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机器人:删除1个模板:Wayback)
→‎歷史:​我来啦
第61行: 第61行:
明[[永乐 (明朝)|永樂]]三年(1405年),[[明成祖]]准許太監[[鄭和]]率領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船員]]的龐大船隊遠航,拜訪了三十多個在[[太平洋|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每次都由[[蘇州]][[瀏河鎮|瀏家港]]出發,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八年),一共遠航了有七次之多。最後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時,鄭和在船上因病過世。明代故事《[[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和明代雜劇《[[奉天命三保下西洋]]》將他的旅行探險稱之為「三保太監下西洋」。
明[[永乐 (明朝)|永樂]]三年(1405年),[[明成祖]]准許太監[[鄭和]]率領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船員]]的龐大船隊遠航,拜訪了三十多個在[[太平洋|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每次都由[[蘇州]][[瀏河鎮|瀏家港]]出發,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八年),一共遠航了有七次之多。最後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時,鄭和在船上因病過世。明代故事《[[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和明代雜劇《[[奉天命三保下西洋]]》將他的旅行探險稱之為「三保太監下西洋」。


鄭和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柬埔寨|真臘]]、[[古裏]]、[[暹羅]]、[[孟加拉|榜葛剌]]、[[亞丁(也門)|阿丹]]、[[麥加|天方]]、[[左法爾]]、[[霍尔木兹海峡|忽魯謨斯]]、[[摩加迪沙|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在中东方向最遠曾達[[麥加]],在非洲方向最遠曾達[[莫桑比克]]的贝拉港<ref>"郑和下西洋|[http://jishi.cntv.cn/humhis/yisilingwuzhenghexiaxiyang/classpage/video/20110508/100161.shtml 郑和下西洋 第一集 奉使西洋 特别呈现20110507] </ref>,並有可能到過[[澳大利亞]]、[[新西蘭]]和[[美洲]]{{参|《坤輿萬國全圖解密:明代測繪世界》李兆良著,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2) {{ISBN|978-957-08-3976-0}}}}<ref>《1421:中國發現世界》(繁體版)(英)加文·孟席斯著 鮑家慶譯,台北:遠流出版社(2003) {{ISBN|978-957-32-5071-5}}</ref><ref>|日本,上杉千年著 《郑和下西洋》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第一页 {{ISBN|978-7-80681-184-9}}</ref>。
鄭和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柬埔寨|真臘]]、[[古裏]]、[[暹羅]]、[[孟加拉|榜葛剌]]、[[亞丁(也門)|阿丹]]、[[麥加|天方]]、[[左法爾]]、[[霍尔木兹海峡|忽魯謨斯]]、[[摩加迪沙|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在中东方向最遠曾達[[麥加]],在非洲方向最遠曾達[[莫桑比克]]的贝拉港<ref>"郑和下西洋|[http://jishi.cntv.cn/humhis/yisilingwuzhenghexiaxiyang/classpage/video/20110508/100161.shtml 郑和下西洋 第一集 奉使西洋 特别呈现20110507]</ref>,並有可能到過[[澳大利亞]]、[[新西蘭]]和[[美洲]]{{参|《坤輿萬國全圖解密:明代測繪世界》李兆良著,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2) {{ISBN|978-957-08-3976-0}}}}<ref>《1421:中國發現世界》(繁體版)(英)加文·孟席斯著 鮑家慶譯,台北:遠流出版社(2003) {{ISBN|978-957-32-5071-5}}</ref><ref>|日本,上杉千年著 《郑和下西洋》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第一页 {{ISBN|978-7-80681-184-9}}</ref>。


=== 第一次下西洋 ===
=== 第一次下西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