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市: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clean up, replaced: 明代 → 明朝 (2), 宋代 → 宋朝 (2), 清代 → 清朝, 唐代 → 唐朝)
(我来啦, replaced: 東 → 东, 國 → 国, 華 → 华, 馬 → 马, 廣 → 广, 來 → 来, 亞 → 亚, 議 → 议, 島 → 岛)
第42行: 第42行:
== 文化 ==
== 文化 ==
=== 语言 ===
=== 语言 ===
主要语言为(广义上的)北流话,属于[[粤语]],俗称“白话”,是粤语中高阳片和勾漏片的分支。有'''上里话'''与'''下里话'''的分别,差异在于口音。其中,上里话属于粤西高阳方言片,较接近广州音,与廣東、香港人士交流基本没有问题;下里话属于粤语勾漏方言片,本地人通称(狭义上的)“北流话”,与[[广州话]]差别较大,与粤、港人士对话沟通有一定交流困难。
主要语言为(广义上的)北流话,属于[[粤语]],俗称“白话”,是粤语中高阳片和勾漏片的分支。有'''上里话'''与'''下里话'''的分别,差异在于口音。其中,上里话属于粤西高阳方言片,较接近广州音,与广东、香港人士交流基本没有问题;下里话属于粤语勾漏方言片,本地人通称(狭义上的)“北流话”,与[[广州话]]差别较大,与粤、港人士对话沟通有一定交流困难。


=== 风俗 ===
=== 风俗 ===
第52行: 第52行:
:'''年例''',又称“年宵”,通行于广东西南部和北流南部(上里),是为纪念“冼太夫人”,各村镇的举办时间各不相同。热闹程度堪比过年,有“年例大过年”之说。
:'''年例''',又称“年宵”,通行于广东西南部和北流南部(上里),是为纪念“冼太夫人”,各村镇的举办时间各不相同。热闹程度堪比过年,有“年例大过年”之说。
* “贬官文化”
* “贬官文化”
:北流古时地处[[南蛮]]之地,又是通往[[海南]]等地的要冲,自古贬谪之士多有途径,如[[唐朝]]的[[沈佺期]]、[[李德裕]],[[宋朝]]的[[苏轼]]、[[李纲]],[[明朝]]的[[解缙]]等,对北流文明开化起了重要作用。
:北流古时地处[[南蛮]]之地,又是通往[[海南]]等地的要冲,自古贬谪之士多有途径,如[[唐朝]]的[[沈佺期]]、[[李德裕]],[[宋朝]]的[[苏轼]]、[[李纲]],[[明朝]]的[[解缙]]等,对北流文明开化起了重要作用。
* 铜鼓文化
* 铜鼓文化
:北流铜鼓出土甚多,世界最大铜鼓(铜鼓王)即在北流出土。铜石岭即以铜鼓冶炼遗址而得名。
:北流铜鼓出土甚多,世界最大铜鼓(铜鼓王)即在北流出土。铜石岭即以铜鼓冶炼遗址而得名。
* 陶瓷文化
* 陶瓷文化
:北流陶瓷业起源甚早,至[[宋朝]]进入繁荣期,其时与景德镇并称。[[中|民国]]以降,日渐萧条。今天有所起色。
:北流陶瓷业起源甚早,至[[宋朝]]进入繁荣期,其时与景德镇并称。[[中|民国]]以降,日渐萧条。今天有所起色。


== 教育 ==
== 教育 ==
第82行: 第82行:
* [[李明瑞]]及其表兄弟[[俞作柏]]、[[俞作豫]]为北流清湾人。
* [[李明瑞]]及其表兄弟[[俞作柏]]、[[俞作豫]]为北流清湾人。
* [[林白 (作家)|林白]],女作家,原名林白薇,原籍广西博白,生于广西北流市。
* [[林白 (作家)|林白]],女作家,原名林白薇,原籍广西博白,生于广西北流市。
* [[馬來西院]]前主席曾永森,原籍北流。
* [[马来西院]]前主席曾永森,原籍北流。


== 参考文献 ==
==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