安 (大理)|保安]]、[[政安]]、[[正德 (大理)|正德]]、[[保德 (大理)|保德]]。1075年被迫禅位为僧,死后庙号'''世宗'''或'''兴宗''',谥'''孝德皇帝'''。


《三迤随笔》〈孝德皇帝段思廉事〉记载传位給段廉义时“时思廉四十九”,〈段蒙诸异僧〉记载“八十二无疾终”,则1027年出生,卒于1108年。
《三迤随笔》〈孝德皇帝段思廉事〉记载传位給段廉义时“时思廉四十九”,〈段蒙诸异僧〉记载“八十二无疾终”,则1027年出生,卒于1108年。


== 庙号 ==
== 庙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