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日法: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我来啦, replaced: 國 → 国 (2), 學 → 学, 來 → 来, 為 → 为, 數 → 数, 複 → 复, 雜 → 杂, 「 → “ (2), 」 → ” (2))
 
第1行: 第1行:
'''调日法'''<ref>中古时将天文数据的小数部分的[[分母]]称为」,「调日术即是调节分母的意思。</ref>是[[南北朝]][[数学家]][[何承天 (南朝)|何承天]]发明的一种系统地寻找[[最佳逼近]]以表示天文数据或[[数学常数]]的[[内插]]法。据宋史卷七十四:“宋世何承天,更以四十九分之二十六为强率,十七分之九为弱率;于强弱之际,以求日法……自后治历者,莫不因承天法,累强弱之数”调日法后传入[[日本]]。
'''调日法'''<ref>中古时将天文数据的小数部分的[[分母]]称为”,“调日术即是调节分母的意思。</ref>是[[南北朝]][[数学家]][[何承天 (南朝)|何承天]]发明的一种系统地寻找[[最佳逼近]]以表示天文数据或[[数学常数]]的[[内插]]法。据宋史卷七十四:“宋世何承天,更以四十九分之二十六为强率,十七分之九为弱率;于强弱之际,以求日法……自后治历者,莫不因承天法,累强弱之数”调日法后传入[[日本]]。
[[File:Diaorifa.GIF|缩略图|右|300px]]
[[File:Diaorifa.GIF|缩略图|右|300px]]
中国有学者认为[[祖冲之]]可能利用何承天的调日法求得[[圆周率]]的约率和密率:
中国有学者认为[[祖冲之]]可能利用何承天的调日法求得[[圆周率]]的约率和密率:
第117行: 第117行:
<math>3+\frac{1\times1+1\times15}{1\times8+15\times7}=3+\frac{16}{113}=\frac{355}{113}</math>
<math>3+\frac{1\times1+1\times15}{1\times8+15\times7}=3+\frac{16}{113}=\frac{355}{113}</math>


祖冲之密率 <math>\frac{355}{113}</math> 和π之误差为0.0000002668。下一个{{citation needed}}比之更精确的分数为 <math>\frac{52163}{16604}= 3.1415923874</math> 误差为 -0.0000002662,分子、分母都比祖冲之密率的分子、分母複雜得多。
祖冲之密率 <math>\frac{355}{113}</math> 和π之误差为0.0000002668。下一个{{citation needed}}比之更精确的分数为 <math>\frac{52163}{16604}= 3.1415923874</math> 误差为 -0.0000002662,分子、分母都比祖冲之密率的分子、分母复杂得多。


祖冲之很可能先用刘徽割圆术求出圆周率。刘徽割圆术计算需要多次开平方运算,例如用八次割圆术得到 <math>\pi \approx \frac{3927}{1250}=3.1416</math><ref>傅海伦编著 《中外数学史概论》 第四章 刘徽的割圆术 51页 科学出版社,ISBN978-7-03-018477-1</ref>, 无论分子分母都比祖冲之密率的分子分母复杂,但还不如密率的分数表示准确。用十一次割圆术可得到和密率相当精确但比较复杂的分数,再通过调日法求得准确而又简单的分数式。
祖冲之很可能先用刘徽割圆术求出圆周率。刘徽割圆术计算需要多次开平方运算,例如用八次割圆术得到 <math>\pi \approx \frac{3927}{1250}=3.1416</math><ref>傅海伦编著 《中外数学史概论》 第四章 刘徽的割圆术 51页 科学出版社,ISBN978-7-03-018477-1</ref>, 无论分子分母都比祖冲之密率的分子分母复杂,但还不如密率的分数表示准确。用十一次割圆术可得到和密率相当精确但比较复杂的分数,再通过调日法求得准确而又简单的分数式。
第149行: 第149行:
{{中国数学史}}
{{中国数学史}}


[[Category:中古代數學]]
[[Category:中古代数学]]
[[Category:数学近似]]
[[Category:数学近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