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風帶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台湾繁体模式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信風,又稱貿易風,指的是在低空從亞熱帶高壓帶吹向赤道低壓帶的風,北半球吹的是東北信風,而南半球吹的是東南信風;約自南北緯30°延展到赤道區為信風帶[1]。信風經常會增加熱帶風暴的威力,影響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沿海地區。

信風年年反覆穩定出現,猶如潮汐有信,漢語因此稱為「信風」。西方的古代商人經常藉助信風吹送,往來於海上進行貿易,因此「Trade wind」有時候被譯成「貿易風」,但這只是望文生義。Trade這個詞並非現代英語中貿易之意,而是來自中古英語,相當於path、track的意思。所以「trade wind」原意是「在常軌上的風」的意思[2]

發現

16世紀時,當航海探險家麥哲倫帶領船隊第一次越過南半球的海況惡劣的太平洋咆哮西風帶[3]後,接著再向赤道附近駛去的時候,突然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長達幾個月的航程顯得非常平順;一開始海面上一直徐徐吹著東南風,把船一直推向西行,後來東南風漸漸減弱,大海變得非常平靜,最後船隊順利地到達亞洲菲律賓群島。後來經過觀察發現是信風幫了他們的大忙。由此事可見信風對於船隻的航行有著相當大的影響。

形成

由於赤道地區陽光強烈,終年炎熱,產生旺盛的上升氣流,形成赤道低壓帶,因此氣流到了高空後便開始往兩極擴散。而氣流到了北緯30度時便開始沉降,形成亞熱帶高壓,此處空氣相當地乾燥,因為水氣在赤道附近隨著降雨流失。由於氣體是從高壓流向低壓,在高壓帶沉降的氣流便在低空流回赤道區,在北半球形成北風,在南半球形成南風,但受到科氏力的影響,氣流吹向西邊,才會造成北半球吹東北風、南半球吹東南風的情況。

氣候影響

信風常將海洋溫暖而潮濕的空氣帶往陸地,使當地的氣候較為溫和:如亞熱帶濕潤氣候的夏半年雨量即來自信風帶來的水氣;中美洲加勒比海諸島的東部雨量經常多於西部,也是因為信風的影響。信風減弱與聖嬰-南方振盪現象有關。

參考文獻

  1. zone of trade wind - 信風帶
  2. Carol G. Braham; Enid Pearsons; Deborah M. Posner; Georgia S. Maas & Richard Goodman. Random House Webster's College Dictionary second. 蘭登書屋. 2001: 1385. ISBN 0-375-42560-8. 
  3. https://storymaps.arcgis.com/stories/afc91765ac4c46f79ca2efb18861b0bf