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亞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西亞
面積6,255,160 平方公里
(2,415,131 平方英里)a
  • 人口
  •  · 密度
  • 313,428,000a
  •  50.1/km2(130/sq mi)
主權國家
地區境外屬地
聯合國緩衝區
國民生產總值$2.742 萬億(2010)b
人均國民生產總值$8748 (2010)b
時區UTC+2 to UTC+4:30

西亞(英語:West AsiaWestern Asia),或稱西南亞(英語:Southwest AsiaSouthwestern Asia,阿拉伯語:غرب آسيا‎),指亞洲的西南部,和中東有很大部份的重合。不過,中東是一個定義不清的地緣政治區域,包含了南亞國家伊朗[注 3]非洲國家埃及,而西亞則是純粹的地理學名詞,表示亞洲的西南端,人口3.3億人。經緯度定位為東經74度56分到東經26度16分;北緯43度34分到北緯12度35分。西亞大致相當於傳統所謂的「中東」和「近東」,後兩者都是以距歐洲的遠近來稱呼,而不是依在亞洲的所在地帶來稱呼。在國際組織(特別是聯合國)和印度澳洲等比中東位置更東的國家,較偏好使用「西亞」這一名詞,因為「中東」這個傳統的名詞會讓人有歐洲中心主義的感覺。在文化政治地理學裡,中東有時也包括北非埃及和南亞西部的國家,特別是伊朗[注 3]阿富汗[注 9]巴基斯坦。聯合國將土耳其賽普勒斯外高加索國家(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喬治亞)也包含在西亞之內。不過,這些國家亦位於亞洲和歐洲相接的地帶,且和後者有社會和政治上的關連。土耳其的領土位於歐洲和亞洲之內。阿拉伯世界的亞洲部份(包含阿拉比亞美索不達米亞黎凡特)以及北非埃及蘇丹所在的尼羅河流域被稱為「馬什里克」。

地形

高原

主要是由阿拉伯高原、伊朗高原、安納托利亞高原三大高原所構成。阿拉伯高原為古老陸塊,以元古代結晶岩為基礎,被古、中生代的沉積岩層所覆蓋,除少數例外,大部分地區的構造運動十分穩定,沉積地層基本上保持著近於水平的單斜構造,而未經歷較大的褶皺變動。

阿拉伯高原

是位於亞洲西南部的主要高原,地質古老,橫跨沙烏地阿拉伯、敘利亞、葉門、約旦、伊拉克等國,面積超過兩百五十萬平方公里。阿拉伯高原與阿拉伯半島東部平原和兩河流域(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相連,南界為亞丁灣北側山地,北界為敘利亞的中央高地。

氣候乾燥,只在阿拉伯高原的西北部有少許的河川,但短小,阿拉伯高原上多沙漠,像是代赫納沙漠、敘利亞沙漠等。因地質古老而富含礦產。

伊朗高原

伊朗高原主要是新摺曲地型,因此地勢較高聳,地震也比較為頻繁。伊朗高原由小亞細亞和高加索開始,一直向東延伸,包括現今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大部分。伊朗高原周圍高山所環繞,高原中央是懬擴的內陸盆地,其東部邊界是興都庫什山脈,它將伊朗與印度分開;其西部邊界是扎格羅斯山脈,它把伊朗高原與底格里斯河谷分開;伊朗高原北從阿拉斯河、裏海、科彼特山鏈、阿姆河以南的帕羅帕米蘇斯山,南至印度洋和波斯灣,總面積大約有370萬平方公里。

安納托利亞高原

安納托利亞高原位於西亞的小亞細亞半島中部,土耳其境內。北臨黑海,西臨愛琴海,南臨地中海,東接亞美尼亞高原。

主要由安納托利亞高原和土耳其西部低矮山地組成,安納托利亞高原多湖泊、泥沼,廣布荒漠草原。屬亞熱帶半乾旱草原氣候。東西長1000公里,南北寬約600公里,面積52.5萬平方公里。南緣是托羅斯山脈,北緣是克羅盧山和東卡德尼茲山(兩山合稱龐廷山脈),東側是亞美尼亞高原。形成三面環山、一面敞開,地勢自東向西逐漸降低的地形特徵。

平原

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位於三大高原間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指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的中下游地區。範圍大致東起伊朗高原,西至敘利亞和阿拉伯高原,北起亞美尼亞山區(東托羅斯山脈),南至波斯灣。大體介於北緯30°~37°之間,地處亞熱帶。由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沖積而成,又稱兩河流域、肥沃月彎,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且水源豐富,利於農業發展,是本區人口集中的精華區。

河川

底格里斯河在5000年前與幼發拉底河是兩條分開的河。直到約三、四千年前,由於從兩河流域帶來的泥沙不斷在河口的波斯灣沉積,填出土地來,最後使兩河下游在伊拉克南部匯合在一起。底格里斯稱阿拉伯河,長近200公里,河口寬約800米,上半段在伊拉克境內,下半段為伊拉克和伊朗界河。兩河中下遊河水是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灌溉水源。

幼發拉底河    

與位於其東面的底格里斯河共同界定美索不達米亞,被認為是文明的起源地之一。發源於土耳其境內安納托利亞的山區,依賴雨雪補給;流經敘利亞和伊拉克;下游在庫爾納與底格里斯河合流為阿拉伯河,最後注入波斯灣。

底格里斯河

經土耳其進入伊拉克,全長1950公里。兩河流域面積共104.8萬平方公里。 地勢北高南低,土耳其南部和伊拉克北部的上游為山地和高原,中部為荒漠,下游為平原(三角洲、沼澤區和沿海 平原)

底格里斯河水資源相對較豐富,但主要集中於土耳其東南、伊拉克北部幹流及支流上。那裡水流落差大,適於修建水電工程和其它綜合開發。

航運價值主要在底格里斯河。海輪可通航到阿拉伯河畔巴土拉的港口。因沿山麓流動,沿途支流流程短、匯水快,常使河水暴漲,洪水泛濫,形成沿岸廣闊肥沃的沖積平原,是伊拉克重要的灌溉農業區。沿河建有各種水利工程,其中以巴格達西北部的巴迪塔塔水庫最有名。

氣候

西亞因「副熱帶高壓」籠罩,使周圍水氣不易進入,且高空下沉氣流造成增溫,故全年乾燥少雨,以熱帶沙漠氣候和草原氣候為主。而地中海沿岸則為夏乾冬雨的溫帶地中海氣候。阿拉伯半島地處熱帶地區,太陽輻射強烈,常年受熱帶大陸氣團控制,高原半島周圍又多是高大山地高原和炎熱地區,很少受到海洋濕潤氣團的影響,所以這里的熱帶乾旱氣候具有極強烈的大陸性,酷熱乾燥少雨,是世界上最熱的地區之一。而伊朗高原基本上處在副熱帶高氣壓帶及東北信風帶,地勢較高,氣流多來自乾燥內陸,高原內部又呈盆地狀,導致本區氣候具有突出特點:大陸性顯著,冬涼夏熱,年溫差大。

西亞地區紛爭

第一次中東戰爭[1](1948 年)

1948 年 5 月 14 日午夜,最後一批英軍撒出巴勒斯坦地區後,流亡近一千八百年的猶太人回到巴勒斯坦立國。在以色列宣布建國隔天,受激怒的阿拉伯國家的領導人誓言發動「聖戰」。埃及、約旦、敘利亞、伊拉克及黎巴嫩聯合揮軍巴勒斯坦,凌晨出兵,揭開中東第一次戰爭的序幕。最後以色列在美國的援助下,擊退阿拉伯聯軍,簽訂停戰協定。

阿拉伯士兵

第二次中東戰爭(1956 年)

1956 年 10 月 29 日,以、英、法三國為奪取蘇伊士運河進軍埃及,以色列首先向埃及發動攻擊,點燃第二次中東戰爭。 後英、法、以聯軍擊敗埃及,佔領蘇伊士運河,以佔領西奈半島,三國受各國強烈譴責,安理會要求立即停戰。美國也要求英法以三國停火;蘇聯更揚言,如果三國不停火,將強行介入。11 月 6 日,三國停火,第二次中東戰爭打了七日便落幕。

第三次中東戰爭(1967 年)

1964 年 5 月阿拉伯世界的國家決定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領導對抗以色列。戈蘭高地的敘軍首先發動攻擊,爆發衝突。開戰四天內,以色列便奪取了 81600 平方公里土地,比本身國土大四倍,耶路撒冷落入以色列手中,而且埃及、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蘇丹、摩洛哥、沙烏地阿拉伯、約旦、葉門、敘利亞、黎巴嫩、伊拉克及科威特聯軍接連潰敗。

第四次中東戰爭[2](1973 年)

歷經三次中東戰爭的失利,失去大片領土,阿拉伯人誓言收復國土,與過去不同的是,阿拉伯人在一開始取得優勢,齋戒月發動攻擊。(故又稱齋月戰爭)但以色列在美國全力的支持下,逐漸扭轉為優勢,重挫敘利亞、埃及等地,再度簽訂停火協定。

第五次中東戰爭(1982 年)

1982年6月6日,又稱「黎巴嫩戰爭」。以色列稱駐英大使被巴勒斯坦武裝暗殺,出動10 萬部隊,對黎巴嫩境內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和敘利亞軍隊發動攻擊,迅速佔領黎巴嫩南半部。最終,以色列重挫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黎巴嫩政府軍及敘利亞軍隊,佔領聖貝魯特區,獲勝。

第一次阿富汗戰爭(1979-1988 年)

第一次阿富汗戰爭起因為蘇聯支持的領導者巴布拉克·卡爾邁勒為了鎮壓反對派,要求蘇聯支援阿富汗新政府,蘇聯入侵導致持續長達十年的內戰。此次戰爭的反對派主要為聖戰者,並且有美國、英國等支援。末期蘇聯決定撤出,而阿富汗政府仍與聖戰者爆發幾個月的衝突,最後達成停戰協議。

第二次阿富汗戰爭[3](2001-2014 年)

第二次阿富汗戰爭發生在2001年,是以美國爲首的聯軍在2001年10月7日起對阿富汗蓋達組織塔利班的一場戰爭,爲美國對911事件的報復,同時也象徵反恐戰爭的開始。聯軍官方自稱這場戰爭的目的是逮捕賓拉登等蓋達成員並懲罰塔利班對恐怖分子支援。2011年5月1日賓拉登被擊斃,同年7月美軍開始撤出,塔利班至今仍在談判。

賓拉登

美伊戰爭(2003 年)

美國稱伊拉克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且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在2003年3月20日英、美、澳洲、波蘭發動了軍事打擊,美軍入侵巴格達後,薩達姆政權垮臺。2003年12月13日,薩達姆被美軍抓獲。

迦薩戰爭(2008-2009 年)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不時對以色列射擊火箭炮,且以色列不滿伊朗暗中對其援助, 2008 年12 月 27 日,對迦薩走廊進行 22 日的攻擊。 後簽停火協定,以色列撤軍。[4]

戰爭名稱 時間 地點 成因 戰爭國
中東戰爭(I) 1948年 巴勒斯坦 以色列建國 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
中東戰爭(II) 1956年 埃及 爭奪運河 以、英、法和埃及
中東戰爭(III) 1967年 地中海東岸 巴勒斯坦領土糾紛 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
中東戰爭(IV) 1973年 敘利亞埃及 阿拉伯國家收復失土 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
中東戰爭(V) 1982年 黎巴嫩 領土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解放組織
第一次阿富汗戰爭 1979~1988年 阿富汗 宗教 俄、美、英、阿富汗
第二次阿富汗戰爭 2001年~2014年 阿富汗 反恐行動 美國、蓋達、塔利班
美伊戰爭 2003年 伊拉克 政治、反核武、掃蕩反恐 美國、英國、澳洲波蘭、伊拉克
迦薩戰爭 2008年~2009年 加薩走廊 巴武力攻擊造成以死傷 巴勒斯坦、以色列

國家列表

西亞可被分成五個區域:南高加索安納托利亞(小亞細亞)、美索不達米亞阿拉比亞(包括阿拉伯半島和巴林島等附近島嶼)和累范特

國家名稱及國旗1 面積(平方公里) 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5] 首都 購買力[6] 人均GDP[7](美元) 貨幣 政府 官方語言 人口[8](百萬)
 阿富汗[注 9] 652,864 51.951 喀布爾 0.305(2015年) 599.994(2015年) 阿富汗尼 酋長國 普什圖語
達利語
33.92
 巴林 765.3 1849.380 麥納瑪 0.498(2015年) 23,509.981(2015年) 巴林第納爾 君主立憲制 阿拉伯語 1.42
 賽普勒斯[注 1] 9,251 127.947 尼古西亞 0.747(2015年) 22,587.490(2015年) 歐元 總統制 希臘語
土耳其語
1.18
 伊朗[注 3] 1,648,195 40.852 德黑蘭 4,877.069(2015年) 伊朗里亞爾 伊斯蘭共和國 波斯語 79.11
 伊拉克 437,032 23.131 巴格達 0.311(2015年) 4,819.487(2015年) 伊拉克第納爾 議會共和國 阿拉伯語
庫德語
38.11
 以色列[注 1] 20,770 397.421 特拉維夫-雅法 0.997(2015年) 35,343.336(2015年) 以色列新謝克爾 議會制 希伯來語
阿拉伯語
8.3
 約旦 89,342 88.926 安曼 0.454(2015年) 5,513.009(2015年) 約旦第納爾 君主立憲制 阿拉伯語 7.94
 科威特 17,820 234.235 科威特市 0.406(2015年) 29,363.027(2015年) 科威特第納爾 君主立憲制 阿拉伯語
現代阿拉伯語
4.17
 黎巴嫩 10,452 610.264 貝魯特 0.6(2015年) 11,945.35(2016年) 黎巴嫩鎊 共和制 阿拉伯語 5.85
 阿曼 309,501 16.327 瑪斯喀特 0.409(2015年) 15,232.961(2015年) 阿曼里亞爾 君主制 阿拉伯語 5.05
 巴勒斯坦 6,2203 779.398 耶路撒冷 12,766(2014年) 約旦第納爾
埃及磅
以色列新謝客爾
半總統制 阿拉伯語 4.854
 卡達 11,571 207.617 多哈 0.519(2015年) 76,576.080(2015年) 卡達里亞爾 君主立憲制 阿拉伯語 2.4
 沙烏地阿拉伯 2,150,000 15.156 利雅德 0.383(2015年) 20,812.586(2015年) 沙特里亞爾 君主制 阿拉伯語 32.59
 敘利亞 185,180 96.320 大馬士革 2,079.988(2007年) 敘利亞鎊 總統制 阿拉伯語 18.50
 土耳其[注 2] 783,5625 102.8555 安卡拉 0.383(2015年) 9,437.372(2015年) 土耳其里拉 議會制 土耳其語 80.595
 阿聯 83,600 113.034 阿布達比 0.576(2015年) 36,060.015(2015年) 阿聯迪拉姆 絕對君主制 阿拉伯語 9.45
 葉門 528,076 52.648 沙那 0.371(2013年) 1,302.940(2015年) 葉門里亞爾 半總統制 阿拉伯語 26.83

備註:

1 南高加索地區的分離主義地區,賽普勒斯島上的所謂「北賽普勒斯」、亞克羅提利與德凱利亞[注 5]賽普勒斯聯合國緩衝區以色列非法占據的敘利亞戈蘭高地戈蘭高地聯合國緩衝區以及埃及西奈半島的資料暫缺。

2 耶路撒冷由以色列實際控制,但聯合國即世界大部分國家均不承認以色列宣稱耶路撒冷為所謂「首都」的行徑。

3 包括約旦河西岸全境,以1967年之前的邊界計算。

4 另有40萬以色列猶太人居於約旦河西岸,其中20萬人居於東耶路撒冷

5 此數據不包含屬於土耳其的東色雷斯

聯合國會員國

西亞擁有17個聯合國會員國

亦被看做是西亞國家的有:

聯合國觀察員國

西亞擁有1個聯合國觀察員國

地區或海外領地

西亞擁有3個地區海外領地

聯合國緩衝區

西亞擁有2個聯合國緩衝區

宗教

伊斯蘭教派[9]

基督宗教教派

猶太教

猶太教正統派改革派

其他

伊斯蘭教教派的主要分布

什葉派系的信徒大多分布於亞塞拜然巴林伊朗伊拉克科威特,亞塞拜然的政治力量大多為世俗主義者,而在巴林,有65-75%的穆斯林屬於什業派,在伊朗,什葉派的十二瑪目宗信眾超過全國人口的90%,在伊拉克約75%人口為阿拉伯人,大部分都為什葉派穆斯林。

遜尼派系的信徒大多分布於賽普勒斯埃及約旦科威特伊拉克,賽普勒斯約18%土耳其裔人民信奉伊斯蘭教遜尼派;埃及約90%的穆斯林屬遜尼派;伊拉克庫德人占總人口大約15%-20%;大多數庫德人和少數阿拉伯人為遜尼派穆斯林;科威特則有70%信徒屬遜尼派。

基督宗教的主要分布

基督宗教在西亞主要分布於亞美尼亞賽普勒斯埃及喬治亞黎巴嫩等地區,其中亞美尼亞為歷史最悠久的傳統基督宗教國家;賽普勒斯有78%希臘裔的賽普勒斯人信奉賽普勒斯正教會;在埃及約有10%的人口信奉科普特正教;在喬治亞,喬治亞正教會佔該國人口83.9%;黎巴嫩的基督信仰人口只剩下該國總人口的40%,其中還包含了馬龍派天主教希臘正教希臘天主教亞美尼亞宗徒教會和敘利亞正教等教派。

注釋

  1. 1.0 1.1 1.2 1.3 1.4 亞美尼亞賽普勒斯以色列雖然加入了一些歐洲組織,但它們的領土100%位於西亞地區,因此地理上只能算作亞洲國家,連跨洲國家都不算。聯合國地理方案把這三個國家都劃分為西亞國家。
  2. 2.0 2.1 2.2 2.3 亞塞拜然喬治亞土耳其的絕大部分領土位於西亞地區,只有一小部分領土位於歐洲,屬於跨洲國家聯合國地理方案把這三個國家都劃分為西亞國家。
  3. 3.0 3.1 3.2 3.3 3.4 3.5 聯合國地理方案伊朗劃分為南亞國家。
  4. 包括加薩走廊約旦河西岸地區
  5. 5.0 5.1 5.2 英國海外領地
  6. 6.0 6.1 敘利亞領土,現由以色列實際控制。
  7. 7.0 7.1 屬於埃及
  8. 8.0 8.1 8.2 8.3 聯合國維和部隊管理的緩衝地帶
  9. 9.0 9.1 9.2 聯合國地理方案阿富汗劃分為南亞國家。
  10. 10.0 10.1 10.2 聯合國地理方案把該國劃分為東歐國家。
  11. 哈薩克斯坦的絕大部分領土位於中亞地區,只有一小部分領土位於東歐地區,屬於跨洲國家聯合國地理方案把該國劃分為中亞國家。
  12. 12.0 12.1 12.2 12.3 聯合國地理方案把該國劃分為中亞國家。
  13. 聯合國地理方案蒙古劃分為東亞國家。
  14. 聯合國地理方案巴基斯坦劃分為南亞國家。
  15. 俄羅斯的絕大部分領土(西伯利亞)位於北亞地區,只有約四分之一的領土位於東歐地區,屬於跨洲國家。考慮到歷史和文化等原因,聯合國地理方案把該國劃分為東歐國家。

參考文獻

  1. 中東戰爭的原因?. [2016-12-22]. 
  2. Yom Kippur War - Facts & Summary - HISTORY.com. HISTORY.com. [2016-12-22]. 
  3. 美國陷阿富汗泥淖. 2015-10-19 [2016-12-22]. 
  4. Guide: Why are Israel and the Palestinians fighting over Gaza?. [2016-12-22]. 
  5. 世界銀行. [2016-12-22]. 
  6. 各國購買力平價. [2016-12-22]. 
  7. IMF官網 人均GDP. [2016-12-22]. 
  8. 人口時鐘. 
  9. 全世界的宗教文化. 全世界的宗教. 右灰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繁體中文(中國台灣)).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